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优秀9篇)

时间:2023-08-27 06:59:03 作者:江sx 最新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一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节奏活动。

3、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能跟上节奏,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节奏图谱一张,指挥棒一根,贴绒小红花若干朵。半圆形座位,进退场音乐,录音机。

一、进场《火车快飞》。

“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

二、律动:《生活模仿动作》要求幼儿动作合拍。

三、节奏练习《蜜蜂做工》。

1、出示图谱。

2、幼儿看图谱,有节奏地拍手。

b、“一朵红花拍一下手,一朵红花拍一下手。”

c、“花儿在笑了,我们来做一下,拍一下手,打开。”(两手拍一下打开。)

d、“呀,这是什么呀?”(指毛毛虫)“毛毛虫来吃花了,怎么办?”

(教师暗示性地用力拍一下手)“我们和小蜜蜂一起来拍,这么多呢,快。”教师和幼儿一起拍这四小节节奏。(练习2遍)

e、“毛毛虫拍死了,花儿又开了。”拍最后四小节。

3、完整练习2-3遍。

“小朋友真能干,小蜜蜂要把这几朵花送给这几位小朋友。(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要求它们能跟上集体的节奏,并能根据老师的指挥灵活变换节奏。及时鼓励,把花都送给幼儿。)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得到了小蜜蜂送的花高兴吗?我们应该对小蜜蜂说什么?”

(谢谢)“现在小蜜蜂又要去采花蜜了,我们和它一起去好吗?快,拿好你的小花,我们和小蜜蜂一起去吧!”(随音乐做小鸟飞出场。)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二

1、让幼儿倾听歌曲《小鸟》,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唱准休止音。

2、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小鸟》,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1、教具:小鸟胸饰;分别画有阳光、花朵的2张画;指挥棒。

2、学具:白纸;水彩笔。

一、提出问题,导入活动

2、师:“刚才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问的是什么?(请幼儿复述并回答)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讨论结束后请几个幼儿讲述其答案)

二、绘画形式创编歌词

1、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白纸,要请你把你的答案画下来。

谁来说一说一张纸怎么样才能画两幅画?(请幼儿自己想办法来说一说)

2、幼儿绘画,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范唱两遍。

3、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画。

三、初步学习歌曲

2、教师选出画,请幼儿作简单介绍。

3、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问号处,边唱歌曲边画图谱。

4、师:“谁知道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代表谁?(小鸟)

休止音部分)

5、幼儿自由练习休止音的唱法。

6、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鸟的指挥,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全体幼儿看指挥唱全曲)

1、师:老师刚才还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也画得很好,我们把他们画的内容也来唱一唱。

2、请一个幼儿来当小鸟,当小指挥。 (提醒幼儿注意指挥棒要按照上图谱的曲线走)

3、幼儿指挥,全体演唱歌曲,提出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全曲。

4、换几名幼儿指挥。(教师可以先从旁指挥,最后在幼儿的座位上扮演幼儿来隐形指挥。并逐步加深演唱要求)

五、结束本课

2、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作小鸟飞翔的样子出教室。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三

动物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用形象的“老鼠”,“猫”来贯穿整个活动,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和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快乐。

1、感受歌曲“猫捉老鼠”的旋律,能有节奏的做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能有节奏的做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猫头饰三个、老鼠头饰若干、《猫捉老鼠》音乐

一、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欢迎你来我家》,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表示对客人老师的欢迎。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游戏中老鼠的音乐,引导幼儿有节奏模仿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2、欣赏音乐游戏中猫的音乐,模仿猫走路的动作。

3、提问:这是谁和谁在玩游戏?讲解老鼠跑、吃米、睡觉等动作要领。

4、尝试第一次音乐游戏。(带头饰)张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当小老鼠,某老师当猫?咱们跟着音乐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5、被猫抓到的小朋友当猫,进行第二次音乐游戏。

6、第三次音乐游戏,幼儿自己随音乐表演。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跟着我来》,自然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四

1、感受乐曲旋律与节奏地变化,引导幼儿模仿蚕豆宝宝长大、快乐舞蹈游戏的活动场景,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通过游戏,提高幼儿钻、跳、翻滚等动作的协调能力。

实物蚕豆若干、录音机、磁带、道具蚕豆荚

一、出示蚕豆,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蚕豆)

"你们见过、吃过吗?你知道里面有什么?"(请一幼儿与老师一起剥开蚕豆荚)

2、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蚕豆宝宝的故事好吗?

