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

时间:2023-06-22 16:29:08 作者:曹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一

总理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重任千钧惟担当”。担当,是放下该放的,“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这样的担当,也是管住该管的,完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激发市场的活力。报告颇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点,都折射出这样的“理论底色”。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着节点意义:是前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新一年施政的总纲。而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棒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此更显特别。

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每一份政府工作报告,都如同在这条路上留下的一个脚印。放入前行的历程中,这些脚印连成了一条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的“中国道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解码过去一年乃至5年,更能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理念为引领,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3年多励精图治,3年多爬坡过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从“新常态”到“新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聚着对经济规律、发展规律的思考,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对应“新常态”的判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应提高消费品品质的供给侧改革。而新发展理念,更是贯穿始终。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新发展理念可谓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推进“机器换人”,建设“扶贫医院”,发展“高端出口”……代表委员的热议也显示共识的不断凝聚与扩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响,就是这些新理念在“十三五”期间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如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从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到提高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都能让市场产生“乘法效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更有效,“看得见的手”更有为,才能让“两只手”协同配合,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掌好中国之舵,扬起发展之帆。

“人心是的政治。”在**政治经济学中,“人”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最能体现共产党人政治经济学**性质的,当属扶贫。“十三五”规划对接第一个百年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才谈得上“全面”,共同走向富裕才叫做“小康”。今年要让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正体现“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的民生情怀。政府工作报告中,免除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扎实的举措,在增加公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必将激发蕴藏于公众中的强大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这样的表态,让人看到我们的发展是有温度的发展,也必然是得人心的发展。说到底,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回答的正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发展为了什么”这三个根本问题。“奋斗才能赢得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个开局之年、关键之年,浩荡东风激起春潮涌动,中国发展进步的步伐必将一往无前。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二

;

【达达文库编辑按】“十四五”规划建议为定位香港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李晓兵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年1…优秀本站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2021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十四五”规划建议为定位香港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十四五”即将起航,中国经济怎么干?

 

 

“十四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德国专家看“十四五”规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以“拼抢实”的状态为“十四五”开局谋篇

 

 

 练好“十四五”时期基本功

 

 

“十四五”规划编制,“问计于民”诠释“发展为民”

 

 

“十四五”规划如何编制,多问计于民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媒体言论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重点与保障    
     汤志伟 1,2  方錄 2  叶昶秀2
    
    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以及人才外流使中国农村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破解农村发展困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十八年出台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当时,由于限制乡村振兴的贫困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多年脱贫努力,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大幅增长,已经从2013年的9430元增长到2020年的17131元[1][2],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已经开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现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必须从脱贫攻坚转向巩固脱贫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相衔接,从一定程度上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全面发展。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规划与目标,为此需明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与保障问题。
一、“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
    “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观点。虽然脱贫攻坚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但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不大,脱贫攻坚成果亟待巩固深化,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等问题可能发生。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必须重点关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要求,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民进行社会活动的经济基础。
    “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均衡:一是城乡发展的相对不均衡。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3834元和17131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是27007元和13713元[2],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抑或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区域发展的相对不均衡。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相对中西部地区较高。例如201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876元将近达到3万元[3],而毗邻浙江的中部省份安徽2019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16元[4],可见区域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
三是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均衡,当前农村在产业兴旺方面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及收入单一等问题[5],这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生态环境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为产业兴旺提供资源基础、通过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生活富裕提供资源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和动力。同时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实施的要求,又是持续推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保障。通过有效的治理,使得党和国家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落地开花,充分调动农民、市场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高政策效能、执行效率和参与积极性。
    “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道德和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其具有更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能够凝魂聚气,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乡风是道德和文化的凝练与表达。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三

20xx年的春天,因为两会的召开变得与众不同。面对压力,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会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现在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是我已经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不断的成熟。我想如果我始终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指标也透出丝丝暖意我们要珍惜好势头,满怀信心闯难关,坚定不移促发展,抓住时机趁势而上。

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在新常态下,继续完善发展经济政策,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工作重点。

我们党的优势是联系群众,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始终坚定信心、始终依靠人民,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让各种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尽管我并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提升自己,这也是我想参加党校学习的初衷。在201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议,民生问题所占篇幅长、着墨多。四个方面建议位于报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占篇幅最长,约2000字。

