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黛玉之死读后感(案例13篇)

时间:2023-10-31 15:10:35 作者:紫衣梦 实用黛玉之死读后感(案例13篇)

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展示自己与书中人物的共鸣,以及对书中事件的反思与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黛玉之死读后感

《红楼梦》有这样一种魅力:让悲伤慢慢侵入内心,即使在读过很久之后,也常常为这场大悲剧而愁绪万千。

书中的《枉凝眉》唱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尽!”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诸多悲剧里最让人魂牵梦绕、万般嗟叹的。

一边是金玉姻缘,一边又是木石前盟;一边是封建家庭选定的标准媳妇,一边是心灵相通的红颜知己。贾宝玉苦苦徘徊,终究敌不过封建制度的力量。“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眼睛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柔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黛玉的清高个性也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节最让人记忆深刻: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常人看来,落英缤纷该是无比美妙的场景了,可是面对落花,黛玉想到的却是自己死后的情景,竟然到达无法释怀,潸然泪下的地步。在现实社会中,除了宝玉,再没有别人能够读懂她的心灵。可是宝玉常常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停地被封建礼教的追随者拉向他们那边。我们常常在书中读到黛玉生气的描写,难免留下她小气的印象,其实她小气的背后却是自己与封建制度默默的反抗。无法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在她病危之际,丫环紫鹃四处求人,却无人肯帮;贾府为避免晦气,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边是喜庆的结婚场面,一边是死前的凄婉哀怨。“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是那样的受禁锢,哪里才有理想之地?可见黛玉至死都不放弃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任悲愁慢慢悠悠浸入思绪,一点一点地凉上心头。人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却在封建的枷锁下生离死别,前世今生永难见。

真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之死读后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天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段葬花吟,亦是一曲离人之殇,愁断了千古女子的悲伤泪。看过了多少诗词歌赋,最让我揪心回味的还要数《红楼梦》中的《葬花词》。据《红楼梦》书中所说,《葬花词》是黛玉因晴雯不开门,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秋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已,哭了几声,便顺口念了几句的一时感慨。《葬花词》可谓是字字含愁,句句带泪,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倾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红楼梦》,喜欢林妹妹,这和《葬花词》对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动体现,与其寄人篱下的凄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开的。

花落,葬了伊人泪。没有了那份清高的孤傲,她躲开众人,手把花锄出绣帘而去,你道是她尖酸刻薄,却不知她有多少泪珠儿在漆黑的夜晚落寞的流下,她的悲哀同这些落花一般,质本洁来却要深陷污淖渠沟,这样的女子如何能忍受,她宁愿拾一抔净土掩风流。即使没有人来明白她,她也依旧那样傲然于世,并非一味哀伤凄恻,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抒发,可惜命运却让她无从逃离,即便满腹才华,即便是世外仙姝,即便是有众人的疼爱,她到底魂归太虚,时代的风刀霜剑让她避无可避,连同她的爱情也无可避免的幻灭在肮脏的尘世。

其实,每天在劳作之余,看一回《红楼梦》真是一个极佳的,陶醉于十二钗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陶然于红楼诗词的雅律美韵,有时总会忘情猜测:假如林黛玉不死,那两位娇生惯养的情痴是不是能经受生活的磨砺?永远都会有人在看完葬花后发出同情的感慨,却没有多少人会想去为她拂去眼角的泪,别说她是个不存在于世的女子,但她却真真的让你为她哭泣,让你为她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

林黛玉葬花读后感

天气渐渐凉了,看着花的凋谢和叶的飘落,我思绪绵绵,想起了电视剧《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那一情景,那种忧伤的画面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难以忘怀。

那是秋风乍起,落花纷飞的季节,贾府花园里到处一片花谢花落的景象,满园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画面中黛玉满目凄凉,手执锄头,肩挎小布袋,捡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进小布袋内,并不时的低声哭泣,落花的凋谢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与命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不断的感慨,忧伤的音乐旋律随着她的哭泣声此起彼伏,我仿佛身临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缤纷的世界,泪水不断涌了出来。

