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清照(精选14篇)

时间:2023-12-04 16:50:53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估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总结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不明白李清照是不是个美人,可是至少,她自信自我的容颜。你读她的词,什么“人比黄花瘦”,“新来瘦”,人清瘦苗条,贴合除唐朝以外一般人的审美观。《点绛唇》里那名活泼娇美的荡秋千少女,谁也不必怀疑说的就是她自我。

女子总无可避免有些自恋情结。然,若非确有几分姿色,也是断不敢写下这等绝句佳词供世人把玩流传。再看她后部分作品,总有“起来慵自梳头”,“日晚倦梳头”,“任宝奁尘满”一类表达消极心境的句子。一名懒得梳妆打扮的女子,若丑,就更显得邋遢,不讨人喜欢;若丑,她也不敢在那么多文章中公然描述自我不梳头的'情景。然而,她是个美丽的女子,即便不梳洗,也自有那慵懒迷人的风情,非但不丑,反惹人生怜惜之情。

在我的眼里,毋庸置疑,李清照也应是美丽万般的。看她的诗、词、文,无不被那绝佳的文采所折服。所谓“秀外慧中”,当是作女子的最高境界。她的文思才情,套用一句时髦的话:为她更添一份“知性的美丽”。

除美丽之外,应又是豪爽的。豪爽的女子可爱,豪爽的美丽女子更可爱。李清照对酒的感觉、及对酒的感情,至真至纯,令人感动。与友赏梅,便劝“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还有喝到“浓睡不消残酒”,“沈醉不知归路”,几分率性,几分率真,比一般故作娇态的庸俗女子不明白强多少倍,甚合我意。

所以,我是喜欢李清照的。虽然我们之间隔着深远不可逾越的时空鸿沟,我觉得她仍象是我身边一个投气的朋友。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烈日当空,炎热的天气让人汗流浃背,心里随之荒乱起来。她,一袭素裙,手把着书坐于亭中。姣美的面容和优雅的举止无不给人一种“黛玉”之感。忽地,只见她提笔一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乍才知,她就是李清照,这千古绝唱早已听说,竟猜不出是出自一女子之手,内心顿时敬佩不已。此后,她在我的记忆中生根萌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也许这是这个贵族妇人记忆中最欢乐完美的事,抛开世俗观念,三从四德,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夏日的午后,与丈夫赵明诚到荷塘中泛舟。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边赏荷边品酒,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两人饮酒面色通红,乱划船一番竟迷了路,吓得一群欧鹭腾飞而起。那时的你完全不是一个贵妇人,倒像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子一般,很豪迈,充满豪情。之后,你又在我的记忆中长出绿叶。

“莫不道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刻的你不一样往日,窗前的花凋谢乱成一片,你手中的酒慢慢减少,雨点零落下来时的声,倒更像是你的心声。你变得很颓唐,心中装的是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但谁又能理解你这个深闺妇人的寂寞呢。“载不动,许多愁”。当你将此首表肺腑之言的诗寄去给他时,他能体会你的心境吗。他只是一昧赞叹你的文笔,却又气可是你一个弱女子竟敌过他书香门第,便闭门三天三夜,决心写出一首超过你的新[醉花阴]。我真为你感到悲痛,不禁对你产生怜爱之感。你此刻已经在我的记忆中扎稳了根,拔不掉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悲伤,你的欢乐,你的一言一语,你的一颦一笑,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知否知否”,我已喜欢上你了。她,李清照,深深的在我的记忆当中,无法磨灭。

李清照随笔

雨声细碎,宛如湮远岁月中古琴的清音。暮色将天空浸染成绝妙的水墨丹青,用色非浓亦非淡,一抹苍茫,渺远无际,渐渐加重,渐渐湮开。千年之后,暮雨潇潇中,倚窗而思,看见的她确似一朵寂寞的清莲。

妆楼昏黄的灯光照在你憔悴的脸上,你默默的流下眼泪。。。。。。昔日的美好生活历历在目,夫妻恩爱,却因父辈的政治立场而被迫分离。看着昏昏晕晕的灯光,你渐渐陷入回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初次见到赵明诚的时候,你的心悸动了,酥麻了你的心得平静。于是你假装嗅青梅,且想多看他一会。那时的你是多么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却有着情窦初开的羞涩与可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终于迎来了大喜的日子,你们梦想成真,洞房花烛。你们一起感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静谧;你们一起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丽;你们一起享受着才子佳人、明月美酒诗书画意般的美好生活。你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度过了这段张敞画眉、西窗剪烛、志趣相投、夫唱妇随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

