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状经典格式(优秀15篇)

时间:2023-11-20 00:01:25 作者:QJ墨客 上诉状经典格式(优秀15篇)

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和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价值和持久影响力的作品。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将对几部经典作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希望能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观点。

经典上诉状

第二上诉人:许**女1949年8月20日出生汉族。

被上诉人周*女1975年7月4日出生。

住址上海市梅岭路**弄*号*室。

被上诉人姜*男1971年2月15日出生。

住址上海市梅岭路1**弄*号*室。

上诉人因不服上海市**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民*(民)重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特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刑事申诉状

1.首部。

写明标题;申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包括申诉人因什么案件对哪一人民法院的哪一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

2.正文。

写明具体的请求事项;叙述事实与理由;写明提起申请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3.尾部。

写明文书致送的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名称,申诉人的签名及申诉日期。

4.附项。

申诉人:

申诉人因××一案,对××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刑事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诉人:

附:1.原审判决(或裁定)份;。

2.证据材料份。

经典上诉状精选

一审判决中的“本院认为”一共三点:。

1)一审法院认定,“《收条》,上诉人周**、许**收到《收条》时间是2003年12月14日,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针对系争房屋的权利归属、针对《收条》上仅载有周筠签名,上诉人从没有向被告姜*、周女提出异议或主张权利,而在周女、姜*夫妻感情面临危机时刻,却以《收条》为据主张系争房屋的权利,因周女与上诉人之间存在特殊的血缘关系,故在被告姜*对《收条》内容不予认可的情况下,上诉人原告的这一证据明显不能佐证争讼事实。”

本案上诉人于被上诉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是客观事实,正因为有这层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才引发了这场诉讼(家庭婚姻诉讼因此为前提是一般的法律常识、无需回避)但是在本案中致力于混淆“血缘”和“法律”的正是主审法官而非上诉人。(在调解中法官多次要求被上诉人周女替上诉人放弃权力······)当事人的地位在本案中被混淆的。错乱不堪。

2)一审法院认定,“关于被告姜*、周女出具的《说明书》,该《说明书》产生于2007年4月4日姜*、周女的落款签名日。尽管现无确切的证据证明此时段姜*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然,原告在提供《说明书》的同时,还应当提供印证《说明书》所载内容的有效证据。”

上诉人认为,上诉人提供的2007年4月4日的《说明书》,是真实有效的证据(姜*第一个签,并且郑重的写下了日期)可以证明本案系争房屋是二上诉人出资委托二被上诉人购买的。既然一审法院认为,“无确切的证据证明此时段姜*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从最简单的法律逻辑应该推断出只要无证据证明姜*当时无行为能力,那在《说明书》签字时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审法院竞荒唐到要上诉人提供印证《说明书》所载内容的有效证据。根据《民事诉诉的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否则应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有行为能力是普遍现象,无行为能力是例外,对这种例外举证责任应该就是被上诉人。一审法院这种认定是非法地增加了上诉人的举证责任,不是在公正地裁判,而是充当了被上诉人代理人的角色!

3)一审法院认定,关于资金记帐凭证,诉讼中,原告把若干资金记帐凭证作为支撑,以证明被告用原告委托购买系争房屋的资金进入股市。由于原告提供的资金记帐凭证与被告作为购房人签订购房合同、支付购房款及被告作为购房贷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偿还贷款所显示的事实无法吻合。因此,这些资金记帐凭证,亦难以印证涉讼事实。

原告认为,原告在一审中不仅提供了资金记帐凭证、银行存折,还提供了被上诉人姜*的股票资金账户。上诉人的资金记帐凭证、银行存折的取款时间及金额与被上诉人姜*的股票资金账户存款时间及金额能够吻合(有资金及其流向图为证)而一审法院对上诉人提供的这二份经庭审质证过的(对上诉人非常有利的)重要证据,在判决书中只字未提,不符合正常判决书的书写贯例,是在故意隐瞒事实偏袒被上诉人。

而且被上诉人代理人在重审及重审的前一次审理中都明确表态:周女确实拿钱回来,但这是周筠的工资收入或是其父亲对其的赠与,但一审法院对这资金的来源还是置之不理。

4)一审法院认定,“签订购买系争房屋合同时的首付款仅为59261元,其余款项由姜*、周女办理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10万元、商业贷款13.5万元),且贷款亦从姜*名下的帐户逐笔清偿,对此事实原告应当明知。”

上诉人认为,这是一审法院做出的又一个荒唐之极的认定,二上诉人委托二被上诉人购房时自认为已经将房款都付清了,二被上诉人申请贷款又不需要上诉人签字画押,银行又不可能上门通知二上诉人,二上诉人从何渠道应当明知呢?就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一审法院不知何故竞会出错。

