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之星主要事迹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4 00:19:32 作者:文轩 最新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之星主要事迹材料(大全11篇)

就职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职场转折点,决定了未来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就职总结应该包含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贡献,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下面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就职细节,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一

小郭,女,共青团员。她时时刻刻谨记着学校的校训,努力做到严整,友善,勤奋,上进。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她时刻以善良之心待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贡献出自己的点滴温暖。在学习上,她积极刻苦,成绩优良,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成了她的追求。当遇到难点疑点时,她总能与同学积极探讨,也会热心帮助同学解题。在生活中,她不与他人斤斤计较,本着一颗友爱之心与同学相交往,真诚待人,与同学相处关系较融洽。同时,她也能懂得感恩,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成为长辈心中的乖孩子。

她常怀感恩之心,将之化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以礼待人。并以一颗友善之心,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同学创造更加友爱、温馨的307班,去谱写一曲和谐的主旋律。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二

求实学校团支部对所有初中部班级推荐的美德少年进行评选,现确定七(1)班王忠义同学参加市“美德少年”评选。简介如下:

他信守诺言,待人诚恳,从不撒谎,是诚实守信的楷模。学校里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使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小小年纪的他便懂得感恩回报,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捐款时,他把积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对家人、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他都能做到一诺千金。

他文明守礼,待人诚恳,“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是他的口头禅,看到老师和长辈,总会微笑打招呼。每天做完作业,他常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爸妈倒杯水。他担任着班级礼仪监督员、卫生委员、生活委员多重职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他不但自已讲诚实、懂礼仪,还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是一位播种诚实种子、散发礼仪芳香的好少年。由于表现优秀,他经常被学校和班级评为“三好学生”、“礼仪之星”、“孝爱之星”等,所以他无愧于“诚信美德少年”的称号。

他就像一颗沐浴在阳光下的小树,平凡普通,却散发着迷人的美德之光,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断前行。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三

小嘉,女,204班班长兼团书记,学校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晨曦广播站编辑。

她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以身作则。她对待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她一向严格要求自我,用心为同学们服务,主动关心帮忙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透过努力,在班级同学中有很好的评价。同时,她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及时将同学们的意见向老师反馈,努力做好同学们思想工作,起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桥梁作用。

她热心公益,多次带领同学们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和爱心义卖活动。

“有志者事竟成”是她的座右铭。小嘉,一个品德优秀、全面发展、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的优秀学生干部。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四

小露,女,108班语文科代表。

她是一个诚实,守信,知礼懂礼的学生。在班级中,她活泼开朗、平易近人,同学喜欢向她寻求帮助,她也十分乐意,耐心的跟同学分析,帮同学解除疑惑。面对工作,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去全力以赴,获得老师一致好评后,不仅没有骄傲,反而更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成绩,虽然只算良好,但她却有一颗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心,敢于挑战,敢于拼搏。

她还是学校志愿者的一份子呢,每次,她总能准时准点到达,一丝不苟地做好志愿者工作。工作中遇见老师,她更会微微的鞠个躬,向老师问好。加入志愿者的她,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城西中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五

小可,女,301班的团书记。

她是一个品德兼优,正直,善良,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平时恪守校纪校规,和同学相处和睦。她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尽责。她责任心强,处处都为同学着想,把最艰巨的任务留给自己。每学年均评为“校三好学生”;20xx—20xx学年度被评为“区优秀学生”。

在小可同学身上,充分展示了一个当代中学生的蓬勃生机,相信她在新的人生征途上,能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六

xxx同学是三中八年八班的一名学生,她既是一名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也是一名乐于助人的共青团员,而且在德智体方面都积极上进,并且积极帮助班主任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上,严格按照团章严格要求自己,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较强。

每天上下学都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回到家报声平安后,认真地去完成作业,作业做完富余的时间,她知道妈妈忙里忙外非常辛苦,而且还上班,应当需要多休息,所以她还会经常帮助做家务,洗衣服,洗碗,扫地,整理房间。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xxx同学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勤奋分学习,刻苦研究,因为有些科目底子薄,所以要比别人多下些功夫,因此,每次考试都有所收获,并能往前提名次。学习中还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

平时,她很自立,除了干好份内的事情外,还经常帮助同学们完成本组的任务,时常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总之,xxx同学是一名思想上进,热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道德向上的好学生,不愧是一名优秀的“道德之星”。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七

xx,女,现年xxxx岁,就读于xx省夹江县外国语实验学校。现任学校大队部大队长、班长等职务。xxxx年提名为夹江县美德少年候选人,xxxx年1月被评为“县三好”。

她勤奋好学,乐观向上,成绩优异,爱好广泛。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的“小管家”。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父母的悉心熏陶下,同学的关心帮助下,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好少年。

在家里,xx同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长辈们聊天解闷。遇到邻里主动打招呼,休息日打扫小区卫生,深得小区邻居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xx同学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善于积累、积极发言。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像一条快乐的鱼儿尽情的遨游。从一年级开始,她总是每天早晨第一个来到学校带领同学们早读,在她的带动下,喜欢阅读的好风气在班级蔚然成风。她成绩优异:多次被学校评为“全优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干部”“美德少年”。

