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

时间:2023-08-08 15:10:17 作者:储xy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篇一

今天,我和哥哥去同学家时,刚好碰见一个地摊正在举行活动——刮刮乐,凡是抽到“奖”这个字的有一套免费的礼包分别为:2只水笔,2个修正带,2只毽子,2根跳神和1张q币充值卡。

活动安排是这样的:

1、今天用5元就拿到一张刮刮卡。

2、100张中有2张刮刮卡是可以换购奖品的。

许多小朋友蜂拥直上,结果都一无所获,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利润:首先两套礼包最多25×2=50元,100×5-50=450元,小小的有奖竞猜就可以令商家赚上450元,商家是多么黑心。

再来看一下什锦糖吧!这是一种由牛奶巧克力混合在一起的糖,质量比大约是:5:1,而价钱比是:1:4,那总量比是:5×1:1×4=5:4,牛奶占质量,而牛奶占价钱20%。商家是把越便宜的糖混合的越多一些,越贵的糖混合的越少一些,令利润率也高了很多。

看来,掌握这些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呢!你在之前的数学中遇到的知识那时候就是“新朋友”,现在对于那些知识来说就是“老朋友”了,我们要温故“老朋友”,学习“新朋友”,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有趣!

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篇二

一般来说,数学学科要进行三轮复习,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十分有效的复习策略。即一轮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目的是系统地回顾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全面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中理解其本质,形成能力,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一轮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些,要做到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一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为9月初到次年的3月中旬。二轮进行专题(即模块)复习,目的是加强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整合,也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以专题、板块的形式对重点内容和热点题型进行复习,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轮复习要针对高考的热点进行专题选择、专项训练。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从3月中旬到4月底。三轮进行模拟训练,目的是训练应试技能、技巧,查漏补缺。在这一复习阶段,学校一般要每周组织一次模拟高考的训练。三轮复习的时间一般从5月初到5月底,历时4周左右。

要紧紧抓住课堂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抓住了、利用好了,复习的效率必然会提高。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同学们需要在课前先做好预习,对疑难点做好标记或整理成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疑难点集中精力听、记,必要时可以向老师提问。这样复习时才能做到不留疑点、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要做好课后训练

学习数学,没有一定数量的解题训练做保证,是无法学透、学深、学精的,因此,大家每天都必须做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题。但选题、做题要注意科学、有效,并不是题目选得越难越好,做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说,在一轮复习中,应该以回归课本题为主,并围绕课本中的典型例、习题选择变式练习题,把课本中的典型例、习题做熟、做透。所谓“做熟”,就是对任意一道课本题(或其变式题)都能够快速、顺畅地解出来;所谓“做透”,就是对课本中典型例、习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熟练地掌握。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应该以高考题和当年各地的模拟检测题为主,因为这些题目是命题专家精心打磨出来的,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典型性。资料不要选得过多,多了也用不完、用不透,手中只要有一本好资料,再配有老师每天发的“导学案”就足够了。最关键的是要把这本资料和老师每天发的“导学案”按部就班地用好、做透,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篇三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

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

或c=r. 半圆的周长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r^2 s环=(r^2-r^2)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

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

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0*1,1/0(分母不能为0)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分数除法的基本性质:强调0除外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常用来做判断的:

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百分数的约分:百分数化成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

分数表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条形统计图可以知道每个数量的多少。

折现统计图可以知数量的增减,

扇形统计图可以知道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篇四

拿到试卷后,先要通览,摸透题情。一是看题量多少,有无印刷问题;二是对通篇试卷的难易做粗略的了解。

审题要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异同,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吃透题意,例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 中考的考题是由易到难,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目,可以使考生信心倍增。从近年来中考数学卷面来看,考试时间很紧张,考生几乎没有时间检查,这就要求在答卷时认真准确,争取“一遍成”。

2.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题和填空题,优秀考生答每道题的时间不超过40秒,差一点的考生不超过2分钟。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难题。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

3.电脑阅卷书写要工整

卷面书写既要速度快,又要整洁、准确。电脑阅卷要求考生填涂答题卡准确,字迹工整,大题步骤明晰。 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不少计算题的失误,都是因为书写太潦草。正确的做法是:在答题卡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只有少量数学运算才用草稿纸。 事实证明: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解题速度就快;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考分就高。

4.三大方法答选择题

答选择题可用三大方法。

排除法: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

特殊值法: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

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

5.直接法和图解法答填空题

直接法和图解法是填空题的基本解法。

直接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直接计算、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图解法: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绘出图形,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虽然多是中低档题,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出现失误。首先,应按题干的要求填空,如一些附加条件,如精确到哪一位,有无单位。再者应认真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填空题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填错、部分填对都将计零分。

6.注意大题解题过程

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才能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会少得可怜。“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最后几题要注意这些点:化简正确、体现三角函数值、代值过程、画图题是否画在格点上、画向量注意方向、证明步骤一定完整、用到三角函数一定准确、分析好图表、关键性步骤不能缺少、注意有无相等关系、注意等腰的分类、相似的分类等。

数学题目讲题方案做 生活中的数学题目三年级篇五

高考数学80%都是基础的分数,所以拿到80%以后剩下的20%就看机遇、运气了。

压轴大题一般都是不固定的,以创新题型为主,然后会结合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等内容。

首先,圆锥曲线的内容考的少,但是圆锥曲线的问题有可能在第三问。不等式尤其注意放缩的技巧,与二项式定理有关的放缩,一些常见的1/n2方所称1/n(n-1),往大或者往小是不一样的,并且不等式也会和数列结合,比如1/2,1/4,….前n项和就和我们的1/2^n是有关的呢,所以要多总结放缩的技巧和内容。

第二,要注意平时学习多做创新题型,创新的题目是在你现有的知识点的提升,也是对于一些内容的升华,比如贝努力不等式、比如洛必达法则这些,虽然高中不讲,但是有时候做题就是会用到的,所以你可以多做创新题,总结创新的知识点,让自己的知识高于高考大纲的知识。高考考察这样的知识不是超纲,只是因为这个知识跟高中有关,又高于高中的知识。

满分是不容易的,但是高考120还是比较容易的,祝愿你在120分的基础上节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