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 美丽喀什心得体会(优秀6篇)

时间:2023-09-26 05:42:21 作者:笔舞 2023年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 美丽喀什心得体会(优秀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一

作为一名喀什旅游的游客,我深深被这座古老、多民族、美丽的城市所吸引。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丰富的文化、历史,更是感受到了异域风情的魅力。在喀什的旅行中,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身心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让我收获颇丰。

第二段:文化的震撼

喀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的文化、历史与众不同。在游览过程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中亚、中东等地的文化。喀什有着墨玉、和田玉等众多手工艺品,我在当地深入了解手工艺品背后的含义和文化底蕴。同时,游览中迷人的宫殿和清真寺保留了浓浓的伊斯兰文化氛围,令人沉浸其中。这些文化的震撼深深影响了我,也让我对多元文化更加感兴趣。

第三段:异域的情致

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喀什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使其有着浓厚的异域情致。在街上走一走,会看到穿着着传统衣服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眼神、姿态、与中原大不相同。此外,这里的美食也是令人难忘的,羊肉串、手抓饭、锅巴面等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扣人心弦。要拍摄美丽的喀什风光,不妨到巴扎市集体验一下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旅游体验。

第四段:喀什人的热情和友善

喀什的人民也值得信赖。每到新地方,总会有很多的不方便,应对不当就会耽误行程,但在喀什,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过任何的不适或排斥感。当地人都充满热情和友善,随时随地为游客提供帮助。旅游胜地相比,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地文化、风土民情,很多知识和情感也是来源于当地人。

第五段:总结

在喀什的旅行中,我不仅感悟到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更多的是与喀什的人民相处的愉悦和和谐,而这些也是最可以留存的回忆,它们将伴随着我走向未来的旅途。当你以游客的方式踏上喀什的土地,就会不禁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从而萌生出对即将蒸蒸日上的多元文化的浓厚兴趣。我想,喀什旅游的魅力已经深深扎根于游客们的心中。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二

喀什地区深居欧亚大陆中部,中国新疆西南部。地处在东经71.39~79.52、北纬35.28~40.16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边境线总长888千米。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

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喀什地区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响,各河系的源头都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水分的融冻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各河都为融补型河流。全区有5大河流,另有短程河3条。

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较大的支流为塔什库尔干河、克勒肯河。它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属融雪补给型,河流全长1000千米,流域面积10.81万平方千米,灌溉着全区农田面积最大的绿洲——叶尔羌河平原。即莎车、泽普、麦盖提、巴楚、农三师11个团场及叶城、岳普湖部分农田。夏洪期有余水灌溉下游胡杨林区,在阿瓦提县汇入塔里木河(占塔河水量的17%)。年径流量为64.33亿立方米,少水年份为54.9l亿立方米。

克孜勒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特拉普齐亚峰,河长778千米,中国境内流长900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克孜勒河进入平原及疏附县苏乎鲁克处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喀什噶尔河,北支克孜尔保依河。

库山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以融冰补给为主。河长200余千米,流域面积 0.892万平方千米,由卡拉塔什和且木干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另有皮河克和罕铁列克小溪注入。灌溉区包括疏勒、英吉沙及东风农场,并消失于疏勒和英吉沙两县。年径流量为6.3亿立方米,库山河流域易春旱。

依格孜亚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不勒干积雪带,虽有融雪补给,但其径流形成主要依赖于降水和泉水补给。河长76千米,年径流量2.02亿立方米,灌区只有英吉沙县依格孜来乡农田,下游消失于山前洪积扇。另有恰克马克河,因上游引水量大,至喀什地区境内基本上断流,只有在暴雨时才有山洪下泄(历史上曾流入克孜勒河),平时河床干涸。

