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12 10:17:25 作者:纸韵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实用8篇)

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责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完成公司的目标和使命。小编整理了一些来自行业内的专家经验和智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一

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目的是指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开支,提高生产中投入产出的效率。企业想要做好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就要关注好“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工作,要节约产品成本,还要规范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施工效率,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对生产资金进行计算、核算、控制和协调等等工作,来实现企业预定的成本目标。

一、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力争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是管理者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兴衰起决定性的作用。成本是对象化生产耗费的综合体现,企业每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果都会在成本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来,它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它对于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及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不合理现象

1.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不科学。

目前不少的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占据更广阔的市场,都在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收购兼并其他企业。但是,在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的时候,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并未得到及时的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相对来说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壮大,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手段落后,管理方法也不够科学,导致企业在扩大规模的时候出现资金花费不合理的现象出现,造成企业的资金浪费现象严重,导致财务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始终很低,这对企业的发展及其不利。

2.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许多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财务上不能及时地进入成本,成本管理与成本消耗脱节严重。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时,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往往都是在年底突击性地抢进成本,平时没有对施工成本进行必要的控制管理,成本管理控制不协调,没有执行力,而且失去了其应有的监督与控制职能。

3.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单一。

现在许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思维固化,因循守旧,工作作风保守,缺乏学习和创新精神。工作中追求单一的管理模式,不懂得变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上也是如此。企业往往运用单一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成本管理控制中出现信息不全、管理目标的设置不合理、数据指标的分解不及时等现象的出现。

4.产品质量低下。

有些企业片面追求利益,在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毫无企业应有的责任感和信誉,甚至导致“残次品”的出现,不但给社会和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将企业推向破产的深渊。

三、企业应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观念。

要通过培训、研讨等各种方式向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宣传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要让大家明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来源于减少成本的浪费损失,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营成果。要懂得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单靠哪个群体单独完成,要全员参与,要把这项工作当做战略来抓。同时要善于学习和创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识、管理手段有效的运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紧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脚步,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成本管理。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企业成本管理要以国家规定的制度为指导,同时制定出内部“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内部有动力,外部有压力,形成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寻找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建立企业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我认为应以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由负责工艺、设计方面的工程师、熟悉生产业务的会计师以及供应、生产、销售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成本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负责成本计划的制定、监督、考核及分析工作,各主要车间要派相应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最终实行各负其责,统一平衡。其次要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参照成功的同行业管理经验及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为进一步的成本核算奠定好基础;按部门划分责任做好核算的原始记录,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传递。最后要运用现代、信息化、科学化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还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水平,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成本核算方法也过于简单化,因此我们要知彼知己,善于学习和积累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积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切实将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供、产、销全过程。

四、结语

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超越传统成本核算和产品成本管理的范畴,从每一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降低成本的思维模式,必须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在各个环节上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二

单项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单项成本核算的实行将颠覆传统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单项成本核算打破了原有的按照部门和产品种类进行核算成本的管理模式,使得成本管理更加细致化、精准化。单项成本的推行将有效改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进而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能否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少数采用分批法,按照单项成本核算的更少。随着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细致化、复杂化的特点,各种成本核算随之变得多样和复杂,成本核算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单项成本核算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单项成本核算将成本核算更加细化,根据产品生产的具体特点,把握产品的类型、种类,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产生的成本。这就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成本始终是个具体量化的数值,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单项成本核算带动了整个成本管理的工作,使原本宏大的成本管理工程变得更容易监控,能及时核算生产环节产生的成本,并对超出成本预算的环节及时做成相对应的调整。不仅对成本控制起到指导作用,还对整个生产环节起到监管和导向作用。单项成本核算的实施,也为财务管理工作分担的极大工作压力,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给财务管理提供了充足的财务信息,为财务部门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创造了条件,保证了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结合和协调,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产品企业单项成本核算的实施

