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大全(18篇)

时间:2023-11-01 01:22:34 作者:雅蕊 精选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大全(18篇)

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联系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

2.教师引导:大家的家又美观又温馨,听得老师都想去参观一下了。不过老师这也有一间“住宅”,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那就是蟋蟀的住宅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蟋蟀的住宅。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1.结合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教师指导。

2.请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修建住宅的?

(2)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

(3)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

(1)小“蟋蟀”们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如何建造。

(2)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

3.再读课文,谈感受;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请学生们展示课前搜集成果。

分享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

(2)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畅所欲言。

(五)小结作业,收束课堂。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作业环节,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一方面总结收获,另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课下则请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习性。

本组的单元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也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从单元要求出发,在教学中学生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而作为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因此在巩固提高以及小结作业部分,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的结果。我想,大家一定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聊一聊“父母的爱”这个话题!出示课件(板书: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以亲切的语言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讨论交流,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体验父母的爱。

场景表演,表现父母的爱。

1、展示:选择最有自信的小组,展示课前排演的生活场景剧。教师请出小演员,将准备好的头饰帮他们戴好,进入“父母的爱”生活故事表演环节。

2、评议: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评议,如语言、动作、神态、内容等,大胆发表看法。

(设计意图:真切的场景表演,演绎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父爱和母爱,既打动在座的家长,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三、阅读故事,评说父母的爱。

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提供的三个小故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故事阅读交流,选择同一个故事的同学编为同一个小组。

1、分小组读故事,理解内容。

2、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发言示例:

小组一:刘明明的妈妈太过溺爱孩子,刘明明什么都不会做,做事丢三落四,我们小组觉得这种母爱虽也是爱,但对孩子成长造成障碍。

故事中的妈妈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立。(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二:冯刚的爸爸也太严厉了,考不好就挨训,冯刚都不敢考试了,爱孩子,就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而不仅仅是训斥。负负责,这种爱是挺不负责任的。(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三:李路杰有位好爸爸,他懂得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结果李路杰在尝试中取得了成功,这会使他在以后的成长中更有信心。(同组成员补充)。

(设计意图: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关键,分组交流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组合小组,让全班学生充分“动口参与”,实现“口语交际”。)。

四、结合实际,说说父母的爱。

1、小采访活动:同学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类似课文中的事,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你的同学,了解了解好吗?同学之间自由进行,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通过采访,为自己的发言找到依据。

2、学生在采访活动中互相说说生活中的小事,然后踊跃发言,参加全班交流。

3、在同学们交流发言的时候,老师既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又要逐一梳理问题,比较集中的围绕主题展开交流,适时补充,发表见解,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再次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小记者采访活动”的情境,采用访谈的形式调动学生多方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巧妙引导学生置身“访谈”之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

五、亲情沟通,交流美好的爱。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都爱自己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有的也来到了我们学习的现场,让我们敞开心扉,做一次爱的表白吧!

1、学生:心里话说给爸爸妈妈。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有感恩,也或许会有渴求,那就走到父母跟前,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大胆的、用最富有爱的语言说出来吧!

2、家长:告诉孩子你会怎样关爱他们。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们爱的心声一定打动了你们,相信你们一定明白了正确的爱是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有力支撑。那就放下家长、长辈的架子,走近您的孩子,和孩子做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吧!

交际取得更大的的实效性。)。

六、教师总结,布置习作练习。

师总结:是的,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消除代沟;又要学会理解、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相互理解爱的每一个人!

