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活动总结

时间:2023-08-11 15:22:26 作者:曹czj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蜡染活动总结篇一

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

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欣赏、讲授、观摩制作过程

教学用具:

课件、录像

教学过程:

扎染工艺

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饰和各种家庭装饰用品。大理的扎染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花卉。染制的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呈现素雅凝重之感。 特别是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摆满了色彩艳丽的各种各样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为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现在扎染普遍应用在壁挂、家居用品、以及服饰上面。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有一种田园的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

一、扎染简述

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在染色前将织物或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色浆浸渗于织物纹理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

二、扎染的艺术风格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欣赏扎染制品

四、扎染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1、材料:真丝、棉布、棉线、麻绳、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促染剂、固色剂等。用于扎染的织物一般用薄而精细的面料,这样染出的成品手感柔软,光泽度也好。

2、工具:缝衣针、剪刀、线、电炉(加热器)、量杯、天平、搪瓷锅、碗、木夹、熨斗搅拌棍、水桶、胶手套等。

五、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

(一)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1)圆形扎法

(2)环形扎法

(3)条纹扎法

(4)折叠扎法

(5)打结法

(二)缝绞法

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1)平针缝绞法

(2)卷针缝绞法

(三)夹扎法

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

(四)综合扎法

将捆扎、打结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六、扎染的染制方法

煮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高温染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人造丝、绢类。酸性染料色彩鲜艳,易于拼色,最适染动物纤维。

七、欣赏扎染的制作过程

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欣赏儿童扎染制作。

蜡染活动总结篇二

一个祥和寂静的夜晚,偶尔能听到几句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对话音。“啪!”停电了,整条街立刻陷入沉寂与黑暗中。我拿出一只尚未燃烧尽的蜡烛,缓慢点燃,动作是那小心翼翼。引线上霎时间出现了一个跳动着的橘红色的精灵。蜡烛缓慢地燃烧着,望着那上下跳动的火苗和即将燃尽的蜡身,我慢慢地沉思着,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着一副又一副美妙的画面:一位身材娇小,五官秀丽,尤其有着一对散发智慧光芒的大眼睛,和蔼而严肃的女士在给我们全神贯注地讲课。她就是为我们日夜操劳,精心培育我们的班主任林老师。

记得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星期一,林老师笑逐颜开地走进教室,当我们停留在梦幻的猜想境界中时,她笑盈盈地告诉我们:“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昨天,我在新华书店选了几本书推荐给大家……”不用说,一定又是从紧张的工作中抽取宝贵的时间,为我们而精挑细选的,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到更多的知识,增强我们的作文水平与阅读的理解能力,真是用心良苦啊!

林老师还非常注重我们素质的提高,常悉心教导我们:“同学们们不要做作题机器,要当一个有素质,有情感的人。”还经常带领同学一起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课余活动,使同学放松放松,如艺术展示课,姓名特色小报,每周一诗等等,让我们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更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不正是老师的真实写照吗?

蜡染活动总结篇三

一支默默燃烧着的蜡烛,当蜡水已经足够充盈时,便很自然地顺着其腰身划下来,蜡烛精神。也许,每次的“流泪”后都会使它轻松很多。可是,它却没意识到在它每次感到轻松的同时,它的生命也在渐渐缩减着。这是它的命里本该如此,明知自己的身躯是最怕火的,可是,它却从生命的开始至结束结束都一直被火所主宰着。火苗肆意地在它身上扑扑乱跳着,它却静静为其提供着微弱的能量,毫无半句怨言。

那么,借物喻人,现在的世人们不就可以分为这两类吗?后者甚至为多了!

在许多人眼里,困境就是一只拦路虎,因此便止住脚步,畏缩不前。其实,有的时候看来,往往看似充满陷阱的事物却充满机会的.,这只是一种潜在的机会,是对于勇于拼搏的人敞开的。它是阳光出现之前的一场暴风雨,虽然令人惊心但却很短暂。风雨再大,都会过去,正是因为有些人不理解,所以便永远过不了这个坎,只有在其门外无休止地徘徊了。

我们真应该好好的学学蜡烛精神,不要一看到黑夜就想到魔鬼,要迎难而上与其拼斗。也许你会伤残累累,甚至会失败,但它会象一面镜子照着你,照着你那不屈不挠的雄姿,这样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要明白,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放弃!轻言“放弃”,时刻铭记!