一道驱逐令,你只能离开你心爱的夫君,空守闺房。“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独倚西楼,望着夫君所在之处,你默默的流泪,心如刀绞。为什么?虽然你已经反抗了,不过“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并没有扭转被驱逐的命运。

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风吹雨轻扬,划过你不堪岁月的脸庞。你清了清头绪,从回忆中清醒。轻轻的走进房间,躺在床上,重续那不堪的回忆。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妆楼颙望,没有盼来夫君的身影,却等来了一个噩耗:赵明诚再婚了。你本就憔悴的心变得破碎不堪。“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你只能独自站在黄昏下,望着归路,目光一直眺望着远方…….浑浊的泪挂在你的脸颊上,你却在笑,苦苦的笑,笑自己的无助,笑自己的无知。

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夫君身边,但是夫君的离家上任,又使刚刚缓和的心再度憔悴。心破碎的日子总是走的那么慢,好像在拖,怕更加心碎的日子的到来。但日子总在过,这一天迟早来临。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国已破,家已亡,夫君已死。又是秋风瑟瑟时,怎却是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切已经结束,故乡不再,古人不存。漂泊流离,本想再找寄宿,怎奈被奸人花言所骗,随身财报也被骗殆尽。萧萧两鬓已白,却是无处寄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心碎时雨更寒。往事不堪回首,泪已垂落许久。你轻轻坐起,轻轻叹息,感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你无助,你叹息。

你,李清照,一代才女,续婉约只词风;一代女杰,抗不平之命运。然而国破家亡,国君尚不能改,况一介草民乎。你前后两次被驱,与夫两地相望,后国破夫亡,又被骗改嫁,散尽财富,嫠妇流离,可谓是命途多舛。而又面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无力扭转,又多么得无助啊。

李清照,人人皆知的女诗人,提起她,我们想到的是那些催人泪下,充满着离愁别绪的诗句,我们在为她心酸悲怜的同时,却不曾想到,正是那样的情谊至情至深,正是那样的别离,肝肠寸断,正是那样的思念,至情至性,她以黄花自喻,人比黄花瘦,写出了不朽的诗句,而这源于她内心的情与爱。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吟诗作赋,互相砥砺,她度过了一段和心上人幸福快乐的时光。丈夫外出做官之时,李清照日夜思君不见君,无处寄托自己的思夫之情,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以表相思。“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出她的悲苦与哀怜,“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极尽相思之苦,“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独身一人的孤独与忧愁。“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寂静之中尽显凄凉,“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泪花点点,让人心怜。赵明诚死后,正值国家动荡之际,李清照带着丈夫遗物,为洗涮丈夫的冤屈,追随南宋皇帝南下,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更加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此时她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她为国家命运感到担忧的同时,更加思念中原故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她的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出了她对于北方的怀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了她孤苦一人,无处话凄凉。之后再嫁匪人,让她最终识破了张汝舟的真面目,不惜自己入狱,依然要离婚的傲然之情,她就像一朵,开在暴风雨中的花朵,柔嫩却不软弱,她敢与同封建习俗作斗争,敢于抗争,这样的一个弱女子以她坚韧的意志追求人格的平等,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罕见无比珍贵的同时却又步履维艰,她怅然若失,却从不迷失自己,她的诗歌给予后人宝贵的财富,而她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对丈夫的深深爱恋,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她有着异于常人的饱满情感,写出了不朽的诗词,她开创了诗词的新天地,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她在宋朝。只不过是惊鸿掠过,而在我看来,她就自我身边每一处角落——题记。

李清照。说她为千古第一才女,一点也不为过。但在这世上,哪一个才人没有命运的捉弄,没有仕途的失意,没有寂寞的熏陶。

命运,总是不经意间的捉弄着每一个人,而她,少女时代的她,恐怕也无想,自己的命途多舛,晚年活在命运无休止的折磨中。

那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多么的悠闲,那少女情怀无一不被她所显露的淋漓尽致,那字里行间,无一不打动着我的心弦。

她是爱花的,也是一个爱细节的人。对她,我只想说:“人生几何花烂漫。”“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轻吟着这句,仿佛让我置身诗境般,看到她那柔美的一面,每一字无一不打动着我的心怀,这个少女,让人捉摸不透。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新婚时,她写下了这句诗,想着她那娇嗔的媚态,无疑不打动着我的心弦,我在想,新婚时的她,到底有多美。在她身上,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一思想的束缚,让我们看到了,女子另一边知性的美。令人回味。

