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

时间:2023-07-07 07:29:40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一

通过《课例研修》专题的学习,我对课例研修的操作流程及开展课例研修的价值意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课例研修是一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今后师训工作及教研工作的一些反思。

2、将日常教学与研修、培训融于一体,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4、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研修文化。

教育是一种实践的艺术。以往教师教育者所提供的专业学习方式,为了操作简便、尽可能降低培训成本,往往以专家报告为主、辅以学校教学现场观摩或组织学员间讨论交流,造成了学员“听的时候激动、回去后没有行动”,或者说没有改善行动的能力。教师的教育专业工作,是一门源自实践、运用于实践的艺术,用演讲为主的培训方式教会教师如何行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正因为教育的实践性极强,教师的专业学习不可避免地涉及:教师如何把培训活动中来自教师教育者所提供的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

以前培训活动中所主要采取的单一的培训方式有其弊端:专题报告式“只听不做”;现场考察式“只看不做”;参与讨论式“只说不做”。当然,这些列举的当前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各有其优势所在,却缺乏了对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实践性默会知识的多种学习形式的强调。

由此反思我们的师训教研工作,我们能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做什么?

根据教师培训目标和要求,培训宜采取“六结合”的方式:

1、专题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2、教学观摩与评课议课相结合;

3、教法探讨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4、微格训练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5、教学实践与研讨反思相结合;

6、专题教学与团队辅导相结合。

使培训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培训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教师获得的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信息。二是双向互动,全方位的交流。辅导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面对面、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辅导教师与学员的心理距离,增加辅导教师与学员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学员在交流中的发言,使教师了解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使指导更加有针对性。三是个性化教学。充分满足学员个性化的要求,给学员以更大的自主权,学员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四是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授课教师站在课改的前沿,时代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抓住核心问题,高屋建瓴地击中问题要害,给予全方位的学习指导,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课程,解决教师们在工作生活、教师成长、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困惑,使所有内容都非常贴近教师,贴近教学。

教师教育者的工作不仅仅是事务性的组织工作,更不能在事务性中迷失了教师教育的方向。今后在师训及教研工作中我们应通过开展有效的研修活动,始终围绕课堂,放在方法的引领上,而方法是教师离开一个研修活动后可以应用在日常教学研究中去的,以此提升我校教师及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教学水平。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二

20xx年11月24日,南京,晴,第一次参加全国的小学英语课研讨活动,满腔期待,最终带着丰富宝贵的经验满载而归。归途中,思绪却仍停留于那三天精彩纷呈的17堂研讨课和专家的点评、讲解中。

一、教师的基本功等整体素质比以往四届都高。这不仅体现在教师漂亮的语音语调上和灵活变通的临场调控能力上,更体现在教师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上。每堂课后执教老师都要说课,即兴谈谈每堂课自己觉得好与不足之处,并接受评委专家的现场提问,例如,“你在本堂课中是怎样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还有的评委就课中某个环节的设计要老师谈谈设计的理由。每位老师的回答都很精彩,能用比较专业的术语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理论知识的积累可见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有的还是小教一级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要走到全国的舞台,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二、为了让上课老师有更好的发挥,本次呈现的17堂课早已在活动前评好奖项,均为全国一等奖。因此,上课的老师没有评奖的压力,能将个人素质的最佳一面表现出来。

三、首次成立了教师评课团。这些教师评课团成员均来自各省、市、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在活动开始前的一晚,全体评课团成员参加了专门培训,内容为“课堂观察的意义,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如何用“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评分等。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每天坐在大会组安排的最佳听课座位观赏每一堂课,并近距离地感受评委和上课老师的出色交流。活动增开这一项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老师观察和评价课的能力,观察课的目的不是评分打等级,而是根据表中的各项标准研讨这堂课。

另外,每天大会组都安排了一位专家评委对当天的赛课进行总评,让全体听课教师第一时间听到一线专家的精彩评课,并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体现了本次大会主题中的“提供有效教学指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天的七堂课由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核心专家鲁子问教授点评。鲁教授一上台就向全体教师抛出了三个问题:一是“高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英语有一定的语感,一定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的语言能力),并提出了两个重点:一是巩固学生的听说能力,延伸到读写能力,阅读课中要有能力提升的体现;二是要全体发展,面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帮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第二个问题是“高年级阅读课的注意事项”。鲁教授提出要关注活动的层次性,阅读中大多带有疑问去理解。在高年级阅读中有的句子不需要学生运用的只要求理解。而阅读课中是否要跟录音跟读要根据需要来处理,要考虑有没有意义。第三个问题就是高年级的对话教学要弄清楚学生在对话教学中学什么?一定要强调听说能力,强调语音、语调和语感,语言训练一定要在语境中完成。鲁教授精练精辟地分析、严谨的态度、话语的幽默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者为之叹服。

