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3-09-12 05:55:35 作者:文锋 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一

近日,我与同学们一同参加了西湖博物馆的研学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在此,我想分享我的研学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给生命注入新的文化艺术别样滋润

在篮球、游泳、跑步等体育运动枯燥的节奏中,文化艺术以其别样的滋润表现方式,让生命得到了重生。在西湖博物馆中,古典文化的涂鸦、民间技艺的展示、历史故事的描述等展览让我感到兴奋和振奋。我第一次领略了中国优秀的艺术精神和民族文化贡献,真正感受到文化艺术带给我们的魅力。

第二段:感知历史,传承文化,不言而喻的收获

不在书本里的历史,可以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中找到他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是学习和传承的重要场所。我通过西湖博物馆的参观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并跟随着文化,穿越了历史。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让我感到民族文化的不朽和钻石一般的价值。

第三段:深刻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是博物馆不可忽视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地保护文物,不仅是文物本身价值的流失,更会失去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西湖博物馆严格保护着自己所展示的文物,他们从每一个言行中传递出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深入人心。我认为,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和专业技能,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无论如何都不能疏忽大意。

第四段:共同的社会责任

与博物馆一同关注文物保护,向社会传达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宣传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博物馆、其他研究团队或者社区一同合作,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这可以在一个长期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提升文物保护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给国家更多的行动数量。

第五段:学习和掌握新的技巧和经验

西湖博物馆的研学活动,让我们能够学习到文化、艺术、历史、文物保护等面向不同知识领域的学科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也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总结:以上是我在西湖博物馆研学活动中的所感所勉,其中有对博物馆工作、文物保护、文化艺术和历史传承等方面的思考与学习,对我来说,这些体验不仅是对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希望会引起大家对文物保护、文化艺术和历史传承等问题的关注。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二

在阴雨过后放晴的第一天,我们局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老区金寨县,瞻仰烈士,寄托思念,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们唱着红色歌曲,回忆那些金色岁月,对于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更多了几分敬意。来到金寨这里山清水秀,丝毫没有当年战争留下的影子,然后这里的环境、这里的空气都给人一种庄重、敬意之感。

参观第一项,沿着蜿蜒的上路走进了“燎原星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敬意默哀,此刻我们都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为人民大众谋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时我们参观了洪学智将军的墓志铭,为洪老的一生奉献赞叹不已,也许这就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在金寨成长的一批批军队,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不禁让我敬佩。每当听到哪位将领小小年纪就牺牲,我的心都一阵唏嘘。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革命先辈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有铭记理想信念,我们在和平年代,又怎么能只图享乐呢。犹记得长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牺牲,如果是我们是万万做不到这么大的成绩。

红色教育是让我们记住历史,努力过好当前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应该在为碌碌不为而抱怨,不应该因为利益驱使而斤斤计较。有人说“现在成为共产的有什么好处”,我想有这样想法的都是不正确的,你既然现在成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为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么好处,那绝对不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前几天有一则公益广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广告,永远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远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永远先顾大家后想小家。也许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们的红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辈再牺牲后给我们又一丰富的财宝。让我们好好为革命事业工作吧。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三

石家庄博物馆是河北省内一座极具名气的博物馆,不仅将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全面展现给世人,也为不同年龄层的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和学习机会。近日,我参与了石家庄博物馆为学生开设的研学活动,本文将就我这次活动的见闻和感悟进行一些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研学内容和体验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文物鉴赏与保护”,我们有幸参观了石家庄博物馆的展览和收藏,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全面了解河北省文物保护与展示的历程。同时,我们也有机会近距离观看了许多不同类别和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着河北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教育我们学会用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去面对他们。

第三段:对文物保护的思考

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我深感文物的稀有和珍贵。从一句话来说,文物保护的意义是“昔者先王不以物害民,今之王亦宜以民为本”,也就是说,文物保护不仅是国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作为参观者也应该在欣赏和学习文物的同时,多思考如何保护它们,从个人、社会等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如何更好地为文物保护做出贡献。

