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字论文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优质

时间:2023-06-01 21:17:19 作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一

;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此收录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政治学既是追求有序公共生活的学问,也是治国理政离不开的思想宝库。当前,中国政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一套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知识体系,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客观真实地认识中国。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当时,国外政治学理论蜂拥而至,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90年代的“自由民主理论”,以及进入21世纪之后的具有西方本土经验的“治理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学科重建之初,由于自身知识积累和学术创造能力较为薄弱,译介西方理论成果有一定必要性。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大量政治学理论,是在美国政治学知识体系主导下进入中国的,并以其概念、框架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现代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界对中国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事实上,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多种多样,决不只有欧美发达国家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中国政治学研究要真正提出中国问题、给出中国解决方案,就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努力构建中国政治学标识性概念,通过概念进行概括、分析、判断和推理,进而形成完整而严密的话语体系,在世界学术格局中作出特有贡献。

概念是运用专业学科知识持续不断地进行学术研究的产物,是对事实或理论的概括,是构建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已产生和供给了一批有效的政治学概念,比如,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自我革命、大一统政治、使命型政党、服务型政府、贤能政治、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家户制、增量民主等。这些概念是“以中国为中心”和“以中国为方法”而构建的具有解释力的标识性概念,也是中国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身份标识。中国政治学研究应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将历史、田野和比较带入中国政治学,推动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不断丰富更新,以解释“中国之治”的成功实践,并实现与西方政治学的有效对话,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是将历史作为一种方法论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从近代中国的深重苦难中走出来的。将历史作为一种方法论视角,旨在从总体上关注独具中国历史特色的政治史和国家史。钱穆曾指出,“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之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亦可说中国民族性擅长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动为其胜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回应时代的真问题,体现为在扎实的学术研究中,要有清晰的理论自觉,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历史自觉和学术自觉,围绕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建立自己明确的范畴和路径特性。

二是将田野带入中国政治学。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实现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坚实的实践逻辑,要求我们在田野中发现事实和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打造标识性概念。中国政治学的标识性概念应该是发现“真实”的知识,扎根中国现代化实践并能够解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应该是被“相信”的知识,是认识主体所能够把握和相信的;它应当是被“确证”的知识,建立在科学严谨的论证基础上。

三是在比较的视野中研究中国经验。比较研究既可以是哲学层面的思辨,也可以成为实证政治科学的研究视角。在人类认识复杂世界的过程中,已有的理论概念为政治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储备,但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色彩,我们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将比较的视野带入中国政治学,能够探索和拓展有助于理解和阐释中国实际问题的政治学理论,形成可以与西方理论对话的标识性概念。比较的视野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一向度的现代化,而是协调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同时,突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文明形态,实现了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从经济的现代化到全面的现代化的飞跃。比较的视野,有助于扩展人们对不同政治模式的认识,激发人们去发现和概括关于复杂政治现象的一般理论,从而获得中国政治学的标识性概念。

当前,学科协作、知识共享、理论互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依托跨学科的协作,借鉴其他学科领域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储备,推进中国政治学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中国政治学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充分运用人类创造的知识积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建立一整套自主性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从而使各种政治学知识有机结合成完整的解释系统,为诠释“中国之治”贡献智慧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二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即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为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涵义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揭示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确立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它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

(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定性到定位,经定标到定法,再从定力到定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既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四

;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此收录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不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也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

过去200多年来,“西方化”几乎是“现代化”的代名词,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成为亨廷顿、福山等一些学者认为的现代化“模板”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照抄的“范本”。然而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成功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案例,甚至连一些发达国家自身也逐步落入阶级对立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导的、少数人的、物的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破除西方强加给全世界的现代化“定理”,为人类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立场摒弃资本立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历史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历史。发轫于18世纪末期的大机器生产,在造就资本主义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推动西方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迈向生产工业化、市场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实现了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根本转型。西方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基因”,决定了它在各个领域必然秉持资本立场、遵循资本逻辑。虽然可以伪装出“普遍利益”的外表,但其本质不外是资产者为了保障自身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形式,只能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民生为本、民利为先、民富为要、民享为重。这与披着华丽“人民”外衣实质却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全体共富取代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富裕是现代化的指向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所有人共富还是少数人独富。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只能通过剥削、压迫本国以及外国人民的手段达到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无论是在近代大工业生产下,还是在现代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下,财富都会从劳动者流向资本家,致使“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甚至随着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这种贫富差距就越是加深。而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在规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下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宿命”,为解决财富鸿沟、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提供了智慧方案。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富裕超越物的片面富裕的现代化。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宣扬自由主义、完全市场化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却也造成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的倒置。工业革命以来,商品拜物、资本拜物等粉墨登场,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大行其道,根源无外于此。马克思指出,“这个媒介富到什么程度,作为人的人,即同这个媒介相脱离的人也就穷到什么程度”。以物的现代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形成了物质丰裕却精神贫瘠的“单向度的人”。作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兼顾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富口袋”和“富脑袋”,克服了西方现代化下人成为“现代文明的囚徒”的内在弊病,避免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被放逐为“大地上的异乡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究其根本,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新的赶考路上,要坚持好这条道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统一,在夯实基础、合理分配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一手抓发展,做大“蛋糕”,打牢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一手抓分配,分好“蛋糕”,把稳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的能力、潜力和实力。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人人参与和人人享有相统一,在共同奋斗、共同分享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必须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在人民各尽其能的共建和各得其所的共享中才能实现。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创造更好增强人民发展能力、提升人民发展素质的条件,创造更多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奋斗精神的机会,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系统谋划,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协调和循序渐进相统一,在总体共进、差别有序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14亿多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既要统筹协调以缩小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又要循序渐进以逐次推开,不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必须坚持所有人都富裕的宗旨要求,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调节收入分配秩序,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持续推动中不断取得成效。


