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的改革(模板13篇)

时间:2023-11-10 14:51:23 作者:曼珠 美术课程的改革(模板13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美术课改论文]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

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程的微型化、课程的乡土化、课程的个别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课程的微型化。

学习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认知侧面的学习变化,与个性差别相关。表现在每个人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各异,要注重每个个体的情意侧面。基于这些,要求中等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多样化。

美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施课程的微型化便是典型的一例。70年代以后,在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中,引进了微型课程。它主要是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性的专题(单元),其引进的目的是在社会科教学中,让学生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兴趣及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就出现了专题选修。微型课程的长处是:1、学生能够自由选修,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特定学科,尤其是语言和社会科的兴趣;2、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特长;3、在许多领域里,能提供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有关信息,开拓课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二、课程的乡土化。

从培养好的会生活人的立场出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人文与社会、经济、理工三个系列相结合。提供的2―4年课程,注意发挥地方特色,使学生毕业后既能适应当地的就业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升入到高一级学府深造。

三、课程的个别化。

随着教育媒体――教学机器的进步,尤其是电脑的引进,促进了个别教学。适应个人的能力的教学,是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美国,一般认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其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说,所谓学习,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要求、兴趣、能力的不同来展开。学习目标、教材、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都要个别地组合,让具有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其潜能。

四、课程的综合化。

在最近的课程改革中,实现课程的“综合”成了研究的新课题。美国的“超越学科的学习活动”便是一例。如“水――自然环境的学习”这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涉及四门学科,它牵涉到地理和社会的“自然环境”的内容。这个单元,旨在使科学的调查性的演习同地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的学习结合起来。日本目前也非常重视合科课程,尤其是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精减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课程合科趋势明显,同时开发了微型课程、乡土课程等,注意研究个别化教学。

五、几个有代表性国家地理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资源、人口成为世界性问题,各国都普遍重视地理课程发展。

[1]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对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说课实践环节中,要特别重视说清教学目标、说好教学策略、说明理论依据这三个方面。

目前,于20启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已全面推广新课程。此次课程改革力度较大,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美术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上,改革是全方位的,其中既有教学理论、思想、观念的改革,也有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为此,一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在岗师资进行职后培训;另一方面,要做好高校与中小学的链接工作,对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

“说课”是1987年起源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的一项具有本土性的教学活动。为使“说课”活动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教育科学计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了《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研究》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月在北京开题。在很多地区,对说课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视。但是,说课理论与实践并没有被正式列入为美术学专业的课程内容。

说课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说课是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以同行、专家为说课对象(在实践课程教育实习中,多以指导带队教师、实习单位原任美术课教师、实习生为说课对象)。在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课作为教学与研究相连接的一种手段,为教师反思教学和提升理论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研究平台。说课对培养研究型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帮助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习惯,有效协调人际关系,提高语言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批判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等。说课不但要说清“教什么”“怎样教”,最重要的是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必定会促进学生自觉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强课程改革的通识学习,研究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教材,研究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为将来走上中学美术教学岗位打下基础。集“编、导、演、教”于一体的说课是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学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的较好形式,说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够不断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

目前,美术教学方面的教研活动开展的较少,对美术说课理论的研究相对就薄弱些。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说课的功用尤其是其在美术师资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当美术生实习的时候,中学美术课课时少,实习生多,美术课被占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实习生上讲台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面对这种情况,带有模拟性质的说课训练就非常必要,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研活动形式,其开展不受时间(教学进度)的限制,不受空间(课堂教学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综上所述,在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增设说课内容极其必要,应大力研究说课理论并开展实践,这定会在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于说课的一般理论包括诸如什么是说课,说课的特点,说课的作用,说课的类型,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说课的内容包含四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避免说课出现初级错误,诸如把说课当成复述教案、把说课当成再现上课过程等误区,对于这些我们都已达成共识。但在美术说课时,对于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需要特别重视。

