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行业的swot分析 产品销售企业的策划书优秀

时间:2023-06-01 20:18:06 作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产品销售企业的策划书篇一

年度销售计划制定的依据,便是过去一年市场形势及市场现状的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目前企业经常使用的swot分析法,即企业的优劣势分析以及竞争威胁和存在的机会,通过swot分析,从中了解市场竞争的格局及态势,并结合企业的缺陷和机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其利用最大化。

比如,通过市场分析,清晰地知道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产品(档次)向上走,渠道向下移(通路精耕和深度分销),寡头竞争初露端倪,营销组合策略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热点等等。

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真正体现"营销生活化,生活营销化"。

2、实施深度分销,树立决战在终端的思想,有计划、有重点地指导经销商直接运作末端市场。

3、综合利用产品、价格、通路、促销、 传播、服务等营销组合策略,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4、在市场操作层面,体现"两高一差",即要坚持"运作差异化,高价位、高促销"的原则,扬长避短,体现独有的操作特色等等。营销思路的确定,充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不仅翔实、有可操作性,而且还与时俱进,体现了创新的营销精神,因此,在以往的年度销 售计划中,都曾发挥了很好的指引效果。

销售目标是一切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科学、合理的销售目标制定也是年度销售计划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 分。

那么,李经理是如何制定销售目标的呢?

1、根据上一年度的销售数额,按照一定增长比例,比如20%或30%,确定当前年度的销售数量。

2、销售目标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月度,而且还责任到人,量化到人,并细分到具体市场。

3、权衡销售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关系,做一个经营型的营销人才, 具体表现就是合理产品结构,将产品销售目标具体细分到各层次产品。比如,根据企业产品abc分类,将产品结构比例定位在a(高价、形象利润产 品):b(平价、微利上量产品):c(低价:战略性炮灰产品)=2:3:1,从而更好地控制产品销量和利润的关系。销售目标的确认,使其销售目标的跟踪有了基础,从而有利于销售目标的顺利达成。

1、产品策略,坚持差异化,走特色发展之路,产品进入市场,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发挥产品核心竞争力, 形成一个强大的产品组合战斗群,避免单兵作战。

2、价格策略,高质、高价,产品价格向行业标兵看齐,同时,强调产品运输半径,以600公里为限,实行"一套价格体系,两种返利模式",即价格相同,但返利标准根据距离远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定价策略。

3、通路策略,创新性地提出分品项、分渠道运作思想,除精耕细作,做好传统通路外,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运力等企业资源,大力度地开拓学校、社区、网吧、团购等一些特殊通路,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突破。

一、促销体现"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目的是大力度地牵制经销商,充分利用其资金、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效挤压竞争对手。

二、连环的促销方式至少两个以上,比如销售累积奖和箱内设奖同时出现,以充分吸引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的眼球。

三、促销品的选择原则求新、求奇、求异,即要与竞品不同,通过富有吸引力的促销品,实现市场"动销",以及促销激活通路、通路激活促销之目的。

5、服务策略,细节决定成败,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的思路下,在服务细节上狠下工夫。提出了"5s" 温情服务承诺,并建立起"贴身式"、"保姆式"的服务观念,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上,务求热情、真诚、一站式等等。通过营销策略的制定,李经理胸有成竹,也为其目标的顺利实现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模块,主要锁定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人员规划,即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合理人员配置,制定人员招聘和培养计划,比如,2016年销售目标5 个亿,公司本部的营销员队伍要达到200人,这些人要在什么时间内到位,落实责任人是谁等等,都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明细。

化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比如,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培训分为企业内训和外训两种,内训又分为潜能激发、技能提升、操作实务等。外训则是选派优秀的营销人员到一些大企业或大专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等等。

3、严格奖惩,建立良好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晋升、破格提拔、鼓励竞争上岗、评选营销标兵等形式,激发营销人员的内在活力。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的团队整合,目地是强化团队合力,真正打造一支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爆发力、威慑力较强的"铁血团队"。

销售计划的最后一项,就是销售费用的.预算。即在销售目标达成后,企业投入费用的产出比。比如,销售目标5个亿,其中,工资费用:500万,差旅费用:300万,管理费用:100万,培训、招待以及其他杂费等费用100万,合计1000万元,费用占比2%,通过费用预算,可以合理地进行费用控制和调配,使企业的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求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不偏离市场发展轨道。

