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防返贫监测汇报大全(14篇)

时间:2023-10-26 18:13:05 作者:字海 最热防返贫监测汇报大全(14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窥探范文奥秘:透过这些范文范本,你能够感悟到作者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集合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教育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认真落实党组集中学习制度,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了《景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

(二)聚焦工作任务“促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措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级六长”和“四包”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控辍保学”联防联控。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控辍保学“四步法”工作,春季学期以来,分别向10个乡镇人民政府和东风农场管委会发放学生劝返联系函11份;向外县(市)发放2014年小学毕业生未入初中外地户籍学生的函1次8份,要求相关县(市)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进行万家”活动,做实做深做透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提高劝返工作质量。各中小学参与家访教师达2100余人次,做实思想不稳定学生家访动员工作。健全数据比对机制,精准摸排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共办理转入、转出、休学、死亡注销学籍等学生2550人,确保了学生数据的精准。二是有序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成果。目前,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科技楼等8个一批改薄提升项目、景洪市嘎洒镇曼弄枫小学等2个厕所和景洪市勐养镇大河边等4个“一村一幼”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景洪市嘎洒镇曼弄枫小学等2个厕所和景洪市勐养镇大河边等4个“一村一幼”项目建设任务,改薄提升项目除景洪市第一中学科技楼和景洪市嘎洒镇曼海小学学生宿舍楼外,其它项目力争封顶,进入装修。三是巩固拓展教育信息化成果。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升级改造和建设义务教育网络,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百兆教育网络班班通、教学班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四是巩固拓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优先满足农村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21年,计划人才引进136人,目前,已完成招聘工作并签订协议;计划社会招聘14人,现到岗12人;共发放乡镇教师工作岗位补贴22386人次1118.72万元,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22820人次329.98万元。

(三)聚焦工作重点“强措施”,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一是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与民政、公安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提高资助数据质量。不断优化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精准资助水平。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确保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2021年以来,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助学金5191人次155.64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607人次18.21万元。义务教育全部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除学杂费,享受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学生24511人次1121.05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3491人次(测算)81.63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生981人次123.93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230人次46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免学费299人次32.51万元;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学生2780人485.81万元,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学生1315人233.91万元;发放职业教育“雨露计划”学生生活费348人57.55万元;补发2017年秋季学期-2018春季学期“雨露计划”学生生活补助31人4.95万元;补发2020年度8个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3894人97.35万元,发放2021年度4070人76.38万元。积极开展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共办理1008名大学生贷款申请794.27万元。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实施,有效消除了全市因贫辍学现象。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以食堂供餐为主,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供餐能力,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加强与市场监管、卫健、疾控等部门的合作,强化营养健康宣传教育、食品安全及学校食堂检查,确保供餐安全。2021年以来,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51140人次资助资金1081.91万元。三是认真完成对拟纳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人员数据信息筛查、比对工作7次,确保教育信息准确,并向动态监测管理对象发放资助金2人3000元。四是完善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工作,强化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工作措施,对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帮助其度过转换期,促进社会融入。五是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高普及程度、提升普及质量。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协同各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所、街道办、农场管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不通国家通用语人员培训工作。2021年,计划完成培训156人,目前,已完成勐罕镇曼么、曼景、曼法等3个村委会71人的培训,已接收到省级下拨资金7万元。

(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责任,扎实开展“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2021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景洪市教育体育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强化“挂包帮”工作。组成走访组5个32人次,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党群共建、政策宣传、感恩教育、走访慰问、卫生清洁等活动7次,涉及挂钩户376人次,共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发送短信和微信提醒60余次,帮扶现金、生活用品等折合人民币3085元,认购和帮助推销蜂蜜、茶叶、鸡、西红柿等农产品为农户增收9210元。

(一)控辍保学“四步法”执行不到位,只做到了“宣传教育”和“责令整改”,在“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等方面的案例为零,对疑似辍学学生家长缺乏强制性措施,给控辍保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了很大影响。

(二)因培训人员居住地分散,涉及勐旺、景哈、勐龙、景讷等乡镇多个村委会,有的村委会只有1-2名参训人员,无法集中培训。此外,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

(一)提高认识,抓好工作落实。按照要求准时参加联席会议,做好相关政策、业务指导,及时帮助乡镇开展好相关工作。定期开展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确保监测对象的监测和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帮扶不减力度,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与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的宣传动员工作。落实多部门及家校配合协作的“控辍保学”机制,加强对流失学生的劝返工作;严格执行控辍保学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及时监控辍学学生情况。继续加强家长学校制度的落实,强化家校配合。二是加强家风家训传承,加强农村家庭夫妻的责任意识教育及对年轻夫妻进行相关育儿知识经验的培训,从根本上减少问题学生的存在。三是坚决执行控辍保学“四步法”。将家庭履行控辍保学责任纳入村规民约给予制约,实现村民自治管理,切实将控辍保学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针对始终不愿意返校的学生,坚决执行最后一步“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让“不完成义务教育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等观念深入人心。加强政府救助平台的使用。四是做好劝返复学学生安置工作,妥善安置复学学生。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会”。

(三)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后顾之忧。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精准资助政策各项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持续推进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制度与政策执行,确保资助经费及时发放到建档立卡户学生手中。

(四)强化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的协调,争取由乡镇人民政府召集零散参训人员,集中到人员相对集中的村委会开展培训。

(五)强化扶志扶智工作,有序推进精准帮扶工作。结合巩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走访活动,深入挂钩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活动,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多措并举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加强帮扶措施,大力支持产业。

扶贫。

强化产业质量确保稳定增加收入。

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由空港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指挥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各部门为成员的空港经济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指挥部,切实加强对集中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拟定了《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建立了挂钩联系部门包保社区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细化任务目标,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细化业务培训,确保村级干部全覆盖。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于4月30日组织20个社区召开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动员会议,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动员和业务培训。会后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印发至各社区,为各社区入户核查奠定基础。党工委副书记于5月5日召集相关行业部门召开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部署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

(二)全面入户排查,深入推进防返贫监测预警工作。

2022年5月1日-5月9日,空港经济区各社区参照区级方案制定了社区本级排查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到农户家里开展农村家庭纯收入调查工作。截止2022年5月20日,已完成全面排查,排查完成率为100%。

(3)加强督查指导,跟进排查进度。

为严格工作纪律,确保按质按量完成集中排查工作,空港经济区实行工作进度周报制,要求各社区自5月1日起每周五上报进度统计表,直至全面完成。2022年5月6日-5月30日,空港经济区扶贫办到云桥社区督导防返贫监测排查工作进度,进一步对社区及小组排查工作进行具体培训及讲解。

