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

时间:2023-06-21 08:57:07 作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一

城壕镇位于华池县南部,山大沟深,产业单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310户5243人,贫困发生率41%。这里是华池脱贫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也是邱军扶贫战役正式打响的地方。

考虑到城壕镇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以及优质的水源和空气,经过充分论证,邱军提出:建奶牛饲养场,带领群众养牛致富。

这个提议,在既没有奶牛养殖企业,又没有民间奶牛养殖经验的城壕镇,引来干部群众一片质疑声。

为打消群众顾虑,邱军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和乡村干部在田间地头、窑口院外挨家挨户讲政策、算对比账,动员城壕镇162户贫困户养殖奶牛810头。

为进一步解决养牛群众后顾之忧,他又对接正大集团,在城壕镇、柔远镇搞起肉牛养殖,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构建起了企业与农户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就这样,城壕群众发起了“牛财”。2018年底,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城壕镇新建一处肉牛养殖场,从动土到竣工,邱军每周至少到现场调研两次。养殖场建成后,他与镇上干部多次座谈,探索经营模式,最后招引兰州正大公司托管代养,不仅让群众变“股民”享受分红,还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华池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沉睡”的荒山较多。踏上华池大地后,邱军一直在思索如何将这些荒山利用起来。

沙棘,干旱地区怒放的生命,在华池的大山里也零零散散倔强地生长着。

沙棘配荒山,邱军点了“鸳鸯谱”。通过反复调研和咨询专家,邱军倡导的沙棘产业生态扶贫项目很快上马。

在他的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冷库1座、灌溉机井1口,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然后移栽到荒山。这个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带动44户贫困户户均年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150多人实现劳务增收。

2020年9月,邱军带队前往陕西省,与西安一家科技公司对接华池沙棘研发工作。经过实验,华池沙棘籽的出油率为49.5%至56.23%,实验品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析,内含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固醇类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华池县扶贫办主任李媛媛介绍,620万株沙棘苗,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将在未来的10年内,持续产果,为当地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成为群众的致富林、幸福林。

“邱县长这两年到城壕镇调研脱贫攻坚52次,走遍了全镇1310户贫困户,真正与广大群众结成了‘亲戚’。群众只要听说邱县长来到城壕,总是争相邀请他‘串亲戚’‘唠家常’。”城壕镇党委书记李伟说。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二

2021年1月8日下午,因抢救无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甘肃华池县挂职副县长邱军,永远地离开了热爱的华池土地,年仅39岁。

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的华池县挂职副县长,主抓定点帮扶工作,踏上了助力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的“长征路”。

两年来,他恪守党员初心,不负韶华使命,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倾力扶贫,忘我工作,把最美的芳华绽放在了红色圣地。2019年,华池县整县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在两年挂职即将期满的时候,邱军病倒了。经过50多天的抢救,仍然没能挽回宝贵的生命。

斯人远去,泪雨纷飞。1月12日上午9时,在西安举行的邱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哀乐低回,从北京、安徽、陕西、甘肃各地赶到的领导、同事、父老乡亲心情沉重,泪眼婆娑,与邱军作了最后的道别。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提起邱军,无论是亲友、领导、同事,还是华池的父老乡亲,总有道不尽的不舍和感激。

淬火红土地,立志酬脱贫,在行动中绽放青春

1981年,邱军出生于安徽淮北市一个普通家庭。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建筑大学,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的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2岁的邱军成为东华公司一重要项目的控制经理。

2015年到2018年,始终秉持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邱军,迎来了事业上的三级跳,先后被提拔为公司项目管理部主任助理、内蒙古康乃尔乙二醇项目副经理及公司项目副经理,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年轻管理层的一员。

2018年12月,在脱贫事业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来到黄土高原华池县,从行业尖兵变成扶贫战士。

虽然无论是扶贫,还是华池,邱军都是陌生的,但他始终一片赤诚、满怀激情,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

2019年前的华池,既是国扶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

贫穷不应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主动请战,担任华池县最难啃的脱贫“硬骨头”——城壕等乡镇的包片领导和城壕镇包乡领导。

迅速克服自然环境、工作环境以及饮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后,他开始了扶贫的第一步——摸清把准贫困现状。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刚到华池的那些日子,邱军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每到一个村子,他都要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每到农户家里,他都要问收入、问教育、问医疗、问困难。

若是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很多时候吃完早餐,吃下一顿饭已是夜幕降临。白皙的脸晒黑了,嘴上干起了一层又一层皮,衣服上经常沾着土,黑皮鞋到了晚上就变成了“灰皮鞋”……