第四段:文物和当代生活的联系

除了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也发现许多文物有着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比如,我们在石家庄博物馆的金砖厅看到的那些圆形的馆藏字印,竟是当年用于现金流转的“金钱印刷”,如今我们的现代货币也是采用了类似的生产技术。此外,石家庄博物馆展出了大量的陶瓷器、钟表等制品,它们的制造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劳动力,而在当今的设备和工艺略有不同,但这些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

第五段: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文物保护和展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体会。我们应该珍视文物,用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来面对他们,寻求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和发展,用我们的行动为文物保护做出贡献。同时,也感受到了石家庄博物馆策划研发的努力和用心,通过巧妙的展陈和讲解,使我们的学习和体验更为深入和丰富。期望日后能参加更多的这类研学活动,开拓眼界,拓宽视野,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来。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四

星期六下午,我学完跆拳道,妈妈带我去了府城墙博物馆游玩参观。

府城墙博物馆座落在巾山脚下的巾山广场。一进门就看见罗哲文选生苍劲有力的题字。再向里走,您能看见一座栩栩如生的江南长城的模型。随着我们的指点,三台电视机和灯光为我们一一介绍,让我知道了崇和、靖越、兴善、镇宁、丰泰、括苍、朝天,这六扇围绕古城的城门。

我又看见了那英姿飒爽的戚继光将军,正在排兵布阵。还有那精致的沙盘,坚硬的仿真石墙,古老的民俗用品等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橱窗里的场景是许许多古人在修建城墙,他们有的在打水泥,有的人在挑着沉重的城砖,还有的人在添补墙的破洞。一个个小人都做得非常有趣可爱。他们的城墙也是一样的逼真。有许许多多的游客在观赏。我们还看到古人在修城墙的时候在用牛车来把土地压实。

在这里,那斑驳的断痕,流金的岁月,有关古城历史的一切,值得每一个参观者带着对文化的尊重,永久记忆和珍藏!

我爱临海古城,我为我是临海人而感到自豪!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五

今天,我们去了海军博物馆,参观了各种展品,这些展品代表了中国海军的历史发展。

最后我们在户外参观,看到了大飞机和28毫米导弹。到了军车的停车处,旁边有个海军站岗。太牛逼了!

看到海军博物馆,不禁感叹:“中国海军真强!”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六

我出生于孝感,关心孝感的发展。曾在网上见:孝感已成现代化城市,传统的孝文化已经淡化。回乡看了,确觉心寒,老城几近拆完。问询老人,也都摇头,有人说:还有“董永公园”,非也,那是1984年建成的现代公园,还未长“老”。

当然,城市要发展,孝感建设现代化,楼高路宽,也应点赞,但在建设发展中却忘了孝感的特色,即以传承孝文化而闻名。如果老城全部消失,犹摘去了“古老孝感”的桂冠,可能让后人忘记“孝行感天”美好念想。

在报上曾报道有座有名的古老城市,领导们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将老屋旧宅全拆了,建成了高楼大厦林立,很是气派。后,古城的子孙从国外回乡,看了,摇头、叹息、指责,因为他们留恋的是老家古城,他们觉得光荣的是古城中传颂的美好的古老故事,要看高楼大厦,国外的比这更好更多。从那以后,古城在外的后人以及受后人影响的人,就失去了对古城的留恋,至此,领导们才后悔莫及。

后来报上报道,中国第一家孝文化博物馆在四川邛崃建成,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孝文化展馆本应先出在孝感啊!即前往参观,该馆规模不大,投资700万元,约3000平方米,三层楼房,展出的内容却很丰富。墙上挂图片、文字,室内摆满现代大孝子孝敬老人用过的物件。展示内容有传统二十四孝,现代二十四孝,伟人名人的孝行事迹和国家领导人对孝道孝行的论述,整馆展现的故事很是感人,该馆已成省、国家传承孝道的教育基地。给孝感人脸上有点光彩的是该博物馆创始人的祖先是孝感人。

孝感是座很古老的城市,从史料分析,孝感古城在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就很繁华了,才有公元前770年前东周列国时的秦楚相争,也才有公元25年东汉时期董永父子从山东逃荒至孝感的故事。传统二十四孝是从中华民族发展中,从尧舜时代到宋朝的几千年中出现的二十四位大孝子孝道孝敬孝行的故事。其中有三个大孝子出于孝感: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所以孝感才光彩夺目,扬名天下。