作业:请同学们将今天的爱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最后教师的总结是爱的宣言!成功的口语交际为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文,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3、培养热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有一个可爱的生字娃娃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很想跟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们做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在黑板板书“鱼”。问:“谁来叫出它的名字?”(个别抽读两三个后全班齐读)现在鱼字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跟它打打招呼?全班齐读“鱼”。

2、刚才“鱼”字宝宝悄悄问候老师,它想到田字格爷爷家去拜访拜访,怎样才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谁提醒鱼字宝宝要注意些什么?请看大屏幕(角子头,田子身,一条尾巴在下面)。

师在田字格里边示范边讲解,注意将田字中间的一竖用红粉笔描红,学生跟着书空。

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的“鱼”描黑,(师巡视,提醒孩子写字和握笔的姿势,写完后要求孩子将笔宝宝送回家。)。

3、说话训练,认识“热带”。

鱼字宝宝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它带来了它的好朋友跟热情好客的一(1)班小朋友认识。老师将热带鱼图片出示,显示“热带”两字,问“哪个小朋友能出它们的名字?”指名小老师教读,全班齐读。

4、给“鱼”字组词。

师问:“除了热带鱼,你还知道哪些鱼?”

二、认读生字,初学课文。

1、复述课题:我们今天要观赏的是美丽的——全班齐读课题。

2、在课文里,漂亮的热带鱼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翻开语文书p54页,老师读,你来听,注意听准每一个字的读音,左手压书,右手指字。

3、刚才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好多小朋友也在小声地跟着读,看来大家很想跟我们漂亮的热带鱼做朋友,大家试着读一读课文。

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生个别读文)其它的小朋友认真听,看他是否把课文读准确了?左手压书,右手指字:他读哪,我指哪。

5、热带鱼告诉老师,它还想听听你们谁能读得更准确!(抽生个别读文)他读得好不好?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全班齐读课文)。

6、小朋友们,你们把课文读得那么准确。热带鱼很喜欢你们,想邀请你们到它们家去做客,现在,热带鱼就派向导来接我们啦!想去的孩子用你漂亮的坐姿欢迎他们的到来!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出示测一测,抽生读生字)。

7、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现在,请跟我到热带鱼的家里去做客吧!我们可要做文明的小客人哟,一定要叫准确这些热带鱼宝宝的名字!(翻出热带鱼图片,各种形式认读生字)。

8、师说:“现在,我们的小火车也被美丽的热带鱼吸引过来了,火车、火车开哪里?”

9、和孩子们玩了这么久,我们的热带鱼生字宝宝想休息了。让我们快乐地跟它们说再见吧!(再次复习生字词)。

三、指导读文,整体感知。

1、如今,热带鱼生字宝宝游回了课文里,你是否还认识它们?(谁来读第一句?)。

2、你想知道小小的热带鱼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刚才,在欣赏热带鱼时老师听到了无数的“哇”声,你们的“哇”是想告诉老师这些热带鱼怎么样?(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这是一些热带鱼?训练孩子将话说完整)。

3、它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是啊,这么多颜色的衣服,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出示“五彩衣”词语),谁来叫出它的名字?(板书:五彩衣)。

穿着五彩衣的热带鱼,可爱吗?漂亮吗?我们男、女生就来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美?(右上角板书:读美)。

横排1、2、3随机抽读。

5、(出示:尾巴,要求学生拼读“巴”)学生拼出“巴”以后让他们观察书上田字格“巴字宝宝有几笔?”“要把这个字宝宝写漂亮,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老师边板书示范边提醒?”

生书空、描黑、1号本写一个。笔宝宝回家!

6、亮眼睛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热带鱼是怎么摆尾巴的吗?谁能用手来做做这个动作?真漂亮!愿意做漂亮热带鱼的小朋友起立,来做做这个动作!读读这一句!

7、这些披着花衣的热带鱼向我们游来了,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玩,做着游戏,(课件演示)你猜猜它们的心情怎么样?(生回答:开心、快乐….)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分享分享鱼儿们的快乐!

四、回顾板书,书空“五”,背诵课文。

1.今天我们观赏了——生齐读课题,它有着可爱的体形,穿着——五彩衣。求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五”,它的横折的横写在哪里?(横中线)你们真是亮眼睛的乖乖!谁来当小书法家带领同学们书空?这些漂亮的热带鱼在水中快乐地——做游戏!

2.你们喜欢这些漂亮的热带鱼吗?杨老师也很喜欢它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看谁读得美?(多种形式的赛读)。

3.表演读文。

4.这么美的热带鱼你要怎么保护它们?

