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通用9篇)

时间:2023-08-31 16:17:45 作者:文轩 最新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通用9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一

加强人才培育。引导企业家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大力培育诚信务实、敢为人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新型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我县雄厚的职业教育基础优势,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转变职业教育方向。着力培育一支有知识、熟技能、符合县域主导产业需求的优秀技工队伍。同时选拔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到沿海地区机关和企业挂职锻炼,各级党校脱产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发展工业、管理市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吸纳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型人才进入领导干部队伍,执掌县域工业发展主舵。二是强化自主创新。发挥各级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力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培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力争在矿产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新的突破,促进技术创新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三是树立品牌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品牌企业、产品和质量经营理念,进一步扩大我县名茶和优质鱼品牌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张力,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品牌,支持品牌和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品牌声誉,不断优化品牌,发展公平、公正的市场空间。要建立和完善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和品牌奖励制度,对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品牌产品的工业企业、获省质量管理奖的工业企业、获中国免检产品的工业企业,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分别给予奖励。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争创名牌。

一、扶植优势企业。把资源深度开发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做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突出发展矿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黄金、铅锌、硫铁、磷、锑等矿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抓好辰州矿业高纯金、含金尾矿综合回收和金石公司高纯度电解锌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努力提高矿产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力争五年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民营科技企业达到5家。突出发展电力及电化学工业。加强对电解锌和超细锌粉生产的技术改造,发展循环产品,把金属镉回收和氧化锌回收项目做大做强,开发新的科技工业项目和产品。对 电厂、 电厂实施扩机增容,对 电厂老机组进行扩能改造。抓好鸟儿巢电站建设和怡溪等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使水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突出发展林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及医药化工业。着重抓好五强溪特种造纸厂机制纸生产项目,扩大县木材加工厂高强纤维板年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楠竹深加工项目。整合茶叶加工业,扩大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油、肉类、鱼类、果蔬等加工业,增强七优米业和薯类深加工能力。继续推动中药材产品的初级加工和部分深加工,扩大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提高以草药王药公司为代表的医药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突出发展新型产业,重点支持铁酸锌纳米晶体材料、金属纤维、金属镉、铝银浆等项目的建设,争取期间培育出2至3家年产值过亿元的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生产企业。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突出矿产、电力及电化学、食品、竹木、医药及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以板块运作推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发展由“天女散花”向工业园区和板块经济的转变,从抓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向抓产业链、产业群的转变,培育成以矿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矿产品、电力及电化学、食品等3个年产值过5亿元产业“航母”稳定发展竹木、医药及医药化工等2个年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群,致力打造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尽快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积聚成群”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大力扶植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扶植优势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五年期间县属规模企业达到8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8家,年产值过5亿元的2家,全面形成龙头企业率先领跑,中小企业竞相发力的局面。

二、拓宽投资渠道。要重点抓好沅陵县生态工业园和工商综合产业园及5大工业重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园区规划,实现连片统征土地,建立园区土地储备库,科学调度工业项目用地。优化园区布局,提高园区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加大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电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准确定位园区发展方向,把园区规模做大做强。加速园区内部现代企业化管理进程,逐步由政府主管推向高度市场化运作转变,稳步推进园区上市,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园区资源需求和配套等问题,实现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园区管委会,理顺管理体制,坚持统筹协调园区的发展,适时对园区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园区建设中,始终突出“生态园区”主题,将现代工业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机统一,使之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及产业转移的前沿窗口和平台。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县始终坚持走投入兴工的路子,积极推动各类资金投向工业。突出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带来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能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强势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形成,采取“龙舟搭台,经贸唱戏”招商形式,扩大节会影响,放大龙舟品牌效应。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招商活动,以敏锐的眼光和完善的网络捕捉投资信息,以灵活的方式和执著的追求争取项目落户。大力激活民间资金,推动企业扩张升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资金,目前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亿元,成功撬动民资既能有效破工业发展的投入瓶颈,全面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又能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进一步挖掘民资潜力。大力撬动银行资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县级金融安全区。积极加强银行与地方、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联络协调,搭建长效对接平台,制定激励措施,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工业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双活双赢局面的形成。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二