她活泼开朗大胆,虽是婉约词人,但个性,并不柔弱,有着超乎常人的胆色,在《词论》中,他几乎把北宋的词人都批评了个遍,苏子也不曾例外,说东坡的诗词:“句读之不齐。”

我想,当时如果苏子还活着,肯定要与她理论一番吧!虽批评,但不矫情,她还是那么的热爱收藏古籍字画,几乎倾家荡产,也要把喜欢的作品买下来,宁可让自己的肉体受折磨,也不愿精神上得不到充实。

也许,在青州的十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吧!正如《归去来兮辞》一样,给自己的小屋取名《归来堂》,多么潇洒。

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金兵南下,她与丈夫穷尽一生的辛苦到头来付诸一炬,更雪上加霜的是赵明诚也在战争的摧残下,早早地离开了她,一瞬间,她失去了一切,仿佛被整个世界所抛弃。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跟昔日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有多大的对比呢?也许,江南,那个美丽的地方,在她眼里,已如死灰,那美丽的风景,钩回的,只有她自己无尽的哀愁,那些美丽的花朵,在她眼里,也许就是一种折磨罢了。

那命途多舛的女子,整日陪伴她的,也许就只有西楼明月吧!人生几何花烂漫,到头来,确只有悲伤,只有愁怨之情陪伴着她。耳畔又传来那哀愁的声音,我想,这就是才人之所以成为才人的原因吧!

也许,只有那一句话能形容她了:“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

她虽在这个浮萍掠影的世界中走过,但,我会永远记得,中华第一才女——李清照。

云散日落,残阳退没。

昏暗降临,无声;孤独蔓延,惊鸿。寂寞无声地慢慢割着我的心。于是它又开始疼了起来。

我不是李清照,为什么会心疼呢?

我不是李清照,那舴艋舟却载不动我的许多愁。

站起,倚在栏杆上。楼外,雾散了氤氲。仿佛在梦中。这梦,何时可醒?梦中,隐约又浮现出你的面庞,却模糊在了雾中。模糊中,我还记得,那年那夜,垂柳紫陌洛城东。但那晚,你负约而去,于是玉竹楼上,我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我们山水不相逢。但是,你知道吗,我不怪你,从未怪过。只不过我的路途,你的人生,从此不见了彼此的苍老。我却还是想让你知道:紫檀未灭,我亦未去。你知道吗?为你,我握住了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只望你能明白:我对你的心,似天地日月,恒静无言;若长河青山,永恒绵延。你在我心中,从来没有改变!

我不是李清照,这痴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不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却比黄花瘦。

我不是李清照,但是我会等你的。

书桌前,宣纸泼墨的角边,有你留下的惨淡题联:你心不变,我心永远!这是我等待的缘由。这句话中,我窥见了你的心声,八个字,仿若一滴水,映出了你心中的全部海洋。我明白,你是在告诉我,你会永远记着我!我又一次扬泪,抚琴高歌,长歌浅唱,记忆瞬间飞扬,我的思念汇聚成江,在天涯尽头流淌;长歌当哭,为了那些无法实现的诺言,也为了生命中最深的爱恋,都化作云烟。这一切,我不后悔,别人都笑我是将无望的明天寄托在潘多拉的魔弦,浮华余生,还在虚伪的弹奏着天上人间。我全然不顾。为了你那八个字,我愿将烟焚散,散了那纵横的牵绊;弦听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我的指间!

我不是李清照,但我要你实现诺言。

我不是李清照,我要你回来!

确实,那天,你伤害了我的心,但是你可知,你伤的越狠,我对你爱的越深!所以你回来吧!

我不是李清照,不是…。

我是谁,无解…。

一直以来,我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徜徉在被别人遗忘的历史长河里,在那里,有令人仰止的高山,有蜿蜒飘逸的小河,有灿烂的星辰,也有充满浪漫诗意的芳草,有牛羊肥壮,也有绿肥红瘦……总之,生命到了那里,就是小桥流水,天上人间!如果说你要寻章摘句,或者观赏风景,那么,就请你随我一路同行,一定会让你的灵魂和身心得到愉悦和舒展!

