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学生考评探究大全

时间:2023-04-25 20:33:23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学生考评探究篇一

---------有感于我院骨干教师培训会议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如何从微观教学改革入手推动整个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院以教学改革为主要议题的骨干教师培训会议隆重召开之后,我深刻感受到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感,我结合自身所在专业即思政课和讲授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透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执行框架,以探索的姿态作一番思考和分析。事实上,在《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中虽然设置了27个涉及各专业案例,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教学改革的参考案例,但其中没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案例呈现,项目驱动教学法强调的理念与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对任教者来说是视野的新拓宽和一次跨越性的挑战。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思政课运用需要达成的共识

“任务为载体,项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在专业课教学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可以规范化、体系化,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对教学方面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为载体,项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

1、思政课内容的特殊性需要拓宽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众所周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都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即使在高职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游离于课程改革体系之外,因而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就集中在教学形式上了。我们似乎很难看得出项目驱动教学法和我们这门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课程有密切的关联,对其可行性,很多人在质疑。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它可以用思维创造出一个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它可以渗透到学生的能力中,而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转业知识的接受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来理解这门课程对于沟通思政课与专业课有很大好处,拓宽了我们教学改革的思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课堂讨论等方法促进这一教学理念的实现。

2、高职学院的特殊性需要拓宽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

“高”和“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即高等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的一面;“职”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再加上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缺乏自主创新。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首当其冲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变,积极探讨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新路径。在高职学院学生和思政课之间应该有某种特殊的结合点,高职特有的培养目标已经给思想课打上了具体的烙印,思政课教学应当为高职教育服务。

我们应当从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出发,重点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原则,应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思政课运用的策略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真正做到恰如其分的项目驱动教学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把理论与学生的需要、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设计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项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最大的问题。

1、项目设置的科学性

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我们可以在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找出教学重点,围绕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集体备课,设计出教学情境,由学生完成项目,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而这些项目的设置有别于专业课,相对社会化,但并不妨碍教学效果的达成,恰恰契合了本课程的特征,而从表面上看可能不太像“项目”。思政课项目设置的科学性建立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更象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引导员,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帮助引导构建更为科学,更适合其发展的精神大厦,帮助其完成人的社会化,使他们不仅形成与自然物质世界和技术世界相对应的能力结构,更要了解社会发展的现实并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形成与社会主义精神世界相对应的人性和心理结构。

2、评价标准的适当多元化

在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是十分具体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容易制定的。然而对于思政课来说,评价标准应当适当多元化。一个班级学生在一个学期思政课的学习中形成了某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班级的学生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更为系统化、理论化,更懂得辩证,等等,这些难以用具体数据来评价的教学效果如何来界定成了一个影响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的新问题。因而在评价标准中,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访谈方法,增加系部评价方法、增加学生跟踪调查方法等。

3、理清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科学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平台,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实训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生活,促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目的的同时,为解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探寻科学的结合点。

在寻求思政课教学新视野中,我们常常忽视或误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不能将思政课与高校其它课程的知识教育关系相脱节。要保持思政课与其它各类课程的关联关系,首先就应明确思政课的属性和作用关系。也正因如此,《意见》才明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事实上,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本门学科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都离不开“思政课”所传授知识的基础理论支柱作用。由此应当明确,要确保“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不宜忽视认清其基础知识的属性及与各学科专业知识间的关联关系。

思政课作为基础课对应专业课而存在,基础知识对应专业知识而存在,缺少思政课,学生的知识学习就会不完整。其后果,也就难免形成“思政课”教师难保教学质量,非思政课教师忽视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关联关系,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产生歧见等局面。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认识不清,就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业的完成效果,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也会因此缺少全面性。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体,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院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怎样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使学生既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锻炼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我们有必要认真的思考。

思考为前行作了先导。在这次培训中,我感受到了改革沉重的任务和客观阻力,但同时也认清改革的必然和前景的美好,期间我们该付出怎样的努力和探索都将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社科部 马晶