朝真乡林业站在游仙区林业局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社会各界同仁的帮助和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林业工作,现将xxxx年的林业工作计划如下。

1、我乡共有森林面积1224.9公顷,分布9个行政村,森林资源丰富,要认真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和监控工作。

2、加强农户自用材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制度办理手续,加强监管力度,专职护林员必须到现场监管和采伐工作。

3、做好森林防火的巡查力度,认真宣传森林防火工作,严禁野外用火,在农户密集的地方做好宣传,各村要书写2副固定标语,利用广播和会议宣传森林防火工作。

4、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加强巡山力度,防止乱砍滥伐,严厉打击滥伐林木的现象发生。

1、在巡山的同时加强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监管和保护,如发现有死亡的动物,要及时上报和处理。

2、对乡境内的各贵重树种,要严加管理,防止滥伐林木的情况发生和严厉打击盗伐名贵树木的不法分子。

1、做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使地块的面积保存率和成活率达到100%,不准随意乱占用退耕还林的地块。

2、做好退耕还林地块的有效利用,发展好蚕桑生产,使农户增加经济效益。

1、各村做好林权改革的档案管理,完善资料及归档工作。

2、做好林权改革的后期工作,打证和发证工作,力争在今年6月底全面结束。

1、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地块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确保退耕还林地块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2、多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做好项目规划和实施工作。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林业干部要努力学习和认真履职,做好各项工作,为林业发展献计献策。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三

一是实施增绿增效绿化工程,开展生态扶贫建设。全区完成造林305.7亩,封山育林5000亩、中央森林抚育3000亩。积极与国元保险公司协作,为551个贫困户购置了公益林保险,251个贫困户购置了商品林保险。全区聘用贫困户护林员14人,兑现工资4.2万元。

罗田村油茶基地完成造林17亩,财政扶贫资金27万元;

石岗村油茶基地完成造林54亩,财政扶贫资金55万元。

三是开展特色种养业验收,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按照《区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办法》,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完成扶贫到户项目验收核查,据统计全区贫困户共完成油茶造林72.4亩、香榧造林1.6亩、油茶幼林抚育65.4亩、竹林垦复1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14.9亩,共计兑现奖补资金10万余元。

充分利用春节、六一等节点,联合区内8家帮扶企业、1家爱心企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累计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1.99万元。

一是重点排查乡镇自聘护林员队伍扶贫公益性岗位设置和管理情况,全区现有护林员117人,其中贫困人口14人,管理比较规范,没有“吃空饷”问题。

二是要求乡镇对护林员上岗上位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

三是不定期通过护林员gps监管平台进行督查抽查,对于不在线人员,责成有关乡镇结合当地考核管理办法落实有关奖惩措施,并将抽查检查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兑现工资补助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四是根据区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加强对护林员队伍管理,提高护林员岗位意识,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充分发挥护林员在森林防火中的积极作用。

区林业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xx区林业局2020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区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我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市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多措并举做实援企稳岗,全力助推企业发展

一是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对21户涉及疫情保障的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专员服务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现实困难,解决用工岗位260个。二是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补贴政策。向15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18.2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5977人。受理13家困难企业稳岗返还申请,已拨付返还资金17.76万元,待拨付返还资金1720.08万元,惠及企业职工2087人。三是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奖励政策。目前,已受理11户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奖励政策申请,待拨付资金8.7万元。四是做好以工代训,开展培训2198人,拨付资金112.5万元。

二、大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提高企业软实力

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职业培训40期,共培训6163人,其中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390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240人,扶贫专班创业培训30人,农民劳务品牌培训1151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1人),项目制培训319人,就业技能培训1536人,以工代训培训2198人,安全技能培训277人,线上企业职工培训22人。已兑现培训补贴449万元。

用活、用好“职通”微信招聘线上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招工便利;

继续举办好“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校企合作招聘会”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搭平台促就业”等特色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招工、劳动者求职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缓解民营企业用工难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招聘会17场次,发布320家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提供岗位12000余个,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用好用实惠企政策

积极组织开展援企稳岗、技能提升等惠企政策入企宣讲活动,为企业详细解读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培训、一次性吸纳就业奖励惠企政策及具体申办流程,为企业健康发展、有效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今年7月,区人社局以“党建+营商环境建设”主题活动为契机,在经开区孵化园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讲会,助推人社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报告

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讲话

民营经济工作汇报

经济工作报告

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五

大家好!