这一站我们将抵达李清照的车站,请你们尽量放轻脚步,不要喧哗,因为她喜欢安静,喜欢沉思,更喜欢在文学天地里遨游或者寻寻觅觅。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买一束鲜花或者一枝素雅的菊花,放在她案上亦可插瓶,我想一定会招惹她的欢喜。

李清照,一个让人景仰鼻息的粉黛女子,一个令无数英雄竟折腰的书香才女,她是那么地端庄素雅,那么地卓尔不群,那么地风流倜傥,又是那么地灿烂夺目。她含英咀华,才艺双馨,用诗词曲赋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她的艺术成就不在苏辛之下,就连一代大儒朱熹对她也刮目相看,并且称赞连连: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清代文人陈景云对她更是激赏有嘉: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是的,李清照才情卓绝,不愧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更确切地说,她是令人神往的星空,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

李清照,字易安,山东章丘人氏,出生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乃一代才俊,不仅学富五车,精通儒学,而且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他著述立说,文学造旨深厚。用李清照的话来说: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谁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其母王氏出身名门,乃大家闺秀,亦善文。李清照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熏目染自不必说,再加上她的天资聪颖,勤学好问,自然能独步群芳,奇思妙想流诸笔端。更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文化空气相当浓厚,不仅有名流云集,而且有欧阳三苏,山谷鲁直,梅妻鹤子等文人巨星唱和,也有助于她日后取得的非凡成就。当然,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家父李格非了,他深深赏识自己的女儿,以中郎有女堪传业自得。要知道,在没有地位的封建时代,提倡所谓的男尊女卑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模式里,李格非能做到如此确实不易,当然女儿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以说,成为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李清照从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长大,饱读诗书,浏览典籍,父亲丰富的藏书和后院的芭蕉还有的应该是红绿交错的海棠,都是她心灵停靠的驿站,成为她放飞少女情怀的翅膀,她多愁善感,秀色可餐,总是望着庭院里的花草,尤其是面对俏丽的梅花和秋日菊花,就会情不自禁地将心底涌动的情愫一一寄托。当然,李清照绝不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深锁高楼的千金小姐,她的个性既调皮活泼,又清醇可人,有词如梦令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一阕小令通过风景的描写,将自己当时的心情与迷恋烘托了出来,可以说跃然纸上。兴尽是心情,而误入是迷恋才引起。这里有一个动词争渡,无疑是李清照真性情的释放与展示。写到这里,使我突然想起另外一个才气逼人的佳丽,她就是大文豪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虽然她们的身世不可同日而语,但才艺无疑都堪称一流。或许曹公按李清照的原形来塑造他所欣赏的人物也未可知。

从感情上说,李清照绝对是一个痴情女子,自嫁与夫君赵明诚之后,两人花前月下,形影不离,谈诗说文,收籍藏典,可谓趣味相投,情投意合。只可惜这样的良辰美景太短太短,二十刚出头就守寡,她怎么办?惟有将满怀思绪,别离惆怅交给尺素,交给秋意黄昏,交给空中回翔的大雁。她深情地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道出了她全部的感情。孤独、思念、徘徊、忧郁和无奈。后来她是嫁给了一个叫张伦的人,谁知这人是无赖、流氓,看中的是她的美色和家业,没过多久,此人原形毕露,其虚伪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李清照一纸告到衙门,修了此人,也修了自己不满的婚姻。要知道,那时是怎样的一个年代,三纲五常的伦理象一座大山一样压迫着所有的男人女人,当时只有男人可以随意修妻,绝没有女子修男人的道理。可偏偏李清照做了,而且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李清照感情丰富、细腻,她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刚毅果断的一面。通过前后两次婚姻,让我们认清了她的为人,她从来不虚伪,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爱爱得刻骨铭心,恨恨得立竿见行,不给对方一点机会,当然也不给自己退路。这就是: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李清照。

通读李清照的诗词,我们得知,她的文笔委婉清丽,飘逸浪漫,但不失开阔和沉郁。她的想象奇特,谴词造句语出惊人,她甚至将当时的三苏和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墨客列入自己批评的范围,可见其抱负与见识之高深辽远。她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声声慢无疑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生命感情推向了高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住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忧喜参半,少女时代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年过的瓢泊不定,来回奔忙的日子,用她的话来说:花自飘零水自流。暮年的生活那一定是在回忆和深思里度过,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些词是她一生的写照、追忆和诠释!

夜色宁静,新月一弯,泊在窗栏,挂在天空,我注视着远方,心潮起潮落,在过去和未来里遐思畅想。李清照娇好的面容时而清晰,时而淡远,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旋,想起她,我就会抬头看着那片闪耀的星空,心里不停的追问:你是那颗星?是北角最亮的那颗,还是天边最远的那颗?还是……,无论你是那一颗,永不损落,我想一定是事实。这一点毫无怀疑,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

我眼中的李清照

你若问我她的模样,我不敢言。没有人知晓她的样貌,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愁苦。她留下的,只有那些无法再修饰的华美,如一颗颗明星一般始终绚烂着天空。

恍惚中,眼中映入一个窈窕的身影,似真似幻。只见那女子眉眼如画,不施粉黛,含笑而立。顿时我脑海中只呈现出两个词:清丽,柔婉。虽是纤弱女子,但眉宇间都透露出一种足以击败一切的寒气,令人不敢靠近。

于是,我停在原地,试探性地问:“你是谁?”

