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园林的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论文(大全9篇)

时间:2023-10-04 09:02:22 作者:琴心月 2023年园林的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论文(大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园林的论文篇一

2.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例如可以种植一些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树等,或是可以在生态园林里配置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植物,形成层次感,如在同一景观中可以种植颜色是淡绿色的草坪、深绿色的樟树、暗绿色的油松等,形成对比的色彩,形成不同效果的观赏意境。2.2注意层次在拼花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花木的层次、色彩的搭配,当花木的层次与色彩的搭配恰如其分时,那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会让欣赏它的人有着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样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也要注意让不同的叶色、花色的植物搭配合理、凸显层次感。如可以将1米高的杨树、2米高的枫树、3米高的松树进行从低到高的排列,这样既可以呈现多层的树种,又可以观看到不同颜色的植物。2.3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植物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年四季单调、雷同的特征,那这种植物的配置是非常失败的,不符合生态园林设计的要求。所以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我们要追求一种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落叶飘黄、冬天白雪皑皑的意境,这样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观赏亮点,这样的配置也显得不做作,突出自然的特征,可以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发展。例如,要设计一个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愿景图,可以做以下选择:在春天选择早早开花的迎春花,让它首先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了;接下来选择平常的桃花、杏花,最后在晚春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玫瑰花等。在夏天的时候,选择一些紫藤萝等。在秋天的.时候,树木枯黄,选择枫树、银杏等种植。最后是冬天,显示冬天特有的寒冷,可以选择油松、松柏、梅花这类植物,它们在冬天开得正茂,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总之,在植物的配置上,我们要遵循的理念是一年四季都有花、一年四季都有树。2.4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所谓的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就是在以木本花卉为主要的植被下,配置一些草本花卉,让木本花卉不显得单调、乏力。如可以在木本花卉桃花树下配置万寿菊等草本花卉,使得不再是粉粉的一片,变得颜色多样化。同时,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也要考虑到各种植物的色泽、形状、寿命、生长地势等综合因素,使各种植物能够相互协调,并且在配置植物时还要将周围的地势地理加以考察,如周围的水池宽度、草坪的广度等。

3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分析

3.1景观效益生态园林中多种植物的合理配置让周围的环境显得优美、舒适。相比单独的零星点缀、稀稀拉拉的植物来说,它追求一种整体的效果,让人们有着整体的意识,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营造出丰富多彩、颜色各异的植物群,也能够满足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绿色自然的满足。同时,生态园林中植物群落与道路、各种建筑物来说更具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象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3.2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指生态园林中的植被可以充当城市清洁工的作用,园林中一簇又一簇的树木、草坪、花卉不仅可以吸收城市空中有毒的气体与颗粒,释放出新鲜的氧气,还可以减少周围的工业对当地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城市的噪音等,让人们的夜间生活安静祥和。3.3社会效益在生态园林中,就现在的公园来说,人们在公园里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的活动,强身健体,释放压力,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生态园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启发着人们要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大自然。

4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绿色植物叠加在一起,而是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植被的配置,目的是让人们在生态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园林的论文篇二

时光飞逝,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首三年的美好时光,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衷心地向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首先,向我的指导老师朱军副教授表示深深的谢意!朱老师不仅在科研中严谨、认真、无私奉献,而且对我在学习、科研、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以后我会继续以朱老师为榜样,不辜负他的期望,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

其次,感谢学院领导、老师及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在林学与园艺学院这个集体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衷心感谢我的'同学冯文武、吴天忠等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值此之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参与本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您的指点迷津,将为我今后的研究奠定一个更高的起点。

同时,我还要深深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支持,我也不会有今天。在此,我对于他们的理解表示深深的谢意!

文档为doc格式

园林的论文篇三

1.1调和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选择的植物要遵循调和原则。要使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外在环境,如建筑物等物质有着相互协调、相互撑托的作用,让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设计有一种美的感觉,适合人们的观赏,也让整个生活环境有一种平静、舒适的氛围。1.2统一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也要遵循统一原则。所谓统一是指在植物的选择比例上要恰当,在植物外形的选择上要跟前面所选择的植物进行适当的调和,或是在植物颜色的配置上也要错落有序,不能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1.3均衡原则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现状,根据周围的环境现状设计一个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生态园林,让人工的生态园林与自然的园林相互依托。因为如果周围的植物枝繁叶茂,并且是一簇一簇的,颜色是浓厚的,这样会给人一种疲倦的和压抑的感觉,不利于生活的舒适,所以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清雅的植被,这样就可以综合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1.4韵律感及节奏感原则所谓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生态园林中是指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各种植物整齐有规律的配置。例如,对于比较宽阔的道路上,可以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植被以相等的距离分别的树立在道路两旁,或者按不同的距离有规律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植被,如小灌木。这样有规律性的配置可以让人在行驶道路中有放松的心态。1.5生态位原则生态位是指一种植物在整个生态环境所处的地位,它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与其他植物的关系。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位因素,合理地选择配置一些相互依赖的植物,尽可能地避免物种为了争夺水源或是阳光而出现让另一种植物陨落的现象,让各种植物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群落。

