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13:33:51 作者:薇儿 2023年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优秀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篇一

近年来,――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下面,我按照调研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落实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在县级媒体《金――视野》、县电视台开辟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专栏,将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摘要予以刊登或播放;各基层党委在各自单位板报分期刊登文件内容,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认真学习,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内容人人皆知。各基层党委普遍通过支部会议集中学、抓理论研论深入学、开辟论坛讲座辅导学等形式,将活动引向深入,使每名党员都能够基本了解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

三是建章立制,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精神具体化。我们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并结合实际,建立了四个方面二十六个制度作为对结,使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切合我县实际。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方面,建立了思想常新的学习教育制度、根基常固的日常管理制度、人本常现的服务群众制度、问题常察的监督制度、生机常青的纳新制度、党建常抓的责任落实制度等,并制定细化具体内容。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主要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农村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责定岗制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主要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使每名流动党员都“找得着,管得住”,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在建立健全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形成了县委领导、乡镇(部门)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五个岗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带领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从党员作用发挥入手,不断深化载体活动,使党员服务于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一是巩固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民服务代理制在我县推行的较早,为了把这件制度深入持久的落实下去,今年,我们还建立了代办员挂牌上岗、代办事务公示、督察回访、责任追究四项制度。代办员挂牌上岗制,就是要求各乡镇的为民服务代办员在中挂牌上岗,姓名公示,方便群众监督。代办事务公示制度,就是要求各乡镇普遍把流程、代理室职责、村级代办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公示,使群众对代办事项更进一步了解。督察回访制度,就是由乡镇纪委每月随机抽出一些办结事例,回访当事人,征求群众意见。责任追究制度,就是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坚持分级把关,分级服务,对于出现失误,造成较大影响的,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深化党员承诺制。结合实际,推行了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活动。在承诺内容上,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村庄”这一主题,农村党支部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承诺,农村党员重点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承诺,党员有什么能力就办什么事,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承诺的内容包括岗位评诺,实事承诺,便民承诺,自律承诺等各个方面。在承诺程序上,统一按照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党员签名“定”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等六个基本步骤进行,坚持做到一年一承诺一,年初公布承诺,年末评比。在承诺的监督上,坚持做到党支部每季度一小结,党总支每半年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群众对支部履行承诺有意见的可直接向镇党委反映。实现了“灵活承诺内容,完善承诺机制,突出承诺实效”的目标。

三是试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农村无职务党员设置了政策法律宣传岗、科技推广普及示范岗、村级经济发展岗、文明新风和卫生管理岗、计划生育监督岗、村务财务监督岗六个岗位,要求农村党员根据个人自身特点,自主选岗,使他们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自身作用。这项我们已经开展,但由于党员思想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落实的比例不是很高。

三、强化党建责任,健全党建体系

为了落实党建责任体系,从起,我们――县县委就制订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并在中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就是明确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责任,明确县委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等“五岗”职责。在具体中,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分别建立了乡(镇)、村党建联系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即1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乡镇、一个村级党建联系点、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一――贫困――,并带头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06年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2006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篇二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和村级换届选举两个课题,对部分镇乡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课题一:村级组织建设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作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决定》,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健全规范了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针对个别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不能很好履行其职责,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对其进行了辞免职,并重新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新的村委会成员。二是民主决策的落实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大部分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基本上经过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签联章后实施。三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四是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五是积极开展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三)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项目开发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在三年内由县财政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扶持薄弱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快薄弱村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五帮一”活动,即县级领导、镇乡联村干部、县级机关单位、强村和强企联合帮扶一个薄弱村,开发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并连续结对帮扶3年。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一市镇新山村通过低洼田改养,由原来的经济空壳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的经济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党员发展工作力度,重视女党员、年轻党员的发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11个,比的206个减少195个,无女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35个,比19的185个减少150个,女党员比例达到12.3%,比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二是重视党员的教育阵地建设。几年来,花大力气进行党支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今年从党费中拨出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增添电教设施,各镇乡和行政村也相应出资共建。目前,全县90%行政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三是积极探索党员管理途径。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今年在上海、天津建立了两个家私协会党支部,加强了外出党员的管理。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虽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一是村党支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其次,支部内部闹不团结,争权夺利。再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讲原则,程序不规范,拉帮派、搞家族化。二是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认为他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你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能力,重大决策不让党支部知道,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发生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还认为他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造成村两委会互争高低。争权夺利。对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无人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二)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1、干部队伍整体呈现老化、弱化的特点。一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03岁,其中30岁以下的仅24名,而60岁以上的却有23名,大部分集中在40岁至60岁期间;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3岁,30岁以下的只有30名,60岁以上的也有18名。全县808名村支书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72名,占21.3%,小学及以下却有226名,占27.97%;821名村主任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01名,仅占12.3%,小学及以下却有221名,占26.9%。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三是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无信息无门路无技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有的干部甚至本身是困难户或光棍,需要他人帮助。