作为学校大队部大队长,xx同学热心少先队工作,在大队部老师的带领下带头把少先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她深知:大队长不仅要当好“领头雁”,更要当好“服务员”。为此,她以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服务好大队部各项工作。认真参与每周的纪律检查、流动红旗评比、定时召集大队干部开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xx同学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她喜欢弹钢琴、跳舞、主持、阅读、画画……xxxx年6月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圆中国梦、走复兴路”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xxxx、xxxx年在学校“书香校园”活动中被评为“读书明星”;xxxx年在成都迪士尼钢琴比赛中进入全省前20名,获得优秀奖;xxxx年5月、xxxx年6月分别荣获xx市第xx届青少年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和二等奖;xxxx年儿童节期间分别荣获第xx届科技艺术节科技小论文一等奖、摄影绘画比赛二等奖;xxxx年x月参加xx音乐学院的钢琴舞蹈大赛荣获钢琴b组二等奖;xxxx年参加的舞蹈《青花瓷》表演在xx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优秀创作奖;xxxx年x月在全校第二届小主持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xxxx年x月在第xx届“青江潮”迎新书画比赛中荣获硬笔书法三等奖、绘画作品三等奖。

在校外,xx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的志愿者。每次扶贫帮困的关爱活动、公益事业,都自愿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捐赠课外书籍和生活慰问品,手拉手送关爱,帮扶漹城三小身患残疾的贫困生。在敬老院里,她还给给爷爷们唱歌,给奶奶们梳头,打扫卫生,让孤寡老人们感到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温暖和快乐。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八

余霞是高县胜天镇共和村村民,从小父母离异,从16岁起,便与父亲开始了一段角色互换的人生。由于父亲因突发性脑干出血,失去了说话和自理的能力,从此她就是父亲的眼、父亲的耳、父亲的拐杖。时隔五年,她逐渐地感到笼罩在她生活上的阴霾被一层层打破,希望的光芒一点点升起,虽然现在父亲依旧是不太会说话,大小便失禁,行动有障碍,需要坐轮椅,但是对她而言父亲就是她的全部,她将陪伴着父亲继续坚持走下去。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可以书写的传奇,而她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朵绽开的鲜艳之花,不仅开的靓丽,散放的花香也熏陶了人们的心灵,她就是高县胜天镇孝心女孩——余霞。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母亲自离婚以后便再没有出现过,她只记得母亲一些模糊的身影,和看不清的面庞,所以对于她来说,母亲只是一个称呼,母爱也只是一个概念词。

通常情况下,缺失母爱的孩子往往会性格孤僻,但生活中的余霞却开朗、乐观。她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又当爹又当妈的父亲让余霞深深体会到了醇厚如山的父爱和温润细腻的母爱。

当父女俩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日子慢慢开始有起色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降临在这个平凡的家庭。2016年12月25日的那个夜晚,父亲突然毫无征兆的倒在她的面前,当时的她手足无措,好在有亲戚朋友的帮忙,连夜把父亲送到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途中,父亲迷迷糊糊的醒来,看到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的女儿,他紧紧抓住了女儿的臂膀,一直没有松开。

到了医院,父亲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在重症监护室里,看见父亲满身插满了医疗器材、昏迷的父亲紧皱着眉头,眼角留下了眼泪,嘴里隐约有着模糊不清的呓语,像是在叫女儿的名字。当医生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她感受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绝望。她觉得周围安静的可怕,只有几台医疗检测的仪器不时传出的滴滴声伴随着父亲似有似无的呼吸声,她突然感到浑身的血液都像是被凝固住了一样。

接到病危通知书,医生告知余霞,父亲的脑干出血十分严重,可能离开,就算抢救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需要亲属签字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但只有16岁她,连为父亲签字的权力都没有,内心的恐慌,杂乱的思绪深深的围绕着她,只有等着爷爷赶往医院。

当熬过了在重症监护室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父亲终于从重症监护室转出。但父亲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说话的父亲所有事情都需要她去猜,长期的相依为命已经使她和父亲有了某种默契,不管他想要喝水、翻身,还是要上厕所,她总能够第一时间发觉,每天早上她都要给父亲用热毛巾热敷,每天晚上都守在父亲的身边,看着父亲输液。好多个晚上都不敢闭眼,生怕一闭眼就再也看不到父亲了,就算睡着、脑海里全是父亲在重症监护室那一幕可怕的场景,心总是抽搐的发疼。

在医院住院一年多,这对父女终于可以回家了。但回到家,父亲依旧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行动有障碍,需要坐轮椅,需要人照顾。本该回到学校继续上高中学习的她,毅然决定放弃学业,留在家里照顾父亲。因为她知道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爷爷身体一直不好,本来就需要人照顾了,除了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适合照顾父亲的人了。

