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提升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30 10:34:48 作者:江sx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水质提升工作报告篇一

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紧扣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要求,优化全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第一节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深化空间规划、环保统一标准和污染协同管控,共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完善太湖、大运河等跨界水体协同治理防控机制、用水供水防洪协调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支持蓝藻、淤泥资源化利用创新工程。组建太湖绿色发展研究院,支持苏州建设太湖生态岛。整合节能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措施,推动形成横向统筹、纵向协调、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太浦河、淀山湖、汾湖及元荡联保共治,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共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施细则(试行)》,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广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有机联系,推进与长江上中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控制岸线开发强度,优化取水口上游岸线布局,巩固打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成效,推进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努力建成“最美岸线”。

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矿产勘查开发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举办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促进国际先进生态环境技术与我省环保产业的衔接融合,推动中德合作江苏低碳发展项目、中丹水和环境战略领域合作项目。鼓励省内环境治理优势技术和环保产业“走出去”,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开展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第二节全面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优化区域绿色发展布局。沿江地区对标世界级城市群,统筹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沿海地区加强自然岸线、滩涂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修复,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科学布局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带。沿大运河地区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提升,实施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整治工程,一体建设高品位、高颜值、高水平的文化长廊、生态绿廊。沿太湖地区深化全流域系统治理,强化生态旅游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

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加强围填海管控,落实自然岸线保护,统筹安排海洋空间利用活动。推动沿海钢铁、化工、能源、造纸等重点行业实施绿色改造工程,全面提升沿海化工园区管理水平。推进沿海防护林、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大幅增加沿海生态空间、绿色屏障,显著提升海岸带和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优质蓝色海域。充分发挥滩涂湿地固碳作用,积极探索沿海滩涂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技术,大幅提升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沿淮生态屏障。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科学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和承接,推动传统优势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推动食品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健全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

纵深推进区域协同保护。南京都市圈依托长江水体、洲滩湿地及临江丘陵,强化生态空间协同保护和修复。苏锡常都市圈全面加强长江沿岸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磋商交流机制,推进环境联保、污染联治、设施联建,共建沿江、沿河、环湖绿色生态廊道,着力打造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样板区。推进徐州都市圈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采煤塌陷地治理模式,加快创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协同机制。

第三节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水质提升工作报告篇二

从前,南京的玄武湖水是清清的,绿树倒映在湖水里,别提有多好看了!可是现在呢?河底布满了青苔、泥巴、红色的虫子和乌黑的像棉絮一样的沉淀物,湖里的臭气不停地往外飘,离湖一米都能把人狠狠的熏一番。我们组的组员看了极为痛心,三番两次的来到玄武湖进行调查。

1.所有组员到玄武湖进行实地考察。

2.在玄武湖公园内发放调查问卷。

3.对一些游人进行采访。

在路上,我们进行了分工,三人分别负责摄影工作、采访工作、记录工作。乍眼一看:“哇!好漂亮呀!”可是细细地望望湖面,垃圾成群呀!负责摄影的同学抓起了她的照相机,“咯吱——咯吱——”把这条满是杂物的河流照了下来。

小记者从书包中的调查问卷拿了出来,发给了过路的行人。她首先走到一位老爷爷那里,她望了望他手里的鱼竿,问道:“老爷爷,您来这钓鱼您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也没办法呀,我家附近可只有这么一个湖泊,你看看,水被污染成这样,南京有脸见人吗?”说完,那位老人无奈的叹了口气,又开始钓鱼了。

这次调查,我了解南京玄武湖的水污染情况极其严重。从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玄武湖的水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保护水资源而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水环境,导致玄武湖的湖水遭到了极大的污染,使湖里的鱼虾死亡,垃圾成片,气味恶臭难闻,严重影响了游人参观、游乐的兴趣,给游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可是,这些污染的源头还是来自我们人类,来玄武湖参观的游人吃的零食袋、易拉罐、塑料包装等很多垃圾都被扔进了湖里。

2.从我们青少年儿童开始教育怎样保护水环境,开展一系列“保护玄武湖”的相关活动。

3.在玄武湖公园内多设些垃圾箱。

4.对于乱扔垃圾者,轻者一律进行教育,并处以合适的罚款;重者责其在公园内进行巡视,禁止游人在玄武湖内乱丢垃圾。

5.对玄武湖内的小店老板进行教育,要求他们自己不乱丢垃圾,并阻止游人破坏环境。

我们组的调查已经全部都结束了,可是,我们身边“保护玄武湖水资源”的行动却没有结束。我想,只要每一位南京市民都谨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那么,玄武湖的水会更清,美丽的玄武湖将会又一次展现我们南京人的风采!