2、视村主任为“村长”的观念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相当部分的农民认为村主任就是村长,于是进一步认为村中的事务理所当然应由村长决定。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村主任以村长自居,将农民自治组织视作行政组织,视作“村长”负责制。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行为上的`失范。

3、村干部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较普遍。有的村干部本来党性、公仆意识还比较强,也有当好村干部的愿望,但由于待遇低、报酬难兑现,家庭收入少、生活困难,所以不得不弃职赚钱,以维持生计。导致村干部外出,工作精力难到位。据统计,808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490名不能经常性地在村工作,其中10名常住县外;821名村主任中有275人不能经常性地在农村工作,其中8人常住县外。

4、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差。一是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不讲原则,办事不公。在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甚至扶贫救济物资安排上,优亲厚友;二是民主意识不强,村重大事项如土地征用、沙石资源开发等只是由党支部或村委会决定,没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有的甚至由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三是法制观念淡薄,用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甚至腐化堕落;四是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信仰动摇,参与宗教宗族活动,甚至凭借自己的权势起着骨干作用。

(三)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1484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94名,仅占14.1%,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229名,却占48.7%;二是党员年龄老化,农村党员中30岁以下的只有1075名,仅占7.2%,而60岁以上的有3766名,却占25.4%;三是女党员少,只有1832名,仅占12.3%,比全县女党员比例14.2%低1.9个百分点,更是低于全市女党员比例的1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外出多,管理难,作用难发挥;三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党员不参加义务劳动、抵制缴纳税费、抵制工业征地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四是不合格党员处置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以不伤害感情为标准,反对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

民主选举上存在宗族、宗派拉帮结派、贿选现象,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民主决策上还存在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的现象。民主管理上大多数村尽管制订了各级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具体落实缺乏制约措施和约束力。民主监督难以到位。大多数村都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好多村民主监督小组都有名无实,没有对村里的村务、财务进行全程监督。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2、宗族宗派和宗教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全县83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下的有636个,占76.4%。这些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4、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一是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不够。尤其对通过直选产生的村委会成员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二是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不够大,党员出口不够畅。三是对村干部的教育不到位,往往只是在刚换届后,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一次培训,并且时间短,质量难保证,个别地方只是流于形式。平时对村干部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后备干部推荐只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缺乏透明度和群众基础,并且备而不用。

三、明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

明年将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大将如期召开,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任期届满将面临换届选举。同时,随着wto的加入,人流、物流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农村稳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所有这一切都将对明年的组织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为此我们建议明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在抓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个主题的同时,全面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固本强基”工程是县委作出的连续实施三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此,我们明年仍将抽调千名机关干部,组建300个工作组进驻300个村,集中一至二个月的时间,进村入户帮助农村开展工作。工作中着重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好农村干部党员,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村干部党员的精神面貌,增强农村干部党员的发展信心。同时,帮助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二)健全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村两委会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认真搞好村级换届选举。一是全面实施村党支部换届“二推一选”制度。即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党支部委员候选人,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后,进行党内选举。具体操作程序为:分别召开党员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评议并推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对党员和村民的认可票数公开进行统计,凡票数未超过半数的,不再推荐为下届支委会的初步候选人,票数达到半数以上的初步具备候选人资格;乡镇党委组织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后,由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二是实施村两委会主要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村委会主任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作上岗承诺,村党支部书记除向全体党员作上岗承诺外,还要向全体村民及上级党组织作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个人利益之类的许诺,如宅基地审批等。三是鼓励村党支部成员经过法定选举程序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其他成员是党员且具备条件的,要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充实进党支部班子。非党的村主任,要加强对其培养教育,使其加入到党组织中,这样既增强了两套班子的合力,也有利于培养人才。四是坚决查处选举中的贿选活动,必要时给予党纪处分,治安处罚,甚至绳之以法。五是要加大对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社长问题的引导力度,要运用多种手段确保村党支部书记顺利当选村合作社社长。六是加强新当选村干部的培训。换届结束后,县委要组织全县832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期分批,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一次全面的素质培训。各镇乡党委也要利用镇乡党校组织其余村干部进行一次素质培训。