1.分级核算

单项成本核算的重点是“细”。因此,在单项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中应将成本细化,即实行分级管理,一般分为财务、车间、小组、单位产品四级。单位产品核算和小组成本核算是基础核算,作为产品生产的末端成本,基础核算数据对整个成本核算起基础性作用。基础核算内容主要包含单位产品平均生产的物料成本和小组个人工资成本。车间成本核算是成本核算中最容易被重视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一般成本核算时只会注意到车间能耗成本而忽略了设备损耗成本、废料处理成本和车间维护成本等。财务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最终处理环节,是对所有成本的汇总处理,以数据形式体现出来。四级考核必须分开进行,四级的成本核算信息如果保持一致,说明成本核算管理到位,核算内容做到了全覆盖;如果四级核算信息出现偏差,说明核算内容和环节出现纰漏,成本核算不准确。

2.人员配置

在车间设立考察核算专职人员,对物料消耗、设备损耗、员工考勤等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为单项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核算资料和信息。专职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记录的整理分类和保管,便于必要时的查阅和校对;再次计量物料的量和成本,保证物料的质量,防止购入偏差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做好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入管理,定期盘点库存,整理仓库材料,按批次、种类、质量、价位分类保管。财务部门同样需要设立独立监控人员,对财务部门最后的成本核算进行监督和协助。当下面三级的单项成本核算信息提交给财务部门后,财务部门人员及时对单项信息进行汇总处理,此时的监控人员需要协助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这种协作并非简单的帮助进行核算,二是独立的二次核算,并将核算信息和其他三级的核算信息做比较,以此确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把握核算流程

单项成本核算能否成功对成本管理起作用,取决于单项成本核算信息能否有序地和总成本核算顺利结合。单项成本核算信息因其特质,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各个细节所产生的成本额较少,汇总难度加大,如果不注意核算流程,随意汇总,就容易导致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发生,使成本核算失去准确性。首先核算的总体流程是按照分级核算逐级汇总,即单位产品和小组成本核算向车间成本核算汇集,车间成本核算像财务部门汇集,财务部门再总汇集并做出报表。其次是费用归集流程,费用归集内容主要分为产品生产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含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累计折扣,间接费用即辅助性的开支,如车间服务性开销(饮用水,照明电费等)。直接费用直接归集为基本生产成本,间接费用归集为辅助成本。最后直接和间接费用在月末按产量结转到库存商品。

4.材料成本核算和员工工资核算是重点

对于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材料成本和员工工资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本高低。所以把核算重心放在材料成本和员工工资上是控制成本的重点。材料成本核算分为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核算量方面。车间应根据企业每月的产品生产计划预算材料所需量和材料成本,制定出详细的材料购置表,注明单价和总价,并对预计消耗做出较为准确的消耗表。然后根据预算表购置材料,防止预计购入材料和所需材料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出现材料浪费和成本损耗的情况。实际材料成本又分为批次产品完成生产前后两种,产品生产前购入的材料成本是作为成本核算的真正信息,而批次产品完成生产后实际消耗的材料成本是用于与预算成本比较的,通过实际消耗材料的成本和预算材料的成本对比,计算偏差,为下期产品生产材料的购入预算做参考。员工工资成本的核算标准应以生产考勤状况为主。立足于出勤率,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结合员工的工龄、生产效率和技能熟练度,以及企业贡献力,对员工工资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实施奖励机制,测算超额完成员工的增效奖励工资,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人员进行嘉奖。

三、小结

随着产品生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单项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单项成本核算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处境也越来越艰难。因此,为了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正常盈利,建筑企业就不得不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与完善。例如,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并采用更加积极的成本管理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成本核算的原则主要有五点,分别是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两级成本核算原则,控制挂账原则,单项成本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原则,实际成本与实物盘存制原则。这些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务必要保证核算工作的及时性、真实性及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现状

(一)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相关的管理经营人员也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经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往往都不能抓住重点,却对于产值重视过度,这样便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甚至存在破产的风险。同时,企业在进行自身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无法区别成本科目、混淆成本对象等,这些均会直接导致企业基础成本核算的不合理,相应的,企业将招待费用、交通费用以及也纳入成本范畴,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无法保障基础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这些都给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缺乏科学的制约监督机制

现如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以包代管制”的组织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对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施工项目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增多,矛盾增多,公司的利益也因此受到一定的损害。再加上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施工企业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项目的相关成本资料,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很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三)缺乏健全的项目成本核算机制