园林的论文篇四

宫血宁胶囊的副作用尚未明确。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于病人可能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都比较轻微,可以忍受,多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差,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当其某一作用用于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

宫血宁胶囊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性出血属血热妄行证者,以及慢性盆腔炎之湿热瘀结所致的少腹痛,腰骶痛,带下增多。宫血宁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棕色至灰棕色的粉末,味苦。

宫血宁胶囊通过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和聚焦从而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减少出血量,达到止血目的。宫血宁胶囊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对组胺引起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醋酸引起的大鼠胸腔渗出液及白细胞的游走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子宫内放置塑料管所致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了宫血宁胶囊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由此可见,宫血宁胶囊在临床上尚未发现副作用。宫血宁胶囊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不仅疗效可靠,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患者可放心服用。

文档为doc格式

园林的论文篇五

宁寿宫花园位于宁寿宫后区西路。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四十一年(1776)改建宁寿宫时,在后区西部南北长160m,东西宽约40m的窄长地段内建成一座花园,以备乾隆皇帝归政后游赏,故又称乾隆花园。宁寿宫花园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每一院的布局各具特色。第一进院主体建筑为古华轩,轩前一株古楸树,轩因此得名。轩东山峦上有承露台,轩西为凿有流杯渠的禊赏亭,亭北山上有旭辉庭。轩南有假山,其间有曲径。轩东南角有曲廊、矩亭、抑斋围成的小院,院内东南堆砌假山,山上小亭名“撷芳亭”。古华轩后垂花门内即第二进院。正房遂初堂,东西有配房,转角廊、倒座廊将正房、配房、垂花门联为一体,是个典型的三合院。院中湖石点景,花木三五。遂初堂后第三院以山景为主。院中峰峦起伏,山间有深谷,山下有隧洞通向四方。上山有蹬道,山上有天桥,耸秀亭屹立山顶。院北有萃赏楼,西有延趣楼,东南麓有座北面南的三友轩,三面出廊,东面紧靠乐寿堂西廊。萃赏楼北是花园最后一院。主体建筑符望阁,阁南山屏之上建有碧螺亭,其造型设计及装修均采用5瓣梅花形或折枝梅花纹。亭南有小虹桥通萃赏楼。山屏西南养和精舍平面为曲尺形。阁西有玉粹轩,阁北有倦勤斋,玉粹轩北依西墙有小楼竹香馆,外围一道南北向弓形矮墙。倦勤斋南、玉粹轩北接有爬山廊,可达竹香馆二层。宁寿宫花园布局十分得体,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经营有绪。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金线苏式彩画。中轴线布置有变化,后半部轴线略东移。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园林的论文篇六

摘要:明清中式园林是骚人墨客寄情于景,寓志于景的载体,是东方造园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造景思想充分体现着“天人和一”的设计美学,承载着风雅之士对于师法自然的推崇与致敬,在造园艺术的形式与技巧之下,蕴藏着中国人对生存与发展的哲学探索。明清中式园林既可端庄大气,亦可灵秀典雅,山水亭榭、草木花石,方寸之间,都是自然景致与文人精神之所在。

关键词:中式园林;设计;师法自然

明清中式园林的核心造园理念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幽”、“雅”、“闲”的意匠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其意境与艺术效果是中国园林设计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和其自身修养的体现。明清中式园林在理景手法之中,以天人合一的设计美学为指导,从设计师于自然、技艺相融共生的角度——“一石则太华千寻”,探寻和创造了精妙的中式园林造园艺术。中国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深受东方哲学与绘画思想的影响,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清晰为四大支流:皇家园林设计、北方四合院式的庭院设计,江南写意山水式的园林设计,以及岭南精巧秀丽的园林设计。其中以江南水乡的`写意山水的园林景致最为典雅古朴,耐人寻味,其也为明清中式园林设计理念的主要体现者。江南私家园林多以景载志,以物承德,是造园者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品格信仰多元化呈现的载体,亦是造园者核心思想言简意赅的传递。此时期的私家园林多受文人山水画作的直接影响,糅合以诗画意象和艺术创造,贵在温恭蕴藉、含蓄谦良,审美更倾向清新高雅之风。园林景致主体多为自然风光的凝练浓缩,其中廊舍参差、亭台婉转、汀溆摇曳均为附衬,与地势情状有机结合,讲究质韵积淀、节奏精巧,或浓墨重彩,或纤细碧玉。明清中式园林尊崇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无处不体现出时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秉承着谦和的态度,师从自然,技法上模拟自然形态的同时也提炼出高于自然的精髓,柔和呈现。