精致的脸庞上呈现出轻浅的笑容,只是那样随意的笑,却足以倾城。像是冥冥之中就有的默契,又仿佛是早已认定一般,我明了,她就是易安,那个时常在我梦中出现的易安。

她不语,于是我便自顾自地说。我说:“我知道你是谁,从我最初接触到你的作品,就被你深深地吸引了。你的言辞之间,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感人,你有太多太多的动人之处,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你相提并论。”

她依旧不语,只轻缓地摇了摇头。

我深吸一口气,说:“我知道你一定在想,你区区一个女子,哪比得上须眉男子,可以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你的丈夫空怀满腔热血,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你便无人相知,在那乱世中颠沛流离。从那些人口中,你听到了谴责。你无法理解,亦无法承受。”

我看向她,那原本平静如潭的双眼睛蒙上了一层深深的哀愁。

“我懂得,你失去了太多,丈夫,亲人,朋友……可是你知道吗,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深深地敬佩着你,热爱着你。我喜欢你那么勇敢,敢于直面封建礼教;我喜欢你那么孤独,面对物是人非,绿肥红瘦,日日思君不见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喜欢你那么刚毅,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让我为之颤抖;我喜欢你那么那么的美丽——”,我顿了顿,继而又说:“我知道,双溪上的扁舟载不动你那么多的哀伤,你总是被人误解,默默承受着别离与孤寂,而感到力不从心,可是我明白,你那不是故作深沉,为什么?因为有好几次,品读你的作品后,掩卷,我都止不住两行清泪。所以这种感受,我懂。”

我抬起头,瞥见泪水渐渐盈满了那漂亮的眉眼,散落成一地忧伤。

思绪一转,突然发现自己说着说着,眼睛里早已盈满泪水。而她那如花的容颜却浮着一抹亮丽的笑容,在不经意之间。于是,我又笑了。

“易安,你放心,赵明诚不会忘记你,我不会忘记你,数不胜数的人,他们都不会忘记你,就连时光都会记得你。”我笑着说,目光里满是坚定。心想,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怎会被时光湮没。

她莞尔一笑,不肯作答。我心照不宣,知道她这是要走了。我又寻觅到那个似真似幻的身影,只见她广舒长袖,吟着那“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佳句,曼妙而去。我在心里轻轻地说,易安,易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翩跹,你依然在我心中,请你幸福。

一阵清脆的铃声。

我睁开双眸。一席自言自语换来一场泪眼滂沱。可我深知,我爱她的心却从未改变,反而是如此坚定。

抬眼间,她的举手投足似是翩翩而至。在时光的隧道中,她仿佛一站就是千年。可是只有我明白,她在我心里岂止是站了一千年,简直就是一生,一世。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在我眼中,李清照是一个坚强的,顽强的,关心朝政的,豁达的。她还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这从她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她也没有一般小女子的俗气,从而体现出的是诗词华丽,气质高雅的贵族小姐。她的一生是坎坷的,因为她的坚强和顽强,才可以活下去。而她一生收集的金石字画,也因为金兵的入侵而毁于一旦,如果她不坚强,也不太可能有信心活下去呀。

她的坚强和顽强,是从金兵入侵了之后就体现出来了,她没有去躲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而是跟着宋高宗一起逃亡,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生死之交的决定,这一种坚强,是一般的小女子所没有的,说她关心朝政,这也是个事实,她经常慨叹自己不能去和士大夫一样去谈论朝政,当有两个使臣去金国出使的时候,她也和士大夫一样,写了几首给他们鼓励的,鼓劲儿的诗,这也体现出了她是非常渴望去商量朝政,谈论政事的,说她是一代词宗,旷世文豪,是因为她的《醉花阴》把赵明诚看的惭愧了,羡慕了,嫉妒了,还把她的那几句掺到自己词里了,让他的朋友说只有他掺的那几句写得好,也确实,一般的女子是写不出这样的`韵味儿的,那种细腻的心理描写的,连大词人都不一定些的出来呢。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清照,虽然没有子嗣,可是,他们留下了见证他们有过经历的一本书《金石录》,这记录了他们的坎坎坷坷,一时一刻,一天一年,这也是他们唯一留给后人的一本重要史记。在我眼中,李清照永远是才华横溢的,高雅的一位女子。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最早明白李清照,是从初一课本上的那首《如梦令》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短短三十三个字,便将酒醉回家的欢乐心境展此刻我们面前。随着自我渐渐长大,一下子爱上她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悲痛,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无疑是她的代表作,于是,因为这首词,李清照成了“愁”的化身。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有诗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做鬼雄”,都有着同样的心境。活要活得精彩,死要死的壮烈。