二、说清教学目标。

要“说”好一堂课,首要的任务要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这并非易事。事实上,一些学生在说课实践中都说不好教学目标。首先,对教学目标认知模糊、草率而抽象。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具体,课堂教学行为必定目标不明确。如果教学目标定得过大、层级太高,一堂课45分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目标太小,课堂上会出现“空热闹”“假繁荣”的现象。如果教学目标太单一,美术课堂必定单调,信息量必定少而且效率低,很难达到向45分钟要质量。一般来说,教学目标表述要清晰、具体、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避免大而空。依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前者一定要清晰、具体、适度,后两者也应尽量表述得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其次,教学目标的主语应该是学生,如“学生掌握或了解什么”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了什么”,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避免“讲授――接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是主体,学生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堂课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生变化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综合权衡两个方面的因素加以确定。其一是国家美术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内容标准。总目标是上位的目标,美术课程的每一堂课或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都要指向它。我们还要看这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属于哪一学段,应找到该堂课美术教学的阶段目标与内容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都有不同的描述。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湘版美术课程标准教材的七年级上册中,前面4课都是属于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与后面4课属于第四学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就不同。其二就是教学对象。在基础教育中,我们面对的通常是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的中小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对象的学情加以分析。我们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兴趣需要,了解他们知识的增长点。有时,《美术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对学生分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基本内容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的分析,其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与标准的差距,才能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三、说好教学策略。

在说课实践中,一些学生按说课“四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的顺序进行说课,诚然这不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但面对15―20分钟的说课,再沿用“四说”的顺序,很难做到条理清晰、内容精练。如前面说教材时要说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说教法与说学法都要在说程序的环节中出现,这势必造成赘述。说课的三条线索如知识发展线、教师引导线、学生内化线也往往不清晰,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针对教学目标说教学策略,则很容易避免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晰的`情况,而且教学策略同样包含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的基本内容。就一节课而言,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应做出系统谋划,并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要把教材、教法、学法的解说与教学过程的叙述统一起来,可以使说课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组合性、灵活性的特点。比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的问题上,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从哪个角度入手,考虑什么因素,要选择哪种方法,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行,第二套方案又有怎样的安排等。

四、说明理论依据。

说课不但要说清“教什么”“怎样教”,最重要的是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说课要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美术专业的一些学生疏于美术教育理论的学习,在美术说课环节很难说出专业术语的理论,说课实践显得苍白无力。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而脱离教材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牵动了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目前,后者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还带有某种滞后性。美术新课改给美术说课带来了新挑战,在理论知识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强课程改革的通识学习,研究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教材,研究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学习新课程试验区的调查报告,总结中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得与失,积极参加职后专家培训与相关研讨会,做好校本研究等。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内容丰富,说课必须重视这些理念:终生学习的理念、快乐学习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理念、自主创新学习的理念等。另外,美术教师必须掌握讲授、演示、示范、合作学习指导、讨论、营造情境、练习与实践指导、案例学习指导、展示、辩论、问题探究指导等多种方法。

结语。

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的说课非常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这是研究美术教学非常好的平台。新课程改革给美术说课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说课实践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谋划好教学策略,找到理论支撑,使美术说课条理清晰、策略详尽,方法灵活多样,并做到有理有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山东省枣庄四十一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以往习以为常的听评课的方式及目的进行重新审视。我省率先实行素质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想顺应改革的趋势,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教法、学法,别具一格的听评课方式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课堂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听课时除了要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学习教师的教法、学法外,还要把关注点转向课堂的主体――学生。看看学生是否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高昂的热情及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一直持续下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多采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和想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多倾听、多汲取他人有用的东西,进而得出新颖独到的观点,然后自信地表达出来,寻求大家的认可。

关注学生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点关注教师:1.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放手让学生去做。2.如何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3.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的作用,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并纠正。

在评课时我认为要紧紧抓住要点去谈,表面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得到,没有必要多费口舌。要假设自己上这节课能上到什么程度,又会采用什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评出关键点。就像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一样把评课分成四个步骤:首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再次是“一点建议”,最后是“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集百家之长,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就学生这一主体来说,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等,其旨在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程目标方面,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如何实现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笔者结合这一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渗透。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针对“钓鱼岛”事件、我国抗日系列的影片、日本首相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来启发学生的民族感,确定“铭记苦难,不断咀嚼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其次,结合我国就“钓鱼岛”事件我国部分群众砸日货商店、打砸日本出厂的车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现象,制订正确纪念苦难、反思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最后,直入本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主题:“宁战死不为亡国奴”“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正视历史,展望未来”等,围绕情感教学目标来逐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端正对历史的学习。