2、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在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二票制”,即分别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公开推荐村后备干部,并通过公示、考察,切实选好一批村后备干部。二是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给予压担锻炼。既可以推荐到村干部助理岗位,也可以到乡镇政法办、农办等岗位挂职,还可以采用干部互派,到异地挂职,特别是从不发达乡镇到县内或县外发达乡镇挂职,通过实际锻炼,使其早日成熟。三是继续做好后备干部培训,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教育。

3、全面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村党员干部预警防范责任制。乡镇联村干部作为该村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主要干部要对其他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大还要对全体党员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内聚力。同时,要建立乡镇党委领导约谈村主要干部制度、接待日制度。

4、继续实施新世纪“四个一”人才规划,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表现,并出台处置不合格村干部工作意见,拟订不合格村干部标准、处置办法及处置程序等,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进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良好氛围。

2、实施村干部补贴制度。一是撤并部分条件成熟的过小行政村,减少村干部职数;二是出台《关于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经济补助的若干意见》,对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根据村规模大小,分别给予每年1200-1800元的补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补助资金原则上根据各镇乡村民收入和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采取县政府拨一点,镇乡政府补助一点,村经济合作配套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

3、建立村干部目标考核机制。各镇乡在年初制订具体的目标考核办法,与各村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年终在村干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评定目标考核分值,并与村干部补贴挂钩。

4、开展星级党支部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共五项:一是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二是党员队伍建设;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规章制度落实;五是精神文明建设。评比结果在镇乡、办事处、村三级上墙公布。通过评比,使各村党支部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健全村级审计制度。一是在换届选举前要全面实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二是重大工程、项目结束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加强平时对村集体经济审计。通过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使村干部依章办事、合理使用村集体经济,提高用钱办事水平。

(四)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村干部依章办事的自觉性。

1、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做到村两委会职责上墙,理顺两委会关系,使两委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合作共事,切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印制村干部工作手册,做到村干部人手一册。各项制度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健全工作议事规则。凡是重要问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一般先由村党支部提出议案,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先在党员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讨论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本村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的事项,经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及时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需要盖章的,须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并实行联章联签,使用时按规定审批和登记。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听证会由党支部主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作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共同听取全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员、群众共商村内大事。

3、实行“三务”公开制度。即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公开形式包括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两种,公开内容要规范、易懂。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党员教育。一是要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和电教播放点建设。二是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以党员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形式的党日活动,如劳动竞赛、举行纪念重大事件活动等,做到寓教于乐。党员电教一方面要依靠上级提供片子,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制作一些身边的典型事例的片子,从而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电化教育要多提供一些实用技术类、身边事例类的片子,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

2、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制订《关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提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处置意见,集中精力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队伍的出口,以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注重党员发展工作。一是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在积极分子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各个环节都必须向社会公开;二是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凡涉及到村主要干部的亲属发展党员都必须报乡镇党委预审,防止党支部家族化;三是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4、加强外出党员管理。出台《**县外出党员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出党组织的设置、职责任务、合格外出党员的标准及有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促进外出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六)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要继续实施“五帮一”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原有集体资金保值、增值。三是要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山海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课题二:村级换届选举

一、存在问题

通过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直选,一方面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增强,在下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村民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将进一步增强,村民如何选好村干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参选的候选人总结了经验,在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赢得选民的支持的同时,也会以一些消极的不正当的手段博得选民的好感。为此,我们分换届前、换届中、换届后三个阶段对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换届前

1、突击用权。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的支配下,部分村干部在眼看就要下台之际,用足甚至过度用权;有的村干部为了下届能够连任,充分利用现在手中的权力资源,为明年的换届选举打下基础。主要表现为:一是突击用钱,盲目上项目、搞建设,将村里的集体资金用空,在此过程中大搞吃请,自己也从中得到好处;二是突击发展党员,尽一切力量发展自己家族、自己圈子里的人,为自己下次换届选举打基础,个别党员甚至动员党组织关系在外地的且不应迁入本村的党员组织关系迁入本村,为自己争得选票。三是宅基地审批。违反规定、违反村庄规划,审批一些人情地、后门地。