五、布置作业——。

画热带鱼。

示范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2、指名说。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

2、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

(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读诗想画画,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诵,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复习生字词,写字指导。

1、抽读生字、词卡片,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醉”这个字。

2、指导写“忙”字(方法同前)。

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难点: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以学为主的语文教学设计

1、认知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同学的感性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同学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知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身有什么发现。

2、把自身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同学从以下方面汇报1、“俺”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2、“俺”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俺”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协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同学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同学准备展示自身的日记。

以学为主的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则”等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份”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则日记,感悟小女孩的情感变化。

3.有写日记的兴趣,初步了解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规范日记格式。

教学过程:

交流碰撞,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奇的新朋友,请看大屏幕(出示动画日记)谁发现这位新朋友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发现。

2.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女孩的日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儿认真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也就是说有两篇日记,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日记。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第一则日记,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看看课文下面的拼音,力争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别忘了标出段号划出词语。

2.日记读完了,生字都会认吗?

(1)哪位小老师来给大家领读一遍?(课件出示:则昨纱羡慕粉料套份妹)。

(2)我来指你来认。

3.生字会读了,那词语你们也敢读吗?

(1)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吧!(出示词语:学校妹妹书包一份一套昨天镶着布料橱窗小气羡慕迫不及待)。

(2)有请女生读。

(3)男同学挑战读。

4.现在我们把生字和词语送进课文里,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篇日记读得更加通顺、流畅。谁来试试?(学生分段读课文,评议。)。

三、感悟体味,激情诵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朱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猜猜:默读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读,用脑想。)请同学们试着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从这段文字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逐句汇报,教师相机逐句指导朗读,并随机引导了解“羡慕”的'意思。(羡慕的眼光是什么样的?那你有没有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羡慕过你吗?说一说被人羡慕的感觉怎么样?)。

3.带着这份感觉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买白纱裙已经成了小女孩的一个愿望,她的愿望实现了吗?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此时你就是那个小女孩,把你的迫不及待,把你的失落,把你的生气通过朗读读出来吧。(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愿望落空了,小女孩十分的失望,还带着埋怨,可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妈妈说那一份是给阿英妹妹的,此时的你有什么疑惑?其实文中的小女孩跟你们一样有她的不明白,谁能读读这两个带问号的句子,读出她的疑惑,读出你的见解?(个别读)。

2.刚才我们通过两个问号读出了小女孩的疑惑,那你从感叹号中有读出了什么?

3.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竟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情感,看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应该要关注文章的标点符号啊,我们一起把作者的疑惑和她心中的怨气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

4.课文学完了,那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说妈妈小气吗?

6.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女孩理解了妈妈,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四、了解日记,熟悉格式。

1.课文学到这儿,你知道日记的格式吗?日记里可以写一些什么?(同桌讨论)。

2.汇报交流。

3.总结:日记就是把我们在这一天所见到的,所想到的,所经历的,所听到的事记录下来,如果能加上你的感受就更好了。希望日记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好朋友。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课文读懂了,相信大家把字也能把写得很棒,看着大屏幕,谁来读读这4个字?

2.大家仔细观察这4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3.你会用它们组词吗?

4.范写“妹”。

5.剩下的字,老师不做提醒,相信你也会写好,大家说是吗?我们把这四个生字练一练吧。

6.同桌评议。(如果书写正确、工整、规范且顿笔摁笔到位请画三颗星。)。

7.作业:

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这么多的老师,我们上了一节语文课,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课后把你想说的话试着用一篇日记写下来,我们下一节课交流好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找一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2、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并预习课文。

2、课件。

一课时。

1、学生背诵的《长征》诗。

2、学生自由谈谈长征。

3、简介作者。

4、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1、学生快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a、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的多读几遍。

c、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班级交流。

1、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简单的记下自己的感受。谈话: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呢,要想使故事精彩,必须抓住细节来描写,以及一个个动人的片断。