2010.01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学生考评探究篇二

;

[摘 要] 结合《财政学》课程的思政特征和教学组织特点,分析《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目标,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摆位;从思政认知、思政素养、教学组织设计能力等方面提升任课教师思政教育综合素质;构建《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本文立足于《财政学》课程的学科视域和优势、研究理论及方法,挖掘思政建设的内涵,创新课程话语体系,架构“课程思政”整体框架,力争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內涵

《财政学》课程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门具有独特语言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是阐明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分析客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从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教育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注重经济学理论、方法、技术的传授,重视经济学思维的训练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思想品德的塑造、法治观念的传播、社会价值观的引领等。新时期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推进,就要首先明确《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以及建设目标。

肖香龙、朱珠认为,“课程思政”的魅力在于德行、人文素养和价值引领的魅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课程魅力,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通过全课程和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构建品德、公民意识、审美、创新、社会责任与担当等多维度的价值体系,承担起课程思政应具备的精神塑造、价值观培养等职能。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面的财政案例引导学生,以国家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成就、民生领域财政阳光的普照等现实激励学生,通过财政知识的讲授,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我国国情的窗户;通过财政现象的分析,使学生通晓我们党执政之道,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整个过程,通过财政数据、事实资料为正向价值导向提供支持。如在讲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时,列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财政体制的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到差异化的“财政包干体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到2012年的营改增以及2018年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的合并,财税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直承担着“先行者”的角色,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独特的“财政改革实验场”,通过财政体制沿革轨迹以及现状的描绘,指出财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的基础功能与重要支柱作用,财政改革势不可挡,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财政体制时间跨度的纵向比较,使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国家的文化以及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财政学》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财政学专业知识传授、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塑造。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教学中呈现的显性知识,如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或材料应具备正向价值,体现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正向要求,即使采用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中性,内容也必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通过正向的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影响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证的方式,将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以经验证据的形式展示,通过摆事实,析数据、辨现象,达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就是在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时要及时把控价值导向,比如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通过讲授及案例方式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及时矫正学生在社会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进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时,在题目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报告、活动反馈等环节融入行为规范、社会准则等隐性教育目标指向。

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在财政学专业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在培育财政专业人才的目的下,加强“育人”功能,特别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专业教育体系中构建起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发挥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一)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摆位

从财政的本源考察,“财”是指财货,泛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商品和服务,属于经济的范畴。而“政”是指公共团体的事务,孙中山先生指出“众人之事为政”,属于政治的范畴,因此,财政扮演了经济和政治两种角色,具有“治国之术”的地位。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财政是塑造现代国家的利器;以维克塞尔、卡塞尔、达维逊等为代表的瑞典学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便立足于政治层面去研究财政问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财政政治理论;经济学家陈共认为,财政是经济与政治共同作用的产物,自诞生那刻起就注入了经济因素和政治两种因素,财政学属于二元的学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地位。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财政学已逐步由经济学主导转为政治学引领,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于财政对国家安全、国家认同、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平的作用机制,体现其政治属性、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具有显性的思政特征,本身就在传递国家的国情、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渗透力强,更容易在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

高等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除加大思政课程的建设力度外,还应优先关注与思政领域联系密切的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法等,并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前沿阵地,做好整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课程的思政特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导,在学科建设、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形成科学、标准与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要对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教师的政治态度与素养,强化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认同与选择能力的教育。此外,还应组建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系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应紧密配合,整合相关资源,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支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全面提高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教育综合素质

在《财政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体,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财政学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要有对我国政体结构的政治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价值内化和实践自觉。

专业课教师的主动性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源动力。然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经常存在一些对课程思政的误解,比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的专业教育无关,一旦在课堂上引入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就会干扰自身课程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种误解,还是源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偏颇,要提升教师对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认知,首先应消除教师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推动教师正确认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确立财政学本身的政治学主导方向,思政教育一方面会丰富财政学课程教学的维度,另一方面还会从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深化课程的内涵,提升教学效能。其次,推动《财政学》任课教师以善教、乐教的态度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要多渠道帮助教师加深对财政学课程育人要求和价值标准的理解,明确课程思政在学生学科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只有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才会形成思政教育的内在动力,主动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挖掘和开发思政内涵,形成持久的自我激励机制,并由“善教”走向“乐教”,推动教学效能的提升。