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手里的扶贫笔记记得密密麻麻。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华池方言,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三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是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2018年12月,身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行业尖兵,邱军主动请缨来到黄土高原华池,投身扶贫一线。而彼时的华池,既是国家扶贫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79户35596人,贫困发生率26%。

“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刚到华池那段日子里,邱军的脸晒黑了,嘴唇干裂起皮,衣服上经常沾着土,黑皮鞋每天成了“土包子”。可无论多苦多累,邱军手里的扶贫笔记总是记得密密麻麻。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华池方言,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邱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华池做点什么。

考虑到城壕镇有天然草场以及优良的水源、空气,邱军调研后决定在这里建办奶牛饲养场,带领群众养牛致富。对于既没有奶牛养殖企业,又没有奶牛养殖经验的城壕镇来说,邱军这个提议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质疑。

为打消群众顾虑,最大限度减少贫困群众资金投入,邱军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和乡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最终,城壕镇162户贫困户养殖奶牛810头。此后,邱军又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构建起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机制。就这样,牛产业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动机”。2018年底,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在引导群众发“牛财”的同时,邱军还把目光聚焦在华池的一座座荒山上。通过实地调研和咨询专家,他倡导的沙棘产业生态扶贫项目上马了。

“沙棘苗就是乡亲们的致富苗。”在邱军的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冷库及灌溉机井1座,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然后移栽到荒山。该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带动44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并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150多人实现劳务增收。

“620万株沙棘苗,不仅绿化了华池的荒山,还将在未来的10年内持续产果,为当地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华池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四

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直播活动中,邱军接到3700多个订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的带动下,“为家乡代言”成为热潮,党的__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开始向全世界推荐华池,推荐家乡的土特产,“华池土特产”在各大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各种帮销模式让华池县“山货”走出大山,走上了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两年来,在邱军的倾力帮助下,华池县累计实现助农扶贫产品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邱军还借助央企帮扶优势,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采平台为华池农特产品量身定制了销售平台,协调华池农特产品进驻了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央企扶贫馆、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等。

在妻子的眼里,邱军总是在工作、在出差,结婚10年里夫妻两人总是聚少离多,就连女儿出生他都没能在身边守候。到华池挂职后,邱军更忙了,有时候连打一通视频电话都要推后好久。

2020年11月17日上午,邱军在办公室修改华池县2020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自评报告时,突感身体不适,送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型。在重症监护室的最后岁月里中,邱军依然不忘工作,在病床上挺起虚弱的身躯,用颤抖的手对扶贫工作做了最后的嘱托。

“我很好,家中一切以安稳安全为要,尽量少麻烦大家。我不在家,家中一切从简……”生命的最后时刻,邱军给家人这样写道。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五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2019年8月,华池27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在陕西西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学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在华池尚属首次。而促成这次活动的正是邱军,他以邱老师的身份全程参与,在照顾孩子们的同时,答疑解惑。

“不能让贫困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在研学交流座谈会上,邱军说,他希望孩子们克服困难,发奋图强,把感恩之情化作成才之志,争取早日为祖国和家乡建设作贡献。

两年间,邱军帮助华池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助学基金60多万元,引资为乡村学校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引进社会帮扶资金2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华池贫困乡村的教学条件。

卖力当“网红”,借梯登高处,在巧搭平台中服务群众

“绿色宝库”子午岭在华池境内有150多万亩面积,加上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温差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许多品质上佳的农特产品,白瓜籽、黄花菜、黑木耳、小杂粮驰名陇上,但一直“养在深闺”,给华池群众带来的效益微薄。

“山货”出山,是当地群众的夙愿,也是邱军的一块“心病”。毛泽东同志曾为华池县长李培福题词“面向群众”,如今在庆阳各单位的办公楼、会议室、办公室及广场之上、宣传栏里随处可见“面向群众”的题词,“面向群众”已深入庆阳各级干部的血液里,也深深地感染着邱军。

“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走好群众路线。”邱军曾不止一次表达过这一认知。邱军是甘肃第一批直播带货的“网红县长”,借助网络开启了一条新的为民谋福之路。

他全程指导华池县商务局利用不到一周时间,完成了县域十佳企业和十佳网店电子化资料,并“全面撒网”,力挺地方企业进驻各种网上扶贫平台。

各种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只要有机会,邱军永远都站在前面“吆喝”。就在发病的前几天,他还准备带领华池县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到陕西榆林对接产品展销事宜。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直播活动,是邱军第一次上直播。担心忘词,他反复推敲材料。因为准备充分,一场直播下来,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

“心激荡,来说唱,脱贫攻坚暖庆阳。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区迎曙光……”2019年春节,由邱军执笔创作的南梁说唱《扶贫赞》,在腾讯视频及各大网站播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既坚定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华池脱贫攻坚事业。

