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作文450字汇总(4篇)

时间:2023-04-25 08:15:11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听雨作文450字篇一

若是白日,可以随了这小雨的缠绵去寻找落地的灵感。而在夜里,只能屏住呼吸仔细地听。从这秋夜的小雨里辨别出一些什么。这就凭添了想象的丰富和妙趣的无穷。

夜幕茫茫,秋雨霏霏。秋的声音夜的声音都被这雨的声音所温润。这声音很美妙,如同音乐,那种《二泉映月》、《梁祝》般的音乐,微微地带着一丝苦涩,如同加了糖的咖啡。那一丝的苦涩无论如何也抵不过甜的滑润和香的浓郁,反能更好地使得这一丝苦涩耐人寻味。

本来,雨是可以使人兴奋的,而秋夜的小雨便惹得人心里有些骚动,大有浮想联翩之感。雨线一根一根的垂落下来,同时还有些飘——这便是浮想联翩的妙处——听雨声一下一下敲打着夜的沉寂,正在懈怠的心情开始上蹿下跳,抖落出一串串的往事和回忆。

往事如烟,回忆如潮。其实并没有故意打开回忆的大门,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就一股脑儿的朝你酸甜苦辣起来。并且,会情不自禁的把这些回忆用雨丝串起来,挂在提听雨的窗前。

听到一只古老的曲子在雨幕中穿行。就会想起一个叫伯牙的人在弹奏一曲《高山流水》,等待子期的到来。就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升浮在胸间,从而感叹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尔虞我诈。由此也想到了自己的朋友,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帮助,就会有另一支曲子令你怦然心动——这是一只很西洋的曲子——《友谊地久天长》。

细雨绵绵,亦如细语绵绵。很想跟自己对话。这对话是平日里思想的难题或答案。有这细雨相伴,心情才会从世尘的浮躁中沉静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境界里,才能将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淋漓尽致的跟自己尽情拥抱。

春天的群芳悄然遁去,夏天的塘荷云游四方。她们的辉煌曾经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趾高气昂,而今却销声匿迹,芳踪难觅。这不能不为她们的悲壮而感到痛心不已。就打算着,一旦冬雪来临,将如何珍惜。

小雨很平和的下着,兼了秋的稳重和夜的老练,很有风度很有魅力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没有看到苦雨的愁容和凄风的难色。一个人的感情来自于他的心境,虽然不免受触景生情的感染。即便有一丝的苦涩,那也是加了糖的咖啡。

白昼已睡,而我未眠。很想读一本书,很想与朋友对斟,很想撑一把雨伞去泛舟湖上,更很想写一些生动的文字,录下自己此刻的心迹……千万个很想都因这雨而起,却又都因着雨而息。所能够的,只剩下老老实实地听雨于秋夜了。

这雨的善解人意和似水的柔情,启发了慈悲为怀。突然觉得一夜之间自己变得伟大起来,因为这雨的善解人意给给予了信心和勇气,这雨的似水有情给给予了琴心剑胆,于是做个天下勇士成了理所应当的奢望。

总之不会有想哭的感觉。秋的奉给夜的宽容夜的韵致,不会不激发出阳刚之气。抖一抖心灵的飞尘,理一理心绪的纷乱,仔细地权衡一番,是做一个出世者,还是做一个入世者?

秋夜听雨给予了无穷的意蕴,它不但给予了抒情的感受,更给予了为自己人生正位的暗示。这样的时刻,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可以从中挖掘出无穷的人生智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个根本的不变,那就是令你成为一个胸怀若谷的人。

秋夜听雨,是与自己交流思想的最佳方式。

听雨作文450字篇二

听雨是一种享受,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

听雨的爱抚,听雨的低语,听雨的呜咽,听雨的哭诉……

“哗——”,多么熟悉的旋律,胜过钢琴曲的优美,在我耳边徘徊。

放下手中那支快没墨水的钢笔,把眼睛从练习册上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问答题移到了玻璃窗前。哦,下雨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般的雨点淅淅沥沥,以极快的速度从空中落下,“滴答”地落在地平面上,打在树上和 屋顶上,旋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打在屋瓦上,那种声音悦耳,由近而远,若有若无,忽轻忽重,构成了一支古老的音乐,再加上那几只在雨中乱窜的鸟儿发出的一阵“叽喳”的叫声,又给这沉闷的音乐增添了几丝活力。

打开窗子,突然感觉自己的眼睛好像被什么东西遮住了 ,眼前所见到的这座城市在雨的世界里仿佛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一切事物都被蒙上了一层灰,单调而又孤独。

户外有一丝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里,风在每个角落旋起。雨,最轻的敲打着这座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像古琴,单调的节奏里有着一种柔和与亲切。此时我似乎正在烟花三月的江南小镇,持着,脚踏湿漉漉的板桥小路,雨点打在我的脸上,闭上眼,任凭它浸湿我的发梢,眉毛,伸出双手尽情的感受春雨的诉说和爱抚。