一静一动,一柔一刚,无不体现出一种生命的高贵和力量……蚕不明白自我会化成蛹,蛹不明白自我会化成蝶,李清照也不明白自我会成为李清照。岁月在无情的流逝,经历饱暖人生坎坷生活的她,该如一枚磨平了的石子殆尽了锋芒,但她却出人意料的胆识和行为,反衬出了她生命的真和人性的奇。李清照的一生,的确如夏花般绚烂多姿。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如梦令》带我穿越回古代。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这是李清照的词。

说起天赋,大家肯定会想到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吧?毕竟他有35个博士学位。可是别忘了,他只修过一个,其他的,只是名誉学位而已。既然如此,那也不足为奇了。

此刻,让我来介绍一下咱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词也是流传千古。你可想得到,这词是李清照14岁时写下的?年仅14岁的她已经开始洒墨作诗。而我们?却还在啃薯片,刷微博。

大家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是稍带几分忧愁的委婉派。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她生不逢时,生活在两代交替,一个硝烟不断的战乱时代。在她40多岁时,丈夫死去,她为了生计,只好嫁给一个流氓小生。但这个流氓小生实在让李清照受不了,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李清照又怎样会对容忍呢?于是,她将自我的丈夫告入狱中。最终,她的丈夫病死于狱中。

于是,李清照又开始孤独一人,并将这份孤独,延续到一生。

我眼中的李清照高中作文

清晨,枝头上还挂着露珠,你,正值豆蔻年华的你,像一只小燕子荡着秋千,掩映在绿杨深处。看着假山池沼,看着亭台水榭,看着柳絮飘飞,你醉了,连两手微微发麻,额上渗有晶莹的汗珠都未曾发觉。蓦然间,闯进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客人让你猝不及防。""袜划金钗和羞走"",他是谁呢?欲走还留""倚门回首,却把青梅。""。

呵,连碧水都笑了,好酸甜的味道!那酸酸的青梅,不就是你青涩的少女的初恋之心吗?

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阴云着羞涩之情。

你与丈夫赵明诚游玩在藕花间,天空如此蔚蓝,飘浮着几朵白云,绿水潺潺,映出了荷花田田的姿态,也照出了你美丽的容颜,微风吹过泛起阵阵荷香,你醉了,赵明诚亦醉了,执子之手望着远方,望着浩渺的天际。就这样,就这样,天空仅弥留了三寸夕阳,你们才发现该回家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水花打湿了你的衣衫,倒映着你辛福的笑容。

汩汩流水,阵阵荷香,道不尽你与丈夫深沉的爱。

依旧碧宵万里,依旧大雁南飞,不同的是你已孤身一人,日晚倦梳头,女本为悦己者容,单无人欣赏又有何用呢?佳节乍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听闻附近有大好景色,孤身面对滔滔江水,只不过是感伤时事罢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独自站立在江边,心事重重,望穿秋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古道斜阳,晚风袭人,我久久伫立在江边,思你——命途多愁的李清照。

后记:母校虽然离我而去,但我依旧记得那一片南湖,那曾经无数次润泽我的心的地方,虽然写得不好,但只想一篇拙文献给母校,感谢那无数次润泽我的心灵的地方。

我眼中的李清照

“清”不禁让人回想起清波玉珠的画面,晶莹剔透,就像她眸子里闪烁的碧光。她是李清照。就像一幅古封了多年的肖像画,佳作流传至今,未曾褪色。

古书里写到她的美写到了她从内而外的韵华气质,如诗如歌,被后人传颂回述。但对她的苦难总是悄然带过,被逼疯的痛苦与煎熬,便仅有她自我明白。

她命运多舛,以前出身高贵世家身份显赫,有名有利的大户人家,自幼善歌能作诗。因足够优秀而生活完美。多才多艺,向往自由。我相信她也深深庆幸自我少时的年代和生活。在那个相对和平的年代,这么安逸足以让她把头仰起。

她喜欢收藏各种金石字画,一有钱便忙着去换画换宝,时不时细心翼翼的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这便是她和赵明诚最幸福的时光。但这一切像被命运安排好了一般,为下文被张汝舟洗劫一空做铺垫。

