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交强国的理解1000字论文 中国的大国外交实用

时间:2023-06-01 19:28:35 作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国的大国外交篇一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上,^v^^v^代表^v^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正式宣布“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v^^v^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在文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阐述中,^v^^v^提出了“八个明确”,其中的第七个明确首次公开提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马上引起国内外研究界、舆论媒体高度关注。

2018年5月15日上午,^v^^v^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v^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v^^v^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形成了^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此后,对^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研究不断开展。在研究中,^v^^v^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起了高度关注。下面,我们将对之予以解释分析。

一、厘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几个主要概念

(一)中国

指^v^,世称史称新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国家。

(二)新时代

指在中国^v^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形成^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提出新时代历史划分。这一思想成为我党在十八大之后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外交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即:实现推进维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全球与周边和平环境之中、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外交为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大旗,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什么是外交?什么是“中国外交”?

外交是指主权国家^v^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中国外交是指^v^^v^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而在新时代,指导中国外交完成这些历史使命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是^v^外交思想。^v^外交思想是^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贡献。

^v^外交思想是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是认识国际格局变化和时代变化的理论指导,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意义。^v^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提法就是^v^^v^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本次讲座就是对^v^^v^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解析。

(四)中国特色

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特殊性。

简言之就是大国应有的外交。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具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基本禀赋因素决定和要求中国外交不能是不起和少起作用的外交,而是要起到和中国所具有的大国禀赋相适应的国际作用、地位和影响的外交。中国外交要在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上发挥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成为一个与发展中大国身份相符的大国外交。

(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v^^v^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年国际形势变化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增加,印证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科学性。

例如,2020年国际形势热点恰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这是1918年以来人类遇到最大范围的流行传染病,也是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紧急危机。新冠病毒是人类公敌。它对人类的攻击不分种族、肤色、国家、社会制度,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v^^v^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

中国的大国外交篇二

;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阐述了公共外交的涵义,论述了加强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体育外交的任务: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获取软权力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确定体育外交任务的依据是:促进中国和平外交理念与和平崛起方式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减少“中国威胁论”;表达中国“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并获国际认同,获取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目标,为加速迈进体育强国服务;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绩。最后就完成任务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liuguannan,chengang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jilinchina)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外交日益兴起,“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组织的面向国外公众的,利用媒介、文化交流等形式进行的,意在提高本国国家形象,营造良好国际舆论,进而谋求国家利益的新型外交方式。”[1]这种新型的外交形式可以弥补政府间“传统外交”的不足,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体育外交来说,应在公共外交的框架下确立自己的外交任务,为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和营造良好国际舆论做出贡献。鉴于此,本文从公共外交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体育外交的任务进行解析,进而提出实现其任务的途径与措施,以期为中国整体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公共外交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是跨越传统外交范围之外的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了一国政府对他国舆论的开发和培植,一国利益集团和另一国利益集团在政府间体制外的互动,以通讯报道为职业的人如外国使节与国外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络以通过上述过程对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造成影响。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信息和观点的跨国际流通。”[2]公共外交是传统外交的补充,其主体包括政府、社团、社会精英、民众,受体是另一国的社团、社会精英、民众,其目的是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创设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进而实现本国的利益。较传统外交而言,公共外交的特征如下。

1.1主体不同传统外交的主体是政府,公共外交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支持与资助下的个人后社会组织。

1.2客体不同传统外交的对象是另一国的政府,其目的是与另一国的政府形成沟通和互动;而公共外交的对象是另一国的民众,包括个人、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

1.3媒介不同传统外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官员或外交部门代表国家对他国进行访问、谈判、缔结条约、参加国际组织或会议等方式进行;而公共外交的主要媒介是文化交流或文化的传播,主要以文化的出版物、电子媒介、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对外援助、国际展览以及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

1.4性质不同传统外交是私人和隐秘的,而公共外交是公开的。由于传统外交是在政府间进行的,因而对于外界来说这样的行为带有一定的神秘性;而公共外交是为了让他国民众对本国的状况有个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因此内容是公开的,活动形式是开放的。

2公共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与功能

2.1促进民间理解与国际认同,创设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公共外交可以促进民众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本国的价值观念被他国民众理解和认同,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能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就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居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就能够对他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并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前进。“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情况、政策和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创造更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3]“它能突破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因而是提升一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4]中国是否能和平崛起以及崛起的过程,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自己,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社会对我们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的接纳程度,这种接纳程度受国际舆论环境制约。