2015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崭新而充满挑战的2016。作为技术研发部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许多收获,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回望走过的一年,有难以忘怀的欣慰,也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使人警醒,使人明智,催人奋进。所谓“志当存高远,真诚写春秋”,以下,本人将向各位领导汇报2015年的主要工作。

一、努力协调各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安排生产

二、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2015年新产品的创新上,我们有了新的突破。我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尝试,成功的生产出外观优美,材质耐磨的石英砂地板和具有抗菌,防水的植绒地板;以前需要购买压花的面层,我们进过自主的研发,可以自己生产;在2015年里通过不断总结后申报数项专利。在不断的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大胆使用新的材料来减少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求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2015年,石英砂地板还处在初期的试产状态,今年生产3550米,大约7100平方米,研发费用大约50万。植绒地板今年生产1600米,大约2400平方米,研发费用大约10万。水池纹系列产品生产2800米,大约5040平方米,研发费用大约20万。商用地板新产品包括自然系列,都尚系列,卡乐系列,希尔系列,弗瑞系列,瑞诺系列等。

三、不断学习,认真总结

无论是旧产品的改进还是新产品的研发都需要我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对于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考虑新产品生产前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实验初步确定其工艺参数,再通过实际生产来检验工艺参数的正确性,再次进过实验、总结、思考和反复的实践,最后得到我们的各项工艺参数,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本职工作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断开拓,大胆创新。

我有信心和各部门一道,努力学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企业走在行业的前面,让我们为了企业的明天,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明天。以上汇报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六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全国、*市财政工作会议、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所面临的挑战,理清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的财政工作。

一、20xx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以*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市财政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促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支出需要;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树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新形象,使财政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决策精神,紧急行动,精心组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保障抗击“非典”资金需要,努力降低“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此,我代表*区财政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兄弟部门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20xx年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克服困难,全面完成财政收支既定目标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非典”影响,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收入,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43806万元,同比增长10.60%。财政支出完成290508万元,同比增长14.84%,其中区级财力支出完成2564*万元。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力保障防治“非典”资金需要

面对“非典”疫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财政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沉着应对、果断决策,迅速成立防治“非典”资金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了防治“非典”资金及时到位。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2883万元,保障了防治“非典”资金需要。及时出台防治“非典”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防治“非典”资金使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管理监控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保证专款专物专用。认真研究落实“非典”财税优惠政策,帮助受“非典”冲击较大的公交、餐饮、旅店、旅游等行业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20xx年,全区共投入“非典”防控经费2732万元;减免各项税、费3110万元,为我区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典”影响,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新*”

