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

时间:2023-07-08 15:45:47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一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认识皖、郝两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先烈的宽阔胸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构思

先指导自学。通过速读了解大体内容,找出不懂之处。在自学的基础上抓重点理解,理清课文条理。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的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灯光,会是怎样呢?(学生畅所欲言)

3、许多革命先烈,从未见过灯光,但为了让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活,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便围绕着灯光回忆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三、交流自学体会。

(1)课文中前后出现了几次灯光?火光?

(2)作者为什么要用灯光作题?

(3)战斗前夕,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看那本书?

(4)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可能在想什么?

(5)郝副营长能否既照亮了道路,又不暴露自己?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读书,尝试自己解决,并在组内互相说说想法。

2、指导学生填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体会。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出现三次)讨论:他们说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对学生讨论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要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第一次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千万盏灯北京的夜晚真美啊!

祖国的建设发展得真快啊!

第二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如果大家能够国上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该多好啊!

第三次战斗前夕交通沟书中插图战争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四、再次自学,讨论写法。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

(2)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2、找出文章的想象部分。

3、小结想象部分的作用。

(展示美好愿望,表现内心世界,使主题升华。)

六、写一写感想,指名读一读。

七、教师小结: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当我们安享灯光的温暖与明亮时,请不要忘记那些没来得及见到灯光的革命先烈。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2、查找有关革命先烈事迹的资料,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3灯光

引起回忆

灯光 对往事的回忆

回到眼前(现实)

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

下学习。)

五、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六、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板书设计:

灯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关心

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二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 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范锡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三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2.品味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了解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一)出示传统玩具: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依次出示沙包、抓子儿)想一想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变形金刚、拼装玩具、毽子、跳绳)

(二)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图片,如抓子儿、跳皮筋、弹球儿等,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同学们,这些老式玩具你们认识几个?乍看上去,这些玩具虽然显得简单粗糙,但它们却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最爱,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快乐记忆。玩具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之一,特别是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三)大家看,老师手里又是什么玩具?(出示竹节人)让我们继续去《竹节人》中,发现它的乐趣。(板书:竹节人迷)

二、梳理文本理清脉络

(一)师生共同回忆文章脉络,采用略读的方法回忆文章情节,并出示略读的定义,加深对阅读方法的理解。(板书:脉络略读)

(二)教师提出问题:本课与以往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生观察文章开头#教案#导语部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应该怎样阅读这篇文章呢?(板书: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三、深入研究完成任务

(一)任务一:

抓住“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的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浏览的方法,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浏览是一种有效阅读的方法,浏览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扫描式,即选读,要求在阅读中迅速扫视,选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跳读式,根据一定的目的,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板书:制作浏览)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任务单一《玩具制作指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3.教师对有关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4.播放有关竹节人制作的视频,让孩子利用更加直观的方法,了解竹节人的魅力。

(二)任务二:

抓住“‘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的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精读的方法,挖掘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精读,就是要仔细地、反复地阅读,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和体会,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及表达方式、写作特点,包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等,以达到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板书:乐趣精读)

1.从整体入手,分析文章中各个环节中可能有哪些备份突出了竹节人给人们的乐趣。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说说对于每个部分的内容理解。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们理清了竹节人的乐趣可能在于:做竹节人、装饰竹节人时的词句;斗竹节人时有趣、快乐、投入的部分,想象竹节人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上课时,孩子们依然意兴不减;老师玩竹节人时专注的样子。

3.分析上述内容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4.品味写法词句和片段,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单二。

5.师生分析主题内容,在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中,有哪些内容体现出“乐趣”。

(三)任务三:

1.抓住“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复述的方法,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

(运用之前学过的“复述”的方法,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清楚,故事就能讲的清楚明白)(板书:故事复述)

2.重点阅读了第21—27自然段中与老师相关的部分。

3.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老师和孩子对竹节人态度和心情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动手做一做:制作一个属于你的竹节人。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四

1.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学交流,明确学习要求和起点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竹节人》

二、关注#教案#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发现课文前#教案#导语

2.理解任务

这三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任务一是让我们干什么,谁来说一说。

任务一:写做法和玩法

任务二: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这里的传统玩具是指什么?

任务三:这里的“老师”是哪里的老师呢?