2、工作积极性受阻。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怕中怨,认为栽刺不如栽花,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个别村干部还做群众尾巴,美其名曰:“保护群众利益”。如一市镇某村委会主任带头围攻镇干部,反对殡葬改革。

3、对民主进程认识不够。一是部分村干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识不够。认为村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民主意识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太早、太超前;二是部分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对村党支部换届实施“二推一选”制度感到怕,怀疑村民能力,担心自己在村民民主推荐这一关,难以控制,导致失权失位。

(二)换届中

1、贿选。在选举中,候选人为达到当选目的,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采用吃请、施以小恩小惠、甚至一掷千金等方式拉拢选民,争夺选票,影响选举的公正性。且贿选手段具有多样性和隐敝性,导致选举结束后面对少数人的贿选举报,证据难取得、尺度难把握、性质难届定。

2、宗族、宗派干扰。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利用选民的宗族心理和宗族取向进行煽动,拉拢选民;有的利用宗派势力,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致使选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小姓、中间派选民左右为难,甚至离家避难。另外,个别地方宗教势力也影响选举。结果使部分村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影响农村的稳定。

3、邪恶势力抬头。个别村一些游手好闲的无赖或地痞流氓等恶势力,不择手段,恶意攻击别的候选人,有的恐吓、威逼群众,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选举的进程。

4、村民代表选举将成为热点。通过一届的运作,村民代表会议已成为村一级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村里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都需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它直接左右着一个村的村政。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村经济合作社这个管理村集体经济的最有实权的管理机构人员的组成。随着村民代表会议地位的提高,使得很多人去竞争这一岗位,又由于村民代表选举缺乏严格的程序操作,导致村民代表选举很容易出问题。

5、村主任差额选举反响较大。在调研中普遍认为,村委会主任实行差额选举弊多利少,一方面使优秀人才落选,因为落选的候选人在第一轮海选中票数居前二位,且在本村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使两个候选人之间产生矛盾,造成派性,影响农村的团结、安定。

6、村委会成员结构难把握。由于实行“海选”具有不可预见性,导致村委会成员的年龄、文化结构都难以把握,出现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妇女参政更为困难。个别年龄偏大(60岁以上)、文化偏低(小学甚至文盲)的人也当选,这些人本身就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7、某些选举工作环节易出问题。一是选民界定上须严格把关,一旦疏忽,将导致整个选举无效;二是代票委托给贿选披上合法的外衣,一定程度上使选民的意志不能正确表达;三是流动票箱容易出现夺票、抢票、威逼选民等现象。

(三)换届后

1、落选后工作不移交。一些村干部在换届落选后心理极不平衡,对村里的工作不办移交,破坏工作连续性,特别是财务与公章不移交,致使村里的正常性工作无法开展。同时,对新一届村干部工作百般阻挠、干扰,造成新老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对立,影响整个村的工作。

2、村两委会关系不顺。主要表现为村两委会相互对立,党支部越权包办,村委会位置不正,越权揽权,两委会争权夺利,使整个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新当选村干部管理经验缺乏。部分新当选的村干部上任后,工作热情较高,急于为群众办事,但由于从来没有在任何管理层任过职,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不了解办事的程序和规矩,遇事不懂得商量,办事不民主决策,造成干部间隔阂,产生矛盾闹不团结。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换届选举三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换届前

1、加强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出台有关纪律,防止突击用权;二是联村干部加强防范,多开会、勤下村,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镇乡党委需召开专题会议,对村干部进行教育。

2、开展干部述职评议。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现任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的表现,并做好不合格村干部处置工作。

3、推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换届选举前,对各村财务都要进行一次审计,改变以前三年审计一次的做法。如果村数较多,确实来不及的,对经济往来较多的村必须审计,一般村推迟审计。

(二)换届中

1、加强宣传。一是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让全体选民懂法、依法、守法。二是要宣传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教育村民在选举时,要看候选人的品质、能力,客观分析,不要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三是要宣传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2、依法选举。选举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实施,做到内容程序都要合法。在选举方式上要尽量做到集中选举,秘密投票,确保村民行使民主权利。