20xx年,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区“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各种建设资金达55.80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30亿元;采取多种手段融资投入30.8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投入12.70亿元。另外,通过构建政府融资平台,取得了未来5年内174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这些资金为我区实现“新*、新奥运、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在筹集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全年审计建设项目8个,审计金额6*11万元,审减2666万元,审减率达到4.4%,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保大楼、*区看守所、复兴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和发烧门诊工程等一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重点功能街区建设步伐加快,街区所承载的功能作用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顺利进行;拆违、景观工程、绿化和道路养护、公厕改造等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改工程、平房煤改电工程等进展顺利。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使我区城市面貌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全力打造“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20xx年我们统筹兼顾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共支出需要,提高了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xx年对教育、卫生、科学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了78014万元,占区级财力支出的30.95%,达到了法定的增长要求。安排文化支出1216万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安排行政管理类支出49371万元,保证我区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继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补助资金62846万元,同比增长7.5%,维护了全区社会基本稳定。继续建立2019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继续建立3000万元“扶贫解困资金”和“爱心助困资金”,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2711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生活。拨付5935万元资金,落实国务院和*市的增资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深化国企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是党的*提出的重要任务。20xx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国有资本运作的规范化。落实考核制度,将6家经营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xx年9月在6家营运机构中,全面推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经汇总统计,20xx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5.84亿元,支出为60.7亿元。结合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方案》,实行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共计收缴国有资本收益20750万元,初步实现了国有资本收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政府产业政策服务的目标。积极支持天恒置业改制、华天饮食集团与全聚德公司的资产重组以及加速华远集团管理者股票期权行权等,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向华远、华方派驻监事会,进一步强化了对营运机构的监管。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六)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大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区直机关大院率先试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金额累计1646万元,为下一步扩大改革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积极研究制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教委会计集中核算试点范围,将教委系统所有二级预算单位共122所中小学校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统一核算,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取得新的进展。20xx年制定了9种不同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并且进一步体现了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政府采购累计完成28601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2.34%,政府采购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9.1%。实际支付政府采购资金26058万元,节约资金254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89%。实现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17191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率达到65.97%,远远高于*市财政局规定的30%的要求。20xx年底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实行了“三统一”管理,即统一保险、统一维修、统一加油。对*区党政机关46辆“黄标车”进行了公开拍卖,开拓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激励与调节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稳步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街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部分街道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了各街道均衡发展。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太极华青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部门财务核算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七)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创新机制、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促进改革”的指导思想,20xx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财政监督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先后开展了市局追加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计信息质量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财政监督检查,共检查133户次,查处违规金额7343万元。通过实施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预算单位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财政监督为财政、财务管理服务已初见成效。

(八)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制定了《财政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深入开展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大讨论活动,培养干部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观以及“向一切人学习、向一切事学习”的学习观。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做好各项党风廉政牵头工作。积极参加“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聘请6名廉政监督员,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干部树立“廉正勤勉,理财奉公”的财政理念。建立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完善科学用人机制,激励干部争优创先。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全区财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全年开展各类财会培训2487人次,提高了全区财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总结20xx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财政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地域空间狭小的制约。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地域空间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则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大,后劲就足;反之,经济发展将受到较大制约。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我区地域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另外,*实施“古都风貌保护”政策,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在*市第一批公布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我区就有12片,占到全市总量的48%。稀缺的土地资源将成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经济决定财政。这种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必将反映到财政上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实现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区与朝阳、海淀等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上,甚至与丰台、通州、昌平等远郊区县的对比上,已经显现的非常明显。

2、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为落实“五个统筹”,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市财政局已经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在财政政策及资金等方面重点支持南城、郊区、山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这一政策缩小了我区争取市财政局资金和政策扶持的空间,争取市局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

3、增长基数的压力。随着近五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区财政收入从1999年-20xx年平均增幅达13.64%,20xx年财政收入达到34.38亿元,今年更将达到38亿元的规模。在这一基数上,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难度较大。

4、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未来五年将是我区建设和发展的高速期。初步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区基本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为280亿元。20*我区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仅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3%,即使按年均增长25%计算,到2019年财政可以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五年总计也不过为45亿元,资金缺口高达235亿元。

5、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今后财政将不断加大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可以预见,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

6、行政成本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管理要求的提高、行政手段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善等,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持续增长,行政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36657万元,20xx年达到49371万元,年均递增7.73%。按照这一增长速度计算,到2019年,我区行政成本将达到71640万元。

7、深化财政改革任务繁重。近年来,财政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艰难,不仅要继续扩大改革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向深度推进。例如,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财政投资评审机制、项目中长期滚动预算,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等等。不仅改革的本身更加复杂,而且改革还将进一步触及到经济社会中更深层次的矛盾,触及到各部门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问题。因此财政必将进一步成为各种矛盾汇集的焦点。

