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时间:2023-10-25 18:46:55 作者:ZS文王 最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得体会(汇总14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些写得极好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指导。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本次学习的收获:。

1、通过这次在x省第四人民医院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和心理创伤者使用保险箱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社工所提出的问题,与社工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社工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社工过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社工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部门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领导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为医院的明天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危机案例,让我认识到一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丰富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以“稳、准、狠”的工作态度与思路来应对。“稳”就是要工作思路清楚,遇到危机事件,一线学生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和家长了解事件背景。“准”指的是学生的情况一旦经医院或者专业人员判定,情况确定,立马让学生家长接回家重点监护,“狠”指的是危机事件不过夜,必须24小时监护或者立即处理,不留隐患。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6.立即处理;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8.制定行动计划;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4.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5.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6.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学生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总的来说要树立起重事先预防的工作理念,从源头抓起,平时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恋爱情感,人际交往、专业学习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压力。7.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能够在全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益重视的今天走向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并且有幸参加了第三十九期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

培训从7月9日开始,五天的时间内,我聆听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朱海峰教授以“大学发展与辅导员担当”为主题的讲座,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舒卫芳以“普通高校学生工作”为主题的讲座,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李忠军教授以“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教授以“努力提高辅导员素质”和“德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讲座,武汉理工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雷五明教授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为主题的讲座,参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参与了每晚进行的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专家的教诲,与同仁的讨论,使我对辅导员这份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要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和工作职责。

念的教育。所以,辅导员应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和引路人。

(二)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第二,加强对学生心理、法制、学习、就业的指导。辅导员老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现代的大学生接触着五光十色的世界,由于网络冲击、学习的压力、感情的挫折,很多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一些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触犯了法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问题,不留安全的隐患。此外,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定期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朝着目标自觉地学习,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力的学生组织或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组织和班委成员的推荐与选拔是负有重要责任的。核心力量决定了整体的组织文化,因此要做好学生组织和班委的工作。

第四,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心。辅导员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定期在值班室值班,经常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及时排除问题。关心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辅导员的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方法。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做学生工作讲究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一)将巡警变为服务员、引导者。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但自律性差,用过去的像巡警一样训斥的方法显然学生有逆反心理,不会收到良好的育人目标。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鼓励、鞭策的话语积极的引导学生,除一些不能姑息迁就的恶性事件外,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把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教师处理一些学生问题要有理有据,并且要用真心诚意去打动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辅导员老师具备一定的素质,言行一致,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才会使他的学生敬佩他,尊敬他。

上获得了大量有益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隐患,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与时俱进,细心观察学生的思维动向。

(一)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有害的信息,防止沉溺于网络。科技总是双刃剑,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它,网络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将一些黄色、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传给了广大青年学生,大学生的思维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非辨别能力还有限,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远离网毒,真正通过网络学习到一些有意义的知识。开阔视野,让网络真正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二)搭建网络平台,积级与学生互动及时回答学生疑难问题。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当面说教是必不可少的,但利用网络与自己学生沟通,会更直接、方便、快捷。学生通过e-mail,qq,微博等方式可以匿名将真实想法表白出来,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更有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四、树立辅导员观,具备政治观、影响力、群众观和团队观,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有理念、有队伍、有激情、有责任的辅导员。

首先,做到职业合格化。简单地说就是做事情时要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想清楚就是具备决策、谋断能力,说明白就是要具备与人谈话的能力,做到位就是要完善。做到这些,才会是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作,深入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的与职业相关专业的知识,为日常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最后,努力成为一个专家学者。辅导员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上也应有一番作为。这样才能完善自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总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于一体的教师。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高校人才的质量。

通过这次培训,我获益匪浅,也使我更加热爱辅导员这个职业。我深深地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份光荣的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辅导员在政治上是旗帜,学业上是导师,品行上是典范,情感上是朋友,做人上是偶像,我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创新,不断学习,与学生一起逐步成长。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精神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去。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参加辅导员培训班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的每一天都忙碌的,但是我却过的很充实,心情很愉快,没想到辅导员培训会如此丰富多彩。