这一幕结束后,我久久未动,无法立即从那忧伤的旋律中清醒,不记得过了多久才回到现实,并顿时醒悟:花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不必缅怀这一自然现象,这些飘落的花儿,她们毕竟曾经有过辉煌,生命虽短暂,但她们没有虚度,而是在绽放的时候尽情绽放、尽情美丽。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她们的飘落既是对大地母亲的回报,也是为了来年的更加繁荣,所以她们的飘落只是无声无憾的归隐,在归去的时候她们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们实在没有伤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们在乎的应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风景,不必感怀过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风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将是充实的。

林黛玉读后感

黛玉母亲去世,抛父进京,《林黛玉进贾府》即通过黛玉的眼睛观察到贾府方方面面的人物。

首先出场的自然是林黛玉。作者对黛玉容貌的描写共有三处:黛玉进府后,众人眼中的黛玉体弱、有自然的风流态度;王熙凤夸她“标致、气派”;宝玉眼中的黛玉美貌多情。

弃舟登岸后,黛玉乘轿来到荣国府,先到贾母房中拜见,此时贾母登场。贾母是宁荣二府备份最高的老人,因此首先介绍。之后见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这几人都是略写。之后在贾母的吩咐下,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登场,作者介绍了这三人的容貌,然而因不是主要人物,故也是略写,而且是群体描写。

之后出场的是本回的主要人物——王熙凤。作者为王熙凤的出场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首先,在王熙凤出场之前,黛玉已经和众人见过了面,知道贾母身边人物的状态,即“恭肃严整”,之后王熙凤“大笑”着出场,一下子烘托出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特殊地位。正因为她地位高,身份特殊,所以敢采用这种“放诞无礼”的出场方式。之后作者不惜笔墨,铺排形容王熙凤的衣着和容貌。王熙凤穿金戴银,珠光宝气,反映了她精神上追求不高,俗不可耐,不懂高雅;喜欢聚财敛财,人前炫耀。外貌描写中最能体现作者对王熙凤性格定位的便是“丹凤三角眼,柳叶吊稍眉”。因为在麻衣相法中,“三角眼”、“吊稍眉”是“刁钻”、“狡猾”、“淫邪”之人的特点,作者故意这样写,恰恰是为体现王熙凤刁钻、狡猾的性格。之后王熙凤对黛玉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机变逢迎,表面上夸赞黛玉,实际上又阿谀了贾母,安慰了迎春三姐妹。她的又哭又笑也反映了她见风使舵的特点。回王夫人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精明能干。之后黛玉去见贾赦、贾政,作者对此二人采用了虚写,因为这二人并未正面出场。这样处理,避免了叙述上的重复。

最后是宝玉出场,在宝玉出场前,作者已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通过王夫人和林黛玉母亲的描述先点出众人眼中宝玉的特点“混世魔王”、“顽劣异常”,然后宝玉正式登场,作者再铺排描述宝玉的衣着及容貌,点出黛玉眼中的宝玉“最是极好”,表现了宝玉与黛玉之间惺惺相惜,此一见面,黛玉便将前番听众人所述的宝玉其人的特点彻底推翻。

《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说,选入中学课本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小说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节选。我们可以对比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一窥红楼梦的伟大成就。

林黛玉读后感

可叹停机德,谁堪咏絮才。玉带林中玉,金簪雪里埋。

黛玉每烧一张诗稿都会想起往日的种种。从自己刚到贾府时受到众人宠爱,与宝玉的第一次邂逅。“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自己不正是因为宝玉在如今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尊重女性而喜欢宝玉的吗?后来又随众人一起入住大观园。可谁又知道在世人眼中“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其实是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乡。在潇湘馆中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多亏有宝玉相伴才能度过。想到曾与宝玉闹过别扭而难过;为宝玉为讨好自己而对自己说过的甜言蜜语而高兴;为宝玉对自己说过的海誓山盟而害羞。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宝玉会这么狠。难道女人就不能拥有自己的幸福吗?难道女人的地位就这么低下,不能寻找自己的爱情吗?难道就没有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吗?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这时她忽然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幻境,黛玉走到一个石碑坊前,碑坊上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有处有出无”石碑坊旁有一块石头名曰“前生石”黛玉来到石前。突然,她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西方灵河畔上有一块三生石,三生石旁有一棵绛珠草,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得以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修成女体,后乘昌明太平盛世下凡造历还恩。

