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一下苏州 苏州政治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11:09:08 作者:影墨 最新报一下苏州 苏州政治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报一下苏州篇一

近日,我阅读了一份关于苏州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从中了解了苏州的政治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对这座城市的认识。这份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苏州政治发展的独特性和成果,也让我感到了对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自豪。以下是我对这份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感到苏州政治的特点是深入民间的参与和民主的决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苏州各个层级政府的民主决策流程和参与机制。我了解到,苏州政府非常重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立多个参与渠道,广泛征集民意。此外,苏州还通过举办各类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探讨民意和民众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政策。这种深入民间的参与和民主的决策为苏州政府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也为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感到苏州政治的特点是创新和开放。苏州政府鼓励创新,激发民众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苏州建设了一批创新示范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和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苏州政府也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培育出一大批高科技企业。除了创新,苏州政府还倡导开放的发展理念。苏州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外资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这种创新和开放的特点使得苏州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和投资热点。

再次,我感到苏州政治的特点是务实和高效。苏州政府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依托现有资源推动城市发展。报告中提到,苏州政府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环境治理、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苏州政府注重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这种务实和高效的政治特点让苏州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了苏州的全面发展。

最后,我感到苏州政治的特点是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报告中提到,苏州政府注重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苏州政府还通过设立创业支持基金、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推动社会公平。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的特点使得苏州成为一个安居乐业的城市,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结而言,通过阅读苏州政治调查报告,我对苏州的政治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苏州政治的特点是深入民间的参与和民主的决策、创新和开放、务实和高效以及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这些特点使得苏州政府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也为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为苏州的政治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希望这份调查报告的成果能够为其他城市的政治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报一下苏州篇二

近日,我阅读了一份关于苏州政治情况的调查报告,深感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和价值观触动。这份报告对苏州市的政治状况进行了全面剖析,让我更加了解了苏州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报告内容,我对苏州政治的发展方向和民众参与政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报告中提到了苏州市政治的主要特点,即市政府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高效率和公正性。这一特点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苏州市政府以清廉、高效、公正的形象深受市民的信任。这种高效率和公正性反映了苏州政府的良好治理实践,让我对苏州市政治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次,报告中强调了市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性。市民的参与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政治改革的关键。通过调查报告,我了解到苏州市政府大力推进政治参与,鼓励市民参与决策和监督,增加意见反馈的渠道。这一做法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政治参与空间,并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而在市民参与中,政府也将更好地了解民意,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政策的合理性。

第三,报告提到了政治文化的重要性。政治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调查报告,我了解到苏州市政治文化融合了传统与创新,注重文化传承和融合发展。政治文化的塑造不仅在于政府的宣传和推动,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我认为,苏州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的建设,以培育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素质,进一步提升市民对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政治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基础。苏州市政府在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推动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宣传教育等途径,增强市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价值观念。我希望苏州市政府能够在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以激发市民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升市民对政治发展的理解和认同。

总之,这份关于苏州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让我深感政治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苏州市政府在进行政治改革和推进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相信,只有通过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政府的积极探索,苏州市的政治发展才能更加稳健和持续。同时,政治文化和政治教育也是提升市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公共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期待苏州市政府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市民参与和政治文化的塑造,持续推进政治改革,为苏州市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报一下苏州篇三

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州的政治状况,我参加了一次政治调查,并撰写了一份报告。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苏州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苏州政治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苏州的政治调查过程中,我对苏州的政治环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苏州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紧密,政府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条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提高民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例如,政府加大了对环保工作的投入,提升了苏州市的生态环境。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民生福利的政策,包括医疗保险、教育支持等,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其次,我在报告中还指出了苏州在政治民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苏州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政府缺少对民众的广泛征求和参与。政府对于公众意见的回应不够及时和透明,导致了一些民生问题的滞后解决。此外,政府在权力监督和反腐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加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司法公正和政府的透明度,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后,我在报告中提到了社会团体对苏州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苏州的社会团体包括各类社团、非政府组织以及职业协会等,他们在反映民意、推进社会事务、监督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一些环保组织通过举办义务清理活动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些社会团体不仅是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发展和壮大,有助于提升苏州的政治民主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最后,在报告总结中,我提出了对苏州政治发展的一些建议。首先,政府应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对民众意见的广泛征求和参与。政府应加强民主决策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其次,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和腐败渗透。此外,政府应积极支持社会团体的发展,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增加民主决策的广泛性。

综上所述,通过苏州政治调查报告,我对苏州的政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在政治环境稳定、民生事务、社会团体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以解决。我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苏州的政治发展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报一下苏州篇四

调查报告: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设计的掌握能力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并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一般中小型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0%以上,如壶园、畅园,拥翠山庄;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15%以上,如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其中除少数亭阁外,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一)院落

院落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种建筑组合形式。由于当地园林面积不大,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许多幽静的环境,因而以院落来划分空间与景区,成为常用的手法。

按组合形式的不同,院落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庭院、小院和大型院落。

(1)庭院多位于厅堂前后,以墙垣,房屋构成规则的或不规则

的平面。如拙政园玉兰堂、狮子林燕誉堂,留园五峰仙馆的前院等。

(2)小院多布置在房屋左右或走廊一侧,面积较小,构图形式灵活多样。它的作用可使个体建筑或连续的房屋走廊获得通风、采光和美化,也可减少走廊的单调,同时并可作为次要部位的对景或衬托。如留园的古木交柯、华步小筑,网师园小山丛桂轩侧院以及其他各园曲廊转折处都可见到。

(3)大型院落多自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常用围墙,房屋、走廊、山石、花木等共同组成不规则的复杂空间。这种院子在空间上与外界有所划分,又可使内外空间互相穿插,增加了风景的层次和变化。如拙政园以玲珑馆为主体而组成的枇杷园可为代表。