本次培训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涉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等内容。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以前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培训下来,使我受益良多,收获很大、我相信,经过系统培训,我将会成为优秀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为我选择做辅导员感到骄傲。现将几天来的学习感悟陈述如下:

一、加深工作认识,摆正工作心态。

很多人恐怕都会有这样一些认识:辅导员工作似乎人人都能做,对素质的要求不高;辅导员工作很辛苦,工作很难出成效;辅导员不是教师,无足轻重。而对于许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来说,也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对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自己担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工作定位于学生管理不落后而已。我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不知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但在培训后,顿然思路开阔。用老师的话就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用“心”去做,也很容易把这份工作做好。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工作需要有激情,不过,如果多些理性的头脑,更能够科学地来开展工作。

再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作为辅导员、班主任,我们的身教重于言教;要切实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的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

最后,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虽然很平凡,但是能够出彩的,要抱着要做就做好的心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本次培训之后,我对辅导员工作的地位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辅导员工作不但要做,更要做好,只要用心去做,定能做得优秀。

二、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实践力度。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有很多,我们大多数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等等方面。其实,这些工作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做到工作细致,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富有成效,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

同时,做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而不能搞单帮,因为一个个小小的经验也可能在团队的作用下变成大智慧,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事们可以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三、明确发展重点,找准努力方向。

很多时候我感到困惑和异常无助,因为我所从事的是一份在旁人眼里很空洞的工作,知识性不强,职业地位不明确,流动性高。如果没有“杀手锏”很容易被淘汰。为此,我们应该掌握职业发展教育理论知识,参加职业发展教育技能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心理学、人力资源学、法律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市场学、创业教育、公关礼仪等,了解就业技术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应该走的路和努力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在各种思想意识斗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国年轻一代的争夺。培养政治坚定的大学生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大学辅导员老师的使命;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胜任这一重任,无疑向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自身需要加强政治修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更多的家长放心!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大家提出的问题,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

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危机中的人章节: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强奸与性侵犯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性侵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性行为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

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小a,男,大四学生,先天性运动神经受损,走路行动不便,性格比较好强,敏感,有些自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大一入学起,一直关注该生状态,经常与其进行谈心谈话,鼓舞士气。

11月2日21:52,该生所在班级团支书、班长打电话向辅导员反映情况,说小a给班级李某打电话说自己要跳楼,现在找不到人,打电话拒接。得知消息后,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往学校,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联系学校心理中心。同时,立即采取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第一,安排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在寝室周边各教学楼寻找,同时继续拨打对方电话,并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发送鼓励的话语,希望大家的关爱让他情绪慢慢稳定,并意识到还有许多人关心、爱护着他;第二,立即联系小a的家长并告知其具体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该生于22:04接听了同学的电话,告诉了他的情况和具体位置,最后在北五宿舍楼楼下寻得该生。

学生干部将该生护送至辅导室,辅导员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详细询问了事情的始末。作为班级生活委员,小a替班级预约了“液压实验”,本以为是为班级服务,是件好事。但是班级张某向其抱怨时间选的不好,竟然选在了周末,影响大家考研复习;随后,李某对于分组上实验的事情搞不明白,也来质问他,说他没通知明白,小a感到很委屈,本来自己也考研,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去给大家约了实验,结果不但没人感激,还遭受埋怨,心理很苦闷,很难受,想不通,过不去这道坎儿。辅导员第一时间对小a心系整个班级,主动为大家选课的事情给与赞赏和肯定,并且对其在内心极度痛苦的情况下能够接同学电话,放弃轻生的行为表示佩服和欣慰,并询问该生当下的感受。听到老师的话,小a留下了眼泪,连连向老师道歉,让老师担心了,继续询问该生之前是否有过轻生的想法或行为,该生表示没有过行为,但是有过一次轻生想法,原因是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发现自己很多知识都不会,估计考研也考不上,觉得眼前的生活很没意思,想到了死,但只是一闪念的想法而已。经过进一步的交谈了解到,李某已经向其道歉,并且曾经说过“你打我、骂我都好,只要你不再难受了就行。”这类的话,但是自己还是不能释怀,“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鉴于该生不止一次有过轻生想法、并且此次还有轻生行为,而且对于对方的道歉无法释怀,内心依然苦闷。辅导员决定和两名学生干部,在辅导室对该生进行临时监护,以防该生情绪再度失控,发生意外。并通知该生父母,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尽快到校。11月3日凌晨5:33,家长到校,与家长进行交接,将事件的详细经过告知家长,把对孩子的担心与家长进行交流,并且建议孩子回家休养,尽早就医,谨遵医嘱。家长对学校为孩子做的一切表示感激,并表示定会抓紧就医。