经典上诉状

一、上诉人(一审原告):陈x,女,汉族,x年10月出生,企业退休职工,户籍是xx市市南区莱芜二路x号x单元x户。原租住龙江路x号x户,现暂住路2号一单元x户。残疾证号号。

上诉代理人:李,男,汉族,x年5月出生,企业退休职工,户籍及住址同上,系丈夫。联系电话:

二、被上诉人(一审被告):xx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法人:张市长,地址:xx市香港中路x号。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xx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简称市房管局),法人:陈局长;责任人:于,该局房政处分管处长。地址:xx市巫峡路6号。

上诉人誓死不服xx市中级法院()青立行字第76号裁定将被上诉人在实施执行法定职责过程中的行政不作为和肆意行政乱作为没有事实证据及相关依据枉法认定为历史遗留问题,并做出不予立案的极其荒谬错误枉法裁定,依法据实向山东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三、上诉请求:

(1)请求山东省高级法院依法据实撤销xx市中级法院()青立行字第76号行政违法确认案件不予立案的行政裁定。并由山东省高级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提级审办或指定管辖中级法院依法实体审办此行政违法确认案件。

(2)请求山东省高级法院依法据实确认:在依法、依规、依政执行实施保护上诉人财产权和人身权等合法权益过程中,被上诉人xx市政府的行政不作为、xx市房管局的行政乱作为等行政行为违法,承担由此而造成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3)因本诉讼而产生的全部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四、上诉事实证据和依据理由:

(1)上诉人坚持向一审法院提交、案由为“行政违法确认”的《行政诉状》和29份计68页的相关证据做为本上诉案件的“上诉事实证据和依据理由”。(附行政诉状及证据目录清单)。

(2)被上诉人xx市房管局复议、复查意见书中多次认定此案“无遗留问题”。而xx市中级法院()青立行字第76号裁定书中没有任何事实证据及相关依据就凭空盲目认定上诉人起诉“行政违法确认”“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严重错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xx市中院没有依法据实针对本案事实证据及相关依据进行实体审查,便将上诉人依法据实起诉“行政违法”认定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是没有相关法律依据、严重的司法乱作为!(见证据7)。

(3)xx市中级法院()青立行字第76号认定上诉人起诉行政违法确认“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应当通过政府部门落实政策解决,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主管范围”严重违法。上诉人依法据实向一审法院呈交的《行政诉状》第二页“a、xx市房管局应负的失职渎职、乱用职权、严重行政乱作为证据事实”并有23份计55页证据材料佐证;《行政诉状》第三页“b、xx市政府应负失察失职、行政不作为的证据事实”并有6份计13页证据材料佐证。上诉人呈交的相关政府文件都是针对上诉人合法权益的政府行政行为决定及规定,是其履行保护上诉人财产权和人身权法定的、且必须所为的行政职责行为的依据,这些规章文件不存在普遍性和广泛性,是被上诉人遵照实施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也是判断被上诉人依法依规实施执行其行政行为或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依据。被上诉人应当依法据实向上诉人及人民法院出示或提交其依法依规实施执行文件决定及规定的事实证据。否则就是举证不能的行政违法行为,法院应当依法据实立案并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明确规定针对此行政违法确认案件进行实体审办。

(4)被上诉人xx市房管局严重违法、违规、抗政、欺上压下、纵容包庇其责任人于肆意擅自严重侵犯上诉人财产权、人身权等合法权益并告成严重恶果的行为就是严重的行政乱作为违法犯罪行为;被上诉人xx市政府只管下达文件决定而丧失监管实施执行的法定职责、不能正确认真依法依规据实处置上诉人数年数次控告申诉的行为就是严重的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被上诉人对此应负不可推卸的行政违法过错责任。

(5)上诉人合理合法的正当诉求完全苻合《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第十二条:“(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等明确规定。同时,也完全符合最高法关于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条“(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等明确规定。上诉人依法据实提起的行政诉讼完全苻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具状人:陈x代理人:李。

x年9月18日。

经典行政起诉状标准

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侵犯了其合法利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令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法律文书。

(1)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如果是单位,应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2)案由。

即表述为对某行政机关的某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3)诉讼请求。

即提出诉讼要达到的目的或要求。

(4)事实和理由。

事实部分应先说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再叙述具体行政行为,同时写明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情况。

理由部分应根据事实,运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证据,说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有欠公正,必须撤销或变更。