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也是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奖惩制度的缺乏,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尚未构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对成本核算工作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有效的制度进行制约,从而使得企业成本核算不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二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项目成本在设计时并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因而成本核算体系缺乏科学性与可执行性,成本核算体系无法顺利实施,成本核算系统的控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地发挥,其设计的真正意义消失。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相关策略

(一)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意识

想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基础核算工作:(1)组织学习活动,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对成本核算的认识;(2)组织素质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核算工作的专业技能及技术修养,保证成本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保证成本核算资料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企业应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审计工作,并做到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更新,为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力度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会计表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反映企业成本的核算效率,还可以有利于加强会计报表的质量。因此,企业首先应该提高对财务报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拓宽成本核算信息的广度及深度,并做到成本控制情况的及时反映。其次,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指标,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一些非财务性指标,例如,施工实际成本的利用率,对已确定的现有成本(如劳动力、施工物资材料等)是否有浪费或闲置现象的发生进行监督。最后,企业应该对成本核算的分析方法进行改善,以综合及个别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各种指标的合理分析,全面查找成本核算中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进修及时的纠正与完善。

(三)构建科学的成本核算系统

在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这多个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分析。例如,在工程中标之后,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提前测算,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确定相应的目标成本。而在相关项目真正动工之前,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对项目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并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具体材料、劳务、管理等成本,同时,确定科学的、细致的预算。

(四)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监督机制

企业应该对各个部门的具体权责进行明确,保证不同责任可以切实的落到各个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身上。具体而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规章,以文字的方式来保证权责的明确,方便企业在成本核算出现问题时,及时追责。同时,以权责的明确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她们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适当分配给财务人员相关权利。例如,允许财务人员接触相关成本核算材料,并赋予其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的抽查权,实现其对成本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四

摘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内涵的综述,着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三个中心圈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的比较分析,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发展,并理清相关重要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三个中心圈层;利益相关者;金字塔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了不断发展、多角度、多视野时期。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博文在1953年的着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后,企业社会责任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了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即csr。

二、“三个中心圈层”理论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1971的《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三个中心圈”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定: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即为社会提供产品、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能;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对其行为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

三、基于“三个中心圈层”的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上面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的模型勾勒如下:

从模型可以看出,企业是作为一个单元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社会赋予了企业多重角色。那么“三个中心圈”理论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下文将重点讨论。

第一,“三个中心圈”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三个中心圈”理论可以看出,中心圈理论并不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存在于社会来研究,而是从相互联系的逻辑把企业和社会上其他集合和个体结合进行动态研究。企业作为经济职能要考虑到广大消费者、职工的利益,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购买的产品,为社会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上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如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雇员等,那么企业要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迎合顾客的消费变化,还要为雇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而不仅仅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第三圈层,企业要主动通过救济灾民、消除贫困、防止城市衰败等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三个中心圈”理论通过相互联系、层层外推,由基本责任到为促进社会的其他无形责任无不隐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痕迹。从发展历程上看,“三个中心圈”理论伴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进程,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是卡罗尔于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

企业承担着必要的法律责任;再者,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另外,社会通常还对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是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业自行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例如慈善捐赠、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等,卡罗尔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从企业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

综上所述,“三个中心圈”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发展和演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蕴涵的原则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关心利润和经济绩效,还要回应和满足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多重期望。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碧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3]刘新民.企业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7).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五

摘要:自2009年中国正式推出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至今已过7年,作为公益组织的医院力求在改革中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但是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白炽化的竞争中更胜对手一筹已经是各个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注意力放在了改进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方案上面,力图减小医院成本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困惑医院工作人员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两方面内容进行阐释,并指出两者间的关系和结合措施,提出医院在改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方案。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绩效管理

一、实施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维护患者利益,降低医患矛盾

大量媒体曝光医患之间的矛盾,使得医院更多的以一个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非服务机构的形象展现在大众面前。医院有其自身的难处,竞争环境下成本越来越高,迫使医院不得不提高医疗成本。医院如果实施成本核算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进而减小了患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解决了因看病贵和看病难所引起的医患矛盾。

(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选择实施成本核算,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这就证明了实施正本核算的好处是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效益,使得医院走向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医院在竞争环境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降低人力成本