(一)体制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空港经济区自2015年从官渡区脱管成立以来,体制机制未理顺。辖区内未设置街道,各部门同时承担县区级和街道级工作职责,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因管委会机制不完善,人社、医保等数据还需依赖官渡区,建立完善的行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十分困难。

(二)土地资源调配不足,产业帮扶项目落地困难。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越来越完善,山多地少的客观条件制约着空港经济区农业产业项目的发展。机场改扩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禁养区划定、城乡规划和水源地保护条例等因素造成空港经济区能利用土地保有量少,实施农业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大面积平整土地更少,农业产业帮扶项目落地成本高,吸引力不足。

(三)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脱贫户稳定增收压力还比较大。空港经济区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数量少,尤其缺少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尤其是宝象河水源地周边农户因配合国家政策实行止耕禁养,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农户退耕但未享受配套的水源地补贴相关政策,收入增长困难。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加强县镇村组四级网格管理,紧盯返贫高风险区域和人群,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二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衔接项目管理,确保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达x%以上。三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健全“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集合

按照中心校要求和我校结对帮扶工作需要我与丁晓娟、马之军两位老师结成对子,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新的教学岗位,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两位老师的优缺点,对于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互相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虽然我是师傅,那是因为我教龄比较长,两位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需要虚心学习,所以我把共同提高素质作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

首先,我经常向其他几位骨干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在老师上汇报课、观摩课时,一起备课研课、然后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进行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进步。

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在理论上也有收获。

骨干教师结对子工作主要活动之一是听课、备课、评课。这些活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老师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而作为师傅的我更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本学期老师及其他教师共同集体备课1节,我自己上示范课1节,老师上汇报课研究课2节,听课后,均进行了认真的评课,对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课件、上课时出现的一些不足都进行了改善。经过研课后,尽是把优秀的活泼的教学活动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

在本学期的骨干教师结队活动中,自己微薄的教学理论、技能方面的经验,与老师共同分享、探讨研究,同时督促自己不断地更新理念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防止返贫监测工作计划

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__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州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安排部署,筑牢底线思维,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过渡期内,通过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围绕农户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帮扶,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为切实加强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防贫对象监测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乡村振兴局,唐成兴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乡(镇)要相应成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担当作为,亲自安排部署。

(一)监测范围。参照我省的标准执行、即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倍为底线,综合我省2020年物价指数增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标准增幅(5%)等三方面因素,确定我省2021年的监测范围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320元以下的农村家庭(含易地扶贫搬迁及同步搬迁等已转为城镇户籍但没有享受到城镇居民相关保障措施和待遇的家庭),以后每年根据三方面因素变化进行调整。

年人均纯收入以其履行认定程序前12个月内家庭成员收入的总和来进行计算。

(二)监测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其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具体监测对象:。

1.脱贫不稳定户。指的是建档立卡脱贫户中,年人均纯收入在监测范围以内,且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

2.边缘易致贫户。指的是一般农户中,年人均纯收入在监测范围以内,且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

3.突发严重困难户。指的是年人均纯收入超出监测范围,但因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且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

监测对象家庭成员原则上以_门户籍人口为准,对“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情况,以实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准。家庭成员存在拥有轿车、财政供养人员、拥有商品房(或门面房)、经商办企业(或入股股东)、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任村干部并定期领取薪酬、为享受监测对象帮扶支持故意分户并户、征信记录不良(失信)及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形的,原则上不纳入监测,特殊情况由村民代表会议组织评议认定。

(三)防止规模性返贫。各乡(镇)和各部门要实时监测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以及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全力防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搬迁人口就业和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发现解决因工作、责任、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返贫现象,及时排查预警区域性、规模性返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帮扶举措,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监测方式。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三种监测方式为主,其他渠道监测为辅,互为补充、相互协同。及时掌握分析媒体、信访等信息,拓宽风险预警渠道。

返贫监测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返贫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提高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我参加了一次关于返贫监测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返贫监测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段:返贫监测的背景和意义。

返贫是指原本已经脱贫的人口由于各种原因再次陷入贫困状态。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大量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但返贫问题开始逐渐浮现。返贫不仅带来了个人的生活困境,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因此,返贫监测成为确保扶贫成果可持续的一项关键工作。通过对返贫人口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返贫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返贫人口重新融入社会,摆脱贫困的困扰。

第二段:培训内容和收获。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返贫监测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我们学习了返贫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论。只有明确衡量标准,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生了返贫。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评估返贫信息。这些培训内容对我们具体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大。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返贫监测的实践经验和技巧。例如,我们需要注意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各方面资源在返贫监测工作中的共享和整合。此外,要注意注重细节,比如确保受访者的隐私和数据的精确性,以提高返贫监测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第三段:启示与感悟。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扶持下,才能让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困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明白了返贫监测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普通公众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返贫监测工作,为防止返贫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只有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返贫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并最终消灭。

第四段:返贫监测工作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虽然返贫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由于返贫现象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很难准确判断返贫的原因和范围。其次,监测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经济领域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面临更多的困境。此外,由于贫困人口的特殊性,受访者的合作度和真实性也是一个障碍。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首先,加强返贫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返贫监测的职责和权力。此外,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受访者的合作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五段:展望未来。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到的返贫监测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返贫问题,加入到返贫监测工作中来。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助力扶贫事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对返贫监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扶贫工作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返贫监测是确保扶贫成果可持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向贫困人口提供更好帮助的基础。希望在返贫监测工作中,各方能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实现一方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报告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中、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现将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三)因户施策对标落实措施补短。对照监测对象“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收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健全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着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民生政策、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为扎实推进《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结合我市实际,现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贯彻落实《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并建立《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全市50个行政村开展排查走访、数据比对筛查、监测对象确定、人员变动、分级预警、分类帮扶、风险消除评估以及履行相关程序情况。经排查截至目前市共有脱贫户1160户1677人,农户3906户6862人,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脱贫户自然增加1人,自然减少16户26人。

已建立2021年一季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信息台账。截止目前市无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9户13人,并都消除致贫风险。

市共有1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标注“其他”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梳理、科学归类,经排查已标注致贫风险为“因就业不稳”,并已在系统中完成修改。

已完成第一季度两类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排查截止目前市共有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已全部消除致贫风险。2021年第一季度无新增两类监测对象。

经排查调度,已完成第一季度国扶系统动态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脱贫户自然增加1人,自然减少16户26人,其中整户16户17人、家庭成员减少9人。

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镇村干部,协调帮扶单位工作力量,认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确保集中排查工作出实效。现将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我的城镇是对的。

排查内容,认真研究部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一是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提名人选任组长,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进一步细化排查工作的方法步骤。三是组织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对排查工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和安排,确保排查工作成效。四是采用联村领导负责制,各联村领导负责安排部署各自联系村的排查工作,把握监测对象认定的标准,确保排查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五是落实专人负责,边查边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整改全面不留死角。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扩大监测帮扶成果。七是镇纪委组织对各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促进工作落实。