(5)呈递法院名称、具状人签名或盖章、具体日期。

(6)附项。

写明本诉状副本份数、书证、物证的名称及件数。

二审上诉状

被上诉人: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法定代表人:姜×。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买卖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xx)西民初字第9102号判决,现提出上诉。

1、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

2、请求依法改判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货款584766.42元,利息50962.0元。

3、本案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全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对本案部分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不当。

2003年3月29日的收条以及三张出库单持有人均为上诉人,且上诉人也向法庭提供了证人郑×的证言以及厂家的送货证明,证言和证明这两份材料更进一步说明了收条及出库单中的`货物确系上诉人所有,只是部分货物没有亲自去送,而是委托其他公司或个人送货到羊坊店路9号×工地。

上诉人认为,证人郑×的证言及售货公司的证明与上诉人手中持有的收条及三张出库单中记载的货物内容相辅相成,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能够充分证明被上诉人确已收到上诉人主张的全部货物。

不能仅凭是否具有被上诉人明确授权的人接收来作为被上诉人收到货物与否的唯一凭证,故此,上诉人对2003年3月29口的收条以及另外三张出库单所记载的货物享有相应的所有权,对被上诉人形成了合法的债权,被上诉人应尽给付上诉人货款的义务,此点请求二审法院在评议本案时给予充分考虑,使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能够充分体现。

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及时受到保护。

另外,关于本案的其他两张收条,一审法院在认定事实和法律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确认了被上诉人收到了两张收条中货物,上诉人对此批货物享有相应的债权,被上诉人应当支付相应价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诉状

上诉状的格式是怎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上诉状的格式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被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上诉人因xxxx(写明案由,即纠纷的性质)一案不服xxxx人民法院(写明一审法院名称)xxxxx第xxx号xx判决,现提出上诉,上诉请求及理由如下:

请求事项:(写明提出上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实和理由:(写明上诉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应针对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或审判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陈述理由)。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名或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附:本上诉状副本x份(按被上诉人人数确定份数)。

(注:民事、行政、刑事自诉各类案件上诉状的格式基本相同)。

上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等,如果是行政机关作为被上诉人的,则应写明行政机关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

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等,如果是行政机关提起上诉,则应写明行政机关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

(如果一审原告、被告都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则都列为上诉人)。

上诉人因一案(写明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书所列的案由),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判决(或者裁定),现提出上诉。

(写明要求上诉审法院解决的事由,如撤销原判;重新判决等)。

(写明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不正确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字或者盖章)。

×年×月×日。

上诉状与分类

2.必须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定或判决不服提起的这里包括两层意思,只能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即高级以下人民法院所制作的裁判提起的,对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裁判,不能提起上诉;只能是对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不服才能提起上诉,我国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不得再提起上诉。

4.是当事人针对一审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运用法律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上诉状分为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和行政上诉状。

是刑事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判决或裁定不服,在法定上诉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请求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决或重新审理而提出的诉讼书状。

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依法定程序和期限,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判决或裁定,或重新审理的书状。

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做出的裁定或判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撤销、变更原裁判的一种法律文书。

(公民提出上诉用)。

上诉人(一审被告/原告):姓名______,男/女,____年__月__日出生,民族__,住浙江省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被告):姓名______,男/女,____年__月__日出生,民族__,住浙江省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

上诉人因__与____纠纷一案,不服___人民法院___年_月__日(_)字第__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诉人:

上诉状

上诉人: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现提出上诉。

1、……。

2、……。

……。

1、……。

2、……。

……。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注:1.本文书供当事人对民事案件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提起上诉时用。

2.在当事人称谓上,应标明在原审的诉讼地位,如上诉人(原审被告);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是法人、组织或行政机关的,应写明名称和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3.上诉请求,应写明具体的请求目的,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判还是部分改判。

4.上诉理由,即针对原审裁判论证不服的理由,如认定事实错误、确定性质不当、适用法律不当等。

起诉状

(本文档含《民事诉讼法》规定、书写说明、范文和例文)。

《民事诉讼法》(20xx年修订)第121条关于民事起诉状应记明事项的规定: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事项:

第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应按原告、被告分别列出,原告无诉讼行为能力而由法定代表人起诉,或者由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的,应在原告之后说明或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职务、工作单位和住所。

第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诉讼请求必须具体、明确,该写的一定要写,因为其事关法院审查的范围。

但千万不可不加思考地乱要求,如果无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势必遭到败诉的后果,通常还会因此而向法院支付相应的诉讼费。

关于事实与理由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要求内容真实详尽,理由充分,切不可不着边际洋洋洒洒上万言却未及案件的核心要害。

