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

时间:2023-08-23 11:16:13 作者:储xy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篇一

中国消除疟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

为积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及应对输入性病例的经验,建立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根据现阶段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在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6省(市)的部分地区,启动消除疟疾试点工作。为加强消除疟疾试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县(区)的遴选

(一)数量。

在河北、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省和上海市,各选择1—2个县(区)作为消除疟疾试点县。

(二)入选原则。

1.试点县(区)政府重视消除疟疾工作,有先行试点的意愿和积极性,基层专业机构有较好的疟疾防治工作基础。

2.试点县(区)的疟疾疫情现状、地理环境、人口流行病学特征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确定程序。

各省(市)卫生厅(局)根据上述原则组织试点县(区)的申报工作,国家和省级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并报_疾病预防控制局备案。

二、目标与工作指标

(一)目标。

到2011年底,试点县(区)实现或证实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建立、完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体系。

(二)工作指标。

到2011年底实现如下工作指标。

1.发热病人年血检总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2%,其中,5月-10月份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

2.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

3.疟疾病例诊断后24小时内的报告率达到100%。4.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

5.报告疟疾病例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比例达到100%。6.疫点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7.居民防蚊设施保护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最大限度地发现疟疾病例。1.具备疟疾诊断能力。试点县(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医疗机构配备疟疾检测必需的显微镜和试剂,对“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以下简称“镜检”),在开展镜检的同时可采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2.开展疟原虫镜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每年对试点县(区)内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进行1次镜检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考核或技能竞赛,推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二)完善疟疾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无疟疾病例漏报。

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篇二

随着冬春的季节交替,也是幼儿传染病高发季节。作为保育员要严格遵守保健医制定的卫生消毒制度,对幼儿接触的物品及时消毒。天气转暖,增加通风次数及时间,加强户外阳光消毒。加大对工作的责任心。

1.清洁卫生习惯

做好班内卫生消毒工作,护理好班中幼儿。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是洗手的习惯,学习自己卷衣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用香皂,不咬手指,不把玩具放入口中,用毛巾洗脸,保持衣服整洁。

2.良好进餐习惯

下一页更多精彩大班保育计划

要安静愉快进餐,坐姿自然,正确使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汤勺,喝汤时两手端碗)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不用手抓菜,不剩饭菜,不掉饭,不弄脏衣服等,克服幼儿的依赖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认真做好食谱介绍,以提高促进孩子食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和有规律进食。

3.有良好睡眠及穿脱能力

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不蒙头睡,学习独立,有序的穿脱衣服,鞋袜及所放的固定位置。

4.良好学习环境

坚持每天的消毒工作,餐具、用具、玩具用84消毒液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换,保证每月都晒足够阳光。使孩子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营造通风、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5.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做好课前准备,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游戏,协助管理好班上的纪律,让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协助组织户外活动,做好护理工作,(厕所、喝水、适当穿衣服等)。

6.做好家长工作

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身体情况,利用放学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多征求听取家长意见,让家长配合老师开班上教学工作。必须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7.团结协作

教师和保育两者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常常沟通,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个幼儿,使孩子健康成长。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以一颗积极、进取、求知的心在工作的道路上展示自我。

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篇三

抓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求各班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根据幼儿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儿化特点,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园内外经常性的清洁,保健室每周一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正。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保健室经常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在分餐点时能着工作装戴工作帽,做到规范操作。

幼儿的两巾一杯一天一消毒,大中型玩具每月用有效氯消毒液消毒一次,桌面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幼儿被褥一个月洗一次、每两周晒一次,遇雨顺延,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要求厕所每天用消毒水冲刷,做到无尿垢、无臭味。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范操作,食物及用具按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

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幼儿食具一餐一消毒,有效避免了幼儿通过食具引起的交叉感染,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健康。为防止病从口入,保健室加强了饮食卫生管理,督促食堂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班前便后流动水洗手,上班时穿戴好工作衣帽。每天冲洗食堂,保持经常性的灶台、食具、用具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防止蚊、蝇的生成及危害。

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期间(如九月份的肠道传染病),加强各项消毒工作,相应的监督检查也加强了力度,避免了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

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篇四

(1)5月30日我区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并于8月在本单位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培训率100%。

(2)8月份对全区14所医院有关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培训率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2)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

在辖区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血检数为县总人口数的2‰(即我区今年血检人数不低于2000份),流行季节5-10月份完成全年血检总数的80%(表 2)。

医疗单位采样时填写《疟疾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表3),血涂片镜检后送至区疾控中心保存1年;区疾控中心每年抽查辖区内10%阴性血片和复检全部的阳性血片。此项工作我区已经完成,医疗单位登记填写完整。期间,区疾控中心对医疗单位督导1次。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本年,及时对网络直报的1例病例采集静脉血(抗凝处理)并送省疾控中心进行镜检核实,确诊为恶性疟疾,按时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全程跟踪服药,填写疟疾个案流调表(表1)报市疾控中心 4.疫点处置。