院落的空间处理一般有封闭、开敞二种形式。

封闭式庭院可以造成一种安静的气氛,自成一区独立的环境。如留园还我读书处、耦园的西园藏书楼前的庭院。

开敞式院落在园林中也相当普遍,不论庭院、小院或大型院落均多采用。这种院落不仅可使空间互相流通,避免小空间造景的窒息,而且还能使院落内外相互借景,增加园景展开的效果。如拙政园小沧浪水院。

(二)建筑类型

园林建筑的类型,根据功能与形式,虽有各种名称,但具体建筑物的名称也常混用,不甚严格。现选择常见的几种主要建筑物说明如下。

1.厅、堂、轩、馆

园林中的厅堂过去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名称有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荷花厅、花篮厅等等。

厅堂内的天花普遍用轩,也是一个特点。它用椽子作成各种形状,有茶壶档轩,弓形轩,一枝香轩、船篷轩、菱角轩、鹤胫轩等。轩上梁架即可作草架,草架做法不拘桁柱,可使天花随室内平面布局作成各种轩的形式。

轩与馆亦属厅堂类型,但有时用于次要部位,或作为观赏性的小建筑,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留园的清风池馆。

2.楼、阁

楼,阁位置多设于园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间,一般作二层,上层高度为下层十分之七左右。楼阁如在园林中作为重要对景,位置应显明突出;如作为配景,则位于隐僻处居多。

楼的面阔多作三间或五间,偶有四间,三间半或一间带走廊的。进深可至六界,屋顶常作歇山或硬山式。园林中的楼,造型多富有变化,半槛、挂落随意设计。

阁与楼相似,重檐四面开窗,造型较楼更为轻盈。平面常作方形或多边形。屋顶作歇山式或攒尖顶,构造与亭相仿。阁也可建于山上或水边,虽只一层,也用此名。

3.榭舫

榭与舫多属,临水建筑。其形体为了与水面调和,从整个形体轮廓到门窗栏槛与鹅颈椅,每以水平线条为主。榭常为水阁,置于池畔,体态随环境而异。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常做成石梁柱结构,临水立面开敞。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多建于水边。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的一侧每设有平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舫的平面分前,中,后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则多为二楼,以便眺望,与苏州画舫相似。

4.亭

亭为休憩凭眺之处,也是园林风景中的重要点缀。亭的位置可设于山上,林中、路旁、水际,式样和大小因地制宜。亭有半亭和独立亭的区别。

5.廊

廊在园林中是联系建筑物的脉络,又常是风景的导游线。它的布置往往随形而弯,依势而曲,蜿蜒逶迤,富有变化,而且可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

(三)建筑构造

报一下苏州篇五

前段日子,我们去了那个我们向往已久的,那个被誉为中国建筑之精华的苏州园林拙政园。说是向往已久,其实我什么也不懂,甚至不知道对中国传统的园林该期待些什么。记得大一老师就告诉过我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造园艺术在世界上来说都是非常辉煌灿烂的,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然而我们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匮乏实在是到了让人担忧的程度。

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亲身体验一下传统中美的东西。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拙政园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它是一个容器,是一个供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是脚步停留的地方。而同时它又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是画面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视线停留的地方。

拙政园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

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不需要亲自建造,对现成的东西加以利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智慧。

顺着拙政园的那片荷塘往前看去,视线的尽端出现了一座高塔,与其说是高塔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不如说是园林将远方的高塔纳入了自己的范围之内。你站在假山上看着下面小桥上的人,而你不知道的是,池塘对面亭子里的人也正在看着你呢。将这些亭子、假山、树木、走廊、小桥,甚至是门洞,分别作为前景、中景、背景与其它几样组合起来,会产生多少幅不同的画面?如果再加上光线、天气的不同,又有多少种变化?难怪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体验一个园林的。

三、山水意境

有很多时候,我们的面前并不缺少风景,只是缺少一个景框。 一幅好画,应该给它配一个好框。其实,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景框的话,完全可以用统一的窗来处理。然而园林里的景框却是多种多样,有假山上的洞,有门,有窗。即使是窗,上面的格子也各不相同,从窗格往外看风景,就像一幅拼图一样有趣。

首先是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乐于使用的元素。它产生了倒影与假象,萌生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幻想。明明就在自己面前,却要绕过千道轮回才可以到达。在长廊里穿行,跨越小桥,翻过一座假山,通过一条小径终于来到了这里。

其次是山。如果说水是在平面上的阻隔,那么,山便是在垂直面上的屏障。假山在园林中起到的作用,就在于他遮挡了部分视线,使人们很难不对其后面的事物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其实婀娜多姿的假山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个极好的观察对象呢?将山水融入建筑,将建筑归还于自然。这样缠缠绵绵的意境,应该是古代那些诗人梦寐以求的。

即使是生活中诗意匮乏的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思绪也会随着这里的风飘起来吧。

园林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那就是你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空间体验,人在里面甚至会有迷路的感觉。站在每一个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角度看,也会是不同的姿态。

令人兴奋的是,这些空间体验需要人通过自己的双脚亲自去寻找,去发现。也就是说,即使这个园林已经建造好了,仍然需要游人去“补完”它,甚至,或许园林的设计者当时也没有想到沿着某一个路径走会得到怎样的体验。这样,游人便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了这个建筑的过程中来,不需要动手。

不同的人,在园林里能够得到不同的感觉。园林,就是一个小而丰富的世界。我们不必妄想用数码相机将苏州园林的每一景色记录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某一个时刻的阳光下,留下我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