做年度销售计划时,充分利用表格这套工具,比如,销售目标的分解、人员规划、培训纲目、费用预算等等,都通过表格的形式予以体现,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还具有对比性、参照性,使以上内容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年度销售计划的制定,达到如下目的:

1、明确了企业年度营销计划及其发展方向,通过营销计划的制定,不仅理清销售思路,而且还为具体操作市场指明方向,实现了年度销售计划从主观型到理性化的转变。

2、实现了数字化、制度化、流程化等等基础性营销管理。不仅量化了全年的销售目标,而且还通过销售目标的合理分解,并细化到人员和月度,为每月营销企划方案的制定做了技术性的支撑。

3、整合了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年度销售计划,确定了新的一年营销执行的模式和手段,为市场的有效拓展提供了策略支持。

4、吹响了"铁鹰"团队打造的号角,通过年度销售计划的拟订,确定了"铁鹰"打造计划,为优秀营销团队的快速发展以及创建学习型、顾问型的营销团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产品销售企业的策划书篇二

营销思路

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真正体现“营销生活化,生活营销化”

4、在市场操作层面,体现“两高一差”,即要坚持“运作差异化,高价位、高促销”的原则,扬长避短,体现独有的操作特色等等、营销思路的确定,李经理充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不仅翔实、有可操作性,而且还与时俱进,体现了创新的营销精神。

销售目标

3、权衡销售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关系,做一个经营型的营销人才,具体表现就是合理产品结构,将产品销售目标具体细分到各层次产品。

营销策略

产品销售企业的策划书篇三

年度销售计划制定的依据,便是过去一年市场形势及市场现状的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目前企业经常使用的swot分析法,即企业的优劣势分析以及竞争威胁和存在的机会,通过swot分析,从中了解市场竞争的格局及态势,并结合企业的缺陷和机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其利用最大化。

比如,通过市场分析,清晰地知道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产品(档次)向上走,渠道向下移(通路精耕和深度分销),寡头竞争初露端倪,营销组合策略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热点等等。

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真正体现"营销生活化,生活营销化"。

2、实施深度分销,树立决战在终端的思想,有计划、有重点地指导经销商直接运作末端市场。

3、综合利用产品、价格、通路、促销、传播、服务等营销组合策略,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4、在市场操作层面,体现"两高一差",即要坚持"运作差异化,高价位、高促销"的原则,扬长避短,体现独有的操作特色等等。营销思路的确定,充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不仅翔实、有可操作性,而且还与时俱进,体现了创新的营销精神,因此,在以往的年度销售计划中,都曾发挥了很好的指引效果。

销售目标是一切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科学、合理的销售目标制定也是年度销售计划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

那么,李经理是如何制定销售目标的呢?

1、根据上一年度的销售数额,按照一定增长比例,比如20%或30%,确定当前年度的销售数量。

2、销售目标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月度,而且还责任到人,量化到人,并细分到具体市场。

3、权衡销售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关系,做一个经营型的营销人才,具体表现就是合理产品结构,将产品销售目标具体细分到各层次产品。比如,根据企业产品abc分类,将产品结构比例定位在a(高价、形象利润产品):b(平价、微利上量产品)c(低价:战略性炮灰产品)=2:3:1,从而更好地控制产品销量和利润的关系。销售目标的确认,使其销售目标的跟踪有了基础,从而有利于销售目标的顺利达成。

1、产品策略,坚持差异化,走特色发展之路,产品进入市场,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发挥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一个强大的产品组合战斗群,避免单兵作战。

2、价格策略,高质、高价,产品价格向行业标兵看齐,同时,强调产品运输半径,以600公里为限,实行"一套价格体系,两种返利模式",即价格相同,但返利标准根据距离远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定价策略。

产品销售企业的策划书篇四

;

摘 要:通过对某供电局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提出转变电能营销观念、优化资源配变、加强电力营销队伍建设策略以加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以达到电力营销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swot;营销