吐曼河为地下水补给河,由山前洪积扇、冲积平原的降水下渗补给,灌溉疏附县英吾斯坦乡,阿克喀什乡。

提孜那甫河发源于昆仑山的阳吉峰,属融雪补给型。河长430千米,流域面积1.456万平方千米。提孜那甫河流经叶城县境界,最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河水灌溉叶城县农田及少量麦盖提县农田。年径流量7.768亿立方米。春季水量少,个别年份甚至断流,时有春旱发生。

喀什地下水的动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径流主要补给区是在洪积扇、冲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三

喀什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文化多样性的地方。我有幸在暑假期间参加了一次喀什之旅,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在此次旅行中,我感受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喀什人民的热情好客。通过这篇文章,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喀什之旅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踏上喀什的土地,历史文化的魅力令人陶醉

当我踏上喀什的土地时,我被这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城市所吸引。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在喀什古城里的窄巷中,我看到了保存完好的传统风格建筑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漫步在石板路上,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岁月,感受到了喀什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在喀什博物馆中,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喀什历史和文化的知识。通过这次旅行,我对喀什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第二段:壮丽的自然景观让我陶醉其中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喀什还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在喀什附近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我见到了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地和和谐共存的牧民。站在草原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除了草原,喀什还拥有壮丽的山脉和湖泊。在前往喀什的路上,我经过了帕米尔高原,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山和悠然流淌的河流,让我为大自然的伟大而叹为观止。通过这次旅行,我对喀什的自然景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第三段:喀什人民的热情好客令人难忘

在喀什之旅中,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在古城里的小吃摊上还是在农家乐里,当地人都对我们充满了热情。他们向我们介绍当地的特色小吃和传统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当地风味。他们待我们如亲人般款待,并乐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在一次与当地牧民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这种热情好客不仅让我对喀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待人以诚和友善的重要性。

第四段:喀什之旅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通过这次喀什之旅,我不仅仅得到了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带给我更多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文化的多样性和保护,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在喀什古城里,我看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我想到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在喀什的自然景观中,我看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我反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次旅行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启发了我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思考。

第五段:喀什之旅的收获和感悟

通过这次喀什之旅,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我了解到了喀什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也感受到了喀什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次旅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文化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继续探索喀什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在喀什之旅中的心得体会。喀什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自然景观的壮丽以及喀什人民的热情好客。通过这次旅行,我对喀什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对社会和环境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今,回首喀什之旅,我觉得这是一次真正的启迪和收获,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运。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四

喀什,这个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古老城市,充满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它的名字在许多人的心中并不熟悉,直到我亲自踏足这片土地,才真正领悟到了它独特的魅力。此次喀什之旅,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新疆的壮丽自然风光,还让我领略了喀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这段旅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喀什的壮丽自然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新疆最为边远的地区之一,喀什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我还记得当我站在布哈拉巴格村附近的沙漠中时,眼前是一片辽阔的黄沙,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色的沙丘迎面而来。我沉浸在这宏大的景色中,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力量。此外,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我看到了茫茫草原,天空湛蓝,放眼望去,雄壮的山脉和广袤的草地相互交织,构成了美丽的画面。这些自然美景让我心旷神怡,体验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其次,喀什的民俗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愿望世界的穆斯林自治县城,喀什保留着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在我参观喀什的老城区时,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比如艾提尕尔清真寺和艾提尕尔恢复古迹。这些建筑物以其精细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让人赞叹不已。此外,喀什民俗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手工艺品,尤其以地毯和丝绸著称。我有幸参观了当地的手工艺作坊,亲眼见到了工匠们巧手编织地毯和织造丝绸的场景。他们对手工艺的细腻和专注让我感动不已。喀什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了我,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再次,喀什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段旅程中,我有幸与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传统。我特别记得在托木尔牧区的一次邂逅。当地人民邀请我品尝他们的特色美食,并与他们一起跳舞和歌唱。他们热情好客的款待和朴实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动不已。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坦诚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看到了人们应有的美好品质。这次旅程让我明白,幸福不仅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心态。