一、师法自然与造园艺术

明清中式园林多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筋骨框架,以绿化植景为血肉,以小见大,运用框景、障景、隔景、透景、漏景、对景等艺术手法解构重组分隔出空间,统一中俨然蕴含着变化,灵活调动景中人的视听,移步换景,文质彬彬。明清中式园林的造园艺术讲究颇多,精炼两点蔽之。其一,为园林理景在总体的布局形式上要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而整体。假山的塑造中,中峰、涧流、缓坡、孔洞各设计元素都的形式组合都要师从自然客观规律,不能生硬突兀,强行结合,顺应有机原则,体现自然之趣。在此之上,加以设计师文人化的思考和对形式美感的凝练,得之自然、彰显造化、顺势而为、以形写意。其二,在于构筑物的结构肌理符合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设计原则。山体石料叠砌时要客观的师从天然岩石的脉络纹路,尽可能的减少人工修葺的痕迹。水体多曲折,可高低起伏为活水,亦可端庄静谧为静流。在花木上,应或疏或密,错杂相间,呈天然形态。凝练自然意趣,以舒文人情怀。

二、师法自然与视觉分隔

明清中式园林用来分隔空间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植物、构筑物和建筑物来分隔的居多。分隔出的空间力求在感官上力求延续,弥补和突破园林实体的局限性。不是将造景者主观意愿强加于载体,而是留出观赏者遐想延展的空间,其分隔手法可以使园林景观融于自然,贴合自然。中式园林空间视觉分割对于形态神态的处理,着意于情、境的结合,巧于虚实与动静的切换,真假、因借、有限无限、有法无法种种关系都拿捏恰当,饱含哲理。由此,园林景观和自然景观弥合为有机的整体,如文学描写的跌宕起伏,似画境的疏密开合。如中式园林中常见的窗体设计手法之一的漏窗设计,这种以满格的装饰性来透空的装饰手法,将窗棂喻为画框,框以园中自然之景,将有机原则运用得通透雅致。计成在《园冶》中赞曰:“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对于疏密节凑和光线的借用,都妙不可言。

三、师法自然与建筑构筑

明清园林建筑中,有山水、堂、榭、廊、亭、楼、台、阁、馆、斎、舫、墙等。其中构筑物虽多为人工,但也都是遵循自然之法,或曲或直,仿水体波纹迤逦,层层递进,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而园林建筑物,其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都与该空间神韵灵气结合得严丝合缝,传达给观赏者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四、师法自然与主题凝练

东方的造园风格与西方的造园风格所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明清中式园林对于植物的处理手法与安设状态,中式园林更加严格的讲究与自然的契合。《红楼梦》中的大观园里,宝玉住处门前西有海棠,东有芭蕉,名曰怡红院;黛玉住处门前一片千滴泪的斑竹、还有白雪红梅,龛烟青青、菡萏垂菊、蓼汀花溆,名曰潇湘馆。可见,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描绘,都旨在表现中式园林其特有的师从自然。宋代以后,中式园林便开始有了明确的主旨,在自己的发展轨迹上,体现人文、自然的融合与创造。明清园林是其继承和发扬者,在模拟了自然形态的造景手法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设计之本为人的修养境界。将造园者的精神思想、文化涵养以及对禅宗的领悟都融入了理景之中,形成了写意山水园林,以诗词歌赋来命题,点景,提炼出该园林设计的核心思想。明清中式园林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已经成为东方乃至世界的优秀学习典范和珍贵的艺术瑰宝。综上,明清园林设计,在艺术美学、视觉设计、建筑造景、主题凝练上,无不体现者师法自然的设计思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正是在宋明理学和禅宗对“人”和“物”的深切剖析之后,格物致知,形成了中式园林的独特美学。也正因此,中式园林的设计者真正成为了与“天”、“地”并列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计成.明.《园冶》.重庆出版社,版.

[2]夏咸淳,曹林娣《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明代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版.

[3]夏咸淳,曹林娣《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清代卷》.同济大学出版社,年版.

园林的论文篇七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园林绿化业空前发展,全国各地的园林建设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园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考验,促使园林管理急待更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园林管理;园林建设;发展现状;整改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园林建设的现状,找出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园林管理的整改措施与方法,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园林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我国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工作的发展。

1园林建设过程中园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管理体制僵化,不能发挥真正职能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了适应人们越来越高的发展要求,更高水准更快速度的园林建设已成必然。然而,现有的园林建设管理机制并不能满足当前园林事业发展的需要,单纯的园林建设面积扩增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养生的要求,园林的综合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整体布局规划不甚合理。体制僵化,机制不完善,各相关单位之间协调不够,以至于园林绿化选址布局不科学,其他建设侵占园林绿地的事件屡见不鲜。