 

相关热词搜索:;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五

现代化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文明发展所追求的方向。正因为大家都追求现代化,它必然有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所以不管西方还是我们中国,搞现代化得按照大家都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律来展开。比如,要搞现代化,就得搞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事情,它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道理。我们中国共产党也要遵循,也要把这些经验为我们所用,不闭门造车,通过开放来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方面。

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有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它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别的'政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干什么?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另外也讲到了现代化的实质。这些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就叫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普遍性规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把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

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最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就是工业化。因为过去都是农业国家,后来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家觉得这个厉害,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一两百年创造了整个人类几千年没有的生产力,创造了工业革命的神话,所以一开始都要追求工业化。

实际上,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后来觉得光叫工业化,可能不足以表达人类社会的变迁。比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和信息化的关系,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人们觉得工业化这个概念不够用了,所以才发明了现代化这个词。现代化这个词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人们的认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共产党进京之前,就讲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也是想追求现代化,后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也有了变化。这都说明,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追求现代化要干的事也在变化,现代化的构成也有变化。

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是四个现代化而是“n个现代化”,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国防等都是跟现代化有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就盯着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往前走一步就离伟大复兴更进一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路径,也是目标,也是方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六

现代化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文明发展所追求的方向。正因为大家都追求现代化,它必然有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所以不管西方还是我们中国,搞现代化得按照大家都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律来展开。比如,要搞现代化,就得搞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事情,它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道理。我们中国共产党也要遵循,也要把这些经验为我们所用,不闭门造车,通过开放来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方面。

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有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它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别的政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干什么?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另外也讲到了现代化的实质。这些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就叫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普遍性规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把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

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最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就是工业化。因为过去都是农业国家,后来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家觉得这个厉害,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一两百年创造了整个人类几千年没有的生产力,创造了工业革命的神话,所以一开始都要追求工业化。

实际上,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后来觉得光叫工业化,可能不足以表达人类社会的变迁。比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和信息化的关系,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人们觉得工业化这个概念不够用了,所以才发明了现代化这个词。现代化这个词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人们的认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共产党进京之前,就讲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也是想追求现代化,后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也有了变化。这都说明,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追求现代化要干的事也在变化,现代化的构成也有变化。

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是四个现代化而是“n个现代化”,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国防等都是跟现代化有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就盯着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往前走一步就离伟大复兴更进一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路径,也是目标,也是方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七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现代化理论的中国表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表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表达等角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需要从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培育时代新人、夯实文化根基、拓展国际传播等维度,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需要从构建现代制度体系、现代话语体系、现代方法体系、现代质量体系等方面,加快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创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其中,解决好如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如何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以及如何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体系的问题,对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主要指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既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大分析视域。

1. 马克思主义国家现代化理论的中国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封建社会及其之前的社会具有的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众多著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使用“现代”“现代化”等词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进行揭示。从早期原始积累的掠夺、奴役和血腥,到工人成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再到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等,表明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唯一选项,“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探索,我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新性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走出并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之上的理论自信。特别是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等,使我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相比,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和更大的政治底气。“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昭示着约占全球总人口18%的全体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消灭剥削、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即以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适应、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即为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与阐释,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创新与丰富。

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表达。在全球化语境下,现代化所涵盖的范围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不断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渗透,特别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影响下,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一方面,由于政治制度、社会性质、思想文化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逻辑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资本、科技等优势,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鼓吹和推行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谋求现代化的“西方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的影响之下,这些国家打着所谓“中国威胁论”等旗号,对我国发起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将疫情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等,一定程度上阻碍和破坏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就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体现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促进;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以“中国式现代化”来区别西方现代化、引领人类社会现代化,就是彰显我国的政治文明优势,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践,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垄断地位、改写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彰显我国的物质文明优势,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所难以克服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就是彰显我国的精神文明优势,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解决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不协调的难题;就是彰显我国的生态文明优势,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摈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西方现代化传统老路;就是彰显我国的和平崛起优势,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情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国强必霸”的悖论。可以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刻地阐释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有利于及时回应和化解来自西方现代化的话语挑战和意识形态渗透风险,从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能力。