成本管理系统下的绩效管理的一个重点在于绩效管理,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降低人力资本成本。实施绩效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医院的各个项目的支出都会经过精准核算,医院运行的效率会大幅度上升,冗余的人力资源会大大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下降。

(四)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采用成本核算体系下的绩效管理最大的意义就是对整个医院运行效率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的手段控制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的运作,合适的绩效管理手段对成本核算进行二次考察,系统而紧密的提高整个医院工作的效率。

二、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关系

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医院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分类、记录和分析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耗费,并提供成本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对医院成本核算首要目的在于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使医院在现有条件下为人们创造出更大的收益,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医院的成本核算主要有三种方法,全成本法、项目法以及病种法。所谓绩效管理,则是指依据医院的具体运营情况确定的绩效体系。医院的绩效管理由个人、不同的科室、行政职能部门组成,这是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绩效责任小组成员是医院的领导,个人是医院的所有员工,行政职能部门主要是财务和质量监督人员。成本核算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考核是成本核算实施效果的评价。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医院会降低其成本支出,绩效自然会提高,而成功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完成成本控制工作,提高成本核算效果。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中现存的问题

(一)医务人员对成本核算缺乏重视

一般医务人员都认为财务管理是管理者的工作,他们不能从意识中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更加不会主动的参与其中。他们只是站在自身工资的角度,在意成本核算的结果,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过程。

(二)医院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

现今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医院,不同的医院或者同意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采用不同的核算体系,导致成本核算大部分流于形式,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很低。

(三)无法贯彻绩效管理原则

医院部门之间的有较强的异质性,要求医院必须贯彻绩效管理的原则,对不同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现实操作中往往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无法公平核算不同科室的工作量,进而破坏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降低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未采用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大部分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激励的竞争中选择了经济效益指标而完全忽视了社会效益指标。作为公益性组织的医院,在市场环境中应当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让医院成为实至名归的救死扶伤的场所。

四、改善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传播成本核算思想,唤醒成本核算意识

意识是转化为行动的第一步,意识的传播和唤醒可以从高层向下进行,先领导者首先起到带头作用,宣传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益处,再以身作则的自己实施,带来榜样作用的同时,将这一意识默默的植入医院之中。

(二)重视不同科室和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

医院不同科室和部门之间工作内容往往差别很大,加深不同部门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深化成本核算意识,成功的让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成功唤醒医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促进医院整体成本控制。

(三)优化成本核算人员的知识内容

在原有医疗体制下工作的医护人员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了板结现象,很多知识已经落伍。新医疗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的复杂化,要求医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成本核算方法,防止工作脱节。

(四)提高医院基础核算设施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硬件的发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医院需要配备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核算软件和设备。

(五)实施全方位的成本核算

要将医院的每一项支出和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而且要将各项成本费用分摊到各个科室,对医院的各个科室和所有的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全面和规范。

五、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形成完善评价体系

核算各个科室甚至各个部门的工作难度,并为之赋予一定的权重,在医院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将这些权重纳入到考核范围内,按照按劳分配、绩效优先且兼顾公平的方案,对各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科室进行绩效评价。对不同系统的科室所考核的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层级的医务人员也应该考虑到工作内容的差异。由此形成一套横向的不同科室和不同工作内容以工作难度为权重的考核体系,同时配备同一工作部门,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不同考核目标的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设置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根据社会对医院的期待和医院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将社会效益的指标分为三类:医疗质量的指标;医疗效率的指标以及科研能力的指标。医疗质量的指标不仅仅包括临床工作者的治疗质量,医院的药品质量,还应该包括服务质量。医疗效率可以采用更小的指标来代替,比如医院病房的住院率,病床的使用率,医院每年的急诊次数等指标。最后的科研能力指标,可以用医师的学历组成情况,近年来参加的科研项目数量,科研项目规模以及发表论文情况来核算。

(三)明确绩效考核分配方法

执行二级考核和分配方法,各科室成立核算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任、护士长和兼职核算员来制定考核标准。考核小组按照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系数分配,主要参照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计分核算绩效工资。最后再根据科室内员工的态度和实际工作完成度进行二次分配,使得不同员工之间绩效有一定的差距,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六、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结合