2.3提供良好国际基础,服务中国的和平崛起公共外交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良好的国际基础。“英国《每日镜报》的记者罗伯特·弗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富裕、强壮、性感,想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就不寒而栗,开幕式免费发放的矿泉水的费用,就足够让英国政府破产。这样的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有代表性的,显然这种对中国的评价所造成的影响是恐惧、压力和一种抵触心理。”[7]中国崛起所引起的“霍布斯主义的恐惧”会带来他国的误解,因此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应加强公共外交,发挥公共外交相对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的独特优势,通过文化的交往让他国了解中国的战略选择和政治理想,信任中国并喜爱中国。

3公共外交视角下体育外交历史任务及其确定的依据

体育外交的历史任务:在政府监管下,以体育民间社团体与精英为中坚力量,以公众为基础,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与国外公众进行积极的交流、对话和沟通,使外国公众了解自己的情况和政策,接受和支持双边关系,改善本国的体育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具体任务及确定依据如下。

3.4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体育的对外交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体育文化,自然任重而道远:第一,肩负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任务;第二,肩负宣扬中国文化理想的重任。可以说,如何实现将“文化中国”的形象传递给世界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扫除“中国威胁论”做出贡献,不仅要看中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品质以及国际社会的吸引力。

4实现历史任务的路径选择

4.1建立体育公共外交的长效机制近年来,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顶级赛事等方式,在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国家至今没有建立和出台一套长效的公共外交机制,因此,要实现体育外交的目标,需要建立体育外交的机构,制定体育外交的战略与政策,培养体育外交人才。但迄今为止,我国没有建立相应的机构,没有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因此制定一个稳定的制度化框架势在必行。首先,体育总局的外联司需要负担起体育外交的任务,并协调国务院、外交部等机构,形成一个系统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一贯而至的完善系统,并一致性的发布对外消息,而不能使体育的对外文化交流成为短期的外交活动和应时应对型的文化活动;其次,国家体育总局要进行制定体育外交的制度安排,建立体育外交的辅助性咨询体系,培养在国际体坛有影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国际体育组织的高层;再次,体育总局直属大学与外交部直属大学应联合培养体育外交人才,以适应体育外交的需要。

4.2扶植海外华侨体育社团海外的华人华侨是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群体,他们组建的民族传统体育团体在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外的华人聚集区,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舞龙、舞狮和各种武术团体等,要比国内好得多,因为他们越是在异域文化范围内,就越能感受到民族文化所遭到的压力,也就越能激起保护和宣扬民族文化的决心,以此标识自己的族裔。他们这种做法,在客观上为宣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形式,因此我们应对这些团体和形式进行关注乃至资助,加强海外华人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建设与扶植力度,对其领袖和骨干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提高社团的层次。

4.3进行体育对外援助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参加国际体育组织进行的援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培训和体育服务;一种实行双边和多边的援助。“经过50多年的实践,中国逐步摸索出既符合本国和受援国的实际,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效率的多种多样的体育对外援助形式,包括体育专家、裁判员、医生、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信息等,每种形式的援助亦有多种形态。新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多种体育对外援助形式,来带动我国与受援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共同进步。”[13]为此,应根据中央“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和“多给予、少索取”、“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对外援助原则,认真做好体育援助工作,积极传递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应与商务部援外司和国际合作局密切协作,把体育对外援助工作做好。另外,政府要积极号召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参与到体育对外援助事业中去。

4.6讲究策略,强化重点讲究策略,就是要润物无声;强化重点的前提,就是要弄清哪些是重点。重点就是有中国威胁论的国家,对中国崛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与这些国家或地区交往时,体育文化交流可以避免政治与经济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协调多边关系的催化剂。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的大国外交篇三

;

【摘 要】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经济成就显著,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的政治作用。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国际当中的发声也越来越有力量。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其他国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其他国家还对中国有一定的误解。通过对外传播,准确,客观真实的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十分迫切。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 公众舆论

当今的国际社会,时代的主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依靠暴力与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关于权力结构,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变化。之前的权利其态度比较强硬,而如今靠的是国家凝聚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等软实力,它的特点是蕴于无形之中,不依靠强制力来实现,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来收货最好的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政治大国不断发挥重要的国际作用。公共外交以塑造国家形象为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它是由政府主导的,面向公众的,主要特征具有公开性、真实性的特点。在国际关系当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国家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对外的展示,而且还能够通过它来实现国家的利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益凸显出来,世界各国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从国家战略高度上重新定位符合国家利益的国家形象,塑造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不仅仅能够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感,也可以为我国新时代和平稳定发展提供较为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有效避免自己被曲解、敌视和遏制。

第一种比较传统。其规定在了《外交词典》中,英国莱切斯特大学教授白瑞智认为公共外交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外交官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而使用的词汇。不能将公共外交这一概念与议会外交混淆。在该定义中,公共外交在本质上类似于宣传。