2、全班交流。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述。

3、小结:班长正是按着指导员的要求去做的,在精神上给予战士安慰和鼓励,就像“上级”,在生活上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就像“保姆”“勤务员”。

4、再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表现。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曲的鱼钩。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1、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指导朗读。

作者要用鱼钩表明自己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想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贵品质。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们的优良传统,那么让我们用歌声许下我们的誓言。

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注意讲解要点。

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的方法。

2、注意把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15金色的鱼钩关心同志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乞求、心头一软、忐忑不安”等词语,理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以及“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学习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圈点品读和交流研讨,感受藏羚羊伟大的母爱以及老猎人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感受藏羚羊伟大的母爱以及老猎人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教学准备:图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2.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接着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名同学读文,大家认真听。

1.请同学们再来快速浏览这一段,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藏羚羊?画出描写老猎人初次见到藏羚羊时表现的句子。

2.请你来读你所画的句子,并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通过读让大家体会到老猎人内心的兴奋?

4.就在老猎人举枪瞄准的那一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请同学看大屏幕。

过渡:跪拜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最高的礼节,藏羚羊是怎么跪拜?为什么跪拜?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同学们轻声读,读着读着你就会被某些字眼打动,你的心会不禁一颤。

1.乞求:苦苦哀求!

我们怎样把这种乞求的心声通过读表达出来呢?谁来试试?

(“扑通”是一种毫不犹豫的、坚决的下跪,苦求猎人放了自己!)。

3.还有吗?

“长泪”

藏羚羊在深深一跪的同时为什么流泪呢?(苦苦的哀求,沉痛、急切哀求猎人放了自己)。

它急得泪都流了出来,这是把苦苦哀求之情表现到了极点!!!就让我们把这些体会融入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读,体会藏羚羊内心的苦苦哀求吧!

如果此时藏羚羊能用语言来表达,它会对老猎人说什么?

生1:它是在苦苦哀求啊!它会对老猎人说什么?

生2:但它不会说话,只能把这心声化作这坚决的扑通一跪,化作这两行长泪了!

生3:我们能了解藏羚羊此时的心声,面对这一幕老猎人又是怎样的心理感受呢?让我们继续读课文。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老猎人怎样的心理?说说你的体会?

软:老猎人的心被藏羚羊的跪拜打动了一下。

松:老猎人要枪杀藏羚羊的念头松动了。

闭:这直接表现了他的于心不忍,但还是心一横扣动了扳机!

教师小结:在这里老猎人心一软是因为眼前看到的是:藏羚羊的跪拜。老猎人手一松是因为眼前看到的是:藏羚羊的跪拜。老猎人眼一闭是因为眼前看到的是:藏羚羊的跪拜。

毕竟他是个猎人,猎杀是他唯一谋生的手段,既同情猎物又要亲手开枪杀死他,两种心理的斗争突显了老猎人的矛盾心理。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也让我们隐约看到他内心的善良与厚道。

吃惊到什么程度?

这是老猎人内心受到的震撼、震惊啊!

如果前文的“扑通”一声体现出藏羚羊跪拜时的那份坚定(下转35页)(上接62页)的话,而此刻“咣当”一声则表现出老猎人内心受到的震撼之强烈,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

7.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同学们注意到这个词了吗?板书:一条命。

起初在猎人扣动扳机的时候,眼前的藏羚羊只是一个猎物,而此刻当他把这只小藏羚羊当成了一条命来看待时,这时的猎人已不在是个猎人的角色了,而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人!!

8.是什么力量使他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母爱)。

出示: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齐读!

学到这里,藏羚羊的这一跪已不再是简单的动作了,这一跪现在看来是那么神圣,。

再读: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9.这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引起了老猎人的反常举动,请你们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再来体会猎人的内心世界!

老猎人怀着怎样的心情掩埋了藏羚羊母子?谁来说说?

(悔恨、愧疚,后悔、忏悔)。

10.同学们看,刚才我们通过一边读文,一边思考体会到:老猎人最初把藏羚羊当作猎物时而产生的兴奋,直到现在把藏羚羊当作朋友而产生的深深愧疚,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老师觉得省二的学生很会读书!!