既然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工作,那么这就有必要在深入了解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这就需并将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谋求医院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长远的发展。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后,能够有显著的实施效果。把握医院每年的收支数据动态,通过节约成本来增加医院的年度收支结余。将这项结余用于绩效管理,在绩效管理中设置一项新的激励资金,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确定激励资金的数额。结合每位员工的每期的绩效结果,进行奖金的分配。医院还可以设置绩效考的关键指标中直接加入成本核算指标。对于推动成本核算有贡献的员工,其绩效成绩会因此提升,其奖金也会因此增加。绩效管理要在成本核算的预计范围内进行。不能因为绩效管理影响成本核算,打乱成本核算的正常工作,否则会使成本核算工作很难展开;若有预计范围外的情况,可以报到下一期的成本核算中,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正常进行。

七、结束语

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合理控制医院的运作成本,而进行绩效管理。而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更好的约束医院工作人员工作行为更加符合成本核算标准。这两者的结合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实施有效地成本控制,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的效益,进而提高其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医院长足的发展,实施绩效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提升人力资源价值。运用这种两者并举的模式,并注重两者相互结合的部分,在医院内部形成一套相互促进的运作系统则可以使医院在不断变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六

一、港口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港口企业在运营上主要采用扩张策略,注重规模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重视规模的前提下很容易忽视成本管理发挥的应有作用。对于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信息收集工作还存在问题,核算数据在为经营决策提供借鉴作用还无法满足新时期港口企业的需求;会计核算效果较差,局限于对传统的装卸、堆存、运输和港口管理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忽略综合物流多式、联运方式等物流技术发展的变化,不能够全面进行分货类或单船成本核算和分析;基础工作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港口成本核算效果;港口企业粗放型生产方式与成本核算要求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不能够准确的测算出货物在港内的精确成本;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准确的成本核算和有效管理的动力,不能够认真履行港口成本核算要求,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数据分解的准确性不高等。成本核算工作在港口企业管理过程中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物资的采购上没有严格落实采购制度,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库存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在作业调度安排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流程指引,只能够凭经验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处理,导致直接装卸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成本预控;单船成本测算分析不精细,使企业忽略了工艺环节的改进,装卸效率的提升;成本基础工作不完善,使得成本预算工作质量不高。这些方面反映了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不能够将成本管理责任纳入到港口企业部门年度经济责任考核中或者考核比重过小。

二、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措施

(一)树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港口企业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管理的认识,树立全过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危机感的培养。只有建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才能够提升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在成本核算管理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基础核算,将生产单位作为核算管理的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充分提升目标考核效果,将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作为港口企业发展的重点。

(二)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提升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能力

基础核算工作是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班组核算是队部核算的基础。加强队部和班组的核算工作,建立三层甚至多层核算体系,逐级汇集责任成本实际消耗数据及装卸机械运行情况是装卸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并且要做好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将港口分货类进行集中成本费用的统一分配。同时,利用这种操作确认每吨单位装卸或运输成本的核算。这将有助于不同货类间单位成本的比较,有助于同一货类不同航次间单位成本的对比,分析差异原因,有针对性加以改进,提升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市场竞争力。港口在工艺流程上要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根据港口企业码头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货物、不同船舶、不同操作机械等进行成本测算,从而制定有效的货物集疏方式,避免低效率、高成本的作业线;通过不同货物的单船成本测算,分析船舶作业中各种成本所占的比例,对所占比例较大成本项目,寻找形成成本高的原因,探索解决的办法。开展港口企业装卸成本核算管理应该与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按照操作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核算。同时根据港口部门交叉作业,装卸设备交替作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合理的分摊方法,这也是港口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

(三)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

港口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就要完善成本核算管理责任制的建设,包括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管理实施制度、考核规章制度等,建立起港口企业各层级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和成本考核的较完整的体系。强化成本意识,全员投入是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增强员工的成本效益意识,提升成本核算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全过程成本核算和管理。

(四)成本核算管理考核

保证港口企业各部门都能够做好成本核算管理的考核工作,将目标责任成本考核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有效管理方式。