这不怪她,是这个时代和人毁了她。

家园将灭,赵明诚死了,她自我没发觉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一切完美弃她而去,各色光景一哄而散,哪里还有什么婉约可存,连当年典雅轻柔的小诗也无迹可寻。难过悲伤凄凉无休止的思念如潮水一般围绕着她,芸芸众生无人与伴。

张汝舟骗了钱还要打人,逼李清照放下了温婉与高贵,放下了身份。他可能如骂过她是寡妇,让一个脱离封建礼教的女性再一次受到其摧折,直将她逼的发了疯却忘了她曾是一个和简一样不屈的人。于是便有了她令人叹惋的往事。

一个“愁”字,曲折难过被融入进去。我欣赏她憔败的“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看遍往事后平旷的心境再适宜可是。

我以往羡慕过李清照,羡慕她的好,也曾羡慕过她的悲伤,正是由此她才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才不会被人贴上一个一面的标签。她独立变强开始不懵懂的时候,就已经赢了。她敢于用雪白的手臂去触碰肮脏的东西,她敢于不受辱,挥手扇在张汝舟的脸上,一纸把他告上官府。我羡慕她的境界,羡慕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啊,一生都这样传奇。她的塑像,她的诗,无不宣告着这个人不可移易的存在。我咀嚼着她的诗作,感受着她的魅力,在今日与跨越时空的她相遇。

我眼中的李清照

是她吟出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生活对于自我的乐趣。

是她诉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丈夫的思念。

是她唱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李清照——易安。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但她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懂得知足常乐、理解生活真谛的女子。

那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日子,暮色苍茫,在盛放的荷花之中,有一叶扁舟,静静地,静静地,随波荡漾,融在这青山秀水之中。船上正坐着一个游兴未尽,醉意未消的女子,似乎也沉醉在这世外桃源之中。渐渐地,渐渐地,小舟泛到了茂密的荷丛里,“惊起一滩鸥鹭”。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中,李清照为之沉迷,仿佛这溪水,也像她的心一样,是那么的,清澈透明。像她这样一个出身于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能置身于平凡当中,而把权贵抛掷之九霄云外,不易,不易。

她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但她不仅仅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温柔婉约,深爱丈夫的女子。

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砥砺,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阳节,丈夫赵明诚在外做官,李清照为了抒发自我对他的思念,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被陆德夫称为“三句佳绝”。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不仅仅是一位诗人,她更是一位爱国英雄。

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许多壮士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李清照强烈的爱国情感,她进取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期望彻底成为了幻影。在那种离乱的年代,悲愤欲绝的她写下了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映证了她的一生,在命悬一线的时刻,她并没有退缩而丢下国家置之不顾,而是忍辱奋起,动员有更多的人能像项羽一样宁死不屈,保卫国家。然而对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的愤恨,再加上多年的背井离乡,以及她对丈夫的思念,让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她的心已经残碎不堪了,最终只能寂寞地死在江南。

清照呀,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就是她,不管是故知足之足常足的李易安,还是充满爱国豪情的李清照,她的一生就是那样,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现在,出现了无数的诗人。他们就像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中华民族文明的夜空。在这满天星空中,我最爱这一颗——李清照。暑假里,我捧着《李清照经典诗词》,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一个多面奇女子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逐渐鲜活起来。

活泼俏皮的邻家大姐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俏皮的李清照大姐姐,一定是父母宠上了天。晚宴归来,连回家的路都不认得了,在小舟上荡呀荡,清风徐徐,飘来一阵阵荷花的清香,兴许是陶醉了,小舟不知不觉驶入了荷花深处。在荷花丛中栖息的鸟儿,被这突如其来的小舟吓坏了,“哗”地从荷花中飞出来。此情此景,李清照一定也在兴奋得拍手叫好吧。

望穿秋水的闺中小妇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写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后,对丈夫深深的思念,这种相思之情难以排遣,才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千古名句了。

我突然想到,每次爸爸出差,妈妈不是也常常一个人发呆吗?她一定是想爸爸了。有时,妈妈还会一天问我几次:“舒雅,今天几号了?你爸不是说今天回来吗?”“妈,我都告诉你n次了,爸爸是明天回来,是明天!”原来自古到今,天下的女人都是一样的。

铁骨铮铮的巾帼女豪杰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何等的.壮烈!这像是出自于一个柔弱女子笔下的吗?垓下之战项羽虽败,但他在我心中仍是一个豪气冲天的大英雄,想必在李清照心中也是如此。我在《渔家傲》中还读到这样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何等的气势!丝毫不逊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