黛玉明白画中的三生石便是宝玉,绛珠草就是自己。自己今生乃是来报宝玉的甘露之惠。黛玉喃喃曰“今生我泪已为一人流尽,债已还,情以了。”说罢走进幻境。

回到大观园的潇湘馆,紫鹃见黛玉把诗稿烧完后便晕倒了许久不醒就上前探了探气,发现黛玉已经断气。紫鹃赶忙去禀报与贾母。“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黛玉之死读后感

在此之前,我将旧版《红楼梦》看过许多次,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感伤。尤为悲剧的便是《黛玉之死》,幼年看红楼,只叹金璧辉煌却在弹指间湮没;少年看红楼,可悲宝黛之悲伤。

每每看红楼、读红楼,颇有感伤。记得去年红楼重梦,于此十分期待,但当看到《新红楼》中浮夸的建筑,怪异的妆束,满心的期待只剩半数。可是考虑但为了表达出不同的艺术也就不再多想。然而,今天终于把长达50集的《新红楼梦》看完了,让我看到一个不同于之前的金陵梦。看到新版黛玉死时,我有些诧异,有些不可思议,只是觉得对于黛玉的死太过香艳,不够正派。还有,我不明白为什么黛玉死的时候一定要斜卧在床塌上,我想问她是在等待什么,是等待从塌上到下早死吗?“你,好,好,好”之时的配音是好像有人掐住她的脖子,致使她无法呼吸而说出那样等待许久才能听出的话语吗?这一点让我想到了87版时《黛玉之死》,陈晓旭扮演的黛玉临死前,她对宝玉的奋恨的,眼神中的崛强,属于文人那股高傲!而新版我丝毫看不到黛玉的崛强,黛玉的孤傲!我所看到的黛玉裸死并不是因为李少红对原文李纨道:“林姑娘的衣衾还不拿出来给她换上,还等多早晚呢。难道她个女孩儿家,你还叫她赤身露体精着来光着去吗!”的误解,而是为了突出某种视觉效果。李少红所说的现代感,这一点,我从这一幕上完全没看出来,我觉得这是对林黛玉的不尊重。这种展现方式,对喜欢黛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虽然古时是有这样的习俗,要为死去的人擦洗,但是我觉得这一幕没有必要呈现在观众眼前。还有在贾母来了,紫鹃就放着一个半包裹着的黛玉,我不知道她在等待什么!为什么有将黛玉半露的身子以那样的姿态放在观众眼前?《黛玉之死》后,宝玉的疯狂让我看到了新旧的对比,新红楼总算有些出彩,黛玉的死对宝玉的打击,一个无能为力的少爷,那股悲痛欲绝的伤感,连爱人绝颜都看不到的心痛让人耳目一新。它之所以能给人那种感觉,完全取决于演员的把握度,在这里体现了新生代的崛起。所以《新红楼梦》能够带人走进宝黛之爱的情感世界里。只是,这一集侧重的是黛玉死后宝玉的痴狂,有些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配那样的音乐,给人感觉很像是悬疑惊悚剧,黛玉的死,肩背裸露,双眼红肿,结合着背景音乐像是凶杀现场。宝玉的梦境太过虚假,怎么会出现黑白无常呢,这里我不知道它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剧,是爱情剧还是神话剧?那场雪白的蒲公英居然也能理解为眼泪。

总而言之,《新红楼梦黛玉之死》不只是我,大家都争议颇多,有人觉得黛玉的死太刺激观众和黛玉迷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新红楼而言,所有的是非则在个人自己。

黛玉之死读后感

喜欢看《红楼》,却不是因为宝黛的爱情。

说来很奇怪,女人喜欢看《红楼》多数是因为爱情的份额居多,但是从小看《红楼》却是因为那份曲终人散的悲凉。

家庭的起落对现在已经成年的我影响越来越淡了,但是白茫茫的大地一片,宝玉失魂落魄的颠倒步履,熙凤风雪压顶的凄厉呼喊却始终是难以忘却的记忆,心里的某个地方,不经意的仍然会疼。

宝玉出家前手中的那盏破马灯还在风中瑟瑟吧,青灯古佛,何必历尽世间的苦方才想起那句遥远的阿弥陀佛。

只是在这场巨变之前,一缕香魂已黯然而逝,含着悲,含着怨,含着满腔对爱的无奈,黛玉怒焚其终生心血凝就的诗稿,咯血而死,正是应了她中秋赏月自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一个女人该为爱情付出多少?

