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时间:2023-06-21 12:19:04 作者:曹czj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他对群众很大方,就是对自己抠。”认识邱军3年来,华池县政府干部魏建飞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

在华池,许多群众都深深地记着邱军的慷慨帮助。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记得,儿子王志彤时常收到邱军嘱托妻子从安徽寄来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镇高台村的刘玉金记得,自己女儿读高三时一度心理压力很大,邱军经常来进行心理疏导,女儿上大学前还特意来看望,送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行李箱。被帮扶户燕丽记得,一次邱军看到自己家里的电饭锅太老旧,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还亲自送了过来。

“每次买了东西,邱县长都亲自送过来。”王文正说,“一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个副县长,一点不嫌农村人,没有一点架子。”只有魏建飞知道,这位对群众大方的副县长,却把自己喜欢的皮鞋保存在手机相册里,一直不舍得买。脚上的皮鞋穿坏了,也只是花了10元钱,将开胶的鞋底扎了一圈。

2020年10月23日,邱军一大早就带着同事给深山里的孩子送去羽绒服和保温杯,随后走访调研,一直忙到天擦黑。回到乡镇吃饭时,邱军接到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问儿子生日怎么过的,这时大家才知道,这天是邱军39岁生日。当天,吃着师傅赶制出来的长寿面,邱军动情地说:“在家里有母亲念着,在华池有同志们想着,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

而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里,邱军病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邱军惦念的依然是工作。在重症监护室中,他曾用发抖的手写下:把我写的自评报告交给集团,工作总结的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对明年资金使用要有个大概规划,县上要加强与中国化学沟通,做好老百姓的动员……

邱军不幸病逝后,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央企楷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扶贫一线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激励了许多人,就如网友“大李”写道:“他把生命献给了异乡的人民和土地。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党员。”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2021年1月8日下午,因抢救无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甘肃华池县挂职副县长邱军,永远地离开了热爱的华池土地,年仅39岁。

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的华池县挂职副县长,主抓定点帮扶工作,踏上了助力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的“长征路”。

两年来,他恪守党员初心,不负韶华使命,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倾力扶贫,忘我工作,把最美的芳华绽放在了红色圣地。2019年,华池县整县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在两年挂职即将期满的时候,邱军病倒了。经过50多天的抢救,仍然没能挽回宝贵的生命。

斯人远去,泪雨纷飞。1月12日上午9时,在西安举行的邱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哀乐低回,从北京、安徽、陕西、甘肃各地赶到的领导、同事、父老乡亲心情沉重,泪眼婆娑,与邱军作了最后的道别。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提起邱军,无论是亲友、领导、同事,还是华池的父老乡亲,总有道不尽的不舍和感激。

淬火红土地,立志酬脱贫,在行动中绽放青春

1981年,邱军出生于安徽淮北市一个普通家庭。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建筑大学,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的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2岁的邱军成为东华公司一重要项目的控制经理。

2015年到2018年,始终秉持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邱军,迎来了事业上的三级跳,先后被提拔为公司项目管理部主任助理、内蒙古康乃尔乙二醇项目副经理及公司项目副经理,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年轻管理层的一员。

2018年12月,在脱贫事业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来到黄土高原华池县,从行业尖兵变成扶贫战士。

虽然无论是扶贫,还是华池,邱军都是陌生的,但他始终一片赤诚、满怀激情,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

2019年前的华池,既是国扶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

贫穷不应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主动请战,担任华池县最难啃的脱贫“硬骨头”——城壕等乡镇的包片领导和城壕镇包乡领导。

迅速克服自然环境、工作环境以及饮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后,他开始了扶贫的第一步——摸清把准贫困现状。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刚到华池的那些日子,邱军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每到一个村子,他都要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每到农户家里,他都要问收入、问教育、问医疗、问困难。

若是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很多时候吃完早餐,吃下一顿饭已是夜幕降临。白皙的脸晒黑了,嘴上干起了一层又一层皮,衣服上经常沾着土,黑皮鞋到了晚上就变成了“灰皮鞋”……