听雨,听大自然的脉搏,听大自然的心跳,听大自然的呼唤。听雨,是寻求一份心情,一份诗意。

听雨作文450字篇三

静坐窗台,望去,雨淅淅沥沥,摇晃着树。几片落叶,被风掖走。

凝视,却发现雨的柔美,不似光,耀眼;亦不似火,热烈。如水,柔美。于是不能急切,需要静下来,用心去聆听。

喜欢一个人靠在窗台,凝望雨的飘零,更爱听雨的声音,轻柔而有韵味。

听雨,古已有之。人们习惯在雨天,静下心去思考。人生的沉浮,生活的真谛,往往在听雨的过程中催生。然而,文人墨客,听雨,实是在听一种来自心底最深处的呼喊。如雨滴般的跳动,更多的是愁闷悲苦之态。

唐代诗人尚能在《中秋旅怀》中写道:“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这是一种愁闷的心理。远离他乡,独自一人,行步于山间小道,那种思乡的愁闷,似决堤的水,一泻而开。西风劲来,人立亭中,听雨的跳动,放佛听到远方亲人的心跳,持久而深刻,细腻而丰韵。

与尚能不同,韦应物听雨听得乃是一种人生的思考。“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夜深人静,诗人孤枕难眠,一个人徘徊在山馆里,用心去感受雨带给他的一切。此时已是秋季,一只孤独的猿,在山林间凄声地叫着,正如诗人自己,找不到归宿,像雨一样细数家乡的泪痕,令人发颤。

于是,听雨,已成了一种心灵的结。是范仲淹去国怀乡般的忧愁,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愁闷,还是李清照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撕心裂肺?于是,人们的泪水,像雨一样,断断续续。想找树或风寄托,却一晃而过,不能持久。雨,便渐渐成为心灵的共鸣。她或蒙蒙细细,或滂沱如珠,入土的那一刻,有一种归宿的感觉。这样,雨便成了心中的爱物。

唐代诗人李群玉同样爱听雨,他在《春寒》中写道:“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诗人一个人斟着闷酒取暖,因为他的心是冰凉的,酒醉木榻,难以成眠,心中想得是时光匆匆而去,想得是路途的坎坎坷坷。明日何去何从,心中不知,愁随雨生,唯有静听雨声,似一曲愁远的曲子,慢慢沁入心扉。

然而李君毕竟是停留在小空间。最喜宋末诗人蒋捷的那首《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少年听雨”时春风逸荡的欢乐情怀。而诗人转而以“客舟”为中心,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的冷色调,表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起伏遭际和悲凉心境。“而今听雨”,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寥寥无几,这种冷寂的画面足以让人为之发颤,替之动情。此时的诗人历尽纷乱后身心憔悴而枯槁。“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是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却似聚积已久的火山,随时爆发。诗人真已疲惫,一切的悲欢离合都融入在阶前的雨中,听雨乃是在听人生的起落,生命的呼吸。

于是,我也喜欢上听雨。必须是一个人,最好在夜里,静静地,用心去感受。放眼望去,那开阔的视线,似乎听见长江上白帆翻腾,或是黄鹤楼的深鸣。如道边的树,淅淅沥沥抖动,一只孤独的鹭在树间翻飞,那搏击长空的翅膀,宛如两把剪刀,劈开一道白色的波纹。

听雨,已成为我下雨天最钟意的事了,不为别的,只为听听故乡的脉动,那似乱非乱的频率,正像窗外的雨,点点滴滴入心田。

听雨作文450字篇四

我喜欢独自一人在夜里听雨,雨是自然的精灵。翻开一本书,泡一杯茶,细细地听,慢慢地赏。

打开窗,一股泥土的清新和着柔和的雨声飘入,一种说不出的惬意。我以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分纳兰的心绪,合成十分的惬意,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春雨绵绵,她婉转柔和,无声无息。她妩媚而不妖娆,纤细而不失力度。她诉说着,慢慢的,透入你的心底。夏雨豪爽,她让你如此鲜明地感受到她的存在,像一首豪放的诗词,如行云流水,从高山之巅,一泻千里。秋雨缠绵,凄凄怨怨,似诉说着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令人爱怜。冬雨矜持,她仪态端庄,优柔典雅,踱着晶莹的步子。听着雨,不禁感到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雨是有灵性的,她通晓人意,所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是柔情的,便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每次望着雨,总会向往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生活。

风属烈性,雨便属智性。

风属艺术,那雨几乎成了哲学。

喜欢一人夜里听雨,她让我思绪飞扬,若轻柔的白云,心中再无烦恼。人多了一分世故便多了一分所谓的机智,多了一分机智,便少了一分高雅。我情愿少一分机智,醉心于自然的高雅之中。

会心听雨,不禁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