3、推行村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人个利益之类的许诺。

4、严厉打击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证据确凿的贿选行为必须绳之以法。

(三)换届后

1、加强培训。对全县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县委统一集中培训,其余干部由各镇乡党委负责培训。

2、加强民主决策。凡是村里的重要问题都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直至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做到决策民主、公开。

3、加强民主管理。一是要健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并打印成册,做到干部人手一份,使村各套班子依据各自的职责、依章办事。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对大额开支,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二是重大事项需盖章的,要实行两委会联章联签制度。

4、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二是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为掌握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全县*个乡镇区(街道、场)约*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基层治理专题调研。

一、总体情况

*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农村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常住人口*万人,户籍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县*个镇街共有*个村,*个村民小组,行政村党组织*个(其中:村级党委*个、村级党总支*个、村级党支部*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个)。

全县党员总数为*名,其中农村党员*名(*岁以上的有*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综合城镇化进程、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因素,根据调研情况,*县的农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城中村,*个,占*%;
城郊村,*个,占*%;
农业村,*个,占*%。

二、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都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实施大抓基层战略,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尤其是开展基层治理*+*+*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县农村地区地域广、差别较大,目前,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层治理的“两差”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差。当前,村(社区)“两委”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弱,任期*年没有给群众留下很好的业绩,群众的生活、公共设施都无明显改进,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统揽能力、影响力不强,村民有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党组织,而是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等,群众对党组织和村干部的认可度不高。二是村民自治组织力量差。村委会在农村地位比村委会高,不尊重党支部的领导。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没有独立的班子、账户和办公场所,法人代表一般都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委会决定集体“三资”的处置和集体经济运作。

(二)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两缺”问题。一是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一些村干部民主意识薄弱,部分群众对村务工作不知晓、不理解、不支持,干群感情生疏。目前,村民代表党员比例不高,村小组长党员比例也较低,党员与群众联系少,群众认可度低。二是村务工作监督的缺位。民主监督不完善,一些事关全村发展、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以村主要干部碰头决定或“两委”班子讨论研究居多,少数任职时间较长、资格较老的村支部书记不管大事小事都是个人说了算。村务公开不规范,公开的范围不广,公布的形式单一,公开的内容不齐全。

(三)农村基层治理的“两落后”问题。一是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全县*个村,。全县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村有*个,占*%,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村有*个,占*%;
收入为*的村有*个(龙田镇下洞村),占*%。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道路交通建设不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普遍缺乏,环卫设施差等等。

(四)农村基层治理的“两多”问题。一是空心化村多。*处于珠三角边缘,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对农村年轻人吸引力非常大,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数是“*”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债多。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兴起,这些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粗放型企业,环保措施不到位。同时,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科学种养知识和技术薄弱,过度依赖和过量滥用农药化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五)农村基层治理的“两涣”问题。一是民心涣散。主要体现为村民凝聚力、团结力弱,没有主心骨,村里缺乏共同的“道德约束”、民心散乱,基层“一盘散沙”。二是民俗涣失。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不少村的传统习俗工艺、民俗风情得不到有效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危机。

三、农村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欠缺。一方面,村组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模糊”。有的乡镇认为村组不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资源和条件,发展视野不开阔,大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仍然沿用“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以致养成农村基层干部长期不作为、不主动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村组发展没有走特色经济之路。乡镇(街道)没有因地制宜研究指导,以致一些村组盲目找项目、投资金,发展一些短期项目、不切合实际的种养项目和带有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污染项目,造成村组集体经济“二次负债”。

(三)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出现“架空”。目前,行政村作为行政体系最基层的一级,承担着上级政府延伸下来的职能。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行政村无资产、无资源,没有说话的“资本”,相当于“空架子”,很难行使自治组织的职责。村民小组直接面对群众,且实际掌握着农村大部分资产资源,本应是基层治理主要力量,却由于不是法定自治组织,没有对应的职责、权利,被排除在管理格局之外,自然村经常不听从行政村的领导。

(四)农村基层组织运作机制不健全。一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不到位。有的村片面强调村民自治,使党组织对村中重要工作、财务开支和项目投资等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二是基层自治组织运作机制不规范。自治组织每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多由村主要干部的意愿决定,个别村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主要村干部不敢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很难就村务管理发表意见。三是基层组织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到位,大多数村监会成为“稻草人”。