1.确定目标操作成本

在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效益为先的理念,加强港口企业经济效益成本目标建设。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年度目标计划要求,根据计划要求制定各项目标操作成本,同时要根据管理要求和机械状况变化对目标操作成本项目的适时调整。将目标成本建设融入到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并且使自身形成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围绕目标成本切实采取控制措施,能源等消耗,控制支出,提高效益。

2.分解目标成本,形成责任成本

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必须把目标成本分解成为责任成本,把成本指标的压力、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成本职能部门和有关部室的各个层次上,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成本责任意识,以此来调动全体员工人人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在目标成本的分解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成本控制领导小组,召开成本责任落实会议,把各项变动逐项分解落实到职能科室。第二,各职能科室将每项变动成本向每个成本消耗单位分解,使成本消耗单位都有一定的指标。指标分解到哪个层次好,主要看指标是否真正落实,有没有人具体负责。具体负责人是否能够控制,坚持谁能控制谁负责。

3.严格考核监督,奖惩分明,确保目标实现

为明确成本管理责任的界限,根据管理会计中的有关原理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划分为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公司在考核时分别按责任成本的控制特性进行考核。第一,对不可控成本重点考核成本管理的职能科室,实行只罚不奖的政策。若成本没有控制在目标之内,按超支程度同比例扣减责任科室的年终奖励。第二,对可控成本(如:材燃料费、修理费、能耗等)实行双向考核。既考核成本管理的责任科室,也考核成本费用的承担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责任科室和成本费用承担部门按各要素费用的月度或季度支出总额进行核算,年度考核对支出总额进行汇总清算。另外还要制定配套政策,奖励那些控制责任成本成绩突出部门和个人,激励广大职工在控制成本中想方设法,献计献策;同样要扣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松懈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对于条件成熟的成本费用承担部门,再进行班组责任成本三级考核,最终达到单机核算、单船核算,使责任成本控制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质性地挂钩,达到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人人关心成本,处处精打细算的管理效果。

三、结束语

港口生产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大,吞吐能力越来越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港口企业也不得不面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的调整策略,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在港口市场完善的影响下,对港口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需要强化成本核算与管理,采取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针对港口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港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注重成本的控制,树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质量,不断地推动自身建设。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七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对成本构成中发生的物料消耗、人力消耗及其他各种费用开支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目的是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有机遇就有竞争,就有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其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提高其自身的获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现状

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核算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施工进展情况,长此下去,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为了保障工作的有章可循,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也就暴露出来了。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失控,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成本核算制度,但实际情况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经验不足,导致成本核算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流于形式,表现出核算的随意性,没有对制度形成强效的约束力,造成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混乱。

(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而项目经理只重视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展情况,对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识薄弱,不够重视成本核算,没有预计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成本的潜在因素,比如施工人员如何安排、施工程序是否合理,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产生影响,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调动起全员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对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消耗情况、人工的使用情况以及机械设备租赁使用情况没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单纯地把成本管理工作看作是财务人员的职责范围。这些情况导致施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也缺乏工程成本管理的意识,认为成本核算与自己没有关系,造成工程施工进展与核算业务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还可能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浪费,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进程。

(三)工程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不明确

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成本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期,就应该明确地设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项目。但在项目施工的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成本项目核算内容不明确、概念不清楚的情况。比如,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项目中的直接人工费只包含直接施工人员的工资及运输人员的工资,而不包含采购人员工资、操作机械设备人员工资及装卸搬运人员的工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将这部分人员的工资也一并归集到直接人工费项目中进行核算,造成成本核算的不实。

(四)对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和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要制定各方面的预算计划,包括成本预算计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执行成本核算制度,但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却没有对工程项目预算及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各个部门也是应付了事,致使成本预算及成本核算工作没有有效的结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完全没有发挥成本管理的效果,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要点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两项费用,直接费用由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组成。间接费用由项目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一)材料费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材料费,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一是要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采购,购买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二是要合理控制材料的用量情况。严格按照材料定额领购材料,对已领出但并没使用的材料要及时作退库处理,避免重复领购,造成材料成本不实。