1、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心理委员作用。

学生干部或者是心理委员,具有发现危机的先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轻生想法和行为,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并且能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员老师,进而启动危机干预程序,为有效的处理危机赢得时间。

2、建立重点同学台账。

将需要关注同学进行汇总,并标明问题的种类以及关注级别,定期与其进行谈心谈话,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动态,动态化地进行监管,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

3、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进修。

解决大学生突发危机事件应该按照“预防为主、应对为辅”的原则,从思想上重视,从实践中总结并积累经验,努力维护高校校园的安、稳定、和谐,让大学生能够安心的学习、生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已经成为高级中学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对高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准高中生出现心理情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他们的心理危机,帮助他们渡过情感危机的难关,才能让高中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高中教育要实现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尽量减少和防止情感危机的发生。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其受到思想因素的干预,同时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干预。通过分析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探讨解决高中生心理情感问题的措施,促进高中生健康发展。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是各大高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探索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些具体措施。

据20**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有16%~25.4%有心理障碍,主要以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为主。这些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极端事情越来较多,如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的事件在大学里已屡见不鲜,学生凶杀案件也越来越多。种种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到22岁之间,正在由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这个年龄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却没有成熟,很多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的学习、生活又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高中截然不同,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很多同学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太适应,同学们已经适应了高中时老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要完成多少的任务等都是老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行了。而大学却不一样,老师主要是采用启发性教学,主要是靠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很多学生开始都不能够适应,不知道该做什么,自学能力很差,加上大学的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安排时间较多,部分同学一时松懈,出现逃课、沉迷网络等现象,平日没有认真学习,得过且过,等到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紧张了,出现考试恐惧综合症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挂科而跳楼自杀。

2、生活方面的问题。

与高中不同,大学的同学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刚开始都会有些不适应,语言、信仰、习惯、饮食等各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不能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不能够和同学友好相处,于是脱离群体,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

3、情感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情感的萌芽阶段,这个时候,一方面,他们渴望爱情,异性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对爱情的认识,往往追求的是浪漫、刺激,他们对爱情有很高的期望,动不动就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一部分同学还发生了性行为,相处长久之后,感情破裂之时,由于不能接受分手的现实,很多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情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4、家庭问题。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经济问题,一个是家庭关系问题。家庭经济问题可以直接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压抑等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良也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现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心理很强,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父母的一些想法和要求,不能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紧张。

5、躯体疾病问题。

当学生出现一些躯体疾病时,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不安和焦虑,尤其是当出现一些疑难杂症、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对自我形象、自尊、就业影响较大的疾病时,学生一般都无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又不敢说出来,害怕老师和同学知道,心理负担极大。

6、就业压力问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就业无疑是现在的大学生最担忧的问题。很多学生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由于忧虑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同学刚进入大学就开始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这些都会使他们产生焦虑的心理,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指的是通过排查和日常生活观察发现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伤害自己或别人行为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异常表现,比如说情绪、生活习惯、言语等方面,对存在有以下现象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对象处理:生活习惯反常,情绪低落,抑郁,独行、不予同学交往者;有出现失恋、躯体疾病、考试失败、经济危机、家庭变故等遭受其他重大事故者;有在网络日记、qq空间等有暴露自杀念头或报复他们意图者;亲人、朋友中有过自杀情况者;有明显的人格缺陷和精神障碍者;长期睡眠障碍,不修边幅,精神颓废者;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者。

1、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片面、错误的认识、认知方法和观念是导致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部分集中在18到2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是很成熟,而且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有意的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认知方法,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增强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专业讲座、校报、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形式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学生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心理危机,当自己或者是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主动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3、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建立动态的学生心理档案。

