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

时间:2023-08-23 10:50:30 作者:储xy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一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后来才得以普及。关于日本粽子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爱汇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粽子,供大家阅读!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后来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种多样,有白茅、竹叶、蒿叶等等。所以,日语里又称粽子为“茅卷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日本有一种“光秀粽子”,据说是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首领 织田信长眼看着即将统一全国,谁料手下大将 明智光秀叛变,功亏一篑。传闻 明智光秀夺得天下后,久盼援军不到,心中焦急,把进献的粽子连皮带馅全部吞食。百姓知道后,认为此人缺乏沉稳的王者气概。果然光秀政权仅仅持续了十来天就倒台了,被后世嘲笑为“三天天下”。光秀当时吃的是用竹叶包的 白粽子。其后, 日本京都的 糕点匠将其改良,才有了今天的 日本粽子。正因为这样,日本许多 和果子店里已经把粽子当作日本的传统 糕点来销售了。

还需要提及的是 日本江户时代,把用 梗米做的粽子叫做“御所粽”、“内裹粽”,主要供皇宫和幕府食用,把用黏米做的粽子叫做“饴粽”。地方上还有把山茶花根烧成灰,放到黏米里面做成的粽子,叫做“朝比奈粽”。同时, 日本还有根据粽子不同形状而叫的“锥粽”、“菱粽”、“筒粽”、“饰粽”、“秤锤棕”,盼望男孩子吃了以后健康成长的“百索粽”、“九子粽”等等。

第一种:就是上面也有介绍的,把蒸熟的糯米,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蒲叶包起来,然后用灯心草捆扎入水煮。也有用栀子汁来煮染的,这样煮好的粽子就是漂亮的金黄色了。

第二种:粳米团子用竹叶包起来。这种粽子日本也叫御所粽(御所粽「ごしょちまき」)、内里粽(内裏粽「だいりちまき」)。

第三种:糯米做的年糕用稻草包成的饴粽(飴粽「あめちまき」)。据说因年糕成饴糖色而得名。

第四种:用茶梅根烧制的灰做成的灰水将糯米泡湿,以此为原料做成年糕,再用稻草包起来,叫做朝比奈粽(朝比奈粽「あさひなちまき」),这是骏河国朝比奈的名物。骏河国是以前日本行政区的一个,位于东海道,相当于现在的静冈县大井川左岸的中部和东北部一带。

其中第二种为现在的和式点心店所沿用,是和式点心粽子的原型,只不过年糕的原料已经变为葛了。而用竹叶来包粽子则是一个叫川端道喜的'京都点心师傅创立的,所以人们也非常友好的把这种粽子称作道喜粽。直至现在,川端家也还制作粽子,道喜粽也成为了具代表性的京都点心之一。

而第四种则是最接近粽子原型的做法。日本鹿儿岛的碱水粽(灰汁巻き「あくまき」)、角粽(つのまき),长崎县的糖碱水粽(唐灰汁ちまき「とうあくちまき」)以及新泻县的碱水竹叶粽(灰汁笹巻き「あきささまき」)都是用类似的做法制作的。

越南人爱吃粽子

他们吃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缅甸人爱吃粽子

他们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热。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掺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包长粽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江浙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马来西亚人的粽子

马来西亚人也喜欢吃粽子。他们吃的粽子,特点是个头大,有鲜肉粽、豆沙粽、椰蓉粽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墨西哥人吃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

秘鲁人吃粽子

秘鲁人是对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对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的风味。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椰榄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吃粽子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是用香蕉叶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菜豆,吃起来味道特别香。

关于日本粽子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二

浸在水中的粽叶,和加了碱的糯米,还有洗好了的红枣,这是要干什么?当然是要包粽子啦!

“先拿一片粽叶,像这样,卷成漏斗的形状,把手放进去,转一圈,这样才能保证有手掌大小的空间,然后……好,最后用绳捆好。”姑姑正在传授包粽子的要领,我认认真真地听着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片粽叶,按照姑姑说的,将粽叶卷成了漏斗的形状。眼尖的姑姑马上发现了破绽,摆摆手让我改正:“你这样就不对了,有尖的这一头要高一些,不然用绳捆的时候不好捆。”我连忙改正,将它转了一圈,“漏斗的出口”果然小了很多!

