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

时间:2023-06-22 15:04:37 作者:曹czj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一

1.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长方形的概述;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周长知识的入门基础和铺垫。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比较深入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通过课前的提问,让学生复习回顾了以往知识,了解到学生学生学习了空间与图形之后,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2.在此基础上,本节将讲授一些四边形的简单知识,并进一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及共性,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将会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1、 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二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

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继续播放课件:四边形――由国之源提供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三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2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并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观感知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之上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表面是四边形)

活动2【讲授】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和部分立体图形。

2、激励学生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并做好相应标注。

3、师质疑:为什么其他图形不是四边形呢?

4、在理解四边形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说出生活中的四边形。

5、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活动3【活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猜测她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师质疑: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3、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寻找验证的方法。

4、课件展示探究活动的要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

5、板书汇报结果:

长方形 正方形

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都是直角 都是直角

6、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

顺势引导把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而正方形各边没有长短之分,所以将每条边叫边长。(从而认识两种图形各部分名称)

7、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4【练习】拓展应用

1、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你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认识了这两种图形各部分的名称。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两种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师:能否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验证一下?

活动5【讲授】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师: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再难的数学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去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秘密。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四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四边形是本单元的起始内容中的第一课时。通过涂一涂、说一说、围一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 4.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3、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围一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颐和园教学设计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难点分析 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师: 小朋友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羊聪明机智,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最近在羊村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喜羊羊开了一家图形店,打算出售各种各样的图形。瞧,这是喜羊羊打算出售的图形。

店里的生意真好,喜羊羊一个人忙不过来,他打算招聘一些营业员,要求营业员懂一些有关图形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敢试一试吗?(真有自信)

1、(课件出示图形)师:图形家族的成员可真不少,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涂色时请同学们注意方法,可以用画阴影的方法,也可以用描边框的方法。

2、学生涂学具卡。

3、反馈汇报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智慧把四边形都找出来了,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名说一说)(适时板书:四个角、四条直边)

5、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课件出示不同的图形,有是四边形的,有的不是,让学生来判断,并说明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6、师:大家可真能干,在生活中,好多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在家来找一找。说一说身边哪免费课件下载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举例)

2、小组合作分类

师:分类之前,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首先想好分类的标准,恰当使用手中的工具,记录好分蜡笔物理学中文类的结果,最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好,现在拿出学具袋中的图形,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3、汇报,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4、师:在刚才的分类中,有两个图形倍受大家关注,他们是谁?(长方形、正方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其他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汇报)

师:正因为有这们的特点,他们倍受关注,他们是四边形家庭中的特殊成员。(板书:特殊)

【设计意图:长方形、正方形学生已能直观认识了,对他们本身特有的特点,先是让这生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突显出来课件制作教程,然后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进行比、量,从而验证自己的发现,使得图形特点这一抽象的内容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得以掌握。

8.课堂练习 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会变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五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能直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三角板、直尺、钉子板、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一、导入部分

生:好!

师:嗯,好,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生:回答多种多样。(引导学生回到图形上)师:嗯,除了这些之外,你们有没有发现操场里面有很多的图形,你们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你们学过的或者知道的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

师:嗯,小眼睛真亮,这都被你发现了。

生:想!

二、教学过程

师:好了,管理员我们已经见过了,通关密码也拿到了。可是,还有其他图形朋友也想跟“四边形”这个大家族做朋友,他们已经提前得到密码进去了。那么接下来就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四边形”的家族成员了。(点击课件)看看谁的火眼金睛最厉害。

师:你认为那些是四边形?

生:各种各样的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你们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其实呢,在刚刚老师拿通关密码的时候,管理员就偷偷的告诉老师说:“今天他知道咱们班的同学要来看它们,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隐形t桖。那么现在老师就用我的火眼金睛让他们立马显形。请看大屏幕。(逐个点击)

师:同学们都找对了几个呀?

生:1/ 2/ 3…..

师:嗯,看样有些同学的火眼金睛很厉害呀!好,现在接着看大屏幕,这些图形都是刚刚找出的四边形。那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讨论完之后请学生回答。(在这之前叫他们把老师课前发下去的教具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

生:生1/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引导。记得在引导完之后得到的结论进行板书。(板书:四边形的特征:1.有四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3.是封闭图形。在板书的时候注意颜色搭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表扬。师:同学们你们现在都知道了四边形。那现在就来练一练,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出示简单的练习)让学生逐个回答。完了之后,再进一步的挑战,帮助小猴穿过迷宫吃到桃子。(出示课件)让学生以成语接龙的方式完成。

师:好了,通过练习之后,同学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那么接下来再看到下面这幅画。自己读题。读完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提示:拿到黑板上的图形,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量一量它们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生:生1/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之后,自己用三角尺量图形的角得出结论。(点击课件)再用直尺稍微的量下边。然后用课件来演示给学生看。从而得出结论:边相等。最后强调出长方形的特殊引出最后结论。

师:学了四边形之后,你能跟老师和其他同学说说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比如说在教室里面有没有发现四边形呢?。

生:生1 /生2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六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七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认识平行四边形。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 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 章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八

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 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动手完成。

5.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边形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大全篇九

教材分析

一、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1.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1.长方形的概述;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周长知识的入门基础和铺垫。

四、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比较深入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1.通过课前的提问,让学生复习回顾了以往知识,了解到学生学生学习了空间与图形之后,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2.在此基础上,本节将讲授一些四边形的简单知识,并进一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及共性,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将会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