在新生入学时做好第一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划分,这样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措施。

4、建立校、系、班级、家庭四位一体的危机干预体系。

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必须构建校、系、班级、家庭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为中心,各院系分别建立第二级心理咨询站,各班级分别建立心理问题反馈小组。学生处、心理咨询室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中心,全面负责和领导全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和调配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认真履行职责;根据各系反馈的信息,对于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对于无法缓解的应及时转介。各院、系为二级中心,由系领导、辅导员等非专业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初步干预,对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上报给一级干预中心。

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积极探索和研究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方式、方法,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沉重性,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援助,共同努力,帮助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丽霞.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09)。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社会价值、伦理道德、就业交友等方面的压力和冲突日益显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分析危机特点与类型,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己成为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现代危机干预理论之父caplan认为,当个体面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和供给发生改变,而他原有处理方法及惯常手段已不能应对当前困难情境时,他就会产生暂时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是个体的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内心世界的一种严重失衡,这种失衡让个体感到沮丧、焦虑、紧张和压迫。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是指高校学生由于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特定身份、年龄特征,在交友、求学、成长等一系列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面对心理失衡,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可运用的方法来积极帮助个体改变困难情境,使个体身心达到危机前的健康水平,就是心理危机干预。

(二)心理危机类型。

1.成长性危机,是指大学生个体在一系列连续成长时期发展的急剧转变使其处于行为和情绪的混乱无序状态。如新生刚入学时心理上的不适感等。成长性危机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与克服的,是可以预期的,通常也称内源性危机。

2.环境性危机,是指大学生个体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心理上的.失调,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3.存在性危机,是指大学生个体在思考人生价值、人生目标以及其他道德性问题时产生的心理挣扎。存在性危机既可以是现实性的,也可以是追悔性的,还可以是持续性的。

1.时间特定性。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一般集中在新生入学初;寒暑假放假前和开学后;考试复习前后一个星期;家庭、情感发生变化;就业、择业前后等特殊时间段内。

2.人群特殊性。根据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心理危机容易产生在以下群体中:性格自卑、极端内向群体,人际交往困惑群体,经济困难群体,学校困难群体,网瘾成性群体以及新生、毕业生群体。

3.方式、方法过激性。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人格尚未塑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经历困难无助时更容易采取极端、毁灭性的手段。近几年频发的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事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近年来,高校己成为心理问题发生、发展的集中地。以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退学、体学、降级人数共17人,其中因心理问题退、体、降的共有8人,占总数的47.06%。通过对电气学院级本科生676人进行心理普测的数据显示,有34人存在重度心理问题,占学生总数的0.os%有自杀倾向的学生4人。这一数据较之于级要高出0.01%。

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心理危机己成为高校学生状况、困扰频发的主要问题源,成为高校及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组建心理危机三层六级干预防护网。

学院现在运行的是三层六级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网络模式。第一层是以学生为基础,分为一、二级预警。一级预警是以宿舍为单位,宿舍长为责任人,负责关注本寝室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二级预警是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心理委员和秘密联络员为负责人,负责关注本班级同学的心理异常情况。第二层是以学院为核心,分为三、四级预警。三级预警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四级预警由学院专职心理模块辅导员负责。辅导员通过日常的走访以及一、二级学生的上报获取信息,并将信息反映到专职心理辅导员处,由专职心理辅导员进行危机评估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第三层是以学校为龙头,分为五、六级预警。五级预警由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六级预警由校心理危机领导小组负责。该层次主要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其他级别成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并进一步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选择心理危机具体的干预手段。

(二)建立系列预警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

依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的“预防为主”原则,学院建立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做到尽早摸清情况,及时介入、排查,准确预判评估和及时咨询、治疗。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制。学院每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学期初的心理普测,根据测试结果建立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学院心理危机学生特殊关注档案。

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匿名汇报制。学院每月安排辅导员老师在班委中进行匿名的心理状态排查。

3.学生心理异常学期初上报制。学院专职心理辅导员在每学期初了解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填写更新《心理危机学生档案》。