(1)必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

(2)必须体现教材内容的安排;

(3)必须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

(4)必须符合课堂最大限度的篇幅尺度;

(5)必须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

人教社郝建平教授则提出了近两年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即会话教学,会话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使用的语言必须与本节课的核心语言和句型相吻合,会话课切忌上成阅读课,要达到真实交流的目的等等。

本次活动不仅领略了专家评委评课的艺术,而且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有的课堂中我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也能靠近评委的想法,深切感受到了“研课”的乐趣。每次外出学习归来,总觉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反思自己平日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得不够好的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愿与同行一起,携手共进,让研课的道路越发宽广、研课的队伍越发壮大!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三

20xx年11月3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广南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在这4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广南县18个乡镇26位老师的科学课堂教学竞赛课。课赛结束后,接着听了教育局教研室张祖明主任与评委组组长严福老师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谈谈自己对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一点体会。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喜欢做游戏吗?或是放一段动听的音乐等活动,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不同的人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莲城镇中心学校的何家富老师所上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一课,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方法得当,介入适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激励学生的方法多样,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一起活动,他的肢体教学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北宁中心学校吴强老师的课件设计,彰显一个老师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能力;还有就是广南一小的朱智楠老师的课前资料收集整理非常到位,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等等,在他的《听听声音》这节课中,课件制作得很完美,板书设计特别好,具有艺术美感,课间对学生鼓励及时,指导有方,师生互动良好,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无比畅通,不但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培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优秀教师的楷模力量触动着我的思想,让我反思这些教学火花源于哪里?是为了表演、比赛、展示,我想不是,应该是对科学课的热爱,是对职业的热爱,所谓“爱岗敬业”应该就这样体现吧!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科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科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科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发现科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科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珠街镇中心学校的赵正坤老师上《测量力的大小》时,利用身边的材料一个鸡蛋、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制作了结合教材实际的课件。师生感情融洽,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找到了通过实验带来的科学乐趣。底圩中心学校的范召志老师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用学生熟悉的小木棍、回形针、直尺、钥匙等喜欢的材料操作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讲课的各位教师都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展示才华,各显神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科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受益匪浅,使自己在教学方面得到提升。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四

1、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董金励老师的美术课,首先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线条,例如:直线、曲线、螺旋线和折线等,为后面新的知识做了铺垫。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欣赏图画,仔细观察,体会线条创造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审美的过程,而且还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董老师用问题引导知识来探究什么样的场面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达。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而且也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董老师的教太大方自然、语言精练,结合生活实际的精心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的高涨。让学生脸上呈现出久违的笑容,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育。

5、美术源自生活,又美化着生活,所以在美术中需要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将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会到美术就在身边。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五

12月25日至26日,淮安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线上交流活动。这次网络教研活动急老师所急,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下面我就唐颖老师《国宝大熊猫》和张赫老师的《夏天里的成长》这两课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唐老师先提供习作的内容支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再提供方法支架,引导学生将内容说准确,表达要清楚;最后提供评改支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吴老师由说理由到动笔写理由,让学生在初始水平上有了思维的提升,能引导学生用几句话从多角度说清楚。每个环节,吴老师都能把主动权让给学生,给学生充分自主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于生。张赫老师《夏天里的成长》是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他也是指向习作表达,明确习作要求,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变成发现习作方法的手段和途径。课上,抓住作者是围绕万物迅速生长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和文中用哪些新鲜感的词来写动物成长,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习作方法,指导朗读都与习作指导相结合。3.精准指导,让生练写。吴老师从动物的样子、习性、照顾、陪伴等方面,丰富学生写话的面,写话指导有针对性,层层推进。唐老师紧扣六个问题,引导学生习作内容准确,表达清楚。张赫老师为学生习作从不同角度写提供了范例,在阅读中发现围绕中心意思表达范例和技巧。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教师凡事都应身先示范,躬行践履,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教学的快乐,孩子们才会学得轻松!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课例观摩心得体会

观摩小学语文教学赛课心得体会

教学课例心得体会

观摩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最新课例观摩心得体会模板篇六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本学期在学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一个学生对我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宏,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1路车和3路车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

从这件事中,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总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只有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数学化,进而再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全身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