随着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竞争也开始由发电侧进一步扩展到需求侧,电力产品销售市场化大势不可逆转。这一趋势要求电力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当前形势的电力营销大市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开辟一条电力企业巩固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1 电力营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理论,是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其实质在于评估企业所处的环境,找出企业优劣势以及潜在的危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竞争对的分析。本文结合当前某供电局电力市场特点和历史数据,对其营销现状进行剖析。

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某供电局的优势表现在市场、人才、管理和形象四大方面优势。在市场方面,2014年某供电局完成售电量154.17亿千瓦,同比增长6.97%,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电能销售渠道网络完善,充分占有市场;在人才方面,某供电局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有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将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基层边远站所班级锻炼,为基层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管理方面,某供电局具有丰富的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经验和健全的管理体系,为电力的供应与销售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形象方面,某供电局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流企业,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市服务行业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口碑。

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从某供电局的内部环境分析,劣势主要表现在营销观念、市场认识、营销团队、人才层次等四个方面。在营销观念方面,某供电局推销电能的观念不强,未能充分把握市场动态,未能真正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去经营市场;在市场认识方面,没有树立大市场观念,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不深入,无法细分用电市场和定位目标市场,难以在日趋激烈的能源市场占据优势高地;在营销团队方面,受长期垄断地位的影响,部分员工文化素质不高,技能水平有限,缺乏现代营销理念与服务注意,致使团队工作效率不高,未能适应现代电力营销服务的发展要求;在人才层次方面,初、中、高级人才结构不合理,初级过剩、中级饱和、高级奇缺,基层生产一线缺员严重,造成“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

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从某供电局外部环境来看,机会表现在经济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增长、国家政策有利、能源观念变化四个方面。近两年供电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骨干企业不断在发展壮大,大批新项目、中小企业落户,工业、商业用地增加迅速,负荷预测年均增加达10%以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需求旺盛,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加之国家出台系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如供电区域城市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东进”战略取向,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新区等措施。同时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清洁、高效、节省的能源需求呼声越来越大,这些都给电能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4 威胁分析(threats)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求节能减排,供电区域城市关闭如小水泥厂等一类工业企业,影响电能的营销,同时人民币升值给供电区域城市化工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常常出现政府要求供电企业让利的行政性扰乱市场经营活动的行为,给供电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社会窃电行为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在一定范围内还有发展。另外,电网建设资金短缺,国家货款利息给供电企业巨大的压力。

2.1 转变电能营销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要构建优秀的服务机制,就必须从观念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买方市场,保持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树立改革创新观念,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变革实现产品创新;二是树立市场效益观念,以满足电力消费为中心,以服务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开拓电力消费市场;三是树立优质的服务观念,充分运用自身所拥有的市场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推广服务包装化、服务技能化、服务承诺化等,以提升电力企业品牌,进而获得更多合法的利润。

2.2 让市场发挥最大化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电力营销主要是扩大电力需求总量和优化需求曲线,实现低成本、低损耗、低电价,让资源最优配置。因此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技术、管理手段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

一方面积极调节用电结构,推广蓄能新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开拓电力低谷市场。电力企业建立有先把性的电价制度,在高峰期提高电价,在低谷时降低电价,以价格刺激客户错峰用电,从而达到移峰填谷,开拓电力低谷市场的目的。

另一方面积极引入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是在不影响电能质量前提下,通过与客户合作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的管理活动。。如东京供电公司引入电力需求侧管理后,高峰最大负荷抑制了5%,通过与需求侧的合同调整增加低谷负荷1%,效果显著。

2.3 加强电力营销队伍建设

从swot分析中,某供电局电力营销团队弱势明显,应当加强电力服务人员培训,组织管理层人员、最高管理层人员、中间主管层人员、操作层人员、支持性服务人员等培训。从标准职业化形象、标准的服务用语、专用服务技能、标准的礼仪形态等方面提高电力营销服务人员素质。建立视员工为顾客的内部营销管理机制,通过内部营销管理机制,使得各级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内部关系,客户、员工与团队领导有心灵的接触。同时建立技能与支持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组织优化、服务优化和人员优化,推动营销队伍品牌的建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陈小云(1979-),女,广东肇庆人,本科,主要从事:电力客户服务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