4.骨干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制。每学期聘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为从事心理工作的学生骨干进行专业的心理知识讲解和培训。

(三)寻找策略方法,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

1.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制。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危机等级程度,有选择地上报学院学生工作书记及学校相关部门,并选择危机干预方案。

2.建立心理危机及时救助制。院校相关部门要制订应对心理危机的多项预案,保障救助的及时性。

3.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屏蔽制。危机事件发生后,院校应进行适时的心理危机信息和刺激物的阻控。

4.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及监控制。对于有自残、自杀倾向的学生,辅导员应立即将其送往专门医院进行救治,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联系家长,做好危机后的安全保护工作。

(四)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培训机制。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于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分析,增强自我认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加强沟通联络,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中,高校不能一味地单独作战,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医院以及朋辈关系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学校、家长、医院互动的危机干预系统。

学院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运行至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和效果,在三层六级危机干预防护网络下,全体通力合作,将一些潜在的心理危机事件扼杀在摇篮中,使一些棘手的危机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干预。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

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二、工作原则。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点突出;干预到位,专业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才能取得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如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一)一级预警和干预。

组长:乔辉杰徐志强。

副组长:张美英、胡丹英。

成员:朱乃器、钟茜、马红华、刘红英、王正辉、杨国欢、顾引娣、班主任。

工作职责: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负责审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听取下级的汇报、决定向有关医疗机构转介学生。

(二)二级预警和干预。

组长:胡丹英。

成员:刘红英、王正辉、杨国欢、顾引娣、班主任。

主要职责: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

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安排专(兼)职心理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以启动本预案。

(三)三级预警和干预。

成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心理委员。

心理老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级设心理委员1名,主要职责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掌握和报告学生异常心理信息。

四、心理危机事件分级和危机报告。

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级。

(一)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二)较大心理危机事件。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一般心理危机事件。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四)危机报告。

1、发现有较大或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相关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及时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校心理辅导室,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报告。

2、当有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各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构报告。

五、危机干预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

2、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可以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的,学校须指定专人密切注意该生情况,加强管理,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请精神卫生专家会诊治疗,家长并要签订协议书。

3、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回家休养并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派专人监护,确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评估认为该学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及时通知该生家长将其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二)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或知晓某生有自杀意念,即该生近期有实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学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将该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对该生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2、报告心理咨询室,对该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家会诊,并提供书面意见。

3、经评估认为该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生回家休养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三)对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刚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

2、及时保护、勘查、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对于自杀未遂的学生,经相关部门或专家评估,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通知其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如回家休息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正确应对新闻媒体,学校应有专门对外发布信息的人员(一般是办公室主任),防止不恰当报道引发负面影响。

5、学校应及时对本校师生通报情况,在同专(兼)职心理老师商讨或专家的指导下组织老师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四)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于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由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安全。

2、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进行后续处理。

(五)危机干预后期措施。

1、学生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再申请复学时,应向学校提供相关治疗的病历证明,经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评估确已康复后,必要的情况下并签订协议后,可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时,学校咨询室和班主任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3、对于有自杀未遂史的复学学生(有自杀未遂史的人属于自杀高危人群),心理专(兼)职老师进行定期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并同家长签订协议,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一)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实施干预。

(二)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制力不完全的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里实行监护,避免监护不当造成危害,以确保该生安全。

(三)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四)干预措施中涉及到学生需要休学接受治疗的,按《朱行中学中学学生管理条例》办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大家提出的问题,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

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危机中的人章节: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参加了网上辅导员培训班,觉得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觉得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从这次培训中,我真是受益匪浅。现在我来谈谈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工作的内容比较杂,比较琐碎。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而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认知的,应该遵循的。

特别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有利于避免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恶劣事件。据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我把这种品质归结为“三心”,即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要有热心,要有爱心。

二、认真学习将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辅导员自身建设,培训班中提出了“六个一”、“四会”要求。“六个一”的具体内容:

一是辅导员要带好一个班级。每个辅导员都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在考核中力争成为优秀班级。

二是上好一门课程。辅导员以前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成为行家里手,要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三是写出一手好字。字是教师的门面,辅导员必须练就一手好字,影响和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