3.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必由路径就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个文明”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等,都表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的二十大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并明确制定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统摄我国现代化强国战略体系及其组织实施。在战略体系上,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加快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在战略目标上,主要包括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跃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等,建成富强的中国;以全面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建成民主的中国;以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文明的中国;以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等,建成和谐的中国;以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等,建成美丽的中国。可以说,以“中国式现代化”统摄贯穿我国的强国战略体系建设,可以使之主题任务更突出、主线贯穿更明确、方法路径更清晰,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有效推进。

百年党史昭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需要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与定位,进一步明确其重要使命。

1.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化政治引领。作为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力量。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逻辑,包括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出发,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性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出发,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必然性逻辑;从我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出发,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意愿的必然性逻辑;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责任担当、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三者的高度统一和集中表达。二是坚持把握历史主动,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中国式现代化。各级党组织把握历史主动,一方面要切实担负起对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以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引领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和评价办法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时代感。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以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继而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需要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在干事创业中得到充分发挥。

2. 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思想共识。作为一种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汇聚民心民智民力。一是将研究阐释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上升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10](p388)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就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二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要发扬改革开放精神,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基本要求,着力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能力与效力;又要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敢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善于应对一切困难风险中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三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融汇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将党的领导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区域协同发展优势等,融合转化为自身的实践优势,既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改善民生,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又要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充分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汇聚强大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

3. 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作为一种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的时代新人。一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二是以推动科技现代化培养自立自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创业素质等为重点,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打造更多“大国良师”“大国工匠”等,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增强原创性科技引领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等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三是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各级各类干部队伍,使之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运用好评价成果,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4. 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作为党的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承担起以思想文化建设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精神力量的重要任务。一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人民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在全社会深入阐释和宣传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思想元素、精神基因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继承和弘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将革命遗址保护好、将革命故事传诵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亮底色。三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时代中国精神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 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国际传播。作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力量、传播中国价值的职责使命。一是坚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构建和深化新型国际关系、拓展和扩大参与全球治理等,主动对外宣介我国外交理念与政策,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展现我国的责任与担当等。二是加快构建阐释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话语体系。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加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性构建,更好地引领和服务人类社会现代化。三是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体系的建设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迎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蕴涵并不断产生的丰富理论与实践资源,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创新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制度体系。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性、系统性、政策性推进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建立健全与各类现代管理制度相贯穿、以人的思想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制度体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干部既抓业务、又抓思想政治工作,履行好“一岗双责”;使全体劳动人民既讲业务、更讲政治,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健全党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全覆盖,又要实现自身的全覆盖,形成以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网络、各类群体等为主要依托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三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落实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由制度设计到实践推进,既需要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管理机制、任务落实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又需要推动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制度规范相协调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等,从而既促进思想政治引领的职责落实,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提升。四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协同格局。构建和实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推动这一体制机制由“小分工”向“大协同”、由层级式到体系化、由单部门向全领域等的深度拓展,探索构建基于公民成长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2.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离不开现代话语体系的建构,既以之阐释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又以之推动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导话语。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特别是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话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为基本话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学科知识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为基本用语,既有利于深化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宣传,又有利于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等进行批判性借鉴。三是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价值为关键话语。思想政治工作掌握好、运用好思想理论话语、思想价值话语、思想教育话语、思想道德话语、精神文化话语等,是其聚焦主责主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其看家本领的重要体现。四是以引领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话语。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平衡发展,以及化解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等过程中,要讲好共产党执政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以及贯穿其中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具体话语。

3.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方法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等特点,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方法的现代转化。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注重以德树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发挥朋辈作用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势方法,如运用理论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方法,系统性、体系化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运用政策宣传、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方式方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一线规则,“面对面”地开展工作等。二是推动现代技术方法的创新运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不断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思想政治工作、智慧思想政治工作等新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中的风险防范,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为目标要求,增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运用的主导性、主动性、价值性,不断构建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综合性方法体系。三是推动跨学科跨领域方法的融合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之中,为其加强对其他学科领域方法的借鉴运用与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如与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可以构建基于“一站式”社区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性、参与式方法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八

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读懂党的__报告背后的“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人民的“信仰伟力”、厚植人民的“斗争伟力”、凝聚人民的“发展伟力”,将“人民至上”贯穿本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信仰伟力”,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信仰伟力”,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不离群众左右,确保理论有“高度”、学习有“进度”、实践有“力度”、民生有“温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把“中国式现代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斗争伟力”,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斗争伟力”,要善始善终依靠人民力量,激发民族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壮士割腕捐躯的正气、勇气、锐气和爱心、信心、决心,着力提高自身本领,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唯有紧紧依靠人民,前进道路上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需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变为精神和物质食粮,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发展伟力”,准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发展伟力”,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准确对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篇九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即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