第二是美国学者对公共外交的定义。在弗莱切学院中,有一本与公共外交相关的小册子,其中定义为在传统外交范围之外的一种外交,认识到公共外交已经上升到国际关系层面,涵盖一国政府在国外培植、加强国内的利益集团和别国的利益集团产生的相互影响,利用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来对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政策方面产生影响,同时影响其他国家在对事务方面的处理。在人们看来,公共外交一种工具,通过它可以与外国进行信息的交流,可以增进美国国家的利益。而在美国的国际关系词典中,将公共外交的界定为一种外交方式,旨在通过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电视、网络等方式来对别国的公众产生影响。尽管各个国家对公共外交的内涵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关于公共外交的主体和客体,各个国家都是比较统一的,即本国政府、外国公众。

第三是公共外交的范围,它不仅仅包含对外维度,而且还有对内维度。关于公共外交的涵义,印度学者拉那有其自己的看法,它认为该涵义的范围比较广,除了国内之外,其还涉及到国外。通过以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进行谈判时,为了能够影响社会大众,通常采用公共外交的形式来制造舆论、施加压力。也就是在这种定义下的公共外交,不仅仅要鼓励本国人民对其进行支持,还要努力争取得到外国工作的支持,从而可以制定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和方针。

二、国家形象的可塑造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国家形象体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实力,同样,国家形象的构建也受到了各个条件的制约。在构建国家形象时,要以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基础,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但同时还受到媒体的关注和评价,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国家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被塑造的,并且是具有主观性质的。在具体的塑造过程中需要结合复杂科学的复杂性方法理论,认识到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从而塑造负责的大国形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与该国的国内实际很难完全符合,种种因素使得国家形象发生了变形,国家形象与真实情况总会有偏差。公共外交通过对舆论的借助来获得国外公众对于本国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的支持。在国家形象被扭曲的时候,公共外交通过外交手段和舆论传播等特有的方法和手段,为挽回国家形象和塑造真实的国际形象,提供积极的作用。

国家在政治活动中,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和文化吸引力来使得其他国家能够对其进行认可,从而提升其对外的影响力,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外交形式,这一结合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从而更好的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

从外交行为和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作为众多外交行为中的一种,公共外交行为具有更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公共外交也可以说是伴随着外交行为公开化所产生的外交形态上的调整。国家在进行外交活动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来使各国之间的思想进行碰撞,使各国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互相沟通,来增加对彼此的信任。或者说是一种国家行销,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决策。

形象塑造国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外交,利用本国媒体,开展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我构建活动,通过带有符合本国自我价值和自我意愿的建构方法塑造本國形象。根据这一理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设法寻求国际目光的关注,以此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力,特别是借用各国政府和公众均抱有较高兴趣的全球性媒介事件,都会被形象塑造国视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契机。

不仅如此,国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可以影响别国的媒体,进而通过舆论来塑造其本国的国家形象。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他国媒体不可能在所有情况、所有事件中均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只有在刨除对自身利益或与自身利益有瓜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和公正,否则就有被歪曲甚至丑化的可能。而这种情况的主导权在大部分条件下都掌握在媒体话语权的强国手中,话语权强国可以通过媒体,着力于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情况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社会性话题,从而引导大部分公众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国家之间要增进交流,可以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沟通使得它们能够互相理解,进而避免出现因交流不畅导致的冲突。除此之外,多加沟通交流还可以更好的构建本国的国家形象。相比较于传统外交而言,公共外交是有差异的,其有自身的优势,公共外交可以促使本国政府与他国群众能够更好更频繁的交流,进而使双方之间不再有距离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对于国家形象而言,很有必要开展公共外交。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公共外交行为,也会对两国的友好交往起到不利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公共外交这一手段,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公共外交可以利用以文化影响力为基础的国际交流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但国家形象还依赖于形象塑造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等重要因素。

四、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辩证关系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同样国家形象也是如此,它也能对公共外交开展成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关于公共外交的成效,如果构建的是良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构建的是不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阻碍的作用。

作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整体上的评判和认知,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必然涉及外界对形象塑造国的全方位的认识,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也包括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外界对一个国家包括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内的国家形象的认识,主要是依赖于国际新闻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一个国家公共外交实力的高低,对国家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反之亦然,良好的国家形象,势必会促进公共外交实力的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正面的和积极的,那么在该国政府得宣传方面,相对比较容易被他国所理解和接受,其与构建的也是良好的公共外交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外交的开展。但是,当构建的是负面的国家形象,就会使公共外交关系变得消极,会使国家之间丧失对彼此的信任,进而也会造成政府丧失其公信力。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周而复始的形成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外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袁佳佳(1993—),女,汉族,上海人,法学硕士在读,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