(1)对患家及楼道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灭蚊。消杀面积200平米

(2)密切观察家属的健康情况,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3)改善环境卫生,对患者家属及周围居民进行疟疾预防知识宣传。5.媒介防制。

与消杀科配合,在疟疾传播季节,开展虫媒防治工作。6.健康教育。

(1)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5%;疾控及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利用疟疾宣传日等机会向社区居民宣传疟疾防治知识,与街道配合在社区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一、技能培训 1、3月30日我市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2、日常会议对全市防疫专职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在辖市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2011年我市共开展血检人数为1554,发现阳性2例,1例为间日疟,1例为恶性虐,达到总人口2‰以上。其中5-10月血片有1502张,占96.65% 市疾控中心年底复核辖区内318张阴性血片和2片阳性血片,复核率达到20.59%。年底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督导1次,要求各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行随访根治治疗。2、疫点处置。

(1)要求全市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媒介控制,对患者家庭及周边环境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消杀,或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喷洒灭蚊。在有条件的家庭,提倡养鱼,控制孳生地幼虫。

(4)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四、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了消除疟疾工作组织。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检验、医疗、防保等人员参加的疟疾防治领导小组,各村卫生室所长为防治工作联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疟疾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1、规范开展工作我院一直认真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2012年全年共完成了235个血检任务。 2、加强乡、村二级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学习。我院于2012年组织了乡村二级全体医务人员对疟疾防治知识进行了认真全面地学习、培训。3、加大了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疟疾发病期内,乡卫生院、各村卫生室通过喇叭,宣传栏、刊出板报、张贴标语、设立咨询台等各种宣传方式对疟疾防治知识进行了宣传,深受群众欢迎。

二、存在不足

血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疟疾的危害等防治知识,做到

家喻户晓,2、加强乡、村二级医务的业务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让所有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峻形势,不得掉以轻心,对工作完成不力者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严格约束。

3、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经常组织乡村医生深入村组在流行期内主动搜索疫情,防患于未然。

纸坊卫生院

一、制作了一期健康教育专栏

我院健教办制作了一期“疟疾和春季传染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在4月26日刊出。专栏主要主要内容有疟疾的传播方式,感染疟疾的症状,预防措施及春季传染病的知识等,在医院大门旁边展出。通过展出,供来往的患者及家属阅读,提高他们对疟疾知识的认识,让他们掌握预防疟疾的方法,对控制疟疾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利用门诊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我院在4月26、27、28日利用我院门诊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疟疾宣传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供来往群众观看,以提高群众对疟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普及了广大群众的疟疾防治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对疟疾工作的认识,为全市的疟疾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消除户口工作总结精选篇五

安东卫街道初级中学

2016.4

安东卫街道初级中学消除大班额方案

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超大班额”和“大班额”现象,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安东卫街道初级中学是安东卫街道所属的一所城区中学,学校坐落虎山镇拆迁安置区,属新建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安东卫街道和虎山镇部分拆迁村,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子女增多,学校容纳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占地85686平方米,规划40个教学班,最大容纳2000名学生(目前由于小学六年级在初中,最大容纳1950人)。现有28个教学班(其中小学六年级8个班),学生1696人(小学六年级550人),教职员工106人,专任教师106人,教师合格率100%。

目前,我校“大班额”问题非常突出,28个教学班均存在超班额现象,其中六年级8个班存在超大班额现象。

二、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1、重视超班额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学校成立教育均衡工作领导小组,王涛校长任组长,主抓消除大班额工作。

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建立招生工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特别是教室不足问题。

积极争取街道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缓解学校压力。在校舍和用室问题上想方设法进行拓展和改善,完成“大班额”问题的硬件配套工作。

3、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市教育局规定的招生范围,严格区教育局关于“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招生管理。

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把好学生转入转出手续。严格履行一把手签字制度,所有转入学生必须符合政策、手续齐备,经学校校长签字后报教育局局长签字批复。

4、加大师资招聘力度。

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关键在“硬件”和“软件”上,“硬件”指的是校舍、设施配套等;“软件”指的是师资,要多方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招聘更多的教师,彻底解决师资短缺现象。

5、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化解已有“大班额”,要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更要防止“大班额”现象的“死灰复燃”。

三、消除“大班额”的步骤

按照“总体规划,保持稳定,逐步消除”的解决思路,2017年年底完成任务。

1、2015-2016学年,彻底消除“特大班额”。2016年暑假,拟招聘教师24名,暑假后将严格执行区教育局的规定,对新升六年级一步到位,均衡分班,所有班级均不得超班额;对原有六年级(暑假后七年级),实行“均衡师资、均衡编班”的办法,使原有8个班550名学生变成11个班,班额不超50人,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

2、2016-2017学年,继续招聘新教师10名,对原有七年级(暑假后八年级)均衡分班,使原有8个班447名学生变成9个班,班额不超50人,3、2017-2018年,继续巩固教育均衡成果,彻底消除大班额,促进教育良性发展。

安东卫街道初级中学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