二、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课堂教学指出:“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激情和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性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对于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利于自我个性思维、自我内在力量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是开放的,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活动等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将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不懂之处记录下来;其次,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主收集信息的途径、学习和思维方法等,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充实展示自我。

三、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都依据教材,新课改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却不是唯一的。对此,倡导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开发、挖掘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借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实用性的体验和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在此认知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借以来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历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范畴,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实现素养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如,在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和前的生活做比较,即:收秋:传统的人工工作――机器作业;联络:书信、bb机、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真正地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化高中历史教学。

总的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倡导以生为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情感、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历史资源的整合等。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的促使自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相吻合、统一。

参考文献: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高级中学)。

[美术课改论文]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我校近几年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介绍在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强化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

“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

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

“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

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

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从xxx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

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

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

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

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

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

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

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

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

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

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

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

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

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美术课改论文]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民体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日趋紧密,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还要以体育锻炼为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浅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科技展望,,25:282.

[3]刘美凤,郑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j].湖北体育科技,2015,02:177-179.

教学课程改革总结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本学期已尽尾声,现将一学期的课改实验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

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微薄经验,还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批评建议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课程改革实验总结一文由搜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课程改革发展

《人民教育》2004年第8期。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了课程观念与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理原则和策略措施。三年来,新课程在国家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然而,新课程的实施确实遭遇到来自旧观念与旧体制的严重阻抗。换言之,旧有的课程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上、制度上的障碍,陈规陋习若隐若现,积重难返。本文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探讨实现这种文化转型的若干基本课题。

建设新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

自2001年9月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采用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际上已经从实验阶段进入了推广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也要从今年起稳妥地推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全国性的教师研修的高潮已经到来。从课程发展的机制来说,不同于建国以来以往)次的课程改革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于若干中小学教材出版基地推出多套不同风格的、有前瞻性的、可操作的课程教材体系,而且要造就一支课程理论研究队伍和课程教材编制队伍;形成全国性的课程实验的网络。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发展机制;一种从“控权”到“赋权”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再造。由《纲要》驱动的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然而,时至今日,教育界某些人士甚至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仍然在冷眼旁观。他们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进展视而不见,对于新课程的理论建树视而不见,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能量视而不见。例如,从“精英主义教育”走向“大众主义教育”、从“灌输中心的教学”走向“对话中心的教学”、从“甄别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原本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然而,一些人居然把旧课程的弊端或者明明是新旧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硬栽赃到新课程的头上,“质疑新课程”,混淆视听;另一些人则死抱着苏俄凯洛夫教育学不放,振振有词地“引经据典”,为“应试主义教育”鸣冤。对于这些惰性和干扰,我们别无他法,惟有拿起理论的武器去荡涤所有这些“应试文化”的观念,用脚踏实地的优质的改革实践去封杀所有这些“应试文化”的话语。另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弘扬团队精神,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而合作,而不应视为一种工作形态来操纵,它是一种文化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欢迎冷眼旁观者幡然醒悟,尽快加入到新课程实施队伍中来。

在新课程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直接参与课程教材设计的编审队伍的建设。可以说,编审队伍的建设本身即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然而,随着课程编制“赋权”的进展,事实上编审队伍的素质问题已浮出水面。目前我国的课程教材编审队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教科书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评价尺度非常落后。加上某些“权钱交易”的干扰,一些教材编写组原本就没有教材编写的专业素质。一些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学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的定位和各个学习领域的特性,而是各自发挥,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又迫于时间压力,无暇顾及教材品质。任何学科的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和理论及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价值。传统的教材设计只强调事实,注重记忆;只注重文字符号系统的表述,却忽略了视觉符号系统的呈现,如此等等。教科书编审者首先应当是改革家,而不是经验主义者。教科书的审查涉及内容及价值观、教材组织及教学协助、习作设计、物理属性等维度,需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倘若缺乏教材研究的广阔视野和基本素养,往往容易一叶障目,颠倒是非。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型教科书的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精心实践、精雕细刻,才能臻于完善。今日标榜“新课程”的教材未必统统是新教材,承担新教材开发的编写组未必统统是新课程的代表。在这里,我们需要两种创造:

第一,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编审队伍同是课程开发共同体的一员,应当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共同的责任和权利,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审查教材的惟一标准就是课程标准。因此,审查委员不能凭借自己头脑里面固有的观念和偏好去审查教材,而是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去审定和鼓励不同风格的教材问世。编审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谐合作”的关系,不应当是“猫鼠关系”,不应当是指令与服从的关系。教科书审查专家的“审查结论”不是法院的判决书。教材审查的过程应当是面对面的平等对话的过程,彼此尊重,共同成长。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型的编审体制。

第二,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关注不同风格的教科书问世,是编审队伍需要刻意追求的课题。所谓“一纲多本”,无非是指教科书的个性特色。教科书风格的多样化是一种“和而不同”――基于共同的课程标准,又别具一格、别有洞天。目前一些学科的新教科书尽管版本不同,但内容体系雷同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克隆”,这不是“一纲多本”,仍然是“一纲一本”。我们需要警惕以新的划一化替代旧的划一化,警惕教科书生产的“虚幻的繁荣”与“真实的衰败”。

我想,惟有借助这两种创造,我们才能逐步地逼近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的状态,才能逐步接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境界。

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的变革。

新课程实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通过这种行动研究,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文化意义。这个过程,包括了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和教师将新课程现实化、制度化的过程。前者需要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等各种群体的共同努力,后者则需要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把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乃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的教学”为“对话中心的教学”的基本策略。然而,检视近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报告或是理论丛书,我们发现,真正秉持和弘扬《纲要》精神者,极其罕见。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思路封闭、内容干瘪、混淆视听。许多报告有意无意地吹捧精英主义、学科主义、功利主义的一套。与国外的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其实,“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需要广大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遵循《纲要》的精神,基于“专业对话”基础之上的自由创造。那么,什么是《纲要》所要求的“研究性学习”呢?在我看来,第一,“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而不是科学院院士的围绕“高精尖”课题的“科学前沿的创造”,也不是少数“英才学生”的专利。它的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富有儿童情趣。它是人人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第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而不是预设的“接受式学习”。因此,它不应当是分科学习的延长。仅仅立足于各自学科的范畴,把它纳入课堂教学的视野,只能导致学科中心主义的泛滥。第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它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重在探究、表达、交流;重在过程、体验和共享。这里无需编定的教科书,也不容教师的严密监控。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无非是从旁指点、建议和保护。第四,“研究性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它作为超越学科框架的一个课程领域,具有分科课程所没有的促进学生“知识统整”、“智慧统整”的.价值。第五,“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式的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学习场所是开放的,学习指导者是开放的,学习时间是开放的。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一线教师发展自己的课程、叙述自己的课程故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一,如何革除“形式主义”的观摩教学、公开教学的恶习。课堂教学不是“表演”或“演戏”,而是一种“表现”或“表达”。教师的责任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表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而不是教唆学生“弄虚作假”。例二,如何改造基于“分科主义”的“亦官亦民”的教研体制,使每个教研员真正释放其潜在的能量,使各级“教研室”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研究室”,看来是一个难题。因为这里面触及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既得利益。例三,如何整合重复交叉的教师研修机构。许多教师进修学校或者地方教科所居然兜售陈旧过时的课程计划及教材内容,它们不仅没有被“封杀”,而且贴上了“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标签招摇撞骗。例四,如何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一线的教师具有讲述课程故事的愿望,具有在故事分享过程中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具有反思实践及其语脉的愿望,具有倾听他人见解进行对话的愿望。然而,“高考指挥棒”却扭曲了教师的这种积极性。管理主义与工具理性只能塑造“应试教育”的工作形态,却无法带来文化的再造。例五,如何调整各级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旧有专业的课程结构往往是“分科主义”的温床。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倘若不重建“课程”概念、“教师”概念、“教材”概念、“课堂教学”概念乃至“学校”概念,就无法介入专业对话,无法介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各级师范院校的改革积极性,不仅应当表现在介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而且应当表现为大学自身课程的改革。然而师范院校自身的课程改革力度并不能与学校的层次相适应。越是层次高的师范大学,其力度越小。这种现象也是发人深省的。例六,如何摈弃划一刻板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教育需要诚信,教师的诚信终究是造就学校诚信和学生诚信的前提。课程实验需要打假。课程实验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和毛病,所以,我们尤其需要冲破基于划一的框框和“以成功论英雄”的思维模式。淡化实验区、实验校之间的课程实验“等级评比”制度,强化实验区、实验校内的课程实验“自我评价”制度,倡导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和特色教学。“前车覆,后车诫”。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诚可贵,失败价更高”。汲取课程实验中的某些失败的教训,同样可以甚至能够更好地为我们走向最终的成功提供有益的启迪。上述种种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问题都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问题,需要加大改造的力度。