(一)集中排查。

1.排查前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部门信息。收集残联、卫健、妇联等相关行业部门反馈的可能导致农户返贫致贫的风险信息,6月10日前转给村(社区)“两委”。

二是收集其他风险信息。梳理自主向村(社区)“两委”申报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基层干部日常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或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信息,以及新闻媒体、政务信箱、公共网络等渠道反映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

2.集中会商锁定重点对象。各联村领导牵头,组织联系村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共同参与,对部门反馈的。

风险信息、其他风险信息进行集中会商,对所有农户进行一户一户的分析研判,锁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

3.入户排查。由镇、村各级干部和帮扶部门工作力量组成排查小组,全覆盖走访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监测对象和稳定消除风险的农户,排查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等指标的帮扶成效或持续巩固情况。

(一)强化问题整改。对各村(社区)发现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新发生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核实销号。

(二)落实监测帮扶。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监测对象,根据各户的返贫风险和具体困难制定相应帮扶措施,落实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防止发生返贫。实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及时开展排查工作,对“回头看”排查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要及时按程序认定,纳入监测帮扶。

(三)做好资料收集。防止返贫动态集中排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排查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和影像图片收集归档,形成专卷备查。

细巷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县文件精神,细巷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转发的《关于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持续开展防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甘脱贫领办传发[2021]2号文的要求,现就我镇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上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我镇于2019年落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动态排查,深入到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众中,如实摸排贫困户中已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户和一般群众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人均收入低下的特殊困难户;经过各村入户调查和收支核算后,各村共上报贫困监测户45户225人,边缘户139户620人。截止2020年10月,我镇在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经过数次动态管理后,共有贫困监测户47户232人,边缘户138户612人,2021年1月,经排查后,均无新增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上报。

我镇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现有指标数据,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监测方式和渠道,不断完善数据,提升相关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合日常入户排查工作,及时排查户内问题、及时帮扶、持续强化户内帮扶工作效果。结合前期疫情防控工作,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户内生产生活受情影响实施全覆盖核查,涉及内容包括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归乡情况、务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问题排查。

在此次排摸调查中,部分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表示,由于今年冬季较往年寒冷,担心自来水管冻裂,希望有相关人员能对水管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春节期间自来水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由于近期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来袭,且春节将近,大学生寒假回家、在外务工人员返乡,使许多人担心感染的风险将会上升,希望相关医疗措施能跟上。

按照省、市、县决策部署,细巷镇深入贯彻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切实加强动态帮扶。坚持以科学精准帮扶、攻坚克难,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决胜战。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中央、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基本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收入不高或刚脱贫的群众返贫,成为当下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市创新开展防范返贫工作,建立防贫帮困新机制,切实解决贫困人口返贫和困难群众临贫的“截流闸”和“拦水坝”,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累计完成了12.55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是由于2014、2015年脱贫户不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面临着因病返贫的风险,同时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收入水平不高,一旦出现因病、因灾、因学等支出过大的情况随时有临贫致贫风险,防范返贫工作形势较为严峻。2018年10月市扶贫办在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制定了防范返贫意见,切实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杜绝返贫风险。

一是框定防贫帮困对象。防范返贫工作惠及的对象不事先确定,仅框定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了防范返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返贫对象的识别工作采取不事先确定具体对象、只设认定条件、入户精准核查收入的方式,覆盖县、南陵县2014、2015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识别出来的困难群众同时,重点关注两类群体,即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脱贫标准不高,截至目前收入水平仍较低的“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对符合防范返贫帮扶条件的户按照入户查核、公示确认、发放资金等程序及时给予救助。

二是确定防贫帮困标准。为精准确定防贫帮困标准,根据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年度医保报销比确定了以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确定收入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于5200元),将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农村人口纳入监测范围进行监测。为进一步精准确定实地入户核查标准,市扶贫办会同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参考低保复核相关标准,制定了《市防贫帮困收入核查参考标准(试行)》,进一步精准界定户内收入。同时对于部分户内人均纯收入高于防贫帮困标准的户,但是家中确实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且支出负担明显高于家庭收入水平的户,也纳入防范返贫范围。

三是设立防贫帮困资金。经初步测算,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为经数据监测、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程序后符合救助条件的户提供防贫帮困保障。截至目前各县(区)已完成公示126户,发放防贫帮困资金49.6万余元。

四是采取社会化经办。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经信息监测和个人申请的户开展收入核查,认定防贫帮困对象。同时市、县扶贫办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保险公司入户核查情况抽样复核,控制入户核查质量和精准度。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已入户400余户,走访800余人次,完成核查383户,与医保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核实比对5000余条。

(一)建立一个体制机制。

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解决了医疗政策方面的“悬崖效应”。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人保财险市分公司提供防贫帮困入户核查,充分保障核查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绝了优亲厚友的可能。目前人保财险市分公司配备了9辆户外勘查用车,配备了28名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专职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二)畅通两种监测渠道,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一是自上而下监测机制。每月5日前,由县级医保、民政、应急管理部门(其中教育部门每年3月和9月各监测一次)将监测信息报至县区扶贫(帮扶部门),经镇村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户后将结果交由保险公司开展入户核查。二是自下而上申请。发动镇村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让贫困户及困难户及时掌握政策,在出现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且家中确无力承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自行到村(居)委员会申请,经村(居)、镇(街)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帮扶)部门并交由保险公司入户核查。目前各县区均按照数据监测和个人申请两个途径收集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的数据1200余条。

(三)实现三类防贫保障。

对入户核查符合防贫帮困保障的户,经村级评议、公示等环节过后,由保险公司按照文件要求兑现防贫帮困保障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因病防贫符合条件的户已公示126户,第一批共帮扶74户医疗费用支出过大的困难户,发放救助资金49.6万元,其中救助2014、2015年脱贫户15户14.27万元,救助非贫低收入户59户35.32万元;因灾防贫入户核查3户,符合保障条件的1户,将于近期公示;因学防贫入户核查2户,暂无符合救助条件的户。三类防贫保障切实为全市所有困难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缓解了户内因病、因灾、因学导致费用支出过大的压力,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防止返贫监测工作计划

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__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防止返贫致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明确程序和内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开展精准帮扶,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二)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主要采取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通过就业帮扶实现增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落实各项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构筑共同富裕、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四)坚持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原则。处理好外部帮扶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加强监测对象扶志教育,强化勤劳致富导向,培养监测对象艰苦奋斗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一)监测对象范围。全街道所有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原则上以2020年度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左右的户为主。重点监测以下对象:

1.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脱贫不稳定户。

2.尚未脱贫户、返贫户。

3.已纳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边缘户。

4.通过上半年脱贫质量“回头看”发现的建档立卡之外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户、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户中有致贫风险的户。

5.因洪涝灾害、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缩减的户。

监测对象规模一般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左右。

(二)监测程序。以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由区级扶贫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经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的边缘户、监测户及时在系统标识已消除风险。

(三)监测内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开展。

1.家庭收支和生活情况。监测收入达标、收入稳定、大额支出等情况,即:监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达到最低监测标准;与上年比,是否因疫情影响、劳动技能缺失、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产业或就业收入下降的情况。同时,监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否存在下降的情况;是否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家庭产生大额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继而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2.“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监测户和未脱贫户的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安全的政策落实是否连续稳定,是否存在返贫风险点;监测档外群众在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安全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是否存在致贫风险点。

(一)监测责任。由驻点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村(居)民小组长等人员进行监测,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协助参与。以“三走访三签字”、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各帮扶责任人按要求上门走访为契机,全面分析本村(社区)贫困户、档外重点监测对象农户的收入、“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详细建立台账。

(二)帮扶责任。未脱贫户(含返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即监测户由村(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共同承担帮扶责任;对监测对象中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如边缘户或者其他档外特殊困难对象,由街道统筹帮扶力量进行帮扶。

(三)管理责任。对于群众个人自主申请的,进行数据比对发现的,各级通过督查、检查、暗访、信访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统一转交街道、村(社区)两级进行重点监测。监测数据原则每季度一更新,特殊情况随时汇总上报。

保持现行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统筹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支持各单位结合实际自主建立动态帮扶机制,在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防止返贫致贫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精准落实对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产业发展能力以及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乡村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集中采购监测对象生产的农产品和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

(二)就业帮扶。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监测对象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其边培训边上岗。拓展建设扶贫车间,吸纳更多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就业。积极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加大对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选聘力度。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三)“三保障”与饮水安全帮扶。开展常态化控辍保学,确保监测对象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雨露计划、义务教育困难生活补助、职业教育和高中助学金各项免补政策落地落实。通过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帮助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对患大病重病且符合救助条件的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医疗救助。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档外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4类对象危房改造,年内完成边缘户危房改造;对其他监测对象,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户开展住房危险性鉴定,通过危房改造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监测对象人不住危房。动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强水源点建设,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提高供水保证率,保障所有监测对象饮水安全。

返贫监测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少数群众有可能出现“返贫”的现象。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我参加了一次关于“返贫监测”的培训,收获颇多。以下是本人在此次培训中的体会。

首先,了解返贫现象的背后原因。

在培训课程中,我了解到返贫是指曾经脱贫的人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状态。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导致返贫的常见原因,如疾病、自然灾害、就业问题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贫困家庭发生返贫的风险点,从而更准确、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

其次,掌握返贫监测的方法和标准。

了解了返贫的原因,我们需要掌握返贫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标准。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对返贫人口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及如何应用各种监测指标进行评估。通过合理使用返贫监测方法,我们可以将有限的扶贫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为贫困人口提供有效的援助,避免他们再次陷入贫困。

再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减少返贫风险。

返贫监测工作的核心是帮助返贫人口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提供社会服务,如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社会福利等。这些服务不仅能帮助返贫人口摆脱贫困,还能增加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减少返贫的风险。

另外,加强返贫预警和干预工作。

返贫监测不仅要对已经返贫的人进行跟踪,还要加强预防工作,尽量避免返贫的发生。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返贫预警系统,包括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强化数据分析能力等。通过及时、准确地预警,我们能够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帮助贫困家庭排除返贫风险,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

在返贫监测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多部门职责的划分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只有各部门密切合作、信息共享,才能形成合力,提高返贫监测工作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返贫监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深刻认识到返贫监测不仅是对贫困家庭的帮助,也是降低社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返贫监测工作中来,共同努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保障。

总之,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参加返贫监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了解返贫的原因,掌握监测方法和标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返贫预警和干预工作,以及加强部门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解决贫困人口返贫问题,提高扶贫工作的智慧和有效性。返贫监测工作不仅为返贫人口提供了希望,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希望我能将所学所悟应用于实践,为我国更好地消除贫困贡献自己的力量。

防返贫监测预警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记录人记录会议的组织机构和具体内容,形成会议记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是与兴源村共同商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四查四补”、错误信息入户核查、防返贫监测等工作。

二是开展“志智双扶”思想帮扶。认真落实帮扶干部一月1次入户制度,开展了脱贫后政策衔接和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结合兴源村实际,从产业帮扶转向思想帮扶,帮助群众脱离等靠要思想,树立借助政策红利通过劳动致富的正确思想,教育群众知党恩感党恩。

三是解决村集体实际问题。联系企业为贫困村爱心捐助1.5万元,用于解决村上实际问题。

四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政策落实,联系协调金融部门持续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应贷尽贷,为群众发展养殖提供资金保障。

五是做好养殖保险。联系保险公司落实牛羊投保政策,防止因病造成群众损失,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六是配合村两委做好防贫返贫监测工作。紧紧围绕县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部署,把防贫返贫监测作为一项重中之重工作。积极主动配合村级工作,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每月组织干部入户一次,及时掌握帮扶户就业和家庭收入情况,把与帮扶户建立的“亲戚”关系长期保持下去,充分利用帮扶干部的资源,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为进一步探索研究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海西州建立预警监测、防控返贫、长效帮扶三项机制,实行返贫预警、未贫先防动态化监测管理,形成了常态化比对、动态化监测、精准化帮扶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全面防控返贫和新发生贫困。

建立防返贫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全州1624户建档立卡脱贫户以及农牧区低收入困难群众,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体纳入动态监测,发挥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作用;多维度改善促进长期减贫,深入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后续巩固提升。

把动态监测作为返贫预警的重要手段,建立返贫监测点,加大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重大疾病等引发的已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给予救助,推动部门之间扶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积极将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群体纳入监测范围,建立部门联动的返贫保障运行机制;坚持“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应进则进、应扶则扶”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教育帮扶、扶志扶智等方式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不断扩大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防贫政策、有利于低收入群体致富增收的惠民政策供给;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加大技能短期培训,强化感恩理念,充分调动困难群众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着力解决“思想贫困”“素质贫困”问题,持续巩固深化“志智双扶”成果。

时间:20xx.05.12。

会议主持:

地点:村部。

记录人:

为了确保我村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20xx年5月12日下午14:00点,在村部会议室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排查工作部署会。

一、会议由闵玲玲书记主持,排查内容,建档立卡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及收入结构进行排查,一般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情况、教育方面,大病生病户排查是否存在致贫风险。