(五)乡村民俗文化的失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批涌进城市,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了乡村的主体,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失去了“源头活水”。乡村传统的家风家训没有很好传承、村规民约没有行动上的“约束”,导致了农民精神家园失守、丧失了道德判断准则。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推进农村基层治理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治理的主心骨,结合*县实际,主动以党建带动提升基层治理,重点要把握好“七个方针”:

(一)要让党组织“强”起来。一是党组织班子成员要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及时进行调整软弱涣散的干部,在全县储备年轻优秀的村“两委”班子人选,选派好第一书记,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和致富带富能力。二是基层党组织设置要应建尽建。大力实施“强镇带村固组工程”,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建党委或总支、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实行应建尽建。三是基层党组织阵地要强。按照《*县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指引手册》,标准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每年按照*%-*%的比例重点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后进村跃升为先进村。四是基层党组织运作要规范。按照“三会一课”流程图,“党员活动日”、民主决策机制、党群联系会议等,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运作制度机制。

(二)要把党员队伍“管”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通过“*+*”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即*名党员联系*户左右群众,组织党员与邻近村民实行结对帮扶开展常态化联系,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二是精细分类管理党员。对“在家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困难党员、非公党员、流动党员、后进党员采取不同方式分类管理。三是打造党员品牌管理示范点。深入打造“三看三比”争做党员先锋示范村、“星级党支部、党员示范户”党建示范村等一批党员管理品牌并逐步推广。四是擦亮“农家党校”教育新平台。在推行“农家党校”深入农村党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土专家”对农村党员及村传授致富经。

(三)要对自治工作“严”起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机制,一是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县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县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千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等制度机制。二是加强对村“两委”运行机制的管理。加强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管理,要求每村每年*万元办公经费补助中,党建工作费用不低于*%,服务群众工作经费不低于*%,日常开支不高于*%。三是加强对村“三资”管理。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社委会(理事会)支配处置集体资产,明确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和管理职责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权限,整合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统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对村监会运行的管理。按照打造中组部村监会全国试点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村监会试点的成功经验。

(四)要让村民“富”起来。一是“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致富。抓好全县选派*名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第一责任,抓好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切实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二是“合作社党建”引领致富。大力推进“合作社党建”工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摸式,鼓励农村党员通过创办或入股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做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是“本土农村人才”带动致富。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对农村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实施“农家党校”、职称评聘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村技术技能实用人才。

(五)要让农村“美”起来。一是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引领环境美。按照*县“*+*+x”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推进*县幸福村居“四个行动计划”“十个一”行动计划、打造“宗祠文化”行动计划、村庄“穿衣戴帽”行动计划,推进美丽农村建设。二是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引领人文美。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党员做“公益活动”带头人,带动村民义务参加劳动,或者以低酬劳动兴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深入推进“红色村”建设引领乡村美。抓住*县低冚村、芒派村入选全省*个“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示范带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六)要让社会组织“撑”起来。一是重点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多的现状,建立妇女互助会有利于凝聚妇女集体、维护妇女权益、纾解妇女困难,推动社会良性运转。二是重点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建立老年人协会或老年人协会党支部,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干部、复退军人等群体丰富的经验。三是重点发挥乡贤理事会的作用。在自然村普遍成立“乡贤理事会”,协助村“两委”开展治理活动,发挥参谋建议、桥梁纽带等作用。

(七)要让村风民风“正”起来。一是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设立奖教助学基金、乡村民俗文化专项基金,扶持保护乡村传统优良文化,积极培育和传承文明乡风。二是坚持“十要十不要”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全县各村(组)按照县委模板重新制定《村规民约》,促进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三是开展文明评选“一十双百”行动。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个文明村、*个文明户、*个荣誉村民。对获得文明村荣誉的,在农村公共基础建设政府的资金资助优先考虑;
对获得荣誉村民荣誉的,在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个人政治荣誉方面优先考虑。用模范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本村建设,形成全村“利益共同体”的共同观念。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篇四

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借鉴“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以“五争五强”(即争创五星级班子强核心,争当创业型干部强素质,争建规范化机制强管理,争学郑培民精神强服务,争创现代化新农村强实力)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先锋工程”。现将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选好配强两委班子

