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时间:2023-09-18 10:12:28 作者:琉璃 最新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一

游学素质教育,是指以游学为手段,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近年来,“福建游学素质教育”逐渐兴起,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参与。游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本文将从“游学的综合能力培养”、“游学的人文思想熏陶”、“游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游学的合作精神培养”和“游学的心理健康促进”五个方面,总结福建游学素质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游学的综合能力培养

福建游学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参观福建土楼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土楼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内涵。在集体生活中,我学会了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游学,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我未来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游学的人文思想熏陶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通过游学,我有幸参观了福建的传统村落和古迹,深刻感受到了福建先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同时,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我更加了解了福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游学的人文思想熏陶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也增强了我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游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游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福建游学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游学中,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了爱心物资。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幸运和责任。通过游学,我认识到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四、游学的合作精神培养

游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它培养了我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在福建游学中,我们组织了小组活动,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完成任务。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沟通和团队协作,这些素质对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游学的心理健康促进

游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更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游学的过程中,我有机会放松自己的压力,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福建的自然风光让我感到心旷神怡,舒缓了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同时,游学也让我与同学们建立了更深入的情感联系,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游学,我更加理解了自己,也更加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总之,福建游学素质教育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游学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文思想熏陶、社会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和心理健康促进等方面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希望通过福建游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创新能力的未来社会栋梁之才。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二

一名老师如果想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那么什么是励志教育呢?“励志教育,就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励志教育的精髓可以用三个带有“坚”的词来表示:第一个是坚信,第二个是坚强,第三个是坚持。第一个层次是坚信,就是对信心的坚定,是解决一个理想和目标的问题。如果我们对目标没有信心,那不可能是励志的。不过,励志还需要在信心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再往上一个台阶,就是有信念。信念比信心还要高一个层次,有更高层面上的是一种信仰。信仰是抬头仰望心中远大的东西,那是一种理想,是自觉追求的一种东西。 第二个层次是坚强,它是指面对困难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马迁。励志就是要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有挑战困难和失败的勇气。第三个层次是坚持,坚持是人的意志力的问题,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励志就是要用坚持来创造奇迹。励志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创造奇迹。

那么如何对学生实行励志教育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验总结了几点:

第一,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

也许有人会说,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是对学生励志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能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来应用。对于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如果能让学生看到目标实现的情形,就会有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无法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都知道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长期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更有激励作用。但是一味地来强调长期的目标,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这是因为长期目标实现后是怎么样的情形,学生是没有办法预见的。而且对于学生进行长期目标教育时学生的目标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的,或许起初的时候学生会感觉比较新鲜,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是至于目标实现后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学生只是停留于教师描述的基础上,并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对长期目标的说教就失去了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的失败。

也就是说,要想在长期目标教育方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得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目标实现后的成功与喜悦。怎么做呢?当然我们在现实中无法为学生模拟出取得成功后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在学生意识当中为学生呈现出他们取得成功后的场景,通过学生的内在来激励学生。

第二,利用自己的名字进行励志教育。

就是利用自己的姓名来进行自我激励。例如新加坡的著名企业家李家柱在介绍自己时说:“我是李家的顶梁柱。”别人一听感觉这个人的介绍一方面很容易记得住,同时给人一种安全感。据他自己说,每次这样介绍自己时都感觉很自信。其实我们中国的汉字每一字都可以用一句很有意义的话来表示出来,同样,学生的名字也可以拆分成一句押韵而且很有气势的话表述出来,让学生每天都大喊几次,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便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这样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形象暗示法。

与一些成功人士攀谈,常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这些成功的人士比较沉醉于自我,有着非凡的自信。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便可以实现的,是一个长期、漫长而且痛苦的折磨人的过程。许多人都可以在开始做得好,但是坚持下来的却非常少,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的的原因。如果在奋斗的过程当中没有非凡的自信,不自我欣赏,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这种方法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那么怎么做呢?其实做起来也不难,就是征得家长的同意,给学生拍一张造型比较好、能显示出学生自信的照片,并放大,在照片中打印上学生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冠之以“世界上最牛的×××”或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的称呼,或者是学生感觉到能激励自己的话,这样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近年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全国各地广泛地推行。作为福建省的一名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福建素质教育在我所教授的课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优势,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灌输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平衡

福建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师德师风提升等方面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育更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发现,通过福建素质教育所建立的学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受到了积极的启发和蕴含,使学生更自觉地去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除了灌输知识,福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上教师不断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知识管理、组织沟通、创新创造等方面积累经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发现,福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活跃和丰富多彩的,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抗拒心态,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在福建素质教育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众,而是主动参与课堂的设计和呈现的建设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学习中培养自信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主动性、自发性和创新性。这种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使学生在穿行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第五段:结论

福建素质教育在我所教的学科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总体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在实际应用和发展中受益匪浅。加入福建素质教育的队伍,我们应当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深化素质教育,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一份力。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四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

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满足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怀。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未成年人的事,还应包括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成才观,加强对孩子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家长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豁达开朗的胸怀。教育他们分清自尊与虚荣、要强与逞强的界限,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生命作为虚荣和逞能的代价。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五