二、是排查范围:全村3户建档立卡户,低保户21户,残疾户7户,五保户,2户,一般户51户进行摸底排查,人均收入都超过6000元以上,监测收入达标,收入稳定。

三、排查人员防治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全面摸底,排查83户由村两委班子进行核查,收入方式完成。

四、针对此次排查闵玲玲书记要求细化分工,明确排查方向,本村84户通过排查都不存在风险。

时间:2020年5月23日。

地点:方园村村部。

参会人员:李荣华、周永发、符法山、李继同、高明。

主持人:李本莉。

会议主题:方园村针对省第七督查巡查组督查巡查反馈问题的自查整改工作会。

会议内容:

韩志强:通报省第七督查巡查组督查巡查反馈问题清单:

一、脱贫措施不精准。

二、贫困户增收措施少,效益不明显。

三、贫困村及部分贫困户脱贫不扎实。

四、金融扶贫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五、政策宣传不到位。

六、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以上是省脱贫攻坚第七督查巡查组,4月10日至12日对我县进行2018年第一季度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反馈。今天我们针对以上问题举一反三,查查我们村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李金堂:我村确实也存在部分类似问题需要整改。比如贫困户增收措施少,效益不明显,我村的五保户普遍增收渠道少;也有低保贫困户像张兰英,一个老人独居,没有劳动能力,增收措施也很少。

闻启龙:金融扶贫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我村也存在。获贷率太低了,目前个贷企还的只有吴树良、王俊思、李洪军、李金山;个贷个还的只有闻启刚、闻小康两户,大部分的贫困户没有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

李芳: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的问题我村也存在。就像韩金中、刘金英的第一季度收入核查不准,刘贺华的贫困户属性档卡资料已变更但国办、省办系统仍未变更。

黄庆福:我们自己的问题确实不少,就我村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做好整改。

1、首先要求所有帮扶责任人再次入户核实,与贫困户沟通,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需求制定适宜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精准施策,确保2018年的预脱贫户能如期脱贫。

其次,我们要引导贫困劳动力全部务工,争取较多的扶贫项目,确保每户都能链接产业;行业扶贫政策要应享尽享。

第三,李会计要做好统计,加大宣传力度,对于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全程帮助其办理手续,尽快审核,及早放贷。让金融扶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我们要继续扩大宣传氛围,除入户讲解外,通过宣传喇叭、利用“爱心超市”等让扶贫政策人尽皆知。

最后,做实基础工作,所有帮扶责任人逐户对照,逐户查找,立即整改,确保档卡不再出现错误,重新对家庭户档、村级户档、信息管理系统、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四一致核实,确保再无类似情况出现。

我们要严格按照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照单全收、举一反三”的要求,全面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落实,针对省第七督查巡查组督查巡查反馈问题清单逐一梳理,确保经得起上级检验。

据报道,因病致贫前脱贫攻坚工作难点。

建档立卡数据也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从2014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且这一数据还呈现上升趋势。报道称,目前在遏制因病致贫方面,根据734万贫困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做法,截至2017年底,分类救治了420多万贫困患者,去年有185万户因病致贫户摆脱贫困。

通过对贫困患者采取倾斜性支持保障政策、补充保险等办法,2017年贫困家庭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比例下降了20%左右。下一步将进一步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建立防止因病返贫长效机制,实施贫困人口倾斜性支持政策。

今年,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其中一半用于大病保险。中央财政将安排转移支付资金221亿多元,专项用于医疗救助补助。

希望脱贫工作可以彻底实现。

时间:2020年11月2日。

地点:库其买拜什(28)村村委会。

参会人数:25人。

主持人:xxx。

驻村工作队长:xxx。

记录人:xxxx。

会议内容: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会议。

2020年11月2日古勒鲁克乡库其买拜什村召开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会,安排部署库其买拜什村脱贫攻坚普查重点工作。库其买拜什村的帮扶单位、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联系乡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村党总支书记艾力吾甫尔主持。

会议指出,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是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促进高质量脱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次“大考”。全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脱贫攻坚普查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全乡“一盘棋”的思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通过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检验,客观反映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全面检验脱贫攻坚取得的扎实成效。

会议要求,全村干部要将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普查目标,落实普查内容,层层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密切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把落实保障条件作为前提、把严格执行方案作为基础,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抓好脱贫攻坚重点督战工作,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会议强调,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要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高度,深刻领会此次脱贫攻坚普查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坚持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导向,举全乡之力,集中精力打好这一硬仗,使普查结果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反映哇赛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完成好县委、县政府交给全乡的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二是把握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地区和县脱贫攻坚普查方案,加强对普查数据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各类问题整改情况的梳理,加强人员选调和业务培训工作,确保标准统一、上下一致,不打折、不走样。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宣传引导、严明工作纪律、强化结果运用,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把困难想得再多一点,推动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

会议决定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成员;xx(村委会主任)。

xxxxx)。

最后,xx强调,要聚焦问题短板,拿出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落实“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严格标准、细化分工、从严从实、一项一项对账销号,不折不扣进行对标“体检”,高质量的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为普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防止返贫监测工作计划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建档立卡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达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监测对象。

1.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52户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82户边缘户。

2.除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1618户脱贫户。

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分级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扶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预估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不含)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若为脱贫户则在国扶系统中标注为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扶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含)但低于10000元(不含)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含)的脱贫户。

(三)监测原则。

坚持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镇、村三级联动、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扶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

按照“排、访、评、录、测、补、销”七步工作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筛查确定、动态监测、分类帮扶、补短销号,具体步骤为:。

(一)初筛初定。

返贫监测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摆脱贫困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再贫困。对于已经脱贫的人群,返贫风险依然存在,返贫监测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返贫监测培训,这使我对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避免返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返贫监测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返贫监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返贫监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看一个人是不是重新陷入贫困,而是要对其经济、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返贫监测中,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如家庭收入情况、就业稳定性、教育健康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洞察其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了解返贫现象的多层因素,我们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脱贫之路更加长久。

其次,返贫监测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在返贫监测中,数据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是追踪返贫现象的基础,也是制定政策和方案的依据。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隐患。只有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返贫现象的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

再次,返贫监测需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返贫监测需要一支专业、高素质的队伍去进行,这些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返贫监测的培训中,我们学到了如何科学地分析数据、制定评估指标和综合评估结果。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返贫监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岗位的人员密切合作。因此,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共同推进返贫监测事业的发展。

此外,返贫监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返贫监测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监测和预防返贫现象。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企业界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公众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我们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返贫监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贫困人口。返贫监测不是一种单纯的统计数字,而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更好地重现脱贫之路。我们要重视贫困人口的个体需求和特定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政府应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政策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将返贫监测与服务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实现获得更好生活的梦想。

