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

时间:2023-07-08 06:35:55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一

2、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瑟琶记》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8、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士孰卧龙。——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会》

9、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1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12、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14、衣带渐宽终不梅,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0、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二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6、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19、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20、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4、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2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7、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7、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3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0、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4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2、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0、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5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5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4、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55、不怨天,不尤人。

5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7、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5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59、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6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三

翻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3、好学而不贰。——《左传》

翻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翻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翻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翻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翻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翻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翻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翻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翻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1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翻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 吟语·卷上》

翻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四

翻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翻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翻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翻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翻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翻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翻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翻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翻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翻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翻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翻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翻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五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来自于 《左传》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来自于 林逋《省心录》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来自于 李清照《夏日绝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自于 龚自珍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来自于 《汉乐府·长歌行》

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来自于 《论语》

8、学不可以已。—— 来自于 《荀子》

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来自于 陆九渊

1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来自于 苏轼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来自于 曹操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来自于 《论语》

14、好学而不贰。—— 来自于 《左传》

1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来自于 葛洪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来自于 《诗经》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来自于 《左传》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来自于 孔子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来自于 孔子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六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2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2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3、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2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2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34、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36、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3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4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5、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5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5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6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6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6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7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7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7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7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7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8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8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8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8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8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8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8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9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9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94、他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9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9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0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10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0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0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0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0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1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1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2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12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2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2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28、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2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0、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七

翻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翻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翻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翻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翻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翻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翻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翻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翻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翻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翻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翻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翻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八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5、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9、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2、轻诺必寡信。——《老子》

13、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14、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1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2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7、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8、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

29、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30、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6、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4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4、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4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46、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4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48、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4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50、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5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5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53、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5、得意安然,失意泰然。

56、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

5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8、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59、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6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63、床头金尽,壮士无颜。

6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6、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6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6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6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7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文言文经典名句及翻译(九篇)篇九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30、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4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58、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6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