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手里的扶贫笔记记得密密麻麻。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华池方言,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8月31日,中宣部追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甘肃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时代楷模”称号,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后,邱军的先进事迹再一次引发华池县干部群众的追忆,大家纷纷表示,要像邱军一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奋斗激情,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全心全意为老区发展谋振兴,为老区人民谋幸福。

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曾经是邱军重点帮扶的乡村之一。走进庄科村范台组,一座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的金丝皇菊长势喜人。“邱县长指导我们种上了金丝皇菊,现在我们一年的收入在八千元到一万元之间,邱县长是真正的‘父母官’。”回忆起邱军,村民齐怀文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指导产业发展,邱军还争取资金为庄科村架桥铺路。“村里人至今都感念邱县长的好。他那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们村干部会更加脚踏实地为民服务,凭借邱县长为我们打下的牢固基础,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实,绝不辜负邱县长生前对我们村的期望。”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闫鑫说。

“他年仅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华池的山山水水之中,诠释了新时代的南梁精神,为我的人生树立了标杆。我将以邱军同志为榜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沿着邱大哥未走完的路,一直走下去。”城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王星亮说。

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播出当晚,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华池县乡村振兴局的干部职工们一起观看了节目,大家表示,要紧紧跟随邱军同志的脚步,学习他践行宗旨、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赤诚为民、奋力拼搏的精神境界,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我将以邱军同志为榜样,自觉践行‘时代楷模’精神,主动作为、尽职担当,围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接续为群众办实、办好每一件事情,为华池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池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闫育刚说。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是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2018年12月,身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行业尖兵,邱军主动请缨来到黄土高原华池,投身扶贫一线。而彼时的华池,既是国家扶贫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

“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刚到华池那段日子里,邱军的脸晒黑了,嘴唇干裂起皮,衣服上经常沾着土,黑皮鞋每天成了“土包子”。可无论多苦多累,邱军手里的扶贫笔记总是记得密密麻麻。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华池方言,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邱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华池做点什么。

考虑到城壕镇有天然草场以及优良的水源、空气,邱军调研后决定在这里建办奶牛饲养场,带领群众养牛致富。对于既没有奶牛养殖企业,又没有奶牛养殖经验的城壕镇来说,邱军这个提议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质疑。

为打消群众顾虑,最大限度减少贫困群众资金投入,邱军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和乡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最终,城壕镇162户贫困户养殖奶牛810头。此后,邱军又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构建起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机制。就这样,牛产业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动机”。2018年底,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在引导群众发“牛财”的同时,邱军还把目光聚焦在华池的一座座荒山上。通过实地调研和咨询专家,他倡导的沙棘产业生态扶贫项目上马了。

“沙棘苗就是乡亲们的致富苗。”在邱军的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冷库及灌溉机井1座,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然后移栽到荒山。该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带动44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150多人实现劳务增收。

“620万株沙棘苗,不仅绿化了华池的荒山,还将在未来的10年内持续产果,为当地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华池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到甘肃省华池县挂职副县长,2021年1月8日因病去世。来到华池后,邱军推广奶牛养殖、沙棘育苗,紧抓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2019年华池县整体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邱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6月,国资委授予邱军2021年“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19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却工作忙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时代楷模邱军同志“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县长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人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18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19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大量农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去年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去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身体突感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一是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

“二是全年和四季度工作总结,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在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赓续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城壕镇位于华池县南部,山大沟深,产业单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310户5243人,贫困发生率41%。这里是华池脱贫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也是邱军扶贫战役正式打响的地方。

考虑到城壕镇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以及优质的水源和空气,经过充分论证,邱军提出:建奶牛饲养场,带领群众养牛致富。

这个提议,在既没有奶牛养殖企业,又没有民间奶牛养殖经验的城壕镇,引来干部群众一片质疑声。

为打消群众顾虑,邱军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和乡村干部在田间地头、窑口院外挨家挨户讲政策、算对比账,动员城壕镇162户贫困户养殖奶牛810头。