(二)人工费

配置一定数量的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的生产人员,是建筑施工企业必要的成本支出。一是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用工计划,合理地确定实际的用工人数,避免人员浪费,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努力争取以最少的人工耗费,换来最高的工作效率。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其工资薪酬挂钩的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中的比重也较大,必须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是对自有设备,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及时调动闲置设备,能自行解决的决不租赁。二是对租赁设备,要以设备台班为标准,根据台班单价和台班数量,按月计算并支付设备租赁费。无论是对自有设备还是租赁设备,都应确保得到充分使用,避免闲置造成浪费,从而有效地控制机械设备的成本支出。

(四)项目质量成本

建筑施工项目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一是直接影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二是直接影响项目完工后的安全使用情况。所以,项目质量成本也是企业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对于质量的要求标准都会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果项目在施工中不按照合同中的质量标准去做,就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企业也将面临由此产生的巨额赔偿费用,更有可能使企业面临诚信危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内部检查制度与外部监督制度相结合,时刻检查、控制项目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努力降低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

(五)项目安全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地点不固定,有些施工环境很恶劣,这就导致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项目的安全成本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就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事故赔偿费用,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安全意识,狠抓安全管理。一是要通过宣传和培训的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更要增加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上的投入。二是要配备专职的安全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成本。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要点的有效措施

(一)项目施工方案的科学性

项目施工方案是指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的、合理的结合方式,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都要先行制定项目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其费用的消耗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整个项目施工重要的指导依据,施工方案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任务完成的好坏及施工成本的高低。在对项目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项目施工方案,合理的施工程序,将人、机、料等成本支出进行最优组合,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项目成本的投入。

(二)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可行性

项目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企业编制的一种书面方案,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以货币的形式记录施工项目在工期内的生产耗费、成本水平的高低、成本的降低率以及企业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长远规划。施工企业编制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一是可以明确各部门的相关权限与责任,将目标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并根据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可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各个职能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最终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总成本的目的。三是有了可行性的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指导,可以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力争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项目工期的合理性

项目工期是指一个工程施工项目从正式开工到全部完工投产所经过的时间。合理的安排项目工期,会大大降低项目的成本。项目工期的长短变动,会引起材料、人工以及机械设备使用费等耗费的变化,从而影响成本的娈动。施工企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的制定项目的工期,不能因为盲目缩短工期而影响项目的质量,也要避免因项目工期过长导致企业各类成本的增加,保证施工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四)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的建立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是整个项目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必须做好对项目成本在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的控制,而项目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进行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的有效手段。一是施工项目开工前,对于影响成本的因素做最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出能够有效指导项目开展的成本计划,使开工后的实际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其实际成本与成本计划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成本超出成本计划的问题,汇同有关部门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成本计划指标。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质量,不仅仅体现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更是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贯彻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要点的有效措施,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08).

[2]郑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问题及控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06).

[3]熊远志.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j].企业研究,2013(14).

[4]郭宝霞.试论建筑项目施工成本要点及核算方式优化[j].齐鲁珠坛,(02).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篇八

关键词:企业;责任成本;成本中心;责任预算

一、前言

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价格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而与价格密切相关的成本控制也成为企业竞争最有效的战略之一,通常企业都采取各种手段控制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企业内部管理与核算必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很多企业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都是采用责任会计的方式进行的,责任会计作为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中型企业日常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作为责任会计的核心内容,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实际工作中在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企业的责任成本核算展开讨论。

二、做好企业责任成本核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成本中心,明确责权范围

成本中心是指对成本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因而不对收入、利润或投资负责,成本中心包括负责生产经营的部门,劳务提供部门,以及给予一定费用指标的管理部门。成本中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企业内部凡有成本发生,都需要对成本负责,能实施成本控制的单位,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工业企业上至工厂,下至车间、工段、班组,甚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一个逐级控制、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规模大小和层次不同的成本中心,其控制和考核的成本内容也不尽相同。