我不认可很多人对黛玉的评价,黛玉的清高在现在的社会的确几无立身之地,可是黛玉对待感情的真和痴又有几人能够承担?况其才华又有几人能比?只是她的心更敏感更细腻罢了。

矫揉造作,使小性,爱耍小心眼,这只是女性的某些特质而已,难道这个世界都要让女人变得象男人一样才有趣吗?这个世界设立了男人和女人,每种人类就应该认同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大家都看得赏心悦目不是很好吗?所以女人的精致无可厚非,女人的女人气更是理所当然。

只是黛玉心里的苦无人可知。

红评家总是认为黛玉零落的身世、多病的弱躯是其忧郁的来源,其实我想说有些人可能生来即带有某些特质的,无可逃脱,就像尼采的母亲所说:尼采出生的时候眼睛里含满了全人类的悲哀。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眼神。黛玉的冷和傲是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这个天赋让她饱偿了爱情的苦。面对喜欢的人矜持不前,表面上一湖春水波澜不兴,但是内心的爱却是要化为泪浸湿鲛绡,化为血染透白绫。

青春少女的爱,纯真的不能碰,却也伤的不忍回首。

16岁的花季少女,纷繁芜杂,一样忧郁的眼神,一样骄傲的外表,到了30岁后的历经人事,沧桑几遍,褪去了青涩的外壳,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豁达。只是黛玉没有走出来,黛玉选择了黄土一g掩风流,不管她的锦囊收得了多少落红艳骨,世界尽头的香丘林妹妹随之而去了。

只落得俗人还在这世间游。红尘万丈,怎一个断字了得。

黛玉葬花读后感

四月二十六,正是芒种节。按照风俗要祭饯花神。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早开始忙碍了,吾独不见黛玉。而宝玉见到黛玉总是躲着自己,正奈闷自己哪里得罪了她,却发现地上有许多落花,于是他兜起落花,奔到那天和黛玉葬桃花的地方。

再说那黛玉因昨夜到怡红院遭拒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吟起了《葬花吟》。声音凄美动人,让人好不伤感。

林黛玉为何能吟出这么一首凄凉唯美的诗呢?这就要提起她的身世了,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到荣国府抚养。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真,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她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京网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所以昨夜宝玉没有和黛玉相见,自然让黛玉心中又气又悲,吟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由落花无人怜爱哀叹自己身世苦。

而黛玉自从进贾府第一天,知道这里不同于别处,自是做事处处小心。虽有贾母等人的疼爱,而敏锐的她更多感受到自己被人冷落,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真实的表现了自己寄人篱下处处提防。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老落人之两不知!”感叹青春易逝,纵使自己如今拥有稀世容颜,也逃不掉岁月的侵蚀。且自己现在身在他人家中,即使老死也无人知晓,感叹自己的身世。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林黛玉诗书精通,所以性格不免有些孤傲,她以为自己原本高洁的情操也能不被这腐朽污浊的社会所浸染,表现出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鸟儿一样拥有一双翅膀可以飞翔,也表明她不受封建束缚,背离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精神。

黛玉之死原文高中课文

教学目的:

1、熟悉黛玉之死的情节过程,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结局,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把握人物心理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变化,探究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能从环境描写人手去寻找黛玉之死的社会原因。

4、能在一定层次上以分析评价的方式来鉴赏小说的悲剧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黛玉临死前心理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2借助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描写来认识黛玉之死的社会原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想:

1.由粗读到精读,熟悉课文内容,能基本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2.教师设计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相互研讨,共同探究。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形成对问题分析的书面总结。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整体初读,整合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概情节,整体把握,井能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思考:根据情节发展,概括出黛玉之死过程中的几个阶段。

明确:惊闻娶亲,写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探望宝玉,写黛玉为知详情,往宝玉处问询,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焚绢毁诗,写自宝玉处回来后,“这病日重一日”“自料万无生理”,并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香魂飞散,写黛玉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宝玉而死去。

三、深入理解,归纳提要:

再次深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思考:在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找出描写黛玉心理变化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变化理解人物的心理。

明确:惊闻娶亲,“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已听呆了“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的直接描写和“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的动作描写都表明这个消息对黛玉的打击之重,这种重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逐渐加重,这可以看出黛玉得知消息后内心的活动非常激烈,由“心头乱跳”到“呆”再到“说不上什么来”,可见她对此事想得很多。

探望宝玉,两只脚“这时不似先前那样软了”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两十却又不答言,仍旧傻笑起来”,“瞅着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便回身笑着出来”,“走得比往常飞快”,“笑着随了往潇湘馆来”等等,这里反复写到黛玉的“笑”,见到宝玉“笑”、从宝玉处出来要“笑”、往潇湘馆来也要“笑”,这些笑里包含的感情是复杂的,有见到宝玉后的高兴,有得到宝玉“我为林姑娘病了”的回答的`满足,有心事得解之后的解脱,从中可见黛玉与宝玉问的一种纯真深挚的爱情。

焚绢毁诗,自宝玉处回来后,笑着对紫鹃等说“我那里就能够死呢”;想起傻大姐的话来“反而不伤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债”;紫鹃苦劝她保重时,她“微笑一笑,也不答言”,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自料万无生理”等等,这些内容中,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已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内心既有面对死亡的平静,也有着不甘,这种不甘表现在撕绢帕、焚诗稿这样的行为里,“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是从旁人的角度来写黛玉的心理。香魂飞散,病症加重,“那黛玉已不能言”,”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没有了”;“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稍微缓和了一些后,对紫鹃说道“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临终之前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无疑,这些情节都在表明在黛玉死去之前,宝玉在她心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外阅读,拓宽延伸:

课后阅读《红楼梦》第96、97、98回中除课文节选部分的其他内容,了解原作中这几回的完整情节。

板书设计:

惊闻娶亲(惊)。

探望宝玉(真)。

焚绢毁诗(痛)。

香魂飞散(恨?怨?)。

贾母绝情紫鹃同情。

黛玉葬花读后感

书的开篇是对于定位这个概念的定义: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下面是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夹杂了部分我个人的看法。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

人的心智是海量传播的防御物,屏蔽、排斥了大部分信息。一般而言,人的心智只接受与其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或者吻合的信息。

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是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简化是人类心智过滤信息的最大手段。排除自己不需要的信息。

一旦在顾客的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而简化信息并迎合用户的心智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信息量爆炸性的增长,产品的种类也是爆炸性的增长。

如何进入心智:成为第一。就像你只记得中国第一个航天英雄,只记得第一高峰一样,剩下的都会被心智忽略掉。

成为第一有难点,同样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领域站在第一的位置,比如中国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在性别领域内,做到了第一。

你看到的就是你想看到的:(例子)假设拿出两张抽象画,一张签上“施瓦兹”,另一张签上“毕加索”。然后请别人发表意见,你看到的将和你想看到的一样。非常有趣的例子,这个论断我也能接受,但它主要想表达的认知的排他性。而我又不自觉的引申了一下,你看到的就是你能看到的,人的认知是有边界的,对于边界之外的东西,你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你看到的东西是基于你的认知的。

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大概意思是同一个产品,很少有人能说出七个以上的品牌。

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专门试了一下,除了我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手机……其他的真的很难想到七个以上的平牌,就拿平时经常用的到抽纸,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你也可以试试。一般人们能记住的是前三个平牌,所以获利最多的也是这三个品牌。

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坚持数年如一日。这个应该是普世法则了,大家都懂。

精神不死在商业社会行不通,明知道一败涂地,无意义的坚持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适当的放手也是一种智慧。