父亲刚出院的那2年多,她总是24小时在父亲身边陪护,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就会小便,轮椅也总是坐不稳,有时候还会摔下来。她知道父亲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她帮父亲修指甲,剪头发,还一直帮助父亲做康复训练。她在网上买了很多康复训练的器材和小黑板。有空的时候就教父亲在黑板上写字,就像当初父亲手把手的教她写字一样,陪着父亲一起重新走过以前父亲陪她走的路,虽然父亲学一个字、走一步路都很费劲,今天学的明天就忘了,今天走了明天依然不会走,但她发现父亲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因为父亲行动不便,很少出门,为了不让父亲无聊,她会每天把附近的新鲜事和街坊邻居的变化讲给父亲听,她就是父亲的耳朵和眼睛,代替父亲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也会在网上学习新的菜品,做给父亲吃,父亲也会开心的像个小孩子费劲的为她竖起大拇指来。慢慢地以前喂饭一个多小时到现在的10多分钟左右,令她欣慰的是一切状况都在逐渐的走向好转。

曾经有朋友对她说毕竟是女儿,很多时候都不方便,不如给父亲找个男看护或者让爷爷奶奶来帮忙照顾,这样她还能出去上班。但在她看来,生命都是父亲给的,没有父亲就没有她。小时候父亲也给她换尿片、洗衣服,三更半夜还要起来冲奶粉给她喝。那个时候父亲都没有嫌弃她、没有放弃她,那么将心比心,如今轮到她照顾父亲了,她会像父亲当初照顾她一样,好好照顾父亲。如今,不过是父亲养她长大,她照顾父亲到老,只是角色互换了一下而已。

记得2019年6月的一次地震,抖动得相当厉害,当时的她第一反应就是背起父亲赶快往外跑,到楼下的时候,她像父亲当初背她时逗她一样对父亲说:“你看你再长胖,我就背不动你了”。父亲听得咯咯发笑。回想着曾经在父亲的关爱下提桶水回家都很困难的她,如今一口气能背着父亲跑下四楼,因为她知道人的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的脆弱,父亲就是她的全部。

时隔五年,笼罩在她生活上的阴霾被一层层打破,希望的光芒一点点升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现在的她选择了离家进的一个美容院上班,虽然每月只能领着1200元左右的工资,但她每天能回几次家给父亲做饭、喂饭、背父亲睡觉、帮助父亲上厕所等。她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她也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反而感谢生命中的一切。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角色对换,作为子女往往很多做不到像父母对子女那样无私,有的人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管不顾,甚至出现了抛弃父母,不赡养父母的情况,着实令人心寒。赡养父母,善待长辈,不要在失去之后才后悔,希望通过余霞姑娘的故事,使更多人能早日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九

小艺,女,共青团员,206副班长兼英语科代表。

她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尊敬师长,谦虚有礼;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在家里,她以实际行动诠释孝敬二字。因其母亲身体状况就欠佳,当别人还处在被父母呵护的年龄,她却勇敢地挑起照顾母亲的重担。每天放学,她第一时间就回家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在母亲卧床不起,饮食起居都离不开人时,她整个暑假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身边,不仅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将家里的一切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毫无怨言。

她参加学校“采撷地方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知识竞赛中,荣获初二级一等奖,在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她的座右铭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十

小杰,男,211班的宣传委员,城西中学志愿者服务队初二级负责人。

他是一名平凡的青年志愿者,他做事勤勤恳恳,踏实。他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队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多次参加爱心跳蚤市场义卖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校园卫生保洁活动,滨江长廊爱绿护绿活动。

他曾多次荣获学校“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他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来鼓励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他凭借自己的微薄的力量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他以这句座右铭的精神勉励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十一

谢发强,男,1950年4月生,砲里街道谢家岭村村民。

谢发强是砲里街道谢家岭村一名普通的农民,他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儿子是聋哑残疾人,女儿是听障残疾人,老伴瘫痪在床。面对重重困难,种种压力,谢发强不认输、不气馁、不懈怠,用自己的辛勤付出、顽强拼搏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让他们在爱的沐浴中成长生活。

他悉心照顾儿女,在孩子们年幼时到处寻医问药,为孩子们积极治疗。面对孩子们的苦恼他耐心开导,用爱心培育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性格,两个孩子都顺利从聋哑学校毕业。为了培养儿子的一技之长,他陪儿子一起在工地干活,充当翻译,鼓励儿子主动和工友交流,尽快适应环境。在他的培养下,儿子成为了一位技术精湛的瓦工,常年在西安装修行业工作,并受到业主的好评和欢迎,也因为自己的阳光乐观收获了幸福的家庭。

女儿在他的教育培养下,取得了手语、茶艺、救护等文凭,自信乐观,工作出色,担任了西安市残疾联合会聋人协会副主席、莲湖区春晓康复中心副主任和未央区启点之星成人康复中心主任等职。经常参加省、市重大残联工作的研讨,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老伴偏瘫七年来,谢发强天天为老伴穿衣做饭、端屎倒尿。春天用轮椅推她散心赏花,夏天为她扇凉驱蚊,常年围着她转,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面对家庭的困窘,旁人总会用同情的眼光来看他们,但看到现如今谢发强一家人满溢自信乐观笑容的“全家福”,都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眼光。这个不幸的家庭,没有笼罩不幸的阴霾,相反却充满幸福的爱的力量,这份“爱”有谢发强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更是他对家人不离不弃的爱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