成本费用依其责任主体是否能控制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从考评的角度看,成本中心工作成绩的好坏,应以可控成本作为主要依据,不可控成本核算只有参考意义。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和一个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设控范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首先,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权力层次有关,某些成本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或基层领导来说,就可能是不可控的。反之,较低层次责任中心或基层领导的不可控成本,可能是所属较高层次中心或高效领导的.可控成本。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而对于企业下属各层次、各部门至个人来说,既有各自的可控成本,又有各自的不可控成本。其次,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管辖范围有关,某项成本就某一责任中心看是不可控的,而对另一责任中心是可控的,这不仅取决于该责任中心的业务内容,也取决于该责任中心所管辖的业务内容的范围。最后,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成本,从较长时间看,又成了可控成本,如现有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设备原价和折旧方法既定的条件下,该设备使用时,就其具体使用它的部门来说,折旧是不可控的,但当现有设备不能继续使用,要用新的设备来代替它时,新设备的折旧则取决于设备更新所选用的设备价格及正常使用寿命,从这时看,新设备的折旧又成为可控成本了。

此外,应该注意企业在确定责任中心时,应明确权责范围中的运作,使之有效可行。企业各层应充分认识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责任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使成本费用管理系统化,如同一台按程序运转的机器,无论谁来驾驶,都必须按部就班依照程序运行。

(二)加强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

责任成本预算是以责任成本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作为对象编制的预算。通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可以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并通过与企业总预算的一致性,以确保其实现,通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也为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中心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责任成本预算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责任成本预算由各种责任成本指标组成,这些指标为主要责任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主要责任指标反映了不同类型的责任成本中心之间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利区别,其他责任指标是根据企业其他总的奋斗目标分解,而得到的或为保证主要责任指标完成而确定的责任指标。

(三)加强责任考核,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和奖罚制度

为做到功过分明,奖罚有据,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成本中心的积极性,企业应建立责任成本奖罚制度,并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包括责任成本目标、责任中心、责任人和奖罚措施。对每个责任中心的控制成果全面分析和评价。节约有奖、超支必罚,实行按季考核,按季兑现。对于因刚性因素增加的费用支出,由责任中心说明原因,提出申请,报领导批准,考核时予以剔除。

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责任成本发生的责任中心与应承担责任成本的中心不是同一责任中心的情况,为划清责任,合理奖罚,需要将这种责任成本相互结转。责任转账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使不应该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进行责任转账的依据是各种准确的原始记录和合理的费用定额。在合理计算出损失金额后,应编制责任成本转账表,作为责任成本转账的依据。各责任中心在往来结算和责任转账过程中,有时意见不一致而产生一些责、权、利不协调的纠纷,为此,企业应建立内部仲裁机构,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这些纠纷做出裁决,以保证各责任中心正常、合理行使权利,保证其利益不受侵犯。

为了正确反映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每个责任中心还应建立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跟踪体系,明确费用责任人,按月编制责任成本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并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及时调节。同时,在企业财务部门设立专人,负责各单位费用的审批、签报、归集、分类和整理,以对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对费用进行加强管理和编制责任报告。

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实施责任核算和考核后,企业要对责任中心制定配套的奖罚制度。奖罚的兑现是责任成本核算实施的最后一环,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益。在考核时,按责任成本节超比例调整责任人考核工资和奖金,要做到奖罚兑现,考核严格,不讲人情,以保证责任成本的落实。责任成本考核和奖罚制度的建立是责任会计制度不可忽视的一环,否则,责任目标再完善,责任核算再严密,也会因为没有相应的奖罚分配或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那么,提高责任成本核算,只会流于形式,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意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应用人才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支持已经逐步成为责任成本能否实现正确流动的基本保障。所以能否将信息系统的先进功能应用到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一个作业单元,从而使得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企业管理者手中,对于日益竞争激励的市场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能否熟悉应用目前先进信息技术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当然也需要我们重视,因为技术人员才是操作应用技术的能动性单元。

三、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建立成本中心,明确责权范围工作;加强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以及加强责任考核,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和配套的奖罚制度工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几个部分,实际工作中只有将这几个方面的细节工作都做好了,企业的整个责任成本控制系统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才能够为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比较好的基础平台,甚至为企业决策者的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总之,确立责任会计体系,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有利于经济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有利于把责任成本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实施责任成本控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对于企业更新财务核算的观念,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为企业开源节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管红.浅析企业责任成本管理[j].北方经贸,,(5).

[2]孙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6).

[3]王娟.从可持续发展谈企业责任成本[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4]陈晓川.论企业责任成本制的建立与创新管理[j].商业现代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