在参加返贫监测培训后,我对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避免返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返贫监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且要以更好地服务贫困人口为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为更多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防返贫监测工作总结

根据中、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现将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三)因户施策对标落实措施补短。对照监测对象“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收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健全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着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民生政策、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收入不高或刚脱贫的群众返贫,成为当下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市创新开展防范返贫工作,建立防贫帮困新机制,切实解决贫困人口返贫和困难群众临贫的“截流闸”和“拦水坝”,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累计完成了12.55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是由于2014、2015年脱贫户不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面临着因病返贫的风险,同时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收入水平不高,一旦出现因病、因灾、因学等支出过大的情况随时有临贫致贫风险,防范返贫工作形势较为严峻。2018年10月市扶贫办在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制定了防范返贫意见,切实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杜绝返贫风险。

一是框定防贫帮困对象。防范返贫工作惠及的对象不事先确定,仅框定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了防范返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返贫对象的识别工作采取不事先确定具体对象、只设认定条件、入户精准核查收入的方式,覆盖县、南陵县2014、2015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识别出来的困难群众同时,重点关注两类群体,即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脱贫标准不高,截至目前收入水平仍较低的“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对符合防范返贫帮扶条件的户按照入户查核、公示确认、发放资金等程序及时给予救助。

二是确定防贫帮困标准。为精准确定防贫帮困标准,根据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年度医保报销比确定了以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确定收入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于5200元),将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农村人口纳入监测范围进行监测。为进一步精准确定实地入户核查标准,市扶贫办会同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参考低保复核相关标准,制定了《市防贫帮困收入核查参考标准(试行)》,进一步精准界定户内收入。同时对于部分户内人均纯收入高于防贫帮困标准的户,但是家中确实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且支出负担明显高于家庭收入水平的户,也纳入防范返贫范围。

三是设立防贫帮困资金。经初步测算,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为经数据监测、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程序后符合救助条件的户提供防贫帮困保障。截至目前各县(区)已完成公示126户,发放防贫帮困资金49.6万余元。

四是采取社会化经办。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经信息监测和个人申请的户开展收入核查,认定防贫帮困对象。同时市、县扶贫办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保险公司入户核查情况抽样复核,控制入户核查质量和精准度。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已入户400余户,走访800余人次,完成核查383户,与医保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核实比对5000余条。

(一)建立一个体制机制。

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解决了医疗政策方面的“悬崖效应”。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人保财险市分公司提供防贫帮困入户核查,充分保障核查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绝了优亲厚友的可能。目前人保财险市分公司配备了9辆户外勘查用车,配备了28名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专职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二)畅通两种监测渠道,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一是自上而下监测机制。每月5日前,由县级医保、民政、应急管理部门(其中教育部门每年3月和9月各监测一次)将监测信息报至县区扶贫(帮扶部门),经镇村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户后将结果交由保险公司开展入户核查。二是自下而上申请。发动镇村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让贫困户及困难户及时掌握政策,在出现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且家中确无力承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自行到村(居)委员会申请,经村(居)、镇(街)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帮扶)部门并交由保险公司入户核查。目前各县区均按照数据监测和个人申请两个途径收集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的数据1200余条。

(三)实现三类防贫保障。

对入户核查符合防贫帮困保障的户,经村级评议、公示等环节过后,由保险公司按照文件要求兑现防贫帮困保障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因病防贫符合条件的户已公示126户,第一批共帮扶74户医疗费用支出过大的困难户,发放救助资金49.6万元,其中救助2014、2015年脱贫户15户14.27万元,救助非贫低收入户59户35.32万元;因灾防贫入户核查3户,符合保障条件的1户,将于近期公示;因学防贫入户核查2户,暂无符合救助条件的户。三类防贫保障切实为全市所有困难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缓解了户内因病、因灾、因学导致费用支出过大的压力,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收入不高或刚脱贫的群众返贫,成为当下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市创新开展防范返贫工作,建立防贫帮困新机制,切实解决贫困人口返贫和困难群众临贫的“截流闸”和“拦水坝”,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累计完成了12.55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是由于2014、2015年脱贫户不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面临着因病返贫的风险,同时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收入水平不高,一旦出现因病、因灾、因学等支出过大的情况随时有临贫致贫风险,防范返贫工作形势较为严峻。2018年10月市扶贫办在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制定了防范返贫意见,切实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杜绝返贫风险。

一是框定防贫帮困对象。防范返贫工作惠及的对象不事先确定,仅框定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了防范返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返贫对象的识别工作采取不事先确定具体对象、只设认定条件、入户精准核查收入的方式,覆盖县、南陵县2014、2015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识别出来的困难群众同时,重点关注两类群体,即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脱贫标准不高,截至目前收入水平仍较低的“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对符合防范返贫帮扶条件的户按照入户查核、公示确认、发放资金等程序及时给予救助。

二是确定防贫帮困标准。为精准确定防贫帮困标准,根据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年度医保报销比确定了以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确定收入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于5200元),将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农村人口纳入监测范围进行监测。为进一步精准确定实地入户核查标准,市扶贫办会同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参考低保复核相关标准,制定了《市防贫帮困收入核查参考标准(试行)》,进一步精准界定户内收入。同时对于部分户内人均纯收入高于防贫帮困标准的户,但是家中确实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且支出负担明显高于家庭收入水平的户,也纳入防范返贫范围。

三是设立防贫帮困资金。经初步测算,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为经数据监测、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程序后符合救助条件的户提供防贫帮困保障。截至目前各县(区)已完成公示126户,发放防贫帮困资金49.6万余元。

四是采取社会化经办。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经信息监测和个人申请的户开展收入核查,认定防贫帮困对象。同时市、县扶贫办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保险公司入户核查情况抽样复核,控制入户核查质量和精准度。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已入户400余户,走访800余人次,完成核查383户,与医保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核实比对5000余条。

(一)建立一个体制机制。

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解决了医疗政策方面的“悬崖效应”。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人保财险市分公司提供防贫帮困入户核查,充分保障核查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绝了优亲厚友的可能。目前人保财险市分公司配备了9辆户外勘查用车,配备了28名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专职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二)畅通两种监测渠道,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一是自上而下监测机制。每月5日前,由县级医保、民政、应急管理部门(其中教育部门每年3月和9月各监测一次)将监测信息报至县区扶贫(帮扶部门),经镇村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户后将结果交由保险公司开展入户核查。二是自下而上申请。发动镇村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让贫困户及困难户及时掌握政策,在出现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且家中确无力承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自行到村(居)委员会申请,经村(居)、镇(街)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帮扶)部门并交由保险公司入户核查。目前各县区均按照数据监测和个人申请两个途径收集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的数据1200余条。