孝感应永保孝文化传承地的殊荣,孝感人应是弘扬孝文化的室传员,所以建议在孝感老城区建孝文化展览馆,可借鉴四川邛崃固驿镇公义村中国首家孝文化博物馆的建馆方法:政府给政策,领导支持,群众筹资,合力完成。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七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现有重要的文物收藏基地之一,它真实记录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现珍藏的各种文物珍品是不同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农业路8号,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造型独特,呈金字形,远远望去像一座宏伟的金字塔。

步入馆内,一座巨大的雕像——“华豫之门”矗立在大厅中央,旁边由四个展厅。展厅内有许多古代的玉器、瓷器、铜器等等,每件作品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听导游说,这里共收藏了13万件文物,分二十七类。我听了不仅乍舌,哇,这么多!我们的祖先5000多年来,不停地探索自然界、征服自然界,他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文明国度,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展出的这些文物当中,我记忆最深的有三件作品:象牙白菜、曾侯乙墓编钟和古代磨面用具。

象牙白菜是用象牙雕刻出来的一棵白菜,整件作品惟妙惟肖,非常逼真。白菜上面爬着一只鼓着大肚子的蝈蝈,仿佛正在品尝美味的白菜,看,把肚子都撑得胀了起来,还露出满意的笑容。靠近些侧耳倾听,好像还能听到蝈蝈的叫声呢!白菜上不仅仅只有满意的胖蝈蝈,还有一只米粒大小的七星瓢虫伏在白菜上一动不动,瓢虫边上还有一朵鲜嫩的小花静静的开放着。这棵象牙白菜因这些显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看着它,我仿似看到了田园美好的风光,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菜园里,孩子们在尽情嬉戏,农人们在田间辛勤的忙碌着,他们共同勾勒出一幅舒适、恬静的生活画卷。

象牙白菜展现出的精湛技艺,让人叹服!而曾侯乙墓编钟则让我们惊讶于古代人们高超乐音的造诣。曾侯乙墓编钟制造于约2420xx年前,它纹饰精美、造型独特、音域宽广。它共有65个大小编钟组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个钟竟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不知道祖先用的什么技术制造出如此神奇的编钟!导游说,曾侯乙墓编钟不仅代表着中国青铜文化的巅峰,也证明我们祖先在音高标准的选定和音乐思维的成熟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先进水平。以前我总认为在音乐领域我们一直逊色于欧洲国家,可没想到我们的祖先可是遥遥领先的呀!

刚刚赞叹了曾侯乙墓编钟悠久、神奇,又一个看似平常而又简陋的石磨用具,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去壳用具。它距今约7000—8020xx年,是原始人用来把粮食去壳碎粒工具。该磨盘平面呈椭圆形,底部有4个矮足,琢制而成。看着这魔棒与磨盘,我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粮食被一点一点的去壳、碾碎。远古的人类没有高科技的水平,竟然发明出来粮食去壳的工具,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青花瓷的美丽、甲骨文的神奇、莲鹤方壶的别致……这些凝聚着祖先智慧的珍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研究。

河南博物院里有太多的宝贝,每一件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精致华美,为今天我国考古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新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 西湖博物馆研学心得体会汇总篇八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英语村夏令营。我和夏令营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温州博物馆。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哇!一眼望去,学校人山人海。班主任带我们登上快客。我们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互不相让。没办法,老师只好把我们一个个排好队再上车。

一路上,我们激情高涨,歌声溢满了整个车厢.

终于来到了温州,我们下了车,看到了温州博物馆。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博物馆。一座金碧辉煌的故宫模型迎面而来,这座故宫模型长六米,宽四米,高二米,全身是由黄金和翠玉雕刻而成的。

我们又上楼参观了自然馆和工艺馆。

自然馆里有各种动物标本,还有人造恐龙模型和恐龙化石。最有意思的是点键盘。你只要按下和动物标本相对应的键,聚光灯就会投在那个动物标本上,并且发出与这个动物标本相对应的动物的叫声。

离开自然馆,我们来到工艺馆。工艺馆里有各种泥塑佛像。有观音、有笑佛、有如来……有的地方,陈列着手工贝雕,一件件玲珑别致。

我们又下楼来参观陶瓷馆和历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