1、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顺利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两推一选”是指以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我们在全县确定了30个支部开展了“两推一选”的试点,在的支部换届时全部推行了“两推一选”。村委会换届我县自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于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公推直选;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中又全面实践了公推直选的选举办法。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6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1%;338个村进行了公推直选。通过换届,一大批年纪轻、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提高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和指导工作到位。县委专门成立了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实行了常委分片责任制和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并从人大、组织部和民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分片指导小组,直接到乡镇和村具体指导。各乡镇实行了乡镇领导联片包村责任制,对“重点村”主要领导亲自挂钩联系。同时,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从机关部门中抽调了66名骨干力量,组成21个县驻乡镇工作指导组,对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实行全程跟踪指导。

二是按章依法办事到位。在选举前对所有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指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及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党章、“一法二办法”,确保人人掌握选举工作程序;把好了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关,做到法定程序一个不少,应交给选民的权利一点不留,使工作环环相扣。同时,充分发挥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作用,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既使其发挥核心作用,又确保做到公道正派;既指导到位,又不包办代替。

三是两委候选人的素质到位。在支部换届选举中,我们制定了“五有五不准”的任职标准,在村委换届中制定了“四有四不宜”的任职资格条件,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在确定候选人时乡镇党委和村选举委员会严把政治素质关,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从候选人名单中“拿掉”。从这次换届选举的结果看,一些素质不高、任期内工作业绩较差的支书、主任纷纷落选;在此基础上,一大批比较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当选为村支书和主任。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力。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4名,比上届减少179名,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2%,比上届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篇五

一、抓好党建有目标,实现发展有规划。

1、年初镇党委针对xx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按照与县委签定的«乡镇党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申集镇2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意见»和«申集镇2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量化分解表»,明确了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并与各村党组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党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按照“让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利益”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两个结合”。我镇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做到与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保证用经常性教育巩固集中教育成果,促进新时期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培训学习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党员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表彰激励、自我纯洁和党员发展机制。二是建立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管理机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是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创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四是建立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及抓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通过建立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

三、抓住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3、以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有关党委换届的指导意见和精神,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组织基础。严守“五条纪律”、“十项规定”和“十个严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保证秩序不乱,工作稳定,圆满完成了党委换届的任务,达到了优化镇级领导班子的目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4、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准配强“一把手”,对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5名干部给予了停职或免职处理,同时对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的5名干部,给予了行政记过或党内警告的处理,二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选拔配备年轻干部,使每村达到2--3名。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制度,重点抓好村“两委”一把手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行政管理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四、以夯实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5、重视选拔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我镇不断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一是做好选派项目资金的使用工作,做到无挤占无挪用,积极引导他们将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指导他们用好用活专项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做好继任书记的选举产生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对第二、三批选派干部重点突出“六抓”,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保证他们全面主持选派村工作。

6、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和“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活动,同时结合此项活动扎实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到年底力争实现申集、南乔、彭集、马集、于张等5个村达到“五个好党组织标兵”标准并实现申集、于张2个村达到“新农村示范村”的标准。同时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人民群众反映好”的标准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活动。

7、进一步探索村党支部设置形式,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以现有村为基础,按照农村党员从业情况和年龄结构,突破区域界限,将党员人数在50以上、产业特色明显、条件成熟的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全镇以产业链设置党总支7个,并在总结成立镇种、养协会党支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区域在设置党总支的村分片设置2--3个区域党支部,在7个设置党总支的村中共设置党支部16个。同时以协会、基地依托,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按党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和个人意愿,划分专业党小组39个。大力加强专业协会党组织建设,镇成立了种植协会党支部和养殖协会党支部,现管理党员161名,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共培育15户协会党员示范户,并对协会党员实行绩效管理,调动协会党员“双带”的`积极性。农村经纪人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年初制定了农民党员经纪人发展工作计划,把一批精明能干、勇于开拓、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热心农产品营销的农民党员作为重点发展到经纪人队伍中,同时注意提升农民经纪人素质,加强市场信息、法律法规、经纪知识的培训,不断优化经纪人成长环境。今年在全镇范围内培植76名党员经纪人,其中女党员3人。通过极引导党员、干群带头从事农产品经纪工作,逐步建立“市场、经纪人、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