亲爱的教育界同仁们:大家好!最近,我有幸参加了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一场教育心得交流会。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辛勤的事业。参加这次交流会,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交流会上,教育厅领导们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他们鼓励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积极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我深受教育,也深感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懈努力的事业,需要教育工作者踏实付出,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其次,教育服务要更加注重质量。在教育服务方面,教育厅领导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强调了教育服务的质量要求,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还强调了课程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他们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要求,鼓励我们用好新媒体技术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深刻意识到教育服务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合作交流是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交流会上,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通过交流,我不仅了解到了其他地区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也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与他人交流,相互学习,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灵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第四,教育改革是持续不断的。在交流会上,教育厅领导们介绍了福建省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他们提到了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教育改革方向。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关注和参与教育改革,为福建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感谢福建教育厅的组织和安排。这次交流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福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对于福建教育厅教育心得的体会。通过这次交流会,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和艰巨性,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将积极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读福建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六

因为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促使教育的全球化时代也已经到来。这种主张教育民主、平等的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成为了国际上最流行的教育词汇,不仅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而且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

自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的哈尔滨召开了亚太地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教育政策、规划和组织研讨会。会议通过的《哈尔滨宣言》指出:要达到全民教育这一目标,所有的国家教育应对满足一切儿童的基本需要予以关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并号召世界各国开展全纳教育。

第48界国际教育大会对全纳教育的界定:全纳教育是一种转变学校及其他学习中心,让所有儿童,包括男童和女童、少数民族学生、受艾滋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的儿童以及残疾儿童和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教育的过程。这对传统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但要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还要改革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全纳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全纳教育的实施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次培训中,从一些普校教师那里了解到,一少部分学生已经在普校开展了随便就读,初步展现出全纳教育思想的萌芽。但这只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形式上的融合,全纳教育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着眼,从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着手,才能逐渐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质上的融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才能落实和实现全纳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全纳教育需要正确教育观念来指导和支持,基于培训中各地教师所提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认为有必要提出树立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作为在实施全纳教育时指导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理论支撑。所谓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是指在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与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的,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受教育过程而需要满足的需要。所谓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就是用此种观念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改革朝着融合的方向一步步深化,保证一个都不能少的全纳教育的实现。

全纳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1、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平等即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还应该包括学习条件的均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最终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2、全纳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是人口大国,残疾人的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如何开发这部分人才资源与提倡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提倡有教无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研究他们、培养好他们,把满足特殊需要看作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看作是在中国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伟大实践。

3、全纳性教育目前是一种全新的特殊教育概念,它体现着先进的教育哲学思想。全纳教育对新的特殊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从关注部分学生到关注所有学生,特别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生活(children that learn together ,learn to live together )的氛围。全纳意味着全部纳入并学会如何和他人共同生活,全纳意味着与他人共存,全纳更意味着联系、联合、合作、包容、围绕、卷入、环绕,全纳意味着反对排斥、歧视、贴标签的现象。

1、教师自身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全纳态度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里,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但他们的特殊需要并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接纳特殊儿童的意识和态度,教师很少让这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很少与他们交流沟通。全纳教师要有更为强烈的奉献精神和爱心,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2、教师要形成全纳的教育观和学生评价观

全纳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的情况,从而促成所有学生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不要用单一的、绝对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要力求将发展性评价法引进学生评价中,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标准要灵活。通过教育、教学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3、学校及社会应该普及全纳教育思想

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学校应组织师生学习全纳教育,普及全纳教育思想,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氛围。

全纳教育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家庭、社区及社会人员的参与,需要调动学生周边一切可使用的教育资源,这需要社会普及全纳教育思想,减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和阻碍。

4、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其实施力度

全纳型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能力,即除了具备普通教育的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管理班级等各项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能力。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及师范院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全纳培训,制定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全纳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

为保障全纳教育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对其进行监督和执行,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阻碍了其实施,有利于宣传和保障实施力度。教育立法的颁布实施会给全纳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全纳教育的全面发展。

此次培训中,从各位教师那里了解到,在新疆全纳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人所意识和了解,但很多人对此还比较陌生,与特殊教育做的较好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结合新疆的教育实际情况,对实施全纳教育从宏观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师资力量的培训

从全纳教育实施的要求中可发现,全纳教育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加大全纳型教师的培训,主要从全纳教育基本理念培训及针对各类特殊教育需要的处理知识普及进行培训,并加强教师群体的交流合作。

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政府宣传、残联宣传、学校宣传及教师宣传,为消除社会和师生对残疾人的排斥,应发动一切力量传播全纳教育理念。宣传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宣传残疾人获得的巨大成就,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一样可以获得成功,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权。

3、制定实施全纳教育的政策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呼吁各国政府为全纳教育立法或制定政策,我国应尽快制定各项法律,通过立法的手段使全纳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为大众所接受,并建立系统的教育体制与之相配合,确保全纳教育的实施。

4、加大教育投入

本次培训中来自克拉玛依的教师就表示,在他们那里已经开始出现随便就读,普通学校已经开始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体现全纳教育已经开始萌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原因是该地区经济发达,教育投入大,学校有能力为去满足这些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而其他地区虽然也有出现随班就读的现象,但比较少,且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的教育基本处于忽视,不够重视,教师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全纳教育实施的力度和进度,为保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应该加大对这些学生的投入,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薪资,保障全纳教育实施过程能顺利进行。

从微观角度出发,特殊学校可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多组织和普通学校的联谊;普通学校教师要组织对全纳教育的培训,并加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消除教师和学生对残疾儿童的歧视或质疑;各地区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多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全纳教育的平台,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