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 课堂心得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6:39:03 作者:笔尘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 课堂心得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篇一

一堂好课它应该是有缺陷的,完美就失去了提高的机会,本次公开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

一是因为自己生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在教学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加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丰富课堂。

二是在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时间的把握还不够,造成最后课堂延迟了下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反映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有时学生生成的知识应该及时给予点评。

三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还不够特出,在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环节由于课件的演示出了问题,所以没有办法按设计一样达到完美的结局。

最后,感谢陈月强、林淑庄、曾新桓、吴彰龙和郭伟文等科组的各位老师,正是有他们坚持听我试讲和不断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才使本节课顺利完成,应该说本节课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属于大家共同努力的公开课。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篇二

1、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本课从当地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着手,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知识,树立情感,培养能力,是新课改中生活化的体现。

2、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整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展示活动为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发言,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过多的点评,只归纳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之间能有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情感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线索清晰,条理分明。在中外文化交融的今天,通过学生课内外的学习,以“阳西传统文化”为线索,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展开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篇三

-------《春》的教学案例

乐清英华学校初中部刘立辉

一、主题: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但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更能让人感受到“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这本是一篇传统篇目,现在放在新教材中教学,如何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如何教出新味?我大胆作了一次教改尝试,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放飞自己的想象,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顿时活跃起来,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背景:

10月18日,我在初一(1)班上《春》这篇课文,我仅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讲解,余下25分钟,我便放手让同学们进行自主探讨,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本文中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或你认为文中哪一个句子,哪个词语运用得最妙?)

2.本文的哪一点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接着,分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五分钟后开始回答。

三、过程(摘录):

……

师:同学们归位,现在开始发言。

(“呼”!几十只小手眨眼间都举了起来,有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让我说!”)

师:不要急,大家都有机会发言。

生1:我喜欢春草图。因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表现了小草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同时“偷偷地”“钻”等词富于人格化。

师:对!如果将“钻”字改为“长”或“蹿”行不行?为什么?

生(齐):不好。因为一改就平淡了,语言也不形象。

生2:喜欢春风图。它从触觉、味觉、听觉等方面写出了春风温暖、鸟语花香的特点。比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滋爱的感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佛面的感觉。

师:太好了!掌声鼓励!(鼓掌)由这幅图你们可以联想到哪些古诗?

生(混):“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吹又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继续发言。

生3:我想最妙的应该是春雨图。在作者笔下,春雨最具有诗意: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形,有“斜织”、“薄烟”的状,更有雨下的树叶和小草的”绿”与”青”之景。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师:我插一句:为什么雨会“斜”织?

生3:因为时令特点,“杏花雨”通常离不开“杨柳风”啊!

师:妙!写草儿的青哪个词最传神?为什么?

生4:“逼”字。因为小草颜色鲜艳得有点剌眼。

生5:我最推崇春花图。这里既实写了色彩绚丽的桃花、杏花、梨花,又大胆跨越了时空的界线。虚写了桃儿、杏儿、梨儿,并且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有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师:侧面描写在哪?

生6:写成千成百的蜜蜂和蝴蝶。

师:为什么写这些?

生6:花香才会“招蜂引蝶”嘛!(掌声不断。)

……

生11: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写文章要像朱自清先生一样,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

师:怎么观察?

生11:像作者一样,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器官,作品才能生动感人。

生12:还要善于使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才能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

师:天才的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像你说的要善于应用修辞。

生13:本文严谨精美的结构更值得我们学习。作者先总写盼春,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绘春,最后又总写春的特点,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构思布局,颇具匠心。

……

四、反思: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图画,学生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这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教学本课时将课文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朗读为主,用30分钟听读、齐读、自读,然后用15分钟进行了分组朗读比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同学们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把握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细细地涵泳品味,进一步领会了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观。第二课时,我将品位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采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的优美语言有真切的体会。起先20分钟,老师检查字词,介绍作者和背景,然后帮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整体感知,尤其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生以“渔”)。在这个基础上,品位语言也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布置同学们围绕两个题目(如前)分小组讨论5分钟,让同学们大胆发掘文章语言精彩之处,尤其是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修辞的妙用、各种感观的调动等。除此之外,还要求同学们进行联想拓展,把课内外所积累的古诗文写春的名句进行一次大整合。