(三)实现三类防贫保障。

对入户核查符合防贫帮困保障的户,经村级评议、公示等环节过后,由保险公司按照文件要求兑现防贫帮困保障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因病防贫符合条件的户已公示126户,第一批共帮扶74户医疗费用支出过大的困难户,发放救助资金49.6万元,其中救助2014、2015年脱贫户15户14.27万元,救助非贫低收入户59户35.32万元;因灾防贫入户核查3户,符合保障条件的1户,将于近期公示;因学防贫入户核查2户,暂无符合救助条件的户。三类防贫保障切实为全市所有困难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缓解了户内因病、因灾、因学导致费用支出过大的压力,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专项督查方案的通知》(黔扶领通〔2020〕9号)要求,进一步抓好抓细抓实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有关行业部门在监测端和帮扶端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部门间工作合力,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楠木渡镇共有贫困户196户641人,近几年来,在各项政策的帮扶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镇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我镇贫困户已全面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按照程序高质量脱贫。今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民携手步入小康社会,我镇克服疫情影响,坚决避免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地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克服疫情影响,坚决避免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根据省、市、县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地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5月初,组织召开了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动态管理监测工作会议,印发了《楠木渡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动态管理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盯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大类群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侧重产业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社会保障兜底、金融信贷支持,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易贫群众提升生活质量不致贫。8月初,再次组织召开开展贵阳市防贫预警监测app试运行工作安排会,印发了《楠木渡镇开展贵阳市防贫预警监测app试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再一次将全镇“两类人员”进行了再次摸排,建立了脱贫不稳定户与边缘易致贫户防止返贫致贫预警长效机制,作为常态化工作持之以恒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做到监测问题全见底、预警风险全清零,实现“两类人口”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动态帮扶、动态销号,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我镇积极组织合医办、卫生院、学校、人社中心、城建办、水利站等职能部门针对医疗自费过高、家庭子女教育支出过高,遭受灾害事故、劳动力剩余等对象进行入户核实。9月中旬,印发了《楠木渡镇进一步强化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构建完善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镇村干部走访、农户主动申报等为主要途径的监测预警网络。对防贫对象中符合国家政策条件的,应及时争取国家到户政策扶持,做到应扶尽扶。截至目前,未发现存在返贫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

一是法制教育力度有待加强,导致个别农户隐瞒家庭实际情况,争当贫困户,争当“边缘户”,无理缠闹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是虽然“扶贫扶志”与“志智”双扶工作一直开展,绝大部分贫困户均从此项工作中受益匪浅,改变思路自力更生,但有部分贫困户懒惰性情根深蒂固,不愿靠双手创造致富,还存在“等靠要”思想。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理论宣讲工作。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和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宣传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典型,面对面解答群众的疑问,让党的政策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通过政策宣讲解读、咨询问答等方式引导群众理解政策,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推进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

(二)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保持定力、持续发力,讲政治,强责任,补短板,强弱项,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易地搬迁后续服务、兜底保障等,不断巩固脱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影响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矛盾问题和薄弱环节,紧盯影响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的风险集中点,以七项主要督查内容为重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攻克占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深、做细、做实,以求真务实优良作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工作。

楠木渡镇人民政府。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不断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实现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成效,我市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为了全面摸清返贫底数,市脱办以乡镇为主体,实行县、乡、村多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七步工作法”,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开展入户走访和评定,排查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情况总体较好,2020年新增6户12人脱贫脱贫不稳定户,无新增边缘易致贫户,经过2020年3次动态调整后,全市现有脱贫脱贫不稳定户77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通过排查发现返贫风险点主要是农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残、因大病、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无务工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或者今年因疫情影响到务工收入不稳定造成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在大数据平台上完成了预警标注、镇(街道)初审、市脱办复审并反馈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限时完成补短帮扶、市脱办核实销号预警。截止12月初,我市完成脱贫脱贫不稳定户预警监测77户,边缘易致贫户预警监测1户。

一是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及时精准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响应,确保不因疫返贫,根据《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开展了2020年多轮脱贫质量预警监测工作,根据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收入和现有产业、就业、住房、家庭收支及致贫原因等情况以及结对帮扶干部日常帮扶了解情况,依据预警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二是强化保障扶贫防返贫。对因疫情影响较大的兜底户,无法就业的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提高低保金、增加低保指标,发放临时救助。共纳入低保兜底脱贫不稳定14户,边缘易致贫户1户,纳入散居特困供养户2户,1户低保金进行调标,防止返贫致贫。三是助力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抓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我市成立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专班,市人社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结合对标排查工作和脱贫攻坚调查工作,摸清贫困人口就业情况,有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进行帮助,并在稳定原有贫困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基础上,大量增加村镇公益性岗位贫困人口就业岗位,其中脱贫不稳定户增加公益性岗位32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致贫。四是结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轮问题整改机会,对标脱贫退出标准,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脱贫攻坚以来中央、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调研、审计、媒体暗访等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情况,市镇(街道)村近期(2020年以来)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影响收官之战全面交账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所有问题均在6月3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五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同扶勤扶德并举,继续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机制,补齐“精神脱贫”的短板,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主动性、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自立自强。

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更主动、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二是强化“造血”能力,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于确实缺乏社会资本和生活技能以及家庭遭遇严重变故的贫困群众要及时予以“输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利益的合理分配,带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造血”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扶贫扶志机制。要侧重于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四是建立精准有力的帮扶机制。要在帮扶措施上精准用力,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从不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教育救助、医疗保障、危房改造等措施,切实做到帮其所需、有力有效,推进防贫机制与扶贫政策、社保政策、防贫保险、社会救助等有机衔接,全社会参与,全覆盖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报告

《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报告,“适用于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答复询问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六篇】,欢迎品鉴!