1.看几幅藏羚羊图片。

2.结合这篇课文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3.教师总结:“那我们以后就一起珍爱生命,善待野生动物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环境问题已是当前世界重大问题之一,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置若罔闻,人类会自食其果。唤起人们的意识,倡导人人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认知目标:了解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知识。

2、训练目标:通过采访、拍摄、书法、写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爱护地球母亲》活动课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据此,本课教学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大题化小,切合实际,简单易行)。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自由组合小组,选出组长,分配任务)。

3、制订活动计划。(收集资料,拍摄照片,调查、采访)。

4、展示活动成果。(手抄报、绘画、书法、宣传标语、摄影等)。

1、制作精致的:“智慧之星”、“表达之星”、“表演之星”、“收集之星”创意之星等若干个。

2、投影仪。

3、有关环境污染和优美的风景图片等。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

2、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露珠在闪亮,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他们都在幸福的享受着地球妈妈创造的美丽环境。

(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直观、生动的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光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动物、植物之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课伊始,情也生。同时,我还让他们跟随音乐哼哼唱唱,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一己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伤害,导致出现了下面这些画面。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2、师描述:河流干枯,荒芜土地,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语文活动课就是“爱护地球母亲”。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在课上,我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的当前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信息,让他们观看,通过自已的感官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促进参与品质的形成。)。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喜欢各种文娱活动的特点,在课前,我就让他们事先自由组合小组—信息组、采访组、摄影组、绘画组;编写环保小报、制作环保宣传牌、拍照等节目,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演,既对教学内容作了补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学的高潮。师生在欣赏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升华。)。

1、请出四个自由组合的环保行动小组。a.信息组b.摄影组c.绘画组d.问卷组。

2、展示成果。

a.信息组(组长汇报收集的环保知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有机垃圾(餐余废弃物)、无机垃圾(可再生废弃物、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

b、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充分利用。

(五大类: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

废纸——再生纸。

塑料——再生汽油(以聚丙烯为主料的不发泡塑料餐具)……。

c、国际上处理垃圾的方法:堆肥、填埋、焚烧。

中新网10月25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填埋就像是夹层蛋糕。(一层垃圾一层覆土,注意不要影响土壤和水流)。

堆肥——落业杂草+动物粪便=有机肥料(新加坡动物园)。

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师:适时的肯定和补充学生获得的信息,从而让其他学生从中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

b.摄影组(组长展示拍摄到的照片。)——师:看到这一切你们有什么感想?

c.绘画组(组长展示组员们的作品)。

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以后的行动.

d.问卷组(组长出示问卷内容。)——。

师: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小结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让我们为环保出出金点子吧!

4、学生汇报:

a.写建议书。

b.写信发宣传单。

c.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d.出手抄报。

e.写书法。

f.表演。

g.摄影展。

h.制作警告牌……。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起,其参与激情会极为高涨。当他们畅谈自己在活动中收获时,同时自己也进行了深切反省,我及时注意课堂调控,及时捕捉反馈信息。根据知行统一的原则和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学生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动人的歌谣轻轻扣击着我们的心弦,张张小报拂过我们的视线,是啊,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今天的课堂中,同学们畅谈感受,积极参与(评出绿化小标兵)。老师相信,只要每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绿色的人间!让我们随着音乐伴奏轻轻唱起来!(点击课件)播放歌曲《装扮蓝色的地球》的伴奏,让学生边拍手,边哼唱,在愉快的气氛中离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室。)。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了解苏武的生平和关于他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中“匈”的写法需要提醒学生,不要丢掉最后一笔“丨”。