水质提升工作报告篇三

20xx年,我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的正确领导,在*环境监测总站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各项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环境监测工作任务以及《20xx年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有序开展;以强化人员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抓手,加强监测数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监测人员专项培训、技术交流和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继续做好实验室比对和/或能力验*工作等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一、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20xx年,*苏省各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省环保厅先后印发了《*苏省环境监测质理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xx年实施细则》,召开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于10月中下旬组织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主题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

检查表明,被查各市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按照国家和*苏省的相关规范、规定和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并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具有特*的规定,质量管理工作取得良好实效。本次检查对各市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促和推动作用。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省各市均组织编制了地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并以环保局名义进行了发文;省辖市级环保局和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照各项要求进行严格自查的同时对辖区内1/3的区、县(市)级监测站开展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环保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我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苏省环保厅研究决定成立*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同时调整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组(苏环办[20xx]507号)。领导小组由省环保厅副厅长任组长,厅监测处领导任副组长,各省辖市环保局分管环境监测的副局长为成员。技术组由各省辖市推荐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

三、创新上岗理论考试模式,探索*作考试新方法

20xx年,我省环境监测上岗理论考试实现机考模式,全省共有1152人次参加了2892项次的考试,其中合格项次为2560,合格率为。实践表明采用无纸化考试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去了烦琐的出卷、印卷、阅卷以及统计等工作环节。每套试卷均由考试系统根据考生参考科目在题库中随机抽取,系统自动对试卷进行批阅、评分以及通过情况的判定;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岗*考试历来的考风考纪问题,考试系统对每位考生的试卷实现了个*化定制,参加同一科目的每位考生的试卷均不相同。

*作考核方面,各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均能按照《*苏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管理办法》和《*苏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作考核实施要求》组织和开展辖区内的上岗*作考核工作。常州市制定了上岗*考核实施计划,9-10月按计划组织了*作技能考核和标准样品考核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方案。扬州市制定了*作技能上岗考核实施细则,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和实际*作方面的培训,在基本了解基础知识和较熟练地掌握基本*作后,对他们进行*作考核。

在创新理论考试模式,确保原有*作考核模式正常实行的同时,我省积极探索*作考核新方法,制定了《*作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讨论即将实施。

四、积极开展和参加能力验*及各项考核活动

(1)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开展全省水质检测机构能力验*工作。20xx年8月-10月,对全省水质检测机构开展水质中氨氮,高锰*盐指数项目的能力验*。参加本次能力验*的实验室共218家,其中环境监测系统96家,94家实验室参加了两个项目的测试,2家实验室参加了氨氮一个项目的测试。在参加高锰*盐指数项目的环境监测站中有25家不合格,经采取纠正措施复测后有2家不合格,参加氨氮项目验*的环境监测站中有7家不合格,经采取纠正措施复测后全部合格。本次能力验*最终结果:除2家实验室高锰*盐指数项目不合格外,其余全部合格,合格率为。

(2)全省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监测站根据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要求积极参加认可委组织的能力验*活动。据统计,全省各站参加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委组织的20xx年能力验*活动主要有:水中石油类、铅、镉、砷、*、六价铬、有机*农*、;虾粉中重金属含量;空气中氮氧化物;煤中硫等。

(3)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要求参加国家^v^标准样品研究所的协作定值工作,其中南京市站共开展35种42批次,结果被全部采用;省中心共开展27个项目计34个批次,结果均合格并被采用。同时按照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组织开展辖区内实验室间比对或考核活动。

(4)各地区在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等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了辖区内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考核活动。连云港市结合“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同步监测检查,进行了高锰*盐指数和氨氮两个项目的比对;南通市对6个县区监测站开展了挥发*的比对;苏州市组织开展了大气“氮氧化物检测”的实验室比对活动,市所辖5市3区环境监测站、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以及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共10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参加本次比对活动;泰州市组织开展了水中苯系物和总氮的比对。

五、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各级各地监测部门在省质管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各实验室根据管理要求认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制定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通过实验室监督评审、复评审以及计量认*复评审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质量体系,提高了质量意识,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保*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0xx年,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实验室认可准则,各级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均对自身的体系文件进行了修改,并顺利通过实验室监督评审、复评审或计量认*复评审等检查,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

各省辖市中心站在保*自身实验室经济、有效、协调运行外,还对辖区内的监测站开展了质量体系运行状况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区内监测站计量认*和实验室认可情况其及体系运行情况。

六、以竞赛促练兵,大比武工作例行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激发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岗位技术人员练兵的热情,20xx年11月19日-20日,*苏省环境监测综合分析技术比武在南京举行。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共有15支代表队58名参赛人员参加了比武。此次比武由*苏省环保厅、*苏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环境监测总站、省环保厅、省总工会相关领导和专家莅临比武现场进行了观摩和指导。