实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型。

根深蒂固的“单位主义”造成了学校之间关系的失调,“闭门造车”更是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教研的大敌。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建设,就是旨在冲破这种封闭式的“学校文化”,建立起学校内外和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推心置腹、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多少年来,诸多教育部门和教育媒体制造了一大堆“重点校”独领风骚的神话。它们似乎样样领先,而且永远能够领先。从“重点校”的神话到“示范校”、“星级学校”的评审,表面看来是一种进步,但骨子里却是换汤不换药。这种评审的范围仍然主要局限于那些榜上有名的“重点校”;评审的内容则是所谓“发展规划”的文本。在我看来,靠此类“评审”来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行为简直是无聊至极。这是因为:

其一,倘若是真正的“名牌校”,那是多年先进教育实践的一种文化积累,它不是“官封”的,也不是自封的,是整个社会公认的。这些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与地位,是谁也剥夺不了的,何必花那么大的精力与财力,隔三差五地“重新确认”、“重新排队”呢!

实在说来,如今一些“重点校”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面前,并无多大的资本可以炫耀,甚至有的只能“贡献”“应试主义教育”的一套。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一般学校,在《纲要》的引领下,却往往能够上演出有声有色的一幕幕活剧来。基于“研究共同体”的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改革交流,将有助于避免夜郎自大以及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端,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文化。归根结底,新课程的实施不可能靠个别学校、个别教师的“孤军奋战”,改革的经验需要积累,体会需要交流。借助网络组织的交流,抗拒“单位主义”,每一个单位和个人丧失的只是“井底之蛙”的局限,获得的却是课程改革全局的大视野。我国多年来沿袭的、动辄靠自上而下的评估机制来确立自身绝对权威的教育行政体制,应当改弦易辙了。

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由“技术范式”来主宰,因为它的着眼点仅仅在于追求控制与效率,我们需要“实用性探究范式”和“批判性范式”。实用性探究范式的宗旨在于“启蒙”。它强调课程是一种实践,强调理解与沟通的互动,强调通过“慎思”去解决实际的课程问题。批判性范式强调课程是一种“批判性实践”,注重认识现实中存在的扭曲和偏颇,并且从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这里所谓的“批判性实践”,其构成要素是“行动”和“反思”;批判性实践的世界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自然的;教与学被视为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建国以来,教育界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文化”的土壤。例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师徒制”、“教研室”以及自发形成的教师学习小组,都是基于人际互动理论的集体主义的教师文化的体现。然而这些教师文化却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被扭曲了,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反对话”、“反对话关系”的文化,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即便存在“对话关系”、“对话文化”的成分,几年来在一味强调竞争、忽略合作的市场导向的环境中,也正在面临蜕化变质的危险。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新的“课程标准”需要精致化,新的教科书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推荐一批、淘汰一批、封杀一批。更关键的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的三大要素:“内容标准”――反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指明不同学年的学生需要达到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础学力”;“机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严格说来,我们的新教材编制是缺乏这种研究基础的。特别是诸如“基础学力”、“核心知识”、“默会知识”的研究相当薄弱,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领域,它可以为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不断提供新的愿景。

归根结底,新课程的实施旨在荡涤“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新课程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因为,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的成功不能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用“权力与金钱”来衡量。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然而,只要旧的高考制度依然不变,“应试文化”依然不变,那么,新课程的命运将是岌岌可危的。新课程呼唤新的学校形象和新的教师形象。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决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兵营,不是公司,不是监狱。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学习者共同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社会的典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这里面,涵盖了教学规范、关系规范和分配规范的再造。我们需要在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持续的专业成长。

教学课程改革总结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时间如流水,转眼半年过去了,回顾过去的半年,我校在上级的领导和业务指导下,认真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何抓好课堂教学作为我校课改的重点,经过老师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易于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至本期以来我校改变了这样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动手实践,激活思维。