2.朗读指导。

从结构上讲,本课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雪地又冰天”“渴饮雪,饥吞毡”等语句讲述的都是苏武受到的磨难,而此时苏武仍能“心存汉社稷”。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身临其境”为基础,首先使学生感觉到苏武经受的折磨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再了解此时苏武的坚定态度,学生才能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短短11个字,把人生之中最关切的两种思念表达得格外清楚。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时刻煎熬着苏武,而这样的身心磨砺经历了漫长的十九年。“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这又是怎样坚定的意志、对祖国怎样的赤诚啊!所漫在朗读时,理解苏武经受的苦难是基础,产生崇敬之情是关键。

(1)结合朗读的重点而言,本课的阅读教学着重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体会苏武的“苦”,这种苦包括自然的风霜对身体的摧残,更有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而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当一个人身心都受到折磨的时候,意志是很容易被摧垮的。从这一点上讲,苏武历经十九年磨难而气节丝毫不改,的确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二是产生对苏武的“敬”。理解了“苦”,自然就会产生“敬”,这种敬是敬重他的为人、崇敬他的气节、敬佩他的品质。

(2)苏武的意志坚定如铁,面对匈奴贵族的威吓而面不改色,历经十九年的磨难而毫不动摇,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着重体会这一点。

“渴饮雪,饥吞毡”“入耳痛心酸”“两地谁梦谁”,这些语句都说明苏武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对于痛苦的感受丝毫不比其他人迟钝。正因如此,人们才敬佩他,匈奴才会“心惊胆碎”。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多了一份坚定,多了一份信仰。

(3)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两处对比,即“历尽难中难”与“心如铁石坚”的对比,“任海枯石烂”与“大节不稍亏”的对比,这两处对比正是人的意志与所经历的磨难的对比。越是艰苦,越是衬托出苏武的坚定;越是感受到这种艰苦,就越能使学生产生崇敬和感动之情。

4.活动提示。

(1)“朗读”中提出要体会苏武的坚贞不屈、不辱使命的可贵精神,教学策略参见上述。

(2)思考与交流。

这两个问题,是要让学生读过课文后能够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的相关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至于苏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同的学生也许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但是一定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第二个题中出示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反映的是苏武经受的磨难,第三句表现的是苏武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3)拓展与运用。

讲苏武的故事不必强求每个人都讲,也不必占用过多的时间来完成。

(4)积累。

这里安排的是清朝诗人、书法家、画家郑燮的《竹石》,要求学生背诵下来。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学生也许对“匈奴”一词比较陌生。“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我国自古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同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同汉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白云”

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课前准备:挂图奖励品。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

3、揭示课题:家(正音,分析字形)。

1、有四个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们是谁呢?

2、投影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

4、描述:刚才我们把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送回了家。大家看,它们的家在这儿是多么美丽呀!有蓝蓝的天,有红红的花,有绿绿的草,还有清清的河水。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看课文里有几句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说说课文一共有几行?有几句话?

(2)分句指读,并相机认读生字,评议。如:先指读“白”——出示“白云”读——放入句中读。

(3)连起来读课文。

4、再自由读课文。

5、指名读全文。

6、小组读——齐读。学习生字1、出示:白云2、指导书写。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能够做到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多学生能够在自学中掌握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能够针对课文中的某段话、某个词发表自己有个性的感受,并随手写在书上以备与他人讨论交流。我班学生特别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不必给学生做过多琐碎的讲解,学生就能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完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然后组织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三个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蕊”的写法。

2、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练习配乐朗读投影:生字学生准备:课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教师直接板书“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思考:同学们,一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接着板书完课题,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尽量将课文读通

2、生字出示生字、词

吐蕊一嘟噜枝丫筑巢驱赶嫌宝藏

学生“开火车”领读生字。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说说大地在和谁说话?