3.从课前的#教案#导语中我们了解了这三个任务,你还知道了什么?读读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是的,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取阅读方法也不同,这就是有目的的阅读,是一种阅读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阅读策略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2.联系课后任务栏

3.小组讨论,选择读法。

读完了以后肯定会有所启发,课前小组已经选择了想要完成的任务,现在你们打算如何完成任务呢?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交流一下,完成学习单。

4.汇报交流

讨论好了吗?该怎么来完成这三个任务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们有了这样的策略之后,肯定会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务)

总结方法:浏览全文(略读)——选择内容——细读分析

刚才我们快速阅读浏览了全篇文章,选择了完成任务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细读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四、完成任务单,体验阅读方法的选择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分享一下刚才的学习成果。哪个小组先来。

(1)成果展示

任务一:请两个小组上前展示。

(2)评价提升,从选择内容到细读提炼

有没有补充,其他同学呢?

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

这么有意思的竹节人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组内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还有哪些乐趣。

刚才老师听到了他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是什么阅读方法?

五、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关注了《竹节人》这篇课文里面不同的内容,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尝试了有目的的阅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用上这样的策略进行阅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讲老师的故事。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五

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小视频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教案#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请翻开单元#教案#导语页,齐读单元#教案#导语。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板书课题——竹节人

2.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预测、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策略秘密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竹节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

板书:有目的地阅读

(三)聚焦阅读任务,分组合作阅读

1.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

(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内容)

2.分发学习单,出示阅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

ppt出示阅读要求:

(1)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

(2)对照任务,反复细读文段。

(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单。

(四)交流阅读收获,提升语文素养

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指南

1.介绍完成的制作指南,你们是如何阅读的?主要关注了哪些内容?

预设一:我们小组在完成制作指南时重点关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通过细细的阅读、圈画关键词梳理出了制作指南准备材料和制作步骤部分。

预设二:我们先找到描写制作过程的段落,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提炼了制作竹节人的要点。

预设三:我们关注了课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节人的玩法。

总结:阅读要仔细,搜集信息要全面;阅读关键信息时,要学会根据需要进行整理。

2.展示、评价优秀作品,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写作。

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制作指南,阅读上有什么收获?

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先快速地浏览了课文,找到了制作竹节人所对应的段落。对于与任务有关联的内容,我们进行了细读,其它内容,我们则进行了略读。

板书: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品读乐趣体会情感

1.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你们是怎么读出来的?

2.关注语言、精读品味语言。

(1)预设:出示第11-13自然段,师生配合读出神气。

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装饰竹节人,给竹节人起上各种名号,把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

(2)预设:出示第17-18自然段,这三个词常用作武术招式名,形象而生动,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强大,可见竹节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

(学生活动:做动作,读句子,再想像其他有关武术招式的四字词语,欣赏竹节人打斗的视频,为视频有感情的配音。)

(3)预设:出示第19自然段,你从那些词语中感受到乐趣?

读第18—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

预设: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反映了观众很投入;“攒”的意思是“聚”,表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

总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板书:抓关键词句)

(五)回顾过程、教师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根据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段落,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了阅读,体会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完成了玩具制作指南。

2.下节课我们将要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同学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继续完成任务

1.分组检查字词。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暴露无遗 忘乎所以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大步流星 轻手轻脚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虎视眈眈

2.根据任务,明确内容。

任务三的阅读任务,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呢?(形成策略意识,采用适当阅读方法。)

预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关注第20―29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验证阅读任务

1.默读课文,讲一个有关这位老师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忘乎所以”这三个词语。(出示)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虎视眈眈)

经过(怒气冲冲)

结果(忘乎所以)

2.指导故事的梳理。

板书:复述故事

小组内讲一讲,推荐优秀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学习经验,形成策略意识

1.结合课后三个学习伙伴的交流情况,回顾一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了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2.交流反馈。

预设:任务一,重点关注了课文3~18自然段,提取了关键信息。

预设:任务二,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预设: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动作、玩竹节人的神态描写。

小结: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板书: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

预设:有目的地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跳读,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章,短时间翻阅多本书籍。

结束语。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六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齐读课题。

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闪闪发光

2、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

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

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家园”、“兄弟”、“姐妹”说明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1、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他们留恋的是什么。

3、对比阅读:文中连续用了好几个“每一”,什么意思?把他们去掉,好不好?自己对比着读读这两个句子。

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5、练习读出感情。

6、教师引读:在印第安人的眼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难忘的。沙滩美不美?嗡嗡鸣叫的昆虫美吗?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离别之际,他们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

7、齐读。

8、想象:在他们眼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四、精读“善待”部分。

2、交流。

5、引读,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指名读————————。

6、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

7、教师小结:他们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乐朗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带着万分的不舍,带

五、结尾部分。

1、过渡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

(一)“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二)“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并好好读读,体会感情。

3、教师补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华。

1、过渡语:大地为人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真应该热爱这片热土。

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艾青的一首诗。教师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

3、小练笔: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有许多的话要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说,请拿出你的笔,用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土地的热爱。

4、交流,读一读。

七、激情总结。

1、同学们,西雅图说土地是神圣的,仅仅指的是他们脚下的土地吗?(不是)齐说: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护大地吧!