报告还特别强调减少能源消耗,着重解决和减少中国面临的严重空气、土壤和水污染。“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始终坚定信心、始终依靠人民,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让各种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改革和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就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一次次经受严峻考验的过程。知难不难,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都要有一股韧劲儿,有一股闯劲儿,有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精神,千方百计寻求科学发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供给侧改革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政府要管好用好政府资金,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使4万亿投资限度发挥效力;要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尽力量释放居民消费潜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集中力量优先安排民生工程,多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使扩内需、保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扩就业、保民生的过程。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只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我们一定能走出低谷,迎来满目春光,中国经济必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励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从而为我国特色**添砖增瓦!我对此充满相信,我向党组织保证,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希望能够早日通过考验。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四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一首唱到无数人心里的动人旋律,在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面前,是否会有些许苍白?我们老了是否能在炉火旁打盹去回忆青春呢?

“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9日,国务院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企业利润不高,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比例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当场承诺,对于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

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新农保和城居保正式合并,企退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存在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多项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这不正是改革开放红利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具体表现吗?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在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据统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4次提到了“养老”这个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xx透露,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另外还会按照分步实施的方式,哪方面改革条件成熟,就会马上推行实施。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5

听读的政府工作报告,颇有感慨,这是一份“民有所呼,国有所应”的报告。此前,xxx邀请企业与基层民众进中南海议政,与网友“面对面”的炉边谈话,以及近期民众热切关注的民生内容,在这份报告中几乎都有翔实、具体的体现。

谈到成绩不自矜,说到问题不回避,规划未来不虚夸——初听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突出的印象。

由于是被外媒称为“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回顾与展望的时间跨度,不限于去年与今年,而长达前后两个五年,显得尤为厚重深远。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路途中极其关键的时期,如何评价、规划这前后两个五年,是本次“两会”的重要职责,而政府工作报告是这个职责的具体体现。

谈到成绩不自矜。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时,篇幅不长,用词朴实,不事张扬,用诸多具体的数字和事实说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念及这些成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国内汶川、玉树、舟曲等自然灾害频仍的艰难困苦中取得,13亿国民有理由自豪。

谈到问题不回避。坦诚披露过去五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8.9%,并未回避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速这一情况。并且坦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谈到未来不虚浮。一项项承诺,犹如军令状,有具体的目标,以方便代表、委员和人民监督实行。除了gdp升速大幅下调,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上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整治办法。比如,教育经费占比要达到4%,更平白地要求今年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并醒目地将民生问题纳入对地方领导的问责机制,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两会”之前,各地两会及各路媒体都热闹地“让幸福飞”,“幸福”成了热词。温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实在而具体的承诺、措施、方略,焦首煎心,殚精竭虑,想方设法,要让“幸福”落地,而不仅止于在天上飞。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规划了中国发展目标的转型,确定了未来五年中国的面貌,归结到一个焦点,就是中国已经努力做大的这块经济“蛋糕”,要妥善解决一个突出问题——蛋糕的分配,即如何让国民最广泛地共享改革成果。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全体国民倍感关心的切身利益,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稳定、中国国民走向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举世瞩目、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

从这个角度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肩上的担子,堪称前所未有的沉重。希望他们不辱使命。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五

;

“十四五”规划建议为定位香港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李晓兵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年1…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2021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十四五”规划建议为定位香港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十四五”即将起航,中国经济怎么干?

 

 

“十四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德国专家看“十四五”规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以“拼抢实”的状态为“十四五”开局谋篇

 

 

 练好“十四五”时期基本功

 

 

“十四五”规划编制,“问计于民”诠释“发展为民”

 

 

“十四五”规划如何编制,多问计于民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媒体言论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重点与保障    
     汤志伟 1,2  方錄 2  叶昶秀2
    
