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

时间:2023-07-13 17:51:51 作者:WJ王杰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一

神奇的大自然,千奇百态,鬼斧神工,日月星辰,高山大海,花鸟虫鱼……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照中,大自然在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启示!

没过多久,只见小蚂蚁带领着一支黑压压的“军*”浩浩荡荡地飞奔过来。我恍然大悟,原来小蚂蚁搬不动一块饼干呀!

只见蚂蚁军团,团结一致把饼干抬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去。呀!太厉害了,我给加点难度吧,看你们有多大能耐。我在路上放了一粒小石子,它们的速度逐渐放慢了,但是它们还是那么团结,我被它们的团结感动了。我拿走了小石子,它们很快就到了窝。

啊,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大自然可真是神奇!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二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一群蚂蚁在墙上爬不下来,忽然想起老师布置的作业,便捉了几只回家。

回到家,我把蚂蚁放在一张白纸上,再放一颗白糖上去。蚂蚁闻到了香味,立刻爬了过去。它们想搬起白糖,可是搬不动。其它的蚂蚁也闻到了香味,好像听见了集结号似的,很快地爬到白纸上,黑压压的一片。终于,它们搬动了白糖。

我看了不甘心,于是拿橡皮擦挡住了它们的去路。没想到,蚂蚁们绕道而行,抬着白糖越去越远。它们好像很神气,我不由地笑了笑。原来蚂蚁这么有趣,这么团结。

最后,我把蚂蚁们放回来大自然,因为那才是它们快乐的家。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三

今天下午,我在外婆家楼下发现了一群正在搬运食物的'蚂蚁,禁不住好奇,我便蹲下来观察了起来。

他们身体呈黑色,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头上还有一对触角在不停地摆动。它们腹部有一、二节呈结状。前足距离大,呈梳状。回想曾学过的内容,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蚁、挖洞、搜集食物的是工蚁,那眼下这一排排歪歪扭扭的队伍应该就是工蚁了吧。接着,我又想起课本上写蚂蚁是靠气味辨别方向和传递信息的,就伸出手在蚁群周围蹭了蹭,他们立刻像摸不着头脑似的乱转了起来,估计是失去气味后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还觉得没有玩够,便想到了一个曾在书上看到过的实验:把一只蚂蚁烧成灰之后,撒在另一只活蚂蚁身上,其它蚂蚁就会认为它已经死了,不管那只“死蚂蚁”怎么动,其它蚂蚁还是要把它抬走。我按照实验步骤,把死蚁灰撒在了一只活蚂蚁身上,再把它放到蚁群当中,果然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只被撒了死蚁灰的蚂蚁被其它的蚂蚁当成了死蚂蚁抬着走了,尽管它在不停的挣扎,抬着它的蚂蚁似乎还像没感觉到一样,竟“毫不动摇”。但再一想,蚁群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嗅到了死蚂蚁的气味,自然会认为它已经死了。

我高兴地把这些发现记了下来,又继续低头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较大块的食物都是好几只蚂蚁一起配合搬运的,前面几只什么东西都不搬的应该是领头带路的。它们的合理分工真是令人惊叹!

形成组织的蚁群能分工明确、团结一心,让我自愧不如。我们班级虽然有值日表贴在墙上,但也难以像它们那样有条不紊,也没有像它们那样团结。小小的蚂蚁倒成为了我们的老师,教会了我群体之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都不仅仅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而生物学就是我们读懂自然奥秘的钥匙,热爱生物也就是热爱自然。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四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意中听说蚂蚁可怕樟脑球啦。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咱就干。

我回家翻箱倒柜,家里成了战场。樟脑球市我的“大敌”,我一心只想着把它抓来当我的“俘虏”。“哈哈,终于找到你了小家伙”我大叫起来。实验终于可以开始了。

匆匆的跑下楼,带上我的“宝贝”樟脑球。

转悠了一会,我在菜地旁发现了匆匆行进的小蚂蚁。抓了一只蚂蚁,他摇晃着触角,乱蹬着六只小脚,好像在冲我说:“你要干什么啊?”轻轻地把它放在地上,代它翻过身来,用樟脑球给它划了一道“起跑线”,谁知道,蚂蚁那么不争气,在那迟迟未动。咋回事?我有划了一道,可是它并没有从“起跑线”上跑过去。 “哼,我可没有耐心和你玩,”说完,便在他的周围画了一个圈。心想:哈,小蚂蚁你被“封杀”了,你要被关禁闭了。果然不出所料,它沿着圈一直绕,就像在跑 “马拉松”。接连画了几个圈,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它体力不支,走不动了,败下阵来,向我投降。

小蚂蚁为什么会怕樟脑球呢?原来樟脑球的气味清凉、辛辣。这种气味可是蚂蚁的克星哦。

这个实验真有趣,我认识到: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蚂蚁,它能把河堤毁灭,却怕这小小的樟脑球。其实,在生活中,太多道理是等着我们去发现的。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五

今天,我跟好朋友一起去人民公园玩。我们在一棵树底下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一些蚂蚁在搬运小食物。

我和朋友用树枝碰了一下蚂蚁,有的蚂蚁丢下食物拔腿就跑,有的蚂蚁咬住食物一动不动,大部分蚂蚁争先恐后地回到洞里。后来,几个“蚂蚁侦察兵”从洞里大胆地爬出来,小心地观察四周,确定安全后又爬了回去。没多久,大部队才陆续出来寻找食物。这时,我惊奇地发现:蚂蚁们都能找到刚刚丢下的食物。!