四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辅导员生活在大学生中间,不但要有组织活动的能力,还要有写作的本领,要善于总结,推广应用。就是辅导员要会说、会做、会写、会生活。

辅导员要成为演讲家,要有鼓动力和号召力。要善于组织学生活动,会做学生工作。要能够把所思、所想、所做写成文章,传播推广。要能够与青年大学生打成一片,掌握当代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与他们有共同语言,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玩乐在一起。

通过学习,我深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日后的工作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还必须把这些方面都完成好。

总之,经过这次的培训,更使我理解辅导员这一职业,也使我认识了所肩负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身作则,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讲究工作方法。勤奋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我想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做人,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心得体会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一个人如果有再健壮的体格,可心理不健康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个性、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人人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主要内容。在学校里天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与舍友之间一起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一起探讨和研究,同时这也促进了学习的进步;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难过的同时也有同学一起分担。所以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以及情感的分享等等;如果我们学校很少跟同学说话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能够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这也会使我们产生厌学,导致学习退步。但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也只能憋在心里,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人际交往不良可能会引起我们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业。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才能让我们自我完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不一样的事物和环境会使我们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就像刚入大学的时候,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产生了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第一,在高中,每个班都是固定,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在大学是不一样的的课大都要换教室,有专业课、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令我摸不着头脑,很是焦虑、烦躁。第二,大学里再也没有人跟在后面督促你干这干那了,而是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真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自习室去哪,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感到很迷茫、恐惧、失落。第三,觉得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已感到筋疲力尽,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于是失去了奋斗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总总的不良情绪不仅仅影响学习和新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及时的调整。当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我们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排解内心的焦虑、烦躁、郁闷或其他不好的情绪。一旦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不安等症状,要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或者转移关注点。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方式,或坐或卧,慢慢地通过调节呼吸或放松使心情平静。积极乐观的情绪使我们充满信心,精神充沛,能够良好地适应周围新的环境。反之不良的情绪使我们焦虑、烦躁、郁闷、易怒、从而导致不良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善于到生活中去发现新意,和同学去操场散步,聆听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为生活增添活力。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段温馨的音乐,也足以让你新的生活充满惬意和浪漫。

人与人需要交流,有好朋友才有好健康。人类本来就是群居性的。亲密的朋友会使我们生活充实,让我们在孤独和脆弱的时候找到精神的依靠。友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不会被困难击垮,勇敢面对挑战和考验。另外要确定适当的目标。过高的要求会使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屡次失败会打击自己的信心和激情。建立适当的目标,让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功,使自己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良好的情绪。

总的来说人要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故让我们为了明天的美好,让我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吧。

大学生的危机干预心得体会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危机的情况,如学业压力、社交困难等等。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进行适当的危机干预,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参与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培训、倾听他人的苦恼以及提供适当的帮助,我逐渐体会到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并且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大学生活中,适当的心理健康培训对于提高危机干预能力至关重要。学校通常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学到了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的迹象,如何深入倾听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自己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这些知识对于我进行危机干预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倾听他人的苦恼是进行危机干预的重要一环。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有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作为一个朋友或同学,关心并耐心倾听他人的苦恼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还可以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陷入了焦虑和消沉的状态,我每天都会花时间陪他聊天,创造一个能够倾诉的环境。通过我的倾听和鼓励,他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恢复了自信和乐观。

第三,提供适当的帮助是进行危机干预的关键环节。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仅仅倾听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学会主动提供适当的帮助。例如,当我发现一个同学表现出严重的消沉和自杀倾向时,我迅速联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并帮助他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及时的干预和适当的帮助对于他从困境中走出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经历,我明白了适当的帮助是危机干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在面对他人危机时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最后,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对于进行危机干预至关重要。作为进行危机干预的人,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通过我的经历,我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开始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运动、听音乐等。同时,我也学会了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困扰和压力,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为他人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之,大学生的危机干预取决于我们的自身意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参与学校的心理培训、倾听他人的苦恼以及提供适当的帮助,我深刻体会到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并且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能通过有效的危机干预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