蜡染活动总结篇四

2014年春季学期白沙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我校以“综合质量管理”为带动,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年长效机制,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创一,争二,保三”和学校工作计划,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研究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3、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成效;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

三、校本教研形式

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围绕主题上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 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四、具体措施:

(一)校本培训分层次、突重点

总结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写”即学习教育理论,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更要善于总结,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评”即学校采取检查、督导、考核等措施,及时总结,保证理论学习真实有效,对学有所成的教师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新措施,加强校园内用普通话,板书工整,书写规范。检查做好记录,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充分利用电教室的远程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做到用好电教设备,管好电教设备,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 根据县教研室和学区的安排,积极主动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同本镇的兄弟学校开展教研交流,或同外乡镇的其他学校共同开展教研大练兵,走出去,请近来,保证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个个有收获,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

3、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教育教学理论怎样落实和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怎样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怎样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这是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全面地为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

5、利用“5+1”教研活动时间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或看录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听专家讲座,观看优秀课堂实录。时间不少于6小时。

1、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化。教导处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定期举办教育科研讲座,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各子课题组要根据各自制订的实验计划切实有效地展开研究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归档,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

2、课题研究讲求实效性。根据学校已经形成的《课题管理制度》等规定,教导处要加强对各子课题组的管理,与教师在研究中平等对话、共同研究案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教科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有效地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长要确实发挥作用,带领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交流、反思活动,自觉探索课堂教学规律,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三)校本教研高标准、严要求

变上。

1、本年度的教研活动要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2、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有竞赛、交流、课堂观摩等,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3、教研活动要对外开放,加强教学交流,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质量,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县、市教研部门和他校教研力量结合起来,加强校际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工作要求: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

3、认真积极参加各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4、本期要求教师要做到: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每堂课教后反思,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论文评比;每期至少听课15节;写一篇研讨文章。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每年度教师个人撰写相关论文4篇,心得体会1篇,优秀篇目推荐发表。

5、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六、完善教研机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学校教研组要在学习教育理论,广泛搜集各科教研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确定教研的目标,全盘部署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依据学校的教研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科组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勤,有总结。

白沙小学

2014年2月28日

蜡染活动总结篇五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蜡烛。有生日烛,有家庭用的普通蜡烛,有烛光晚餐用的红蜡烛,这些小小的蜡烛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虽然这些蜡烛在我们眼里是平凡的,但是当人们需要它时,它总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

有一天早上,我起床后,看见窗台上躺着几根快用完的蜡烛头,我心想:这短短的蜡烛头有什么用处呢?干脆把它丢掉算了。于是我捡起这些蜡烛头随手仍进了垃圾筒中。

晚上,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啪”地一声,停电了。我顿时傻眼了,“我怎么做作业呀?”我着急地对妈妈说。妈妈拉着我的手安慰我说:“别担心,或许电一会儿就来了。”于是我拉着妈妈的手焦急地坐在床边盼望着早些来电。

忽然,我记起了早上被我仍掉的蜡烛头。于是我拿着手电飞快地来到我房间的垃圾筒边,还好,它们还静静的躺在里面。我捡起那些蜡烛头并点燃了它们,蜡头慢慢的燃烧着,发出温暖的光,有了它们我又可以做作业了,这些小小的蜡烛头可帮了我一个大忙呀!望着这些曾被我遗弃的蜡烛头,我感觉它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明亮。

我在烛光下做着作业,不知什么时候,电来了,屋子一下子明亮起来。虽然烛光不及灯光明亮,但一股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升。不一会儿,这些小小的蜡烛头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它无声的熄灭了。

虽然蜡烛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绝句,让人铭记在心。不时的激励着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