2.提升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素养

作为《财政学》任课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正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诗中所表达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内心深处装着国家和民族,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去关注时代的变迁、关注社会的发展,汲取社会生活的养分,丰富人生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真正去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自觉。因此,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专家讲座,革命圣地参观、政治专题学习等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作为教师从事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征和规律。思政教育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和行为规范,如内容具有生动性、人文性而活动的组织具有一定严肃性。在了解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教育;最后,要具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时时对接的意识,将思政教育的目标、原则和要求融入财政学专业课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

3.打造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始时,任课教师应充分关注学情,既要了解学生专业背景、习惯、爱好、能力等,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因材施教。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活动中,要营造课程思政的氛围,通过启发、小组讨论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育结束后,应具备反思与拓展的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推动后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其次是课程与教材思政内容的设计开发能力。课程与教材开发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教师的自我探索也需要外力辅助,如来自思政专家、教育学专家的智慧等。最后是《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和工具,从专业知识和思想素养两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构建《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

陆道坤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在于“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演绎更为侧重“点”,以凸显深化之效;思政课程更为侧重“面”,以凸显体系化之功能”。思政课程的系统化理论,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政课程的政策性、时效性使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富有鲜活性和生动性;而专业课程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学科、行业实践经验,拓宽了思政课程研究的视域。因此,在教学实践层面,二者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共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和依托。二者应在课程规划、课程设计、校本教材开发、思政教学案例开发、实践平台构建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第二,构建教学互动模式。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财政学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控制、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合作,既有利于推动《财政学》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体系。双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有利于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从而优化和完善后续教学。第三,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联盟。通过联盟,能有效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并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能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科学知识体系、开阔视野、使思政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对于《财政学》课程教师来说,通过伙伴式合作,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优化思政教学能力结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充分挖掘思政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互嵌、互补。《财政学》课程的学科属性为政治经济学范畴,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先天学科优势,要推动《财政学》课程的思政建设,应首先明确其摆位,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通过构建教师联盟,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思政资源共享,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实现育才与育人高度契合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潘洪志]

相关热词搜索:;

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学生考评探究篇三

福建师范大学以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特区”优先建设和重点建设,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实施思政课建设“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思政课建设;打破机制壁垒,形成党委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宣传、学工、团委、人事各部门联动,在机制、政策、资源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校领导坚持主动联系思政课教师、不定期推门听思政课、每学期上讲台给学生讲思政课、开展与学生面对面早餐会等活动;出台工作方案,突出党委政治统领和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研究制定《福建师范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从规范思政课课程设置、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方面系统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此外,学校党委还将思政课建设作为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党建考核、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办学质量考核等。

打造思政课程群组,下好课程体系建设一盘棋

按照“全面融入、全体覆盖、分级实施、有效衔接”的总体建设思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统筹规划,坚持将党的新理论成果全面融入各门思政课程,形成思政课学习4年全覆盖、有特色、有梯度、不断线,积极打造“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示范微课堂”四位一体的思政课程群。

聚焦理论主课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思政课建设标准安排教学计划,保证学分和学时,并统一使用中央“马工程”新的统编教材。

创新实践大课堂。将社会实践列入本科思政公共课必修学分,依托福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福建红色文化的寻访、研究、传播,通过不断摸索,逐步打造出以“八闽红印,筑梦青春”为主题,由理论研读、课内实践、基地研学、宣传推广等各环节构成的立体多层的福建红色文化实践课程模式。

打磨网络新课堂。积极推进新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在已立项的3门思政在线精品课程基础上,全面推行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学校自建省级线上精品慕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疫情防控期间已提供福建省内外20多所高校使用,选课人数达到5964人,页面浏览量已达到148万以上。