随着直播次数的增多,邱军的直播效果越来越好。他在直播室里卖力推荐,让华池老百姓感动不已,每逢有他的直播活动,很多当地干部群众都会主动关注,主动宣传。

在邱军的带动下,“为家乡代言”成为热潮,党的__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向外推荐华池,推荐家乡的土特产,“华池土特产”在各大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邱军还借助央企帮扶优势,衔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云采平台为华池农特产品量身定制了销售平台,协调华池农特产品进驻了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央企扶贫馆、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

各种帮销模式让华池县山货走出大山,走上了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两年来,在邱军的倾力帮助下,华池累计实现助农扶贫产品销售1000多万元。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她是武汉医生,尽管已踏上返乡旅程,但当她得知武汉需要医疗支援后,仍毅然选择“逆行”。她说:“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安心过好年”;他是高速公路一名检疫人员,因连续一个月奋斗在前线,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他被晒成了“口罩脸”;他是小区的志愿者,兢兢业业,守护我们的家园。这样的他还有很多,感谢他们一直在我们身边。

国家真的有那么几次需要你。疫情当前,你们毫不退缩,上交一封封请战信。这不仅是你们无私奉献的责任与担当,更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高尚品德。

摘下口罩留下深深压痕的面庞上却带着笑容的,是白衣天使。我想:你们便是这世间最美的容颜。舍小家之暖,换万家平安。眼含泪水“钟”究是你,迎“南”而上,重于泰”山”。

侠之大者,一腔热血,为国为民。致敬,我们的战役英雄!我们的逆行者!

风雨同舟者兴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一次次奔赴可能并不显眼,但这是他们掏心窝子拿出的东西,每一斤,都挂在我们的泪点上。

这就是中华儿女善良团结的品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祖国的疫情,牵动着海外华人华侨的心,一家店一家店地找,宁愿付钱托运,也要把一箱箱口罩运回国。

我读完新闻,抬起头,竟看到爷爷抹着眼泪。对视,他笑了笑:“哎呦,作为中国人怎么会不感动!”他的眼里满是坚定与自豪。

我也轻闭双眼,留下炙热的泪。我梦到了五星红旗,梦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的脸庞,梦到这座城原来的模样。

没有一个寒冬不被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冬去春来,战士凯旋;愿山河依旧,人间皆安。

最新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通用篇七

在妻子的眼里,邱军总是在工作、在出差。结婚10年,夫妻两人总是聚少离多,就连女儿出生,邱军都没能守候在妻子身边。到华池后,邱军更忙了,有时候连打一通视频电话都要推后好久。

2020年6月儿子出生,邱军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感恩眷顾,好字凑齐;感谢亲朋好友,特报喜讯。初次见面,百看不厌;寒来暑往,来日方长;惟愿平安快乐,加油少年,奔跑吧,后浪!”

这是近两年,邱军发的唯一一个与工作无关的微信朋友圈。儿子出生,他也仅请了一周假,来去匆匆。翻看邱军的微信朋友圈,两年来共发布动态65条,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

而在重症监护室中,邱军依然不忘工作,在病床上用发抖的手写下三件事,对扶贫工作做了最后的嘱托。

“一是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

“二是全年和四季度工作总结,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

“三是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对明年资金使用要有个大概规划,县上要加强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沟通,做好老百姓的动员……”

2020年11月17日上午,邱军突感身体不适,送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型。随着病情的加重,他说不出话来,就用笔写。

他给家人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我很好,家中一切以安稳安全为要,尽量少麻烦大家。”“我不在家,家中一切从简……”

在邱军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个小白板,上面写着:1、2019年奶牛项目、回收、企业;2、2020年肉牛养殖、厂、牛;3、石油伴生气项目、可研、园区;4、消费、就业、教育、一对一;5、南梁巡展、榆林项目(就业+消费);6、11月30日前,集团调研、全县任务。

虽然语句并不完整,但能明显看出这是一位行色匆匆的扶贫干部对重点工作的清晰盘点。

在邱军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杯子和一盒尚未喝完的葡萄糖。办公桌玻璃台下压着一张平整的小纸条,上面是他的女儿用稚嫩的笔迹写的一段话:“爸爸,你要多休息,我们走了,再见,你开完会以后来找我们,写给爸爸,谢谢,爱你的邱熙岳。”

2021年1月11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追授邱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2021年1月12日下午和晚上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微信公众号、陇东报微信公众号分别推出悼念邱军的文章后,点击量短时间内迅速突破5万人次、2.5万人次,很多人评论点赞,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