八、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课竹节人精选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6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勉强、蜷缩”等词语;正确书写“魁梧”;理解“忐忑不安”。

2、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抓住“忐忑不安”、“熬”等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方法,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4、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忐忑不安”,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2、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指导写字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穷”字是本课的生字,上下结构,注意写的时候穴宝盖下面的两点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力在穴下意为穷,来齐读课题《穷人》。

2、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这样说“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真如作家所说吗?(在课题上加?)让我们走进《穷人》来感受一下吧!

4、师范写,生练写,师生评议。(展示学生写的字)

5、通过预习看看这几个词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6、出示 “抱怨、寡妇、熬”(纠正读音)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波涛轰鸣”(发现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描写环境的词语。生再读)

“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作自受”(发现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描写人心理活动的词语。生再读)

7、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粗知大意

2、指名说。(生说的啰嗦,教师点拨,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可以按照六要素来总结,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夜晚,什么样的夜晚?用上刚才读的词语,寒风呼啸的夜晚,事情的起因是什么?邻居西蒙死了。经过是什么?桑娜抱回了邻居西蒙的孩子,心情呢?忐忑不安的,结果呢?渔夫和桑娜不约而同收养了孩子。

3、你能完整的说一遍吗?(指名说)

三、品读课文、体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2、生说,对渔夫和桑娜……

(我对妻子桑娜印象深刻,因为她虽然心里很矛盾,但还是抱回了邻居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2、忐忑不安的。(板书:忐忑不安)

4、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5、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学生交流)

出示:

(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3)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4)他会说什么呢?

6、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7、指名说,因为桑娜心里很紧张,生怕丈夫会揍她……

8、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

9、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很乱。谁来读这个词,读出忐忑不安的心情来。

10、指名有感情读“忐忑不安”。

12、指名说(桑娜脸色苍白……是他来了,不,没有人。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3、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又读出了忐忑不安,忐忑不安就是心里慌张、不安。

14、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的心情?(预设:仔细看文中的标点)

15、省略号。为什么?(因为桑娜连想都是断断续续的。还有她的幻想。门嘎吱一声……)

16、这么多的感叹号、问号,你读懂了什么?

17、说明桑娜心中已坚定了要把孩子抱过来。

18、但坚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让我们带着这四个句子,来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

二、解读桑娜心里想法

2、课文第二自然段。

3、“受”的意思是?(够他忙的了。够他苦的了。够他干的了。够他熬的了。)

4、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担心他养不活我们了。生活更加艰难了。虽然穷困,他们毫不犹豫地收养了孤儿。桑娜很关心他的丈夫。——是的,这是妻子对丈夫对特别的爱……)

5、谁来读出桑娜忐忑不安中的贫困?(指导有感情朗读)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意味着……(救了两条孤儿的性命……)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意味着……(家里还能勉强度日。将会冻死。桑娜会心理不安,桑娜和西蒙一样都是母亲,看到孩子要死掉,会心痛……)

出示:宁可( ),也要( )。(引导学生说话)

8、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9、善良、互相帮助的习惯、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10、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11、我想和你们合作一下,想读的站起来。我读旁白。(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三、解读丈夫心理想法

1、抱是抱过来了,可怎么对丈夫说呢?丈夫是怎么说的呢?请你把它划出来。(一个学生读)

2、这里有个字让人听了掉眼泪,哪个词?(熬)

3、能给“熬”换个词吗?(挺——坚持——挨——撑)

4、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善良和伟大。渔夫坚强的性格,宁可自己苦点,也要抱过来。)

5、将来将更苦,他想到了吗?

6、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做这个决定难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渔夫皱起眉头,他的脸色变得很严肃,忧虑。他搔搔后脑勺。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7、其实,渔夫心里也曾想到很多,赶快动手把他写下来吧。(学生写渔夫心理想法,配乐朗读评议)

8、这就是渔夫的心理想法,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郁……(齐读描写渔夫的句子)

9、这就是将善良深深印近灵魂的桑娜和渔夫

四、首尾呼应,点题提升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起告诉我—穷人。

2、而课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富有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可爱的,美丽的。他们的穷是表面的,但他们的内在心灵却是高贵的,高尚的。)

3、穷人不穷,一起读课题“穷人”。

4、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标点的巧妙运用,感受到了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5、(课件出示)课下再读一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描写穷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