三、细读诗歌、品读赏析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前4节内容浅显易懂,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以读为主,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能够自己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故在设计品读诗歌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设计以下两个环节:

(一)进入角色,以读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内容,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情境,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用心的默读以下课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在读流利的同时,尽量将大地的话读懂。

4、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你的同位听听,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大地想说的话。阅读时可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在书上与同位交流。

(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指导学生用“心”来说话,用心来朗读,用心交流。)

5、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二)借助文本,换位抒情

四、激发情感,以写续情

1、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吧?对你想说的人、物敞开心扉,大胆的说出来吧。

2、也尝试着用课文中出现的“假如”、“即使”关联词语,仿照课文的前四段,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大地对万物的话,也可以换位说说万物对大地的话语;也可以离开书本,自己设定说话的对象。)

3、学生仿照课文的前四段,将自己想说的话,也来写一篇简短的小诗。

4、组内交流,推荐一篇优秀诗歌。

5、全班交流推荐的诗歌,不满意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20xx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已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四年级的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言语过渡,并且书面言语水平逐渐超过口头语言水平,四年级的学生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作文的起步阶段。抓住这个关键期,重点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怎样抓好这个关键期呢?从作文的结构入手,从细节入手,在阅读了学生很多写人的作文后,发现了他们在利用对话刻画人物上写不生动,不得法。因此将对话中的提示语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突破点,写好提示语,对话就能更精彩。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习作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知道怎样把提示语写具体。

2、在练笔时尝试运用例文中所习得的方法,让对话描写更加精彩。

借助对例文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习作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知道怎样把提示语写具体。

在练笔时尝试运用例文中所习得的方法,让对话描写更加精彩。

一、精心选材,激情导入(2分钟)

1、今天这堂课,老师要送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想看吗?(播放无声电视剧《家有儿女》第二部第23集《神秘的礼物》)(32秒)

2、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

3、人物不说话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剧就没什么看头了吧?你看很多同学在习作的时候,爱把习作里面的人物当成了哑吧。人物忙这忙那,就是不说话。所以,孩子们一定要记住让习作里的人物开口——说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对话。(板书:对话)。

过渡:写对话首先得知道什么呀?你们听(播放有声电视剧)

设计意图:用有声和无声的电视剧片段进行比较,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中悟到在作文中我们也得让人物说话。

二、学写提示语“悟方法”

1、悟“让提示语内容生动具体之法”6分钟

a.他们说的话老师已经写下来了,一起来快速地读读。(出示剧中对话1,生读)

b:读起来有趣还是看电视剧有趣

d: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没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这些说话的样子写出来啊,吸取教训,看看老师改后的对话,你们班谁的朗读水平最高,请他为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思考这段对话写得怎么样?(出示剧中对话2,生读)

e:老师改后的对话好些了吗?说说你认为改得好的地方。

总结:你们真会欣赏,我们写对话时不能光写你说,他说,我说,要写进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板书: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把像这样的谁说的,怎么说的,这样的语句叫做——提示语(板书:提示语),把提示语内容写具体,对话中的人物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子的对话,才是精彩的对话。(板书:精彩)

2、悟“提示语位置摆放之法”5分钟

a:同学们再看大屏幕,迅速的浏览,同样是这段文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对话,但是什么不一样了?(出示剧中对话3,浏览)

b:有什么不同?板书:提示语的拉车式,推车式,挑担式。

c:观察得真仔细,会发现还会归纳,谁来说说这位置变化有什么好处?所以,请你记住提示语的位置由你自己做主。(板书:提示语的位置)

过渡:提示语位置变了,跟在他后面的什么也在发生变化。

3、悟“提示语标点使用之法”4分钟

你们看出示ppt4,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总结:同学们,会写提示语了吗?说说怎么写?你们真不简单,看似简单的提示语里面原来藏着这么多奥妙呀!它就像漂亮的花朵那样,只要写好了提示语,(板书:写好)就能把我们的对话装点得更加精彩(画花图形板书精彩)。我相信在下面的小练笔中,你们一定会“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通过四次ppt对话展示,将写好提示语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直观易懂,学生很容易领悟。

三、修改练笔,活用方法

2、很好,能发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相信在你的修改下和老师的温馨提示下,你的对话会写得更加精彩,好,开始动笔。时间7分钟。

4、同桌交换习作,为每一处用心的修改像老师这样打上一个星星。5分钟

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当通过人物的对话,通过描写他们说话的样子,你们笔下的有个性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其实我们在写人物时除了外貌,心理描写以外,还可以用对话来刻画人物,这就是对话的妙处了。