思维来源于实践,只有思维得到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让学生在做中学”,就是要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样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才能协同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喜欢、乐意,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活泼,而且能激活大脑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例如杨圣志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的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多少块,如果每块地砖2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这样不但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拓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主动探究,促进学习。

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既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认知结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都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接受新识。如蔡飞在教学“年、月、日”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前请学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必须有、、),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最后得出年、月、日之间的普通规律,既不管年份的变化,而31天、30天的月份始终是固定不变的,只有2月份的天数例外。在收集时有意让学生收集19、20、20的卡片,是有意安排了平年、闰年,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情况,设疑激思,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操作,自己制作一张下一学期的校历,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规律,建立起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点拨,掌握策略。

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作用是用“教”的外因去调动“学”的内因,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或“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自我尝试,集体协作都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就要在知识错误、理解疑难、思维章碍、方法不当等处起到“点拨”的作用。这里的“点拨”有别于对方法、结论的直接传授灌输,而是先用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

向老师置疑提问,萌发学生问题意识,了解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以暗示、点拨。如在语文生字教学中,先试着让学生在未学生新知识的基础上试着自由地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生字,如男字方该怎样理解,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就会提出“在远古时代,男人在田间劳作,则男字可折为田字和力字”的猜想,后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在这种教师点拨下使学生受到鼓舞,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情趣昂然,并且在观察、思考、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在课改中,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校在这方面做得还离领导的要求还远,在今后的工作,需要加倍努力。

2007、

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查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的(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今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适应未来发展确定新时期培养目标。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不到10%)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

[1][2][3][4]。

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教育厅从下半年开始筹划研究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基本思路就是“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可选择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根据此次出台的方案,浙江省高中必修学分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选修课学分比提高到总学分的三分之一,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解读这份新方案时表示,此举意味着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这是一次循序渐进的课程改革,与高考无关,但希望能变成浙江教育界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希望浙江高中生能提早规划未来。”该省教育厅人士称。

但是,走在浙江前面的改革实践看起来并不乐观。

江苏省早在20xx年开始新课改试点。实施一年之后,江苏省教科院20xx年7月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很多学校采用新旧两套课程体系并行的办法,反而加重了师生负担。而校方的理由是,完全采用新课标“怕影响高考,家长有意见”。

“新课改在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升素质方面效果不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所康研究员表示。

此次浙江省的方案提出,将把高中选修课程纳入高考招生改革评价体系,对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考生,高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录取。这样的措施似乎有利于扭转“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但力度显然还不够。

“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新课改难有大动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指出,要推进新课改,就必须突破现行的高考制度。

此前江苏、天津、浙江等地针对新课改推出的高考方案,力图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之中。但在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框架下,方案并没有受到高中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缺乏与新课改对接的整体性高考方案,表明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将新课改与高考改革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新课改的推出有草率之嫌。这种割裂的做法,表面看来使改革容易推行,实际上恰恰使新课改与高考改革都走向复杂化。

胡瑞文认为,与新课改相配套,应该同时进行高中教育和高考招录制度的改革。比如,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可以让民办高中根据办学特色而不是中考成绩来自主招生,分流一部分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推进高中新课改,将更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加强素质教育。

胡瑞文表示,目前高考的命题权已经下放到省,为上述改革创造了条件。

课程改革方案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

《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差别,这就要求评价标准和方法也是多样的,才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正如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所说:“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评价作用,促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教学评价应从现代教育的特点出发,强调参与与互动,使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三维目标上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以“评教”为主转移到以“评学”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应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们,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怕改进,并获得发展。教师日复一日的“你真棒!”显然不如其他同学发自内心的“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更能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避免教育中的“真空”,使学生在校内外做到表里如一,从而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因为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最能够适应课程标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求,这正好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们应当从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出发,从不同方面、分时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查。从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从学生群体而言,可以建立班级学生整体成长记录档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激发其上进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有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每个人的先天智力是有差别的,人们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能够获得与别人一样的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比别人强。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量化方法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他们既有个性,也有共性。法国前教育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说:“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在保护和‘启发’小学生的人性潜能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可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因而无法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但是可以把它描述出来,给出一个“质性”的鉴定并且记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它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不具有选拔性和甄别性,因而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