8、财政管理手段、创新能力、队伍素质等等,与所承担的财政改革任务以及加快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财政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上述这些困难与挑战,虽然加大了我们工作难度,但是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大历史性机遇,按照“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要求,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xx年是我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起始之年,也是实现我区“十五”规划,建设“新*、新奥运、新*”,全面完成“*经济实现新发展、区域文化实现新繁荣、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xx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以“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为出发点,通过理财观念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进一步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管理行为;保障重点建设,压缩一般支出;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建立规范的财政、高效的财政、发展的财政、服务的财政,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20xx年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要在转变理财观念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善于用市场的观念、市场的手段来分析和解决财政的问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转变财政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消除“越位”,弥补“缺位”。在资金分配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在资金使用上,强化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要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尽量减少财政直接投资,遵循市场规则和惯例,更多地采取贴息、担保、承诺、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进行间接投资,积极吸引和引导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要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积极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我区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支持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发展的产业结构,坚持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从根本上促进我区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四是要在提高财政支出效益上实现创新。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尽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行绩效预算、绩效财政、绩效政府。

五是要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金财工程建设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区街财政体制,科学合理划分区街的事权、财权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区街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要在财政监督上实现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职能,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控,从体制上、机制上入手,有效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结合20xx年全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形势,我们对20xx年的财政收支计划做了如下安排:区级财政收入安排378200万元,比20xx年增长10%。区级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区级财力支出,扣除体制上解基数1*885万元,加上上年市专项结余,安排297000万元,比20xx年区财力支出2564*万元增长15.8%。

20xx年财政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20xx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财政收支任务艰巨。我们将积极配合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严格税收征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大力清缴欠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狠抓节支工作。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确保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快城市建设,树立良好发展形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我区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不断壮大的前提条件。20xx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种融资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财政政策和手段,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大土地出让金返还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款,以保证建设资金的需求。同时鼓励、吸引非政府投资者投资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满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规范运作方式,支持地铁四号线、德内大街、赵登禹路等重点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六大功能街区建设,促进金融保险、信息通信、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支柱行业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根据*市第十阶段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安排,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积极转变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引入投资评审机制,积极开展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评审试点,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第一,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制衡机制。研究成立财政预算编审中心,专司预算编制审查工作,从机构上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彻底分开,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衡的预算管理新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是对政府支出效果进行评价的制度,是财政延伸管理和后续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支出行为、提高支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支出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个别部门占用财政资金的随意性,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财政部门将对这项工作积极准备,充分试点,大力推行,并将绩效预算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参考,从而促使预算资金真正从“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建立预算管理系统,统筹管理预算基础信息、专项支出项目库、预算编制审查、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检测分析等工作。在去年划分六类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则,继续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

第二,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的招标工作。制定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管理、会计核算、银行支付清算等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组织机构体系建设,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工资统发、专项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工作。加快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建设。在与单位、代理银行联网的基础上,提高预算资金拨付审核的自动化程度,加大对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的全程监控力度。研究推动教委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型。

第三,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政府采购法》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建立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确定20xx年政府采购计划为2.4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5%。切实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建立政府采购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资金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规模。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与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继续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财政部、市财政局关于加快建设“金财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启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快构建完整的财政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局域网、财政专网、财政外网三个信息平台。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使之向深度与广度推进。

(四)完善财政职能,保障社会公共需要。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预算,继续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支出依法增长。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和发展*区基础教育的优势。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扶持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社区科普、青少年科普、健康科普等活动的开展。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整合全区卫生资源,对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健全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探索对卫生事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法。支持健身园建设,丰富社区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

继续加大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投入。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关怀城市特困群体,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利用区街两级“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建成多层次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关心弱势群体,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用好“扶贫帮困资金”和“爱心助残资金”。继续贯彻落实关于“科技强警、从优待警”的政策,加大对公检法部门投入的力度,支持公检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区安定团结的大局。

(五)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落实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有关政策,继续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分析和控制,进一步强化、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的再投入体系。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经营、评价、考核体系,实现资产保全和资本增值。继续向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委派监事会,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深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索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换模式,开拓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途径。