音乐起,教师讲述故事:

在美丽的春天里,蚕豆妈妈开花结果啦,在妈妈的肚子里藏了好多颗调皮又好玩的蚕豆宝宝。春风吹呀吹,蚕豆宝宝一天天长大,它们很想到外面去看看、玩玩。有一天,豆荚裂开来了,蚕豆宝宝一个一个都从里面蹦了出来,一、二、三、四、五……哇!外面的世界真美丽啊!它们就在草地上快乐的跳舞、游戏。

3、蚕豆宝宝在豆荚里干什么?(分段听音乐,请幼儿学学蚕豆宝宝在豆荚里睡觉、长大的动作)

4、蚕豆宝宝来到草地上干什么?(分段听音乐,请幼儿学学蚕豆宝宝来到草地上蹦跳、翻滚、跳舞等动作)

二、游戏:快乐的蚕豆宝宝

1、小朋友,你们想做蚕豆宝宝吗?

2、(出示道具蚕豆荚,教师扮蚕豆妈妈,幼儿扮蚕豆宝宝)蚕豆宝宝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游戏吧!(听音乐,幼儿游戏一遍)

3、提出游戏要求,幼儿再游戏2-3遍。

4、蚕豆宝宝玩累了,我们一起休息。(幼儿退场、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五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并能用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同味道的豆豆。

2、愿意与同伴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1、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图片若干

2、钢琴伴奏。

游戏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练习巩固法等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吃过小豆豆呀?

基本部分:

一、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一)学唱甜豆豆,表现甜甜的表情。

1、创设情境:那我们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豆豆点出来。

师:点出小豆豆了吗?(没有)那藏在哪里了呀?

师:原来在这里啊,那我们赶快用好听的声音把豆豆点出来吧!

2、通过提问,感知甜豆豆。

师:诶,点出小豆豆了吗?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

幼:草莓味、西瓜味

师:是笑眯眯的,味道可好啦,是什么味道呀?

师:这是一颗甜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甜豆豆)

师:吃了甜豆豆,表情都是笑眯眯的呢。

师:想不想来尝一尝?我也想呀!

师:还有谁想来尝尝?(个别幼儿尝试随乐做出品尝动作及甜甜的表情。)

师:谁还想尝尝看?那我们一起来吧!

(二)学唱辣豆豆,表现辣辣的表情。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点豆豆吧!小手指,准备。

2、通过提问,练习辣豆豆。

师:哎哟,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辣豆豆)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辣豆豆的呀?

师:哦哟,辣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还有呢?

师:眼睛都瞪的大大的!这是一颗辣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师:吃到辣豆豆,表情怎么样?我们来尝尝看。

师:这个宝宝吃到了一颗很辣的豆豆,我们一起来看看哦!(个别幼儿表演)

师:辣不辣呀?你表演得真棒!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3、师:我辣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你们敢不敢再来尝一尝辣豆豆呀?那就再来试试看吧!小手指准备!

(三)学唱酸豆豆,表现酸酸的表情。

1、组织幼儿自己回忆,想出豆豆的味道。

师:看来你们都吃到了辣豆豆,真是辣的不得了呀!甜豆豆、辣豆豆我们都吃过了,还有豆豆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味道的豆豆?谁愿意到前面来点豆豆?我们一起帮帮他哦!

2、幼儿做动作,提问。

师:这是什么豆呀?(酸豆豆)

师:吃到酸豆豆是什么表情?我们来试试。

师:酸豆豆可真酸,我的牙都要酸掉了!

3、师:那你们好听的声音,再来一起点豆豆吧!