我眼中的李清照

我们如果有安静的心,即使默默地坐着,也能够感受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但纵然时间流逝,历史轮回,也无法抹灭文学在我们灵魂中留下的烙印。

爱读古诗词的我,就与词人李清照相约在藕花丛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朋友一齐游乐时的欢快之景,让我看到了欢乐无忧的清照。

“低头却把青梅嗅”,一位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看到了天真烂漫的清照。

读到词人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不知其中的深意,只明白这句诗是赵明诚和陆德夫等人推崇的。我反复吟咏,似乎看到了词人形单影只,仰着瘦削的脸,披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菊花丛中,含忧的眼眸里透出的是彻骨的爱恋和深深的思念。秋风黄花表现的相思之情真是淋漓尽致,我眼中的清照是如此多情脱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双泪流。”几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黄花开了千百回,却已不再是那时的黄花,李清照寂然站立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放大,国恨离愁,家破人亡,词人眼眸中的泪何时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的词人历经金兵南侵,靖康之难,她夫死无子,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哀,孤寂冷落之感,身世凄苦之痛凝为浓愁,永恒之愁。这么多的愁苦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孤单瘦弱的女子身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我更敬佩的是词人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清照不能上阵杀敌,虽然清照不能为国分忧,但贫病交加的词人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我眼中的清照抛却了个人的离愁忧伤,应对滚滚江水,高举酒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真诚。她就是人杰,她不仅仅以风韵优美的词作,传神凝练的抒情笔法为后人称道,更因那关怀天下的'精神,坚守的气节留在世人心中。

我眼中的李清照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记。

我,是极偏爱李清照的,绚烂的词坛上那么多风起云涌的人物,偏生地就爱上了她——那个在宋代那样理学昌盛,礼教严明的年代里才华横溢的女子。无疑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词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她,就如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水,却又似最炽热的火,一抹微小的牵动却也惹得我心内涟漪满天。

总想,她定是位清丽婉约的女子吧。婀娜削瘦,吐气如兰,淡定里透着她的高傲与庄重。

想象她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就信手掂来,只将小女子面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纸上。

想象她一袭白衣胜雪,执素纤腰上一抹流苏明晃晃地垂下,莲步轻移,顾盼生辉,又生得“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栏而立,几缕青丝略显散乱地披在肩上,脸上只挂一抹慵懒的寂寞,却又自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妙语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词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叹息,心中的滋味欲说还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将它放下。

我眼中的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三处断肠愁。情愁,家愁,国愁,在她人生经历了所有不幸后,她写出了这首声声慢。而我与她的交集,正是从这97个字开始的。

我翻开手中的书,自语道:“我很好奇,你到底是谁?”我们的故事,从那里开始。

“秋风依依秋水寒,一片离愁两黯然。”我轻轻叹道,你与丈夫婚后,还未从甜蜜中醒来,便发现,自我与他,身分两地。“相思情,相思苦,你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我轻轻地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这样回答我。我笑了,原先你这么乐观。我不禁迷上了你,手中的书又往后翻了一页。

“风起云涌正当时,家愁国难昆仑倾。”如今,丈夫已从青州回来,回到京城与你相见,你自是开心不已,打扮地漂漂亮亮,等待他的归来。可是,人心莫测,谁知他一回来,就有了纳妾的念头。你的心碎成万片。当你正为家事发愁时,北宋灭亡了。紧之后南宋建立,一条条屈辱条约的签立,使你心中如雪上加霜。“为什么?”你问我,我不知如何回答你:“或许是上天的考验吧?”明明白你不会相信,却依旧要说出来,手中的书再翻一页。你在悲痛中坚强着,吸引着我。

“百战天阙成白骨,卷天掠地入王胸!”国难正殷之际,你丈夫却弃城自保,留下一座空城,被万世耻笑。我能听到你的哭声,那样的悲壮,那样的愤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在滚滚江水之上,怀着悲壮的心境,带着报国的壮志,吟下这千古名句。我在一旁听着,不禁热泪盈眶。为国为民,你是如此之伟岸,你的万里豪情壮志,深深吸引着我。

“柔躯忠骨,谁比易安。潇潇南宋,英雄聚散。可叹朝廷,不织能臣。独怀壮志,浩荡激天。巾帼须眉,与你同在!我看着你远去的身影,大喊道。可惜你听不见,你无法再将你的豪情一展于世了。但你并不失败,你是民族英雄,国家之幸!

纵然你的一生伴随坎坷,纵然你的一生惆怅不断,你,终究成为了一个名扬天下的千古才女;纵然你被称为遗孀,纵然你被成为不节之人,你,终究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