    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以及人才外流使中国农村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破解农村发展困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十八年出台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当时,由于限制乡村振兴的贫困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多年脱贫努力,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大幅增长,已经从2013年的9430元增长到2020年的17131元[1][2],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已经开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现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必须从脱贫攻坚转向巩固脱贫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相衔接,从一定程度上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全面发展。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规划与目标,为此需明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与保障问题。
一、“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
    “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观点。虽然脱贫攻坚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但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不大,脱贫攻坚成果亟待巩固深化,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等问题可能发生。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必须重点关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要求,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民进行社会活动的经济基础。
    “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均衡:一是城乡发展的相对不均衡。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3834元和17131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是27007元和13713元[2],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抑或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区域发展的相对不均衡。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相对中西部地区较高。例如201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876元将近达到3万元[3],而毗邻浙江的中部省份安徽2019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16元[4],可见区域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
三是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均衡,当前农村在产业兴旺方面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及收入单一等问题[5],这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生态环境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为产业兴旺提供资源基础、通过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生活富裕提供资源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和动力。同时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实施的要求,又是持续推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保障。通过有效的治理,使得党和国家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落地开花,充分调动农民、市场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高政策效能、执行效率和参与积极性。
    “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道德和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其具有更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能够凝魂聚气,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乡风是道德和文化的凝练与表达。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风建设,通过打造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确很不一般。全文仅9500字,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短的纪录。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篇幅缩短,但其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全面,却并未减少。从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的工作部署中,可以看出诸多亮点。

一是直面困难,求真务实。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先提到的,还是这次疫情。疫情来袭,虽然困难大得超乎想象,但我们的前进道路并没有被阻断。新冠疫情发生后,党***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精准施策,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确,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以民为先的有力举措,也看到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

一是树立信仰,坚定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讲,信仰是缥缈的,没有人可以给他一个具体的定义,说清楚他到底是什么。信仰是神圣的,他高悬在人们心中,支撑着血肉之躯筑成钢筋铁骨,不可战胜。信仰是强大的,强大到足以推翻中国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强大让中国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信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是信仰。那么,什么是公务员的信仰呢?是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大国谋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我们要坚守内心的信念,以自身树立典型,用行为忠诚担当。作为一名小小的公务员,我们的力量或许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但是我们能够在力所能及之处做出小小的推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向亲朋宣传国家利民政策,对孩子解释先烈事迹的背景和影响,用事实纠正他人错误认知……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作为小小的火种,去点燃周围的火柴,形成燃烧的火把,让火光照亮每个角落。愿我们可以团结一心,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冲锋在前,享乐在后,塑造一个时代的信仰。

二是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的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情况新思维层出不穷。而且,随着工作环境和岗位的不断变化,对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忽视学习,即使有着敬业精神和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也难以获得长足进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我们除了钻研好业务外,还必须尽可能多地涉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调整知识结构,扩充大脑内存。“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博览群书,学以致用,才能不断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

三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唐代王勃的《上刘右相书》有云:“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这句话是说,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也曾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等等重要的论断,均是告诫我们“实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大机关干部,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应该做到扎实笃实。只有将身边的事、日常的事做到位、做踏实,才是应有的工作态度。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切实打好基础、提升本领。只有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才能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使各项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我们走过的地方洒下了智慧和汗水,我们的未来必将收获累累硕果。或许我们很渺小,或许我们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我们都要拥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尽力书写火红的誓言,尽情挥洒自己的热血,尽职履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让我们齐心协力做最好的水手,把时代的航船驶向美丽的远方,让我们汇聚力量,托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天!

最新两会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篇七

细读20xx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是两个词,一是发展,二是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这依然是“硬道理”“硬任务”。

进入新常态,关于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有些人是存在误区的:一种是“gdp虚无论”,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种是“换挡焦虑症”,原来的增长方式不灵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长,忧心忡忡不会发展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换言之,不唯gdp,绝不等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从现实需求来看,实现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长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来看,gdp目标从去年的7.5%调整至7%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没变,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业目标的保障。因此,在经济换挡过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绩效指标,并不是单纯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过降速来实现“优质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

当然,正如有学者说,“基数越大增长越难,现在跟15年前不一样,那时候增长10%也没多少钱,现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艰难,“引领”更难。在产能过剩、高能耗约束的背景下,如何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如何通过转型切换增长动力,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榆林为例,作为能源型城市,资源价格下跌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促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实施了一批大型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逆势而上。20xx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榆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5.74亿元,在全国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保障在作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批评的“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经济政策难落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治理“为官不为”,既需要思想觉悟,更需要制度跟进。除了简政放权,更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责任。

20xx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不惧任何风险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干部有更多“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