为进一步解决养牛群众后顾之忧,他又对接正大集团,在城壕镇、柔远镇搞起肉牛养殖,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构建起了企业与农户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就这样,城壕群众发起了“牛财”。2018年底,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城壕镇新建一处肉牛养殖场,从动土到竣工,邱军每周至少到现场调研两次。养殖场建成后,他与镇上干部多次座谈,探索经营模式,最后招引兰州正大公司托管代养,不仅让群众变“股民”享受分红,还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华池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沉睡”的荒山较多。踏上华池大地后,邱军一直在思索如何将这些荒山利用起来。

沙棘,干旱地区怒放的生命,在华池的大山里也零零散散倔强地生长着。

沙棘配荒山,邱军点了“鸳鸯谱”。通过反复调研和咨询专家,邱军倡导的沙棘产业生态扶贫项目很快上马。

在他的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冷库1座、灌溉机井1口,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然后移栽到荒山。这个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带动44户贫困户户均年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150多人实现劳务增收。

2020年9月,邱军带队前往陕西省,与西安一家科技公司对接华池沙棘研发工作。经过实验,华池沙棘籽的出油率为49.5%至56.23%,实验品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析,内含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固醇类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华池县扶贫办主任李媛媛介绍,620万株沙棘苗,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将在未来的10年内,持续产果,为当地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成为群众的致富林、幸福林。

“邱县长这两年到城壕镇调研脱贫攻坚52次,走遍了全镇1310户贫困户,真正与广大群众结成了‘亲戚’。群众只要听说邱县长来到城壕,总是争相邀请他‘串亲戚’‘唠家常’。”城壕镇党委书记李伟说。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城壕镇余家砭村燕刚今年27岁,2011年父亲病逝,2015年母亲因病瘫痪,燕刚和妹妹守着母亲靠低保生活。“我不知道出路在哪儿,看不到未来。”燕刚说,“就在我感觉无法撑下去的时候,邱大哥来了。”

2018年底,一个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大个子走进燕刚家,这个人就是邱军。了解情况后,他多次上门,一面鼓励燕刚振作起来,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一面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定点帮扶单位,为像燕刚这样的农村青年找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2019年4月,华池县第一期焊工技术培训班开班。燕刚和华池20余名青年走进课堂,经过3个月的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认证。有了一技之长的燕刚,在邱军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在一次次的家访和电话联络中,邱军渐渐成了燕刚家一员,燕刚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事先给邱军打电话商量。邱军也像兄长一样,时常打电话关心燕刚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38岁的饶晓恩是城壕镇庙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些年他几乎都是在外漂,因懒、因“浪”,日子过得一贫如洗。这两年,乡亲们发现——饶晓恩变了!他家硬化了院子,住进了新房,务工收入也增加了,还摘掉了“穷帽子”。

饶晓恩的变化,离不开“贵人”邱军的反复鼓励和支持。

“年轻人不应该自暴自弃,生活要不断向前看、向前走”“无奋斗不青春”“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次次、一遍遍的鼓励让饶晓恩幡然醒悟。

2019年6月,经邱军介绍,接受了培训的饶晓恩找到一份月薪4500元的工作,成了“有薪”一族,饶晓恩从里到外也变得精神起来。

不只燕刚、饶晓恩,在邱军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多种“订单式”技能培训在华池及周边县展开,先后有千余名贫困农村青年参加培训,掌握了“看家本领”。

扶上马,送一程。开展培训之余,邱军衔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面向华池县、环县开展招聘,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未脱贫的贫困户。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企业稳定就业。

在邱军的努力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公司还与华池县建筑企业签订了2个帮扶项目,以“央企+民企+贫困户”的形式,秉持“就近、集中”原则,带动劳动力就近输转,进一步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副县长(挂职)。2018年12月,他主动请缨,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邱军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邱军时刻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肩负着扶贫的使命和担当。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对‘南梁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南梁干部学院副院长徐振伟说。

“邱军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帮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深触动了我。”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第一书记周鹏超说,将以邱军为榜样,勇往直前、攻坚克难。

“邱军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天水市秦州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刘小奎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将学习和发扬邱军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深走实。

“邱军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初心使命,令人敬佩。”张掖市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波说,作为乡村振兴一线的一名干部,要以邱军为榜样,对人民怀有赤诚之心,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