(六)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

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建立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考评机制,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建立完善监督检查结果的反馈机制,探索监督检查成果有效利用的途径,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现对重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控制的前移。贯彻落实《预算法》,严格执行经人代会批准的预算预案,切实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法律约束力。贯彻落实《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选择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审计软件,提高查帐分析水平,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准的财政监督队伍。

(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财政干部是财政工作的主体。干部素质的优劣,决定着财政工作质量的高低。20xx年将继续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处理好培训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之间的关系,加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干部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财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尤其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促进干部构筑起抵御腐蚀、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

同志们,党的*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美好前景,历史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圆满完成20xx年财政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区财政改革和财政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七

××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91.2%,是××省重点林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多年来,林业局按照省委、省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要求,围绕构建“绿色××,富裕××,和谐××”这一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为支撑,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施了速生丰产林、世行贷款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加强;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态效益、产业效益、林农效益凸现;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加工和交易基地,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结构渐趋合理,林业产业建设迈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41.9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17.45万亩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积196.9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7.76万亩,疏林地面积6.5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66万亩。森林覆盖率5从1978年的20.1%增至20xx年的53.8%,活立木总蓄积量533.82万立方米,20xx年林业产值突破了2亿元,20xx年力争超过3亿元。

(一)第一产业稳步发展。林木培育业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驱动下,全县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发展迅速。目前有速生丰产林93万亩,其中杉木30万亩、华山松20万亩、桉树15万亩、川滇桤木等速生商品林28万余亩。20xx年建设10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实现100万亩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目标;经济林树种结构渐趋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从20xx年的2.57万亩增至20xx年的10.39万亩,产量89.18万吨,20xx年继续建设核桃10万亩、油茶1000亩;绿化苗木事业发展加快。育苗面积从20xx年的213亩增至20xx年的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及花卉2120余万株(盆)。特别是以“滇东木莲”为品牌的绿化苗木基地初具规模。

(二)第二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共有林产品加工企业45家,20xx年生产锯材12931 m3,实现产值2564万元;生产细木工板10961 m3,实现产值2849万元,20xx年预计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

(三)第三产业逐步壮大。菌子山、凤凰谷具有较好的景观优势和森林旅游资源,20xx年接待游客27.9万人次,涉林产值7027万元。

(一)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林产业发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的各类森林覆盖,才能发挥生态系统整体防护功能,才能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林木利用率高、产品增值效益明显、产业链条长、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才能较好的联结带动农户增收,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因此,建立符合县情、林情的发展思路与制定科学的产业建设规划,走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精髓。我县根据区位、气候等优势,确立了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设规划,并始终不一的坚持,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我们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林业产业目标责任制,签定责任状,将林产业成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三)调整结构,靠山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焕发出群众空前的造林、营林、护林热情,投资发展商品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热门”;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林业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和流转体系的建设,加速了林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循环发展,使林业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林业既能显现生态、社会效益,又能很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残缺。目前,我县林业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滞后。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林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未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二)缺少龙头企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加工企业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极低,产品增值效益不明显,缺少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联结带动农户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

(三)配套体系建设跟不上,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一是市场建设跟不上,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影响林产品的流通。二是林业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经营者需要种植信息、病虫害防治技术、药品等,得不到及时咨询和购置。三是先进的森林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落后,不适应新阶段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四是农民的科技素质也与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

(四)政策扶持力度小,项目投资少。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的建设,虽使林木价值增值、林农增收,产业经济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林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20xx年金融危机给木材深加工基地带来巨大冲击,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资金周转缓慢,融资难,无法正常存储木材原料,不能满负荷生产,造成企业生产效益低,挫伤发展热情,也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林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林业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肩负林业执法、资源管理、公益服务等管理职能,目前机构设置不合理、体制复杂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林业发展。

(一)完善配套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市场,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以行业繁荣带动产业发展;开创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