此次比武以客观公正、科学高效为原则,比武内容包括了综合分析竞赛、多媒体声像报告*作技能竞赛以及理论知识竞赛,比武过程紧张、激烈。参赛选手表示,通过准备和参与这次比武,大大提升了综合分析数据处理能力、分析能力、文字报告编写能力、环境质量及监测数据的表征水平,对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此次比武激发了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热情;力争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形成刻苦钻研、技能熟练、锐意进取、服务创新的良好工作氛围,为环境监测综合分析技术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夯实基础。

为能够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各地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初赛工作,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决赛,并邀请省内综合分析方面的专家对比赛进行点评,对选手进行技术指导。南京市除了开展以综合分析为主题的比武活动外,还与与市总工会、市劳动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达成了举办制度化、例行化、表彰荣誉较高的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制度,20xx年9月举办了《南京市第二届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内容为环境监测理论、噪声监测实际*作。

六、加强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保*监测数据质量

根据国家和*苏省有关自动站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我省加大了

对全省水、气自动监测监督管理,通过加强例行巡查、远程*结合标样考核强化了全省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1、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20xx年,我省在太湖流域新建了一批水质自动站,为了加强新建自动站的质控管理,我省制订了《*苏省环境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新建站点推行“两级质控,社会化运营”的模式。省中心、相关市、县(市、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及*运行维护机构共同组成水站运行管理体系,分工负责水站质控及日常运行维护职责,定期开展标样考核、水样比对,加大巡查力度,加强质控管理。对于已建站点,开展年度巡检,检查水站质控管理及经费使用情况,对42个水站的高锰*盐指数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了标样考核,整体考核结果良好。

2、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20xx年,在认真执行国家、*苏省相关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同时,不断修订完善空气自动站日常管理和质量管理相关内部规章制度,并将各省辖市空气自动站日常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全省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通过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总站要求,完成了so2一级标准物质溯源工作,明确要求各地no2自动监测设备必须达到二级标准,必须采用有国家二级标准认可的标准气源。由省中心组织了全省标准物质考核、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气密*考核和自动站现场运行管理检查与自动站互查,整体考核结果良好。同时,加强每日数据审核工作,确保每日空气质量日报质量。

南京站在自动监测工作中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逐项落实,加强对大气自动监测仪器的管理,强化仪器的校零、校标工作。苏州市站对所辖5市3区的8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进行了考核,考核采取so2标准样品考核和现场监测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站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七、规范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质量保*工作

水质提升工作报告篇四

水环境治理内容包括:河道污染治理及河道长效管理。

一、20xx年河道污染治理工作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区中心城区河道下河口污染治理工作部署,我区20xx年中心城区河道下河污染治理目标内容主要有四项,其中市、区目标各两项。

1、市级目标

一是完成府河成华段8个下河排污口治理。

二是完成凤凰河、黉门堰、猫耳洞排洪河、秀水河等4条河道97个下河排污口污染治理,确保污水不下河。

2、区级目标

一是完成下涧槽水环境治理示范河道整治工程,治理下河排污口26个。

二是完成石湃渠及东风渠新增下河污染治理工作,治理下河排污口38个。

(二)推进情况

1、市级目标

中旬完成。

2、区级目标

东风渠新增18个下河排污口已于11月初完成治理,下涧槽水环境治理示范河道整治工程及石湃渠下河排污口治理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12月底完成治理工作。

二、河道长效管理工作

(一)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今年是我区河道管理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第一年,按照《成华区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成华府办[20xx]74号),河道岸上清扫保洁、河堤堤岸保洁、河堤绿化管养、水面打漂等长效管理工作由属地街道具体负责,区统筹局牵头督促检查及考核,初步形成了区上监督,属地街道具体管理的新模式,河道日常管理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

(二)河道清淤维护制度逐步建立。

上游来水及地面径流汇入,是造成河床产生淤积的重要原因。针对河道淤积物产生的动态特点,按照《成都市河道乱污治理工作标准》,我区改变了过去汛前及水利岁修期集中清淤的做法,加大了河道淤泥日常维护力度,基本做到了重点河道淤积严重地段河床淤泥随淤随清,全年已清除淤积物60000余立方米。

三、存在问题

(一)下河排污口治理难度大。

水质提升工作报告篇五

一、 工作总结

(一) 业务工作

(二)质检大楼建设工作

(三)计量认*工作情况

(四)人事工作

(五) 其它

二、 存在问题

三、 展望

2、进一步明确质检机构的公益*质,争取进入州*的财政支持,完善州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的检测环境,严格按照的相关规定,努力提升我中心的粮油检测设备装备水平。

综治工作方面

二是按照州市两级的要求,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控措施。今年州局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近2万元,在机关大院内要害部位安装了电子*系统,更换了所有灭火器的*剂。州局还在办公室改造的同时,修建了门卫值班室,加强和健全了门卫制度。这一切,对搞好治安防控,杜绝火害等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