最后,这次喀什之旅让我深受启发。在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过程中,我意识到文化差异并不是隔阂,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以此推动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此外,喀什的自然景观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以便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总而言之,这段喀什之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领略到了新疆的壮丽自然风光,感受到了喀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这次旅程不仅让我收获了美丽的风景和宝贵的经验,更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这次旅程将成为我一生中重要的回忆,也将激励着我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五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处达198米左右。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

喀纳斯湖呈弯豆荚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中第一道湾的基岩平台有一个巨大的羊背石,恰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湖;三道湾的观湖台,是赏湖上落日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神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小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林木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喀纳斯湖上端,有湖心岛浮于水面,四周皆森林茂密,湖水碧绿纯净。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昆虫类300多种。喀纳斯湖水中生长的有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哲罗鲑,体长可达2―3米,重达百十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称为大红鱼。有专家考证喀纳斯湖怪就是所谓的哲罗鲑。

横亘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雄伟壮观,其主峰友谊峰终年被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喀纳斯湖就位于风景秀丽的友谊峰南坡,面积约25万公顷的喀纳斯国家保护区内。

喀纳斯湖不仅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非常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别具异彩,喀纳斯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有南国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绝景,怎能不称得上西域之佳景、仙景!北面是白雪皑皑的阿勒泰山脉、高耸如云的'友谊峰,湖周重峦叠嶂,山林犹如画屏。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色彩各异。每至秋季更是万木争辉:金黄、殷红、墨绿各呈异彩。叶茂,枯叶朽木上苔藓、野草遍生。林间空地草甸如茵,山花鲜艳。风静波平时湖水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自晨至夜变换着风采。每当烟云缭绕,雪峰、春山若隐若现,恍若隔世。夏季,雨后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骆驼峰则可观览佛光奇景。二道湾景区是湖怪出没的地方。

2006年7月阿勒泰地区行署成立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准政府职能,对喀纳斯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

2007年5月8日,喀纳斯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喀什地区李玲玉简历篇六

作为一名外地人,我第一次来到新疆喀什,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新疆独特的风景和风情,更深刻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多元文化。以下是我的喀什之行的体验和感受。

第一段:热情好客的迎接

当我到达喀什机场后,便感受到了喀什人的热情好客。在接机的司机带领下,我迅速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文化,也越发感受到喀什人美好的人际关系。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中,我不仅认识到了新疆各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更感觉到这种融合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幸福和自豪。与此同时,当地居民对外地游客也十分热情,主动给予指引和帮助,使我在这里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二段:喀什文化的多元性

喀什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各民族之间虽有差异,但文化、语言等都可以互相融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当然,作为深度游客,游走在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乡村等地,深刻体验到了维吾尔族的生活文化和宗教信仰,从而了解到了新疆多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承。

第三段:品尝喀什美食

喀什的美食也备受游客青睐。在这里,我品尝到了喀什烤羊肉等当地特色美食,被美味的食物吸引,深刻体验到了当地的食文化。当晚,我光顾了当地的街头小摊,品尝到了喀什奶茶、烤面包、羊肉串等多种当地口味的美食,那滋味至今仍让我难忘。

第四段:探秘喀什古城

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广大,是西域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充满了当地历史和文化的韵味,堪称是深度游客不容错过的好去处。在游览古城时,我惊叹于喀什古城墙的雄伟,感受到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同时,喀什古城中还有多个故居、寺庙等,这些古建筑普遍以砖、木、泥为主要材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

第五段:感悟喀什的真正之美

在喀什之旅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喀什热情好客、文化多元、人文历史丰富和美食丰盈的特点。更为关键的是,我强烈感受到了新疆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交流融合的精神气质。在这里,我得以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真正的之美,这种之美并不单纯指的是建筑、景色等外在因素,而是体现了人文与自然融合、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精神。我相信这种精神不仅是喀什之美的体现,更是整个中华文明最珍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