(二)进一步深化林业各项改革,理顺林业体制机制。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要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作为林业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全力破解影响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构建现代林业体制机制,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获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发家致富的创业平台,充分释放38万农民和241万亩林地的巨大潜力,为实现林业科学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利用人力资源。以依法理顺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关系为根本,以创新林业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探索林业执法、资源管理、公益服务管理新体制为重点,规范林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新时期林业发展新趋势,依照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强化管理、服务等意识,转变单位职能,科学合理设置机构,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瓶颈”问题,促进林产业科学发展。

(三)继续加速推进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状况。我们应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森林经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把科学经营的理念贯穿到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管严公益林、放活商品林、改造低效林、培育珍贵林、发展速生林”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推进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大力推动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着力推行身边增绿活动,让林上山、进城、上路、入村,推进“绿色××、富裕××、和谐××”的建设进程。

(四)进一步全面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积极主动建立森林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和防治服务网络,健全和稳定林业行政管理体系,整合林业执法资源,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从提升林业部门执法权威和社会公信力着手,着力实施森林防火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规范种苗、林木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生态安全。

(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大林产业。我们应坚持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保护相统一原则,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做大做强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林产品加工、交易业。

(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提供林业发展坚实保障。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林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就业机会的潜力和优势,在争取上级生态工程、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上,畅通投资渠道,吸引社会投资向林业流动。其次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健全林业资金目标管理约束机制和责任体系,强化资金使用和运行管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改善民生。

(七)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水平。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党风廉政建设着手,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把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全面提升林业干部职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县林业局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八

1、天保二期工程政策,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采伐限额比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减少41.8%,“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减少木材收入5.95亿元。同时,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总额“十二五”期间年均将增加3.1亿元。经过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的努力,公顷蓄积量比有资料记载最高年份仍少19.33立方米,森林质量还需休养生息。林业面临着采伐数量和森林质量、资金支出增加和政策补贴相对减少的多重约束和挑战。

2、市场萎缩,利润减少,企业的社会性负担过重

今年1—5月,木材平均售价比上年同期减少74.05元,减幅5.5%,林业加工企业处于要素成本价格上涨、产品价位较低、利润空间萎缩的困扰之中。近年来,林业企业的社会性单位剥离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11户企业仍有医院、市政、街道等社会职能单位42户。中小学校移交地方和林业公、检、法机关经费都存在较大缺口。

3、林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协调

我州林业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是33:32:35、40:36:24,第一产业大幅度增长,加工工业有小幅增长,服务业不增反降,林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木材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比吉林森工集团高45.6个百分点,达到66.1%,卖木头仍然是林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仍处于卖原料和粗加工阶段,低质低效。林业企业规模小、散,与我州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优势极不相称。林产品市场建设滞后,还没有形成林产品市场集散地和林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研究机构和营销队伍,市场服务体系远未建立。

重点国有林区公路8729公里,17%为硬化路面。给排水设施老化,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不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排放基本采用直接排放方式。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不利于林业产业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改善。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体制创新为突破、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由单一提供木材产品向主要提供生态产品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促进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林业转型发展。

1、突出整体谋划,为林业产业发展定好位。建议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林业发展大会,集中研究出台金融、财税、林木采伐、林地收储、鼓励全民创业、就业等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注重顶层设计,做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与我州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州林管局应统筹林业产业发展,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内部恶性竞争。对林业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档案。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林业发展,挖掘“绿色银行”效能。组织全民义务植树、绿地认养认建活动,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2、突出规模效应,优化区域布局和集群发展。在敦化、汪清、珲春打造林业产业发展园区,促进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林业产业综合实力。鼓励林产加工企业兼并、重组、联合,推进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清洁化生产经营。集中打造地板、家具、集成材、木制工艺品品牌,转变林产品加工工业小、散、乱的经营现状。实现一个品牌统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避免品牌过多、过杂,结束众多产品争抢市场的`局面。在打造品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实现贴牌生产,节约品牌建设成本。