建立领导地位,在任何品类中,第一品牌的销量总是大大的超过了排名第二的品牌。而且可以长期享受这种优势,至少不用担心未来一两年的市场份额,这也是获得消费者心智第一的最大诱惑。

处在领导地位的品牌未来保持这种状态,不需要时刻强调自己是第一的事实,而是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当市场上有其他特点的品牌出现时,应该在建立多个新的品牌进行打压,可以选择更宽泛的名称。在建立新品牌的时候,搭便车是一个大忌,很多人为了省事反而损失的更多。新的产品需要新的名称,新的管理团队。

针对跟风者,如果没有在阶级没有形成的时候可以继续追赶,一旦形成。最好的办法就是找空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继续一意孤行。所谓空位,其实也是一种定位,类似垂直领域,只服务某一个群体。当空位不够的时候,适当的创造空位也是一种手段。

名字的重要性,这个其实大家都懂,一个普通的名字和一个有亮点的名字,当你看到或者听到第一次,瞬间就会在内心形成不同的印象,甚至影响以后对其的评价。如何选择名字是一门学问,书中也列举了不少例子,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具备普遍性指导。有些不成功的品牌,并不是因为没有好的名字。但是还是有些原则可以参考,比如名字听着不顺耳,读出来不顺口,甚至用户看不到名字和产品的关联,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当然,如果没有名字就更严重了,它直接影响了品牌的建立。

关于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持续流行的原因,它在短期内确实有一定的优势,理解品牌延伸的关键之一是,把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分开来看。

一些关于定位(人、物、企业)通行的规则:理解文字、理解人、对变化持谨慎态度、有眼光、有勇气、客观、简单化、精明、有耐心、有全球视野、对他人的深刻剖析。

黛玉葬花读后感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要用“忧患”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讲得一点也不错,坚强的人是在忧患中成长的。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要把不幸,灾难当作我们成功的又一块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来与成功拉近距离。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捕杀鹿的凶残敌人——狼。经过20xx年的残忍捕杀,有先后六千多的狼被杀害。然而,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极度保护下,鹿群是有一段时间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很快,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这个故事中,鹿为什么在过度保护下,数量变得更加少呢?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给它们的过度保护使他们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不要总以为我们端的是铁饭碗,整天只知道当天和尚撞天钟,混日子吃大锅饭。这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在心中要时时为学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这样,我们才会免于被社会淘汰!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私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公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当公立学校学生数量递减到一定数量,国家就一定会淘汰教师,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每一个有眼光的教师,都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心中时刻有教育,心中时刻有学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争做学者型的教师、专家,在别人还没有准备努力之时,我们已笨鸟先飞,站到了教师队伍的最前列!

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确实是至理名言。所以说请大家勿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的事业铺平前进的道路!

黛玉葬花读后感

天气渐渐凉了,看着花的凋谢和叶的飘落,我思绪绵绵,想起了电视剧《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那一情景,那种忧伤的画面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难以忘怀。

那是秋风乍起,落花纷飞的季节,贾府花园里到处一片花谢花落的景象,满园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画面中黛玉满目凄凉,手执锄头,肩挎小布袋,捡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进小布袋内,并不时的低声哭泣,落花的凋谢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与命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不断的感慨,忧伤的音乐旋律随着她的哭泣声此起彼伏,我仿佛身临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缤纷的世界,泪水不断涌了出来。

这一幕结束后,我久久未动,无法立即从那忧伤的旋律中清醒,不记得过了多久才回到现实,并顿时醒悟:花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不必缅怀这一自然现象,这些飘落的花儿,她们毕竟曾经有过辉煌,生命虽短暂,但她们没有虚度,而是在绽放的时候尽情绽放、尽情美丽。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她们的飘落既是对大地母亲的回报,也是为了来年的更加繁荣,所以她们的飘落只是无声无憾的归隐,在归去的时候她们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们实在没有伤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们在乎的应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风景,不必感怀过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风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将是充实的'。

黛玉葬花读后感

虽然目前仅读了他的几篇文章,但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敬佩之情!这是一个怎样天才的人物啊,只活了39岁,但却是集物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这些头衔于一身的伟大人物!

