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实用5篇)

时间:2023-09-18 10:26:20 作者:紫衣梦 2023年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实用5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篇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泻处,哪里没有一曲动人的悲歌?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友的热血?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长征中的作战,更是在敌强我弱,红军兵力、装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战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长江天险,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红军终于战胜了敌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红军长征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说过:“数典不忘祖。”就是要求我们时时以民族精神自励,不忘祖先,不忘历史,不忘国耻,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中国贡献力量!因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胜利之际,学校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系列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时时不忘民族精神、奉献精神、像红军不怕远征难那样的无畏精神和抗日将士誓死疆场的牺牲精神,因为只有民族精神的复兴,才会有经济的复兴、社会的复兴、教育的复兴!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篇二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坚韧的历程。纪念长征的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许多人深入长征路,亲身感受长征精神,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与启示。在我个人的纪念长征的旅程中,我也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感悟与反思。

首先,纪念长征让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长征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几乎无法想象,但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始终坚持把信仰和目标放在第一位,他们时刻铭记着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兴盛的初心。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才使得中国的革命事业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次,纪念长征让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长征中的红军不是一支个体的力量,而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在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上,红军官兵齐心协力,相互扶持,共克时艰。他们的团结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自我利益,更是为了大局着想,为了实现共同理想而共同奋斗。这种团结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逆境克服,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同时,纪念长征也让我明白了艰苦奋斗的意义。长征是一场极端艰苦的行军,红军士兵在长征途中饱受饥饿、寒冷和疾病等各种折磨,但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长征中的艰苦奋斗,告诉我们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成功来之不易。只有经历过艰苦奋斗,才能真正明白“独木不成林,众星才能璀璨”的道理。

其次,纪念长征使我认识到信念的力量。长征中的红军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甘愿舍弃家庭、亲人和自由,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并且为之付出了一切。红军士兵的坚定信念不仅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更来自对人民利益和国家前途的无比热爱。正是这种信念的力量,使得红军能够永远保持战斗的激情和斗志,最终打败了敌人,实现了胜利。

最后,纪念长征带给我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态度。长征是一段具有复杂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的历史事件,纪念长征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不同人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各有不同。这使我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站在一个更加宏大、全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总结起来,纪念长征是一次崇高的事业,它以坚持、团结、艰苦奋斗和信念为核心,寄托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纪念长征,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精神的力量和意义。纪念长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今天和未来的期许。我相信,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篇三

(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北上抗日,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经历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主席用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领):红军不怕远征难,(合):远征难

(领):万水千山只等闲。(合):只等闲

(领):五岭逶迤腾细浪,(合):腾细浪

(领):乌蒙磅礴走泥丸。(合):走泥丸

(领):金沙水拍云崖暖,(合):云崖暖

(领):大渡桥横铁索寒。(合):铁索寒

(领):更喜岷山千里雪,(合):千里雪

(领):三军过后尽开颜。(合):尽开颜

(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领):弘扬长征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年强,则国强。几百年耻辱,几千年辉煌。弘扬中国梦。(合):你的梦,我的梦,中国梦。

(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返回目录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篇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长征的胜利被誉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这里,我想分享我在纪念长征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革命精神的弘扬

长征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在极其艰苦困苦的长途跋涉中,红军士兵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他们的忍耐和顽强是无与伦比的。长征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信仰,更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伟大天性。我们要永葆这种革命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共同进步而不懈奋斗。

第三段:团结协作的意义

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也是不可忽视的。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考验,但同志之间相互支持,紧密合作,团结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奇迹,是他们继续战斗的重要的心理支撑。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和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协作,积极推进自己的事业。

第四段:反省与改进

长征中红军的失败和教训,也暴露了许多革命队伍的不足和问题。这种失败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反思,提高了组织工作和指导的经验和能力。在今天,我们也需要反思和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第五段:总结

以长征为中心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纪念,更是对革命前辈的一种继承和传承。要从长征的胜利中汲取革命智慧和精神力量,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我们一定能充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坚定地走上化腐朽为神奇、创造美好未来的道路。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篇五

换上红军装,大家以整齐的队形向着红军小道进发,重走长征路。2.5公里的小道上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壮举的18个主要场景,有瑞金告别、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每到一处大家都驻足认真了解当时事件的历史背景,体会当时战斗的激烈和红军付出的巨大牺牲。有党员感慨到“当年红军长征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才爬了一段山路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他们那时候缺吃少穿,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激烈的战斗,但是依然突破重重封锁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入红军长征纪念馆,大家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四个部分主题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红军长征中的遗物、图文资料,以及行军路线图等一一展示出来,让党员们身临其境的进行了一场身与心的洗礼。

通过此次活动,使党员们深刻地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对红军将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大家纷纷表示要扎实学习党史,真情为民办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