3、突出特色优势,增强林业产业竞争带动能力。依托丰富资源优势,包装一批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借势、借力发展。在保障林木正常生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打造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等四大林下经济类型,引导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地栽木耳、苗木栽培、林蛙养殖等全民创业项目,提高发展质量。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支持发展“林家乐”旅游,培育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4、突出科技支撑,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开展森林认证,获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建立稳定、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的途径和措施。加强对木耳、人参、五味子进行精深加工研究,开发系列保健新产品。加强生物质能源、木制品加工、中草药等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进、应用和创新。继续研究利用森林剩余物和食用菌废弃物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循环型经济,解决我州食用菌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淘汰劣质木耳、林木等菌种、品种,选育优良品种,提高林产品品质。引导企业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降低研发成本,实现科技成果共享。设立研究项目,评估我州森林碳汇,为进入碳汇交易市场做好前期准备,体现林业生态价值。

5、突出服务机制建设,健全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健全县、乡(镇)或片区林业产业、林木种苗、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产品质量检验、认证与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非赢利性的林权交易中心或收储机构。鼓励和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不断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立林产品市场营销机构和专业营销队伍。在林产品集中生产区建立大型林特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市场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营销、物流网络。搭建林产品交易、展示及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林业产业政策、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林产品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林农和林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6、突出民生优先,进一步解决好政策均等化问题。将林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中,为林区职工提供平等的政策待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培植业的林业职工应享受国家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种子补贴等相关惠农政策。林业企业失业统筹目前是只缴费、不受益。应实行与地方企业相同的政策。把林区公路纳入全州道路建设规划,按城乡公路标准安排投资计划。将林区道路建设、局址所在地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移交地方政府统一建设和管理。

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九

20xx年,全县林业工作将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巩固观有林业产业实体,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主线,充分发挥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向实现镇始林业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1)、搞好木漆资源开发,逐步打造中国木漆之乡。

(2)、搞好竹类资源开发,培育竹产业基地。

(3)、强化干果基地后续管理,增强产业后劲。

(4)、加强水果经济林发展,创名特优新水果产业。

(5)、搞好林下资源开发,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6)、搞好赤水源省级森林公园论证,力争早日投入建设。

2、竭尽全力,抓好农村可替代能源开发。一是对现有的沼气池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使用;二是千方百计争取省市增加沼气池建设指标,争取达到1800口;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资沼气建设。

3、强化资源林政管理,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一如既往地组织森林公安、经警、森管、林政稽查和林业站,对偷砍盗伐、非法征占林地、毁林采石、无证运输木竹材等林业案件进行查处,严厉打击各种毁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

4、用好林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林业。20xx年将对条件成熟的人工商品林选择1至2个林区开展林权转让试点,为有偿流转森林资源积累经验。

1、鼓励县乡林业科技骨干承包或领办林业产业实体。20xx年将大胆尝试采用“工资不变、身份不变、岗位不变,定时间、定规模、定效果”激励措施,率先走出“科技承包、激活机制”的路子,充分发挥县乡林业技术人才在林业产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点抓好产业示范建设,逐步全县推开。在六大产业建设中,将本着“突出亮点、以点带面”的原则,分别以木漆、竹子、干果、水果、林下资源开发为主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20xx年,一是重点抓好两个先导示范基地:既乌峰镇旧府办事处,利用沼渣、沼液,浇沲腾梨,配以修枝整形、摘花抹牙等技术处理,提升腾梨产量和质量;在环山林场(雨河镇境内),开展种苗、采穗、果园、养殖、竹笋综合利用试点。二是做好四个备选示范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既罗坎镇桔柑、加州李的科学管理;乌峰镇毡帽营沼气、生猪养殖综合利用;安尔乡木漆种植及核桃综合利用;杉树乡方竹笋采蓄加工。

3、强化管理,努力实现最大化效益。对于六大产业的开发,将从20xx年起,逐步向“保护—生产—加工—利用”的方向迈进、整合林业部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部力量,强化科技支撑、致力后续管理、搞好配套服务,本着“规模效应、节约经营、生态为主、效益优先”的原则,注重构建产业链、打造品牌,终最实观林业产业效益最大化。

4、创新思维,努力开创林业建设新局面。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着力解决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理清思路、排除障碍、铺平道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大胆设想、细心操作,创新思维方式,努力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