二、完整表演,体验乐趣。

1、组织幼儿集体练唱歌曲,感受唱豆豆的有趣。

2、以不同的形式练唱,学会歌曲。

结束部分:

1、找豆豆。

师:表演的真好!我来告诉你哦。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能不能像他一样表演的这么棒呢?那你把秘密告诉他们吧!

2、组织幼儿找到豆豆,贴在手上。

提问:在哪里呀?赶快找出小豆豆吧,贴在你的小手上。

师:你是什么豆?(依次询问三次)

3、游戏《点豆豆》。

师:接下来就来点点你们的小豆豆,先点哪边的?你们先来吧!小手指,准备!

师:你们做的真棒!想不想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轻轻起立面对客人老师吧,唱出好听的声音,要让客人老师一下子就知道你是什么味道的豆豆哦!

组织幼儿品尝不同味道的豆豆。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六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一、导入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3、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四、延伸

2、伴着音乐,幼儿进行表达。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七

1.分辨音乐角色,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乐于参与角色扮演,并尝试合作地表演。

音乐、角色小卡片,表演用的帽子、铃鼓、纱巾、手套以及场景布置。

一、幼儿听着音乐划船进入很活动室。

二、谈话引题:教师按照音乐的情节讲故事:春天到了,小鸟……,小鱼……,农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欣赏、理解a段主题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1.幼儿听音乐一遍。提问:农夫劳动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吗?(有轻有重)

2.再次倾听并验证音乐的强与弱。提问:音乐重重时,农夫在干什么?(耕地、挖土,并让幼儿学学耕地的动作,提示要有力)音乐轻轻时,农夫在干什么?(播种,学一学)

3.跟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赏,了解其中的音乐形象。

1、完整欣赏音乐,要求幼儿听到农夫的音乐时就学做农夫的动作。

教师边听边引导幼儿听听“谁来了”

2.交流:音乐中除了农夫外还有谁?(小鸟、小鱼、打雷,教师出示小卡片)

3.农夫出来了几次?再次倾听音乐,师生共同根据音乐逐一出示音乐角色,并排成结构图谱。然后教师指点图谱讲故事。

五、戏剧表演

幼儿在规定的场景中分角色进行表演。

场景:稻田、池塘、大树

道具:农夫——帽子、铃鼓(铃鼓朝下是锄头,铃鼓朝上是小篮子)

小鸟——纱巾

小鱼——手套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八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歌曲《礼貌歌》

活动过程:

1、导入 手指游戏《变、变、变》

2、我们的手指除了会变动物还很有礼貌呢,它们还会说:你好、再见。老师用手指头表演。

3、学习歌曲《礼貌歌》

教师带着表情范唱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学习歌词:按节奏朗诵歌词。

熟悉旋律,填唱歌词。

4、巩固:结合歌词做手指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人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人拇指互相点一点。唱"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拍手四次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唱"我们将再见"时,拍手四次。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汽车音乐教案篇九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与乐器进行匹配。

3、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乐意参与游戏。

大鼓、摇铃、盘

1、重点:能根据股市情节与与乐器进行匹配,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难点: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

(一)导入:师生问好

1、教师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什么声音了?(鼓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乐器,进行演奏,幼儿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请这三样乐器宝宝来和小朋友作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师:

1、器宝宝来当大象和小蚊子,一起来听一听什么乐器声音像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幼儿讨论)

2、边摇摇铃边提问:摇铃像谁的声音?

(二)开始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表演乐器,了解基本情节,初步感知游戏。

提问:

(1)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表演)教师用大鼓配合。

(2)大象打起了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蚊子看见了什么?它们要干什么了?(我们去叮叮吧)它们怎么叮的?(教师用摇铃配合小蚊子飞的声音)

(3)大象醒来了用尾巴赶蚊子,它是怎么赶的?(教师用盘子刷刷的声音表示赶蚊子的声音)

(4)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分角色用乐器表演故事,教师讲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为幼儿提供更多不同的乐器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还有哪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像大象和小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