没过多久,我们发现离洞不远的草地上有一条死蚯蚓,两只蚂蚁正围着它左嗅嗅、右闻闻、左扛扛、右推推。我猜它们肯定搬不动。果然,它们很快就爬回洞里。

突然,洞口又出来了大约几十只蚂蚁,原来那两只蚂蚁回“总部”寻求支援了。蚂蚁们用前面有力的小钳子,把蚯蚓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搬进洞里。不到半个小时,蚯蚓就不见了。“蚂蚁军团”真厉害!

通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既聪明又勤快,既机警又团结。它们一旦发现自己力量不足的话,就会立即要求团队帮助。我们要学习蚂蚁这种团结的精神!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六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瓦屿山上抓了6只山蚂蚁,放在我的蚂蚁工坊里养着,当我的观察实验品。

这是一群山蚂蚁,其中5只为同一种类的`大个子蚂蚁,浑身上下长着极有伪装性的“枯叶黄”,脊背上有两排齿状的身甲。我叫它们为“大个子”;另一只属于不同种类,个子相对小些,全身乌黑锃亮,头呈倒三角形,一对粗大的触角象电视天线一样,整天不停摇摆着。我叫它“小个子”。它们体形比一般的蚂蚁大十几倍,六条腿特别长而且有力,跑起步来健步如飞。别看它们长得大,胆子可小了。

一进工坊,蚂蚁们立即四散开,惊慌失措地到处乱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过了一会儿,蚂蚁们才稍微平静下来。“大个子”们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里,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触角,好像密谋着一起“越狱”,而“小个子”却远远地独自一人,急切着寻找着出逃的机会。商定片刻后,“大个子”们便四散开来四处寻找可以出逃的洞。结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钻出去。眼见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们只好定下心里不再四处乱窜,无奈地在工坊里住下了。都说不同种类的蚂蚁会因为身上的气味不同而争斗,可“大个子”和“小个子”却在我的工坊里相安无事。

我一看,心里乐开了花:“蚂蚁最喜欢吃甜食。我得安抚安抚这些小家伙。”我从厨房拈来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只蚂蚁给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后,我仔细观察着蚂蚁的一举一动: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渍。有一只蚂蚁不经意地经过这儿,敏锐的触角一下子探测到空气中的甜味,它兴奋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边欢快地吃着美味,一边大幅度地摇动着触角给同伙发送信息。哈哈,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蚂蚁可真够讲义气。不一会儿,糖水处聚集了全部蚂蚁,它们都一个个依葫芦画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让它们完全忘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饱喝足后,它们每位的肚子都撑得好像一个个迷你乒乓球,一动不动地趴在果冻似的营养胶上享受着“阳光浴”。

看来,蚂蚁很善于适应环境。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七

有一天,我看到蚂蚁离开洞口,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

突然!我心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蚂蚁到底靠什么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通过查找资料,我终于解答了这个问题,原来蚂蚁是用触角发送信号的。

蚂蚁还是个预测天气的小动物,如果,天空布满乌云,快要下雨了,成群的蚂蚁嘴里就衔着像白米饭粒一样得东西,来来回回把家搬到高处。等到雨过天晴,蚂蚁们又会忙着搬到原处。

这时,我心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蚂蚁不会迷路吗?最后我在动物百科全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视觉非常敏锐,不但陆地上的景物会被蚂蚁用来认路,而且太阳的位置跟蓝天上照射下来的日光,都能被蚂蚁用来辨认回巢的方向。此外,除了依靠眼睛,蚂蚁还能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在它们爬过的地上留下一种气味,在返回时只要追寻着这种气味,就不会误入歧途。也有的蚂蚁虽然不会在爬过的路上留下什么特殊的气味,但是它们能熟记往返道路上的天然气味,所以也不会迷路。

妈妈看我观察的这么细心,又对我说:“一只蚂蚁可举起50克——100克的东西,蚂蚁团体可以举起最多500000克的东西。

听了妈妈的讲解我似乎听懂了什么,我在心里想:哦——原来小小的蚂蚁也有这么多奥秘呀!

通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不能光看事物表面,要全面看待事物。

2023年观察蚂蚁日记优秀篇八

我一下子呆了!

今天我观察蚂蚁的样子。有的同学在下面搬食物,有的在搬运食物。

今天,我一看,呀!蚂蚁有的.在搬食物,还有的在搬运食物,真是太可爱了!

下午,我一回家就去观察蚂蚁了。一只蚂蚁,它的身子是白色的,身子是黄色的,身上的毛是黑色的,头上还有两只长长长的触角,一对长长的触角上长着一对小小的黑眼睛,一对小小的黑耳朵,一对小黑黑的眼睛,一对小小的黑耳朵,一对小小的尾巴,它的尾巴短短的,真可爱!

蚂蚁的力气真大呀,要是它不吃就不会饿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