我现在17岁,他的文章似乎已将我的整个人生看透。他的观点都是我所经历的生活的一个总结。一个又一个的相同点,一次又一次的共鸣,让我突然怀疑,我的生活是这么的普通,以至于连他——一个生活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经历的人都如此了解!在他的眼前,我是一个透明的人。

其中的一段很好的表达了此刻我激动的心情:“当一篇很自然的文章描写出一种情感或作用的时候,我们便在自己的身上发现了我们所读到的那个真理。我们往往因此而感动得要去热爱那个使我们感受到它的人,因为他显示给我们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而是我们自身的东西。”是的,我现在非常感动,也非常热爱这位令我感受到自身东西的人——帕斯卡尔。

他的思想是如此的锐利,深刻。

在第一篇《人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种品质可以在没有另一种品质的情况下存在,智力可能是强大而狭隘的,也可能是全面而脆弱的。”或许我的理解不够深,但由此我想到了两种人——专才和全才,相信大家听到这里也会发现这两种人和所形容的智力有着很大的相似点。“习惯于凭感觉下判断的人不理解推理的过程,因为他们往往看一眼就理解,并不习惯于追求原理,反之,习惯于根据原理推断的人不明白感觉上的事情,因为他们寻求原理,却没有一眼看透的能力。”的确,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凭借主观认识去判断身边的事物,而不会用追求原理这种需要拐弯思考的“麻烦”方式去看待问题。这就是数理思维和直观思维——数学家和思维直观的人的区别。

他在谈论雄辩时,形容得也让人感叹其准确。“真正的雄辩轻视修辞。”这句话应该就是想体现雄辩所用的理由真实得不需要修辞来证明其正确性。然而当我看到这句话是,我再次疑惑什么是雄辩:“雄辩是以甜言蜜语说服人,而不是以权思想录读后感1000字威;它是暴君,而不是国王。”据布伦士维格的解释说,国王是合法的,而暴君是非法的;说服力的权威是合法的,但雄辩的甜言蜜语却足以败坏人的意志。虽然他的解释说明了帕斯卡尔是在强调雄辩的强大力量,但我开始怀疑,雄辩所用的理论其真实性。是人们用花言巧语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别人的心中吗?“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在听者的位置上,在自己内心中检验讲话的委婉,以检查两者之间是否相符合,以及我们是否有把握使得听众完全信服于我们的讲话。”这样看来我的理解似乎是对的又似乎是错的。错在不是“花言巧语”,也不是“强加”。只能说帕斯卡尔对雄辩的理解太过深刻,以至于我无法根本理解其真正含义。

在心理学的领域里,他也有独到的见解。《说服的理由》讲诉的就是如何去说服别人是最有效的,他总结到:“当我们想要有效地纠正别人并指明他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可能就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正确,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会满足于这样的做法,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只是没能全面地看问题而已。”这里体现的就是对个人虚荣心的满足。每个人都不会喜欢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也正是这一点,人们更不喜欢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那样,自己的错误不在是个“秘密”,而是公开的“情报”。就像帕斯卡尔说的“人们往往更容易被自己发现的理由说服,而不太容易被别人脑袋里想出来的理由说服。”因此,说服别人发现、承认自己的错误,特别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说,那是难上加难。而帕斯卡尔提出的方法,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承认对方只正确的,只是在某一小方面没有思考严密罢了。等于说告诉对方,你本质是聪明的,只是犯了个小小的错误。相信任谁听了都会很高兴,那么接受错误也变得简单了。当然,我觉得若要实现这一点,对那位提出对方错误的人要求也十分的高,首先就要“注意对方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有心情去慢慢地开导对方,相信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也正是如此,这样成功的情况很少出现。

从这些看来,其实哲学不是人们所想的那么深奥,它仅仅是对一个人一生经验的总结,对一个社会常态的客观认识罢了。是其在原有的基础上,用更准确的语言去形容它,用更深层次的理解去看待它,仅此而已。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但哲学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逐步逐步地去认识。相信在有了更多人生经验后,我对帕斯卡尔文章的理解会有全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