四、总结提升1分钟

其实,写好人物对话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聆听的耳朵,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加,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板书设计:

写好提示语,对话更精彩

动作,

神提语

态示气

位置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

(1)师板书课题:成语游戏。

(2)齐读。

二、游戏过程。

(一)带有数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1、同桌互说。

按规定的时间。

2、交流成果。

抢答。每答对一个给所在队加一分。

十全十美等。

(二)、填成语,组对联,讲意思。这些对联都是千古名句,对同学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1)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几步(海阔天空人)。

(三)、按要求说成语。

(1)aabb式如开开心心。

(2)abac式如多才多艺。

(3)aabc式如头头是道。

(4)abcc式如历历在目。

1、、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各类词语。

2、、交流展示,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汇报的词语多。

(四)、成语接龙。

1、由老师给每个组指定一个字,进行成语接龙。

2、由老师出一个字,按一至五组的顺序进行接龙。

(五)成语运用。

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一段基本通顺连贯的话,看谁用的成语最好最多,全班交流,好的给小组加分。

三、小结。

根据量化得分,评选最佳团队,鼓励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积。

累成语、用好成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向往,船多、桥多、歌多的水乡让我们迷恋,我们的家乡哪里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多?让我们走出校园,仔细观察,认真搜集,也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美好家园吧。“我们的家乡哪里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多?”是从教材中提出来的问题,学习《小山村》、《水乡》后,将问题引到“我的家乡”。通过综合学习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园。情境设置有由此及彼的过渡特点,是吹响以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号角。

1、当个小画家:家乡的天蓝吗?地绿吗?……细心观察,把你最想画的.画出来。

2、谁的故事多:家乡人多故事自然也多,身边发生的;听别人讲的,你能多搜集几个吗?

3、学做小诗人:《水乡歌》中,诗人笔下的水乡令人神往,你也当个小诗人,认真去观察,仿照《水乡歌》遍一首小诗,把我们的家乡描绘出来吧!

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有的画画,有的作诗,有的打听家乡故事,有的搜集家乡的特产图片。或悉心观察,或耐心打听,或到处收集,或三五成群,或独自活动。

家乡歌。

家乡什么多?

房子多,

这一座,那一座,

座座房子排排坐。

家乡什么多?

南果多。

东一片,西一片。

片片南果压枝弯。

家乡什么多?

车多,

农用车,公交车,

来来往往如穿梭。

家乡什么多?

人多,

这儿有,那儿有,

大家都是好朋友。

1、学生将描绘的画贴在黑板上,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心中的家乡。

2、学生讲家乡的故事,有的是听来的,有的是从书上读来的,都是对家乡的认识和看法。

3、展示诗作:有些喜欢写诗的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编写了属于自己的歌。

4、家乡集锦:有的学生搞了小小图片展,并用彩笔做了点缀,这是出自他们灵巧的小手,有的学生拿来了家乡的特产:花生、甘薯、玉米粒、南果梨……这是他们精心合作的结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有效的落实到课堂中才是关键,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是实现这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式学习既是“课改”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

语文教学设计有效合作探究

良好的目标意识是教师制定好目标的前提。目标的制定要以吃透教材为基础,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意图,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反之,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也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第三,对于每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妨运用多种策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鼓励自主学习。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如:《生命的壮歌》一文通过动物界的两则故事,告诉人们蚂蚁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其中都蕴含着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请学生自主学习,列出问题。全班交流时,我请学生提出问题,再请已经能够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蚂蚁和羚羊的逃生方法。接着,我就教学重点加以梳理,与学生一起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通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反思两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四个“语文课堂”:

一、给孩子一个“对话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一个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师生对话”。

二、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所以要陪伴学生度过每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引领学生去读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提高所学知识,每日利用午读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

四、给孩子一个“感悟”的课堂。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生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如学习《故乡的河》,让学生体验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美丽家乡介绍给大家,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祝愿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学生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