第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案件事实是否存在,需要证据证明。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因此,原告在书写起诉状时,对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的理由都应该提供证据证明。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其他证据,若系证人证言,须注明证人姓名和住所,以备人民法院查对证言和通知其出庭作证。

证据来源是指获取证据的地点、时间和途径。

当事人提供证据比较多时,为了便于自己在庭上举证和便于法官了解,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编号,比如依据证明的对象不同而分类、编号,这样有助于法官更清晰地了解你的主张。

起诉状除应证明上述法律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写明收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和起诉的年、月、日,并由起诉人签名和盖章。

按法律规定应的事项起诉状记载如有欠缺,接受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原告进行补正。

起诉状是公民打官司时向法院递交的重要诉讼文书,因此制作起诉状是一件严肃的事,要求按起诉状的格式叙述清楚,要忠于事实真相,有根有据,合理合法,防止虚构捏造。

同时要求用毛笔或钢笔眷写,以便于人民法院审阅、整卷和归档保存。

文档为doc格式。

起诉状的样写

诉讼请求(请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

此致

xx人民法院。

原告:(签名)。

xxxx年x月xx日。

(材料附件)。

起诉书范文:

原告:小明、男、出生于20xx年8月1日、汉族、小学、搜狗经验、阅读人员、地球市小店区。

被告:小虎、男、出生于20xx年8月1日、民族、汉族、小学、搜狗经验、阅读人员、地球市大店区。

请求事项:

1.30万精神损害赔偿金;。

2.200万死亡赔偿金。

事实和理由:

1.小虎居住在地球市大店区,在20xx年02月07日07时30分,第一事故发生后,我当事人小明及其车上人员转移至导流区内,随后报警等待警察处理,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方放置锥筒以示警告。

8时13分,驾驶人小虎驾驶车牌号为闽c81d08的小型轿车沿福银高速公路由江西往湖北方向行驶,行至第一事故路段时,未刹车撞上位于福银高速公路天湖互通枢纽导流区的闽d7696c号车驾驶人小明及同车乘车人小天,后撞上导流区水泥墩停于导流区内,造成驾驶人小明坠落下高速公路高架桥面当场死亡,乘车人小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应当负主要责任。

2.小虎居住在地球市大店区,两个小车的追尾事故,其中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停在最左侧的`超车道内,另一辆海马轿车几乎逆向停在了最右侧慢车道上,中间的快车道内有大块的车体散落的碎片,现场其他车辆可以通过应急车道开过去,通行缓慢,但车流量不大,现场有些拥堵,应当负主要责任。

3.小虎居住在地球市大店区,一辆比亚迪轿车和一辆银白色轿车并排开过来,银白色的轿车在慢车道内,比亚迪轿车一半在慢车道,一半在下天湖匝道的减速车道内,然后比亚迪轿车从银白色的轿车右侧超越了过去,未减速直接撞上了天湖分岔路口的导流区的防撞桶上,在导流区内还有5个人站在那里,撞到了其中两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应当负主要责任。

此致

地球人民法院。

原告:(签名或盖章)小明。

时间:20xx年8月1日。

附:一、本诉状副本2份;。

二、证据10份;。

三、其他材料2份。

起诉书的书写格式及范文起诉书的正确书写格式及相关内容【3】。

1首行居中书写“起诉书”三字。

2次行退两格写“原告:”,写清其姓名、民族、性别、出生日期、省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及详细住址(无工作者写户籍所在地)、联系电话。

3下行退两格写“被告:”,写清其姓名、民族、性别、出生日期、省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及详细住址(无工作者写户籍所在地)、联系电话。

4下行退两格写“诉讼请求:”,这部分要言简意赅,提出诉讼要求即可。

5下行退两格写“事实和理由:”,该部分要详细叙述起诉被告的前因后果。

6收尾写“起诉人:xxx;下行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7附件部分:包括证人、证言、字据等相关证据。

end。

民事反诉状

反诉原告(本诉被告):,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写明职务),联系方式:……。

委托诉讼代理人:,……。

反诉被告(本诉原告):,……。

……。

(以上写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基本信息)。

……。

事实和理由:

……。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此致

×人民法院。

反诉人(公章和签名)。

×年××月××日。

【说明】。

1.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一条制定,供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用。

2.反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反诉状,并按照被反诉人数提出副本。

3.反诉时已经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写明委托诉讼代理人基本信息。

4.反诉被告是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被反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名称、住所等信息。

5.反诉状应当加盖单位印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名。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

上诉状

(公民当事人提出上诉用)。

上诉人因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行政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

起诉状的样写

民事起诉状格式民事起诉状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原告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上诉状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诉人因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__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行政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