最后20分钟,就是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同学们踊跃发言,这是出乎我预料的,连平时最胆小、对语文没有兴趣的几位同学都发了言,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都说出了对课文的自己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勿庸置疑,这些回答虽然显得还有些幼稚或不完善,但是,这毕竟是同学们自己自由探讨得来的,比起老师越俎代庖的“灌输”或许更有效果,更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

总而言之,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共90分钟,真正老师讲授的只有20分钟,学生“动”起来占70分钟(45分钟朗读,5分钟讨论,20分钟发言。)这才是真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初一(1)班是个普通班,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参差不齐,全班一共有26人,通过自主实践,合作讨论,探究疑难,可以说人人都在这节课中“动”了起来。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个别同学趁讨论之机说闲话等,今后,我要更大胆地尝试教学改革新路,逐渐完善美中不足之处。

-10-25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篇四

【论文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儿童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学得生动有趣,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学数学呢?我尝试着让学生这样学:一、想像学;二、描绘数学;三、体验数学。

【论文关键词】想像描绘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需,无处不用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序就越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是强调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活动中去学,去探索发现。那么如何使学生感兴趣,不再觉得数学的枯燥无味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开发智力——想像数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关于猜想,正如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学生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从波利亚的论述中,我们可感受到:对小学生而言,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凡是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猜想意识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猜测,都可看作猜想,都非常有意义的。可见,猜想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为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同时把“经历、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列为课程目标中“数学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在感知和辩认这些几何体的形状特点,教材中关于这一内容没有做更多具体的安排,但这又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怎么办?我清了清嗓子,很神秘地说:“同学们,想不想玩魔术啊?”话音未落,孩子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你们瞧,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咦?这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呢?这时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是啊,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学生们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来,我来!”都争着要上来摸摸魔术袋里的东西。于是我提出要求,上来摸的同学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摸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让其他的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第一个学生上来了,他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了摸,说:“方方的”,下面的学生马上大叫“正方体’,还有的大声说“长方体”,结果“正方体’、“长方体”两种声音此起彼伏……好像哪边的声音大谁就说对了一样,上来摸的同学一看这情形,着急了,连忙把他摸的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对着下面争执的同学大声地说:“别吵了,是长方体!”哎,原来我想让他们玩这个游戏把几何体的形状特征一一描述出来,但是……现在看来是我似乎想得太乐观了,第一次不太成功,于是我吸取经验,在第二个同学上来摸的时候,我特意交代他不管下面的同学说什么,别急着拿出来,让他们慢慢猜。他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把手伸进袋子里,小眼睛闪烁着狡黯的目光,不紧不慢地对大家说:“圆圆的”,下面的学生脱口而出:“圆,圆,圆!”我皱眉头,大声地怕他们听不见似的说:“啊!今天我们学了‘圆’吗!’“哦,是球,球。”学生们连忙改口。可是摸的同学说:“不对!它们不全部都是圆的,还有边”。“那就是圆柱体!圆柱体!”“对了!”上来摸的那个同学兴奋地把圆柱体从袋子里拿了出来,“耶!”孩子们用他们特殊的表达胜利的方式尽情欢呼着。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这一刻我也觉得很幸福。我舒了口气,虽然课堂上乱了点,但所有的孩子都那么流动,每个人都在参与,有的还和旁边的同学在激烈地争论着,看来这个游戏对他们感知和辨认几何体是有帮助的,这下子他们学习的热情上来了。

又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遮住图形的纸,让学生猜测,里面有9格,6格,15格的m个方框,哪个最大?让学生去猜想。这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说9格大,有的说15格大……学生经历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明自了方格的大小要统一,从而引出了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些猜想即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与求知欲望,又训练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兴趣盎然——描绘数学