建设示范微课堂。依托福建省思政教改项目,先后开设3门“中国正在说”系列思政微课,8门福建省首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12门福建省“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疫情防控期间,开设“爱国主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能量与价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着力点”等思政抗疫小课堂,作为思政课程群体系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微课堂产生大效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思政课内涵发展新路径

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聚焦思政活力课堂为核心,以“主体激活、教材鲜活、教法灵活、空间盘活”为特色的四维创优教学改革模式,以系统集成、深度融合的方式重构教学生态,示范效应凸显。

激活师生教学双主体。即以“互动对话式”和“过程性评价”激活学生主体,积极开展“同龄人讲思政课”“青马易战”app在线答题、任务驱动小组学习、对话学习等方式,激活学生学习内生动力;以多元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促进教学等方式激活教师队伍活力,打造以思政课学习共同体为目标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双主体。

建设生动鲜活的教材体系。形成“一主多辅”,即以国家教育部门统编“马工程”教材为主导,教师自主研究设计教案、课件、教辅、线上习题库为补充,同时编纂多种教学辅助读物,将地域特色融入教学文本等立体鲜活的教学资源。梳理地域文化,将“福建红色文化”等融入思政教材,相继出版《四下基层与群众路线》《摆脱贫困与全面小康》和《福建红色文化实践指南》等系列教辅书,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化。

采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针对思政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对话式、专题式、辩论式、案例式、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同时以高水平教改成果支撑教改创新。思政课教改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累计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教学荣誉90余项。

盘活固态单一的教学空间。深度融合智慧教育“互联网+”新技术,通过实践教学、情境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重构教学空间,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拓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混合在线课堂”“情景沉浸式课堂”等活力线下课堂空间,累计开设10余场“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观摩示范课;利用“互联网+教育”,打造集多媒体教室、慕课教学、超星学习通等空间于一体的智慧网络课堂;近年来,已带领学生到福建省内和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份开展了10余次“行走课堂”现场授课,学生累计递交了6万多份实践报告,并择优汇编《大学生实践报告集》10多本。

加强教师队伍协同,发挥教师立德树人向心力

牢牢抓住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一关键,以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通过内育外引、招录补充、校内转岗、兼职特聘等方式,配齐配强配优思政课教师队伍。2017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引进教授、优秀博士13人,通过校内招聘的方式新增专职思政课教师23人,专任教师总数已达90人,学校思政课师生比在全省率先达到1∶350的要求。

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形成以专任教师为主,以优秀政工干部为辅,以社科名家和党政领导、行业优秀代表为特色的多元师资体系。2017年起,举办“形势大讲堂”活动,每学期邀请社科理论界专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党委书记校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上讲台、进课堂,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已累计举办40余场。

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实施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继续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攻坚战,形成涵盖“理论学习、专题研修、集体备课、实践考察、技能提升、教学竞赛”为一体的系统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培训全覆盖,常规培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的全员培训模式。近5年,共选派10余人次参加国家教育部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30余人次参加福建省高教机构骨干教师培训计划,150余人次参加上海浦东新区、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红旗渠、兰考等地实践研修。

搭建“三全育人”平台,共绘铸魂育人同心圆

打造课程思政协同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出台《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围绕建构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深入挖掘和运用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全部课堂育人主渠道和所有教师育人主体作用。

发挥各类高端学科教学平台优势。以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为契机,依托国家和福建省科研、教学、培训方面的高端平台,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新理论成果研究阐释,把思政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科研的主攻方向,以科研成果提升思政课理论深度和育人广度。

搭建线上红色文化育人平台。自主研发“青马易战”线上学习应用app,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章党规等知识融入“青马易战”线上学习特色应用,为思政课线上教学提供了网络云课堂协同平台,有效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借助“红传航道”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媒体传播品牌,传承福建红色文化基因,通过线上融媒体矩阵推送红色文创产品,以更具时代感、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共同构建线上红色文化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