为扎实推进《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结合我市实际,现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贯彻落实《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并建立《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全市50个行政村开展排查走访、数据比对筛查、监测对象确定、人员变动、分级预警、分类帮扶、风险消除评估以及履行相关程序情况。经排查截至目前市共有脱贫户1160户1677人,农户3906户6862人,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脱贫户自然增加1人,自然减少16户26人。

已建立2021年一季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信息台账。截止目前市无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9户13人,并都消除致贫风险。

市共有1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标注“其他”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梳理、科学归类,经排查已标注致贫风险为“因就业不稳”,并已在系统中完成修改。

已完成第一季度两类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排查截止目前市共有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已全部消除致贫风险。2021年第一季度无新增两类监测对象。

经排查调度,已完成第一季度国扶系统动态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脱贫户自然增加1人,自然减少16户26人,其中整户16户17人、家庭成员减少9人。

细巷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县文件精神,细巷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转发的《关于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持续开展防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甘脱贫领办传发[2021]2号文的要求,现就我镇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上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我镇于2019年落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动态排查,深入到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众中,如实摸排贫困户中已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户和一般群众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人均收入低下的特殊困难户;经过各村入户调查和收支核算后,各村共上报贫困监测户45户225人,边缘户139户620人。截止2020年10月,我镇在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经过数次动态管理后,共有贫困监测户47户232人,边缘户138户612人,2021年1月,经排查后,均无新增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上报。

我镇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现有指标数据,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监测方式和渠道,不断完善数据,提升相关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合日常入户排查工作,及时排查户内问题、及时帮扶、持续强化户内帮扶工作效果。结合前期疫情防控工作,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户内生产生活受情影响实施全覆盖核查,涉及内容包括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归乡情况、务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问题排查。

在此次排摸调查中,部分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表示,由于今年冬季较往年寒冷,担心自来水管冻裂,希望有相关人员能对水管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春节期间自来水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由于近期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来袭,且春节将近,大学生寒假回家、在外务工人员返乡,使许多人担心感染的风险将会上升,希望相关医疗措施能跟上。

按照省、市、县决策部署,细巷镇深入贯彻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切实加强动态帮扶。坚持以科学精准帮扶、攻坚克难,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决胜战。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中央、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基本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镇村干部,协调帮扶单位工作力量,认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确保集中排查工作出实效。现将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我的城镇是对的。

排查内容,认真研究部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一是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提名人选任组长,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进一步细化排查工作的方法步骤。三是组织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对排查工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和安排,确保排查工作成效。四是采用联村领导负责制,各联村领导负责安排部署各自联系村的排查工作,把握监测对象认定的标准,确保排查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五是落实专人负责,边查边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整改全面不留死角。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扩大监测帮扶成果。七是镇纪委组织对各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促进工作落实。

(一)集中排查。

1.排查前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部门信息。收集残联、卫健、妇联等相关行业部门反馈的可能导致农户返贫致贫的风险信息,6月10日前转给村(社区)“两委”。

二是收集其他风险信息。梳理自主向村(社区)“两委”申报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基层干部日常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或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信息,以及新闻媒体、政务信箱、公共网络等渠道反映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

2.集中会商锁定重点对象。各联村领导牵头,组织联系村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共同参与,对部门反馈的。

风险信息、其他风险信息进行集中会商,对所有农户进行一户一户的分析研判,锁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

3.入户排查。由镇、村各级干部和帮扶部门工作力量组成排查小组,全覆盖走访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监测对象和稳定消除风险的农户,排查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等指标的帮扶成效或持续巩固情况。

(一)强化问题整改。对各村(社区)发现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新发生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核实销号。

(二)落实监测帮扶。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监测对象,根据各户的返贫风险和具体困难制定相应帮扶措施,落实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防止发生返贫。实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及时开展排查工作,对“回头看”排查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要及时按程序认定,纳入监测帮扶。

(三)做好资料收集。防止返贫动态集中排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排查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和影像图片收集归档,形成专卷备查。

根据中、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现将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三)因户施策对标落实措施补短。对照监测对象“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收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健全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着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民生政策、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收入不高或刚脱贫的群众返贫,成为当下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市创新开展防范返贫工作,建立防贫帮困新机制,切实解决贫困人口返贫和困难群众临贫的“截流闸”和“拦水坝”,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累计完成了12.55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是由于2014、2015年脱贫户不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面临着因病返贫的风险,同时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收入水平不高,一旦出现因病、因灾、因学等支出过大的情况随时有临贫致贫风险,防范返贫工作形势较为严峻。2018年10月市扶贫办在赴河北省邯郸市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制定了防范返贫意见,切实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杜绝返贫风险。

一是框定防贫帮困对象。防范返贫工作惠及的对象不事先确定,仅框定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了防范返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返贫对象的识别工作采取不事先确定具体对象、只设认定条件、入户精准核查收入的方式,覆盖县、南陵县2014、2015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识别出来的困难群众同时,重点关注两类群体,即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脱贫标准不高,截至目前收入水平仍较低的“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对符合防范返贫帮扶条件的户按照入户查核、公示确认、发放资金等程序及时给予救助。

二是确定防贫帮困标准。为精准确定防贫帮困标准,根据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年度医保报销比确定了以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1.5倍为基准确定收入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于5200元),将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农村人口纳入监测范围进行监测。为进一步精准确定实地入户核查标准,市扶贫办会同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参考低保复核相关标准,制定了《市防贫帮困收入核查参考标准(试行)》,进一步精准界定户内收入。同时对于部分户内人均纯收入高于防贫帮困标准的户,但是家中确实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且支出负担明显高于家庭收入水平的户,也纳入防范返贫范围。

三是设立防贫帮困资金。经初步测算,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为经数据监测、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程序后符合救助条件的户提供防贫帮困保障。截至目前各县(区)已完成公示126户,发放防贫帮困资金49.6万余元。

四是采取社会化经办。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对经信息监测和个人申请的户开展收入核查,认定防贫帮困对象。同时市、县扶贫办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保险公司入户核查情况抽样复核,控制入户核查质量和精准度。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已入户400余户,走访800余人次,完成核查383户,与医保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核实比对5000余条。

(一)建立一个体制机制。

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人群,解决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解决了医疗政策方面的“悬崖效应”。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人保财险市分公司提供防贫帮困入户核查,充分保障核查工作的公平公正,杜绝了优亲厚友的可能。目前人保财险市分公司配备了9辆户外勘查用车,配备了28名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专职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二)畅通两种监测渠道,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一是自上而下监测机制。每月5日前,由县级医保、民政、应急管理部门(其中教育部门每年3月和9月各监测一次)将监测信息报至县区扶贫(帮扶部门),经镇村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户后将结果交由保险公司开展入户核查。二是自下而上申请。发动镇村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让贫困户及困难户及时掌握政策,在出现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且家中确无力承担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自行到村(居)委员会申请,经村(居)、镇(街)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帮扶)部门并交由保险公司入户核查。目前各县区均按照数据监测和个人申请两个途径收集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较大的数据1200余条。

(三)实现三类防贫保障。

对入户核查符合防贫帮困保障的户,经村级评议、公示等环节过后,由保险公司按照文件要求兑现防贫帮困保障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因病防贫符合条件的户已公示126户,第一批共帮扶74户医疗费用支出过大的困难户,发放救助资金49.6万元,其中救助2014、2015年脱贫户15户14.27万元,救助非贫低收入户59户35.32万元;因灾防贫入户核查3户,符合保障条件的1户,将于近期公示;因学防贫入户核查2户,暂无符合救助条件的户。三类防贫保障切实为全市所有困难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缓解了户内因病、因灾、因学导致费用支出过大的压力,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