1.2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行业规范不能发挥起作用

当前,除了北京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市正式发布了园林行业地方规范,其他的省市地区还都没有统一的园林行业规范体系。例如在园林建设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施工监理规章》、《园林绿化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等,多数的省市地区都还没有出台。同时,多数的园林建设管理部门都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园林建设工作也没有被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中。

1.3盲目建设,未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要求。因此,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关系。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园林建设必须符合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市发展和人们居住环境改善等几大方面。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很多城市只是盲目的搞开发搞建设,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没起到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作用。如大肆的填沟、人工造湖以至于城市的水体污染,资源浪费。再者,一些地方没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断章取义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大搞建设,导致了奢侈之风的滋生。

2园林管理整改方法

2.1把园林建设工作放在合适的位置

早在20世纪90年底,新加坡就把园林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由此可见,园林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园林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长远的工作,相关部门单位必须把园林管理工作放在合适的位置和适当的高度,只有从意识上个加强认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连续性。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与引导,保证园林建设工作在大方向上没有偏差,对于在园林建设管理中的.不良现象要加强惩治,杜绝形式主义与奢侈之风。

2.2顺应自然法则

对于城市里的绿化景观,花草树木,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状态,所有的植物无需刻意的修剪造势,一方面,保持了花草植物的自然状态,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财务损耗,节约了成本、人力和物力。例如,园林中的通道除了必要的人行道与车道之外,其余的通道都用沙土铺垫由人们自然选择,台阶等尽可能的利用枕木,降低水泥等材质阻断植物根系的机率。

2.3编制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

决策是一切活动开展的依据,园林建设亦是一样。园林建设的整体应该遵从生态设计理念,讲究自然法则并体现科学的研究精神。在园林建设的初期,要提前做科学的规划设计,抛开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坚持整个建设过程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规划设计时,坚持园林绿化与生态评估体系的结合,始终把环境美化作为基础。对于园林设计规划团队,要坚持选择拥有专业资质的团队,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连续性,保证园林建设结果经得起人们和时间的考验。

3结束语

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在平时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必须分清楚工作的主次,将短期建设与长期规划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推进各项园林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细节并注重小节,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后期的建设施工中要按照规划,逐步落实,综合多方面的力量,统筹协调,使园林真正发挥出期望的效果,既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又美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

[2]梁远光.园林建设项目沟通管理研究—以南宁市l滨水公园工程项目为例[d].广西大学,.

园林的论文篇八

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初为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四十一年(1776)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台与皇极殿相接,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宫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顶。檐廊柱枋间为镂空云龙套环,枋下云龙雀替,皆饰浑金,堂皇富丽。内外檐装修及室内间隔、陈设皆仿坤宁宫。东次间开门,置光面板门两扇,上为双交四椀亮子,门左右下砌槛墙,上安直棂吊搭窗。余各间均为槛墙、直棂吊搭窗。每间上部各安双交四椀横披窗3扇。后檐明、次间为门,每道门双交四椀菱花槅扇4扇,余各间砌墙。室内吊顶镞花蝙蝠圆寿字天花。迎门一间后檐设一小室,内置煮肉锅灶。西侧3间敞通,安木榻大炕,设有萨满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为祭祀之所。东侧两间相连为卧室,后檐设仙楼,东山墙辟门,可通庑房。宁寿宫两侧建庑房及南转角与东西两庑相连,两庑各9间,均于南数第3、6间开门。殿后左右各有一座砖砌的方形烟囱,上安铜顶,为宁寿宫灶房及室内烟道所用。改建后的宁寿宫成为紫禁城内除坤宁宫以外的另一处体现满族风俗的重要建筑。乾隆皇帝《宁寿宫铭》补记称:“盛京大政殿后曰清宁宫,祖宗时祀神之所,祭毕,召王公大臣进内食祭肉。国初定鼎燕京,则于乾清宫后殿坤宁宫行祀神礼,一如清宁宫之制,至今仍循旧章。余将来归政时,自当移坤宁宫所奉之神位、神竿于宁寿宫,仍依现在祀神之礼。”说明了宁寿宫改造的原因。宁寿宫原为龙凤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曾一度住在宁寿宫,遂将外檐围廊改为苏式彩画,失去了庄严的风格。1979年重新修缮后,恢复了乾隆时期的风貌。

四周应接真无暇;

一晌登临属有缘。

——佚名题宁寿宫

周雅庆攸宁,长宜茀禄;

箕畴徵曰寿,递演京垓。

——乾隆题宁寿宫

九重敷敛范,陈箕曼羡,蕃厘共锡;

万国会归光,戴斗荡平,轨路同遵。

——乾隆题宁寿宫

园林的论文篇九

1.1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3.1优化园林施工资源

[1]丁波.园林施工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01)

[2]张艳红.园林工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分析[j].花卉.(13)

[3]何日华.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