科上来,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许多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结合,建立数、美模型,充分利用图的形式把数学知识表达出来,使复杂、枯燥的知识变得直观明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及解题能力之目的。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东南西北》时,学生己学过“位置”和“顺序”,他们在语文、科学及生活中也有过辨认方向的经验,这一切为他们学习方向打下了基础。但大部分学生还缺乏方向感,更不了解在实际活动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

我就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把操场画在纸上,在勾画过程中,互相看一看各人所画的有什么不同?你们能给其他同学提出什么好建议?我给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任务。这时,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小组交流,积极性很高。第六小组的四个同学主动跑到讲台上,贴出了自己小组的作品。组长程玲玲提出:“我们画的都是东面有体育馆,南面有食堂,西面有办公楼,北面有教学楼,为什么我们排的顺序不一样呢?希望大家给我们提出意见”。她是一个很会表达的女孩子。平时举手时如果老师不给她机会,她就会哭起来。

生动课堂六年级语文篇五

用心构建生动课堂

作者/吴辞英

摘要:课堂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情感交流、激发潜能、培育智慧、获得愉悦的活动之地。从备课与上课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创设生动有趣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生动课堂;观察感受;赏识激发;优化变化

成功的课源于精心备课,新颖设计;在于注重过程,用心上课。“成功的教师似乎永远有时间留给孩子们。”只有用心教学,课前精心地准备,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合作探究,创设生动美好的课堂。

一、学会用心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奏,需要每位教师用心、用情去打造。它是一种学习提升、精心修炼的过程,是一种力图完善、张扬个性的过程。用心备课要像雕刻家雕塑像一样全神贯注而精益求精。它包含吃透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思考教法、学法,写好教案。教师应围绕目标确立重、难点,创设问题,化解难点,搭配有效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注重研究达到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备课越充分,越贴近学情,就越容易在一定的课时内,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进步和发展,越容易生成生动愉悦的课堂。

二、学会用心上课

(一)用心观察,感受学生

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紧张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教师适时地送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定是一剂良方,学生就会不再紧张,也会有更多的从容与自信。

当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着一个知识点时,若能观察到学生脸上的迷惑与不解,一定要停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假如教师在课堂上在乎学生的反应,那么他就会想办法调整或改善今后的教学;假如教师在乎学生的收获,那他就会思考很多问题,寻找更多可行的解决办法;假如教师在乎自己的体验,那他就会想办法把身心融入学生当中,享受这过程,提升这过程。

当教师微笑着,学生也微笑着时,“苦学”就成了“乐学”,师生的心灵贴近了,课堂上就有了更多的温情与求知的享受。

教师通过课上对学生的观察,打开了学生一扇又一扇小窗,促进了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也便有了更多的快乐与美丽。

(二)用心赏识,激励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改倡导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学生个人的天赋和特质,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诱导和启发受教育者投身于学习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生活智慧、态度和情趣,从而喜欢自己,建立自信,实现和成就自己的人生。

1.赏识学生,从点滴之处做起

当学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让大家用掌声表示赞许、鼓励和肯定,课堂上便传递出了浓浓的暖意。

当学生朗读投入或回答问题精彩时,教师的一句称赞就如锦上添花,在课堂上传递成功的喜悦。

2.赏识学生,从善待学生的错误开始

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不应回避学生的错误,应关注并善待学生的错误。错误是人人都会犯的,只有允许学生出错误,才可以使他们卸下心理的包袱,自由地去思考,大胆地去推断,才可以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体悟。因此,我们不要怕学生犯错误,要将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然后引领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过程,就能产生兴趣,提升自我。

3.赏识学生,从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始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古希腊生物学家多塔尔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是火把,那么教师就是点燃火把的火柴,通过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学生,照亮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无穷的想象力,生成鲜活、灵动的美好课堂。

(三)用心优化,变化课堂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是必经之路。课堂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教学方法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地学习。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使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就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知识、趣味融为一体。某一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刚开始时也许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但是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产生超限抑制,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是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心灵唤醒心灵、人格塑造人格、智慧培植智慧、生命点燃生命的活动,教师的心中要有火种,用情对待学生,用心对待课堂,才能建构一个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课堂,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陈霞。鼓励性的评价对小学生的作用。小学英语,(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