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评价往往还会出现单调、重复、低效的现象,在教学中常会出现“不错”、“很好”这样的泛泛评价,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进行的口头评价时一定要从正确的评价理念出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形成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评价体系。

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但是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因此,口头评价只有与其他手段如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书面评价也是教育教学中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以书面形式的正规性更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与期盼,因而它以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特点而日益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业本中的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一个简单的“优秀、真棒、进步”,都是让学生激励好长时间,更不要说一句句充满鼓励性语言的评价了。例如,今天的作业突然有了进步,我就会在本子上写上这么几句话:今天你的作业做得真棒,相信以后的你做作业都会这么棒;如果学生今天的作业有退步的话,我就会这样生疏:昨天怎么了,你赶时间吗?作业除了要做得快还要做得好,你同意我的说法吗?这样一来,我相信我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学生的作业会有所提高的。

由于书面评价的长效性,因而在使用时应注意语言的运用,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并不是表扬也应注意语言的委婉。如作业中常出现的字迹马虎,作文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对其做书面评价时应昼避免出现“字迹马虎”,“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畅”等语言,而应改为“字迹再工整一些,你的作业会写得更漂亮”,“如果内容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相信只要认真修改,你的语言可以写得更优美”。本是批评的语言,换一个委婉的说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引起学生的反思。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只要教师按新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更有生机的,我们的学生会发展得更好。

课程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所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之一就是英美文学。无论是在一流的本科院校,还是在生源不是那么优秀的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该课程在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观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沿用了一般本科院校的传统课程设置方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教学法反面也比较传统老套。

根据20xx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美文学课程被分为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一学年。其中英国文学是大三学生的必修课,美国文学是大四学生的必修课。每星期占用的时间为4个课时。当然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整。

但是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都沿用了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案,没有把民办高校生源和普通本科院校生源不同以及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比普通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年轻没经验但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比在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更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如下:

1.根本不重视英美文学课程,更不用谈什么兴趣和人文素质培养了。现在,全国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并不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那样是两学年,并且每周四课时。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打过折扣,只有一学年,每周两课时。不但如此,有些高校把该课程全部排在了大四。众所周知,大四是学生忙于张罗工作和毕业论文的一年,时间和精力上都不是那么充沛,而且这时才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也为时已晚。

2.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死气呆板,教师满堂灌,学生毫无兴趣,更有甚者在英美文学课上逃课的`学生远远超过了上课的学生。这是因为民办高校大多数的英美文学课程都是由外聘老师兼任,这些外聘老师绝大多数都是上过很多年老教材,并且工作重心也没放在兼职的学校,所以上课的质量一点儿不比年轻教师的质量高。

3.考核方式古老传统,并且一刀切,一场期末考试定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所以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去上课更不去阅读任何英美文学作品,只等着期末老师勾画重点,临时抱佛脚。这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更是误导了学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大学只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顺利通过任何考试的错误印象。

1.摒弃不重人文素质培养的态度。

有调查统计显示,在百余所民办高校中,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占12.6%,专职教师人数不超过40人的学校占57.3%,兼职教师超过40人的学校占73.8%,超过200人的学校占12.6%。兼职教师存在不易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授课方式传统呆板等问题。而年轻好学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专职教师就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年轻教师刚工作不久富有激情、都会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新奇有趣的授课方式也多,这对提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在学习的同时学到知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哈姆雷特》的时候适当地播放与之相关的录像片段。教师也可以抽调学生对要讲解的文学作品开展表演,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彩排进行指导,上课时间再来演示。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是生动形象又快乐有趣的。

3.改善一刀切的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对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试卷式,一种是论文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是总的说来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有效达到考核学生水平并且让学生通过考试查找、弥补自己不足的效果。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加重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只占最后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一个学生平时都不去上课,只要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达到了75,就可以顺利地通过该门课程。但是一个连课都不上的三本院校的学生他真正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呢,大家不得而知。所以,为了让学生更注重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及格分数而学习,加重平时考核成绩比例是唯一出路。

民办高校经过三十年的蓬勃发展,现在正经历着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行进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和方向,最终的结果必定是飞下悬崖。从创建之初,民办高校就以其灵活自由的管理方式和年轻创新的师资力量的优势在中国教育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民办高校只要能更多地依靠培养自己的年轻老师,鼓励其创新实践,他们的路也一定会走得更远。

[1]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4]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