米要放多少?一勺?还是两勺?我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算了!一勺吧!接下来要干什么?哦!要用筷子把米戳到“漏斗的出口”。

好了,该放馅了。我拿起一个红枣,狠狠地摁下去,摁扁了才肯松手。

接着,我又舀了一勺米,盖在红枣上。又用大拇指狠狠地摁紧、摁实。

接下来,是时候“全军出动”了。我仍然一只手抓着粽子,另一只手则立刻将多出的粽叶包上。抓粽子的手则迅速翻下上面多余的粽叶,在下面的大拇指和中指马上抽开,盖住了翻下来的粽叶。另一只手又抽开,将向上翘起的粽叶折出条痕,立刻又向左边偏。哈!这一部分完工了!

经过“紧锣密鼓的收割”,只剩下收尾工作—捆绳。

姑姑从椅背上捆着诸多缝纫线中抽出一根,并让我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抓着粽子。

啊?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它们可最不听使唤!

想着想着,大拇指竟“擅离职守”,我忙把它“抓”了回来。

就在姑姑捆绳时,中指不知哪儿冒了出来,“抢夺”了小拇指在半“领地”。直到姑姑绕到第二圈,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捆好绳。

在姑姑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勉强“完工”了。吃一个粽子连简单都不算,可做一个粽子困难却比攀登蜀山还要难,由此可见得:有付出才有回报。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三

记忆中的五月初五,没别的,只有满屋子的粽子香,或许这也注定了我与粽子间的不解之缘吧!

很小很小的时候,最期待的莫过于端午节。等到了那一天,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自以为这就是生平最大的乐趣。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将芦叶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绳扎好,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也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于是,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将芦叶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芦叶卷得不行,漏洞百出,害得糯米满地都是,到了扎绳子时,又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外婆就会开心地笑着,并认真地教我,于是形状各异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诞生了……待粽子香飘满屋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再大一点的时候,没有时间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等到了粽子飘香时,品尝几个。不过,此时心境不同了。有一次,天真的我曾这样问外婆:“为什么要送粽子给屈原呀?”外婆笑笑说:“他很善良而且爱国呀!”于是,我开始了解屈原的品质,屈原的精神内涵。之后,品尝着清香醉人的粽子,静静地体味着历史的沧桑,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去年端午节,我又回到家中,外婆仍然在忙着。我悄悄地坐下来,像小时候那样,学着外婆的样子包粽子,于是就有了方粽,菱粽、子母粽……仔细一看,跟以前包的差不多,技术没有太大长进。

我又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一种熟悉的滋味涌上心头,如同粽子馅中的糯米那样纯正,又如芦叶般的清香脱俗!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四

粽子飘香的端午节到了,街市上又开始扎堆卖粽子了。有时拎几只粽子回家解解馋,可总觉得不如儿时吃到的粽子香。

小时候,记得只有端午节,才可以吃到糯糯的粽子。压根儿就不懂端午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反正那个粽子甜、糯、软、香。

母亲是包粽子的好手。端午还未到,家里就开始张罗着买粽叶、泡糯米、碾枣泥、洗粽叶。

母亲包粽子的手艺极好,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包出许多花样来。五角形的、倒牵牛的、小宝塔样儿的,说不出多少种。最常见的是倒三角的,那青葱小粽看上去就是一件艺术品。母亲也会包各种味儿的:红豆、枣泥馅儿的,蛋黄、肉沫馅和水果馅儿的应有尽有。

我们姐妹几个就来了兴致,也想显显身手。可不是糯米放得太少,就是箬叶卷得太松,要不就是绳儿系得不紧,怎么都包不成形。母亲说:“女孩子家,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还要有细心劲,不要没学会走,就开跑。来,跟着我样儿,一步一步来。”就这样,我们姐妹几个在母亲的调教下,总算是学会包粽子了。

母亲把包好的粽子系成一串,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煮。我们几个就眼馋地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等到满屋丝丝飘香,母亲就掀开锅盖,用长筷夹出粽子,一粒粒放在清水里拔一拔,等热劲刚下去,母亲就拎出棕子来,往笸箩里一放道:“馋丫头,吃吧。”我们姐妹几个就你摘一个我揪一个,沾着细沙白糖开吃。那个香和鲜啊,至今想起来还是口舌生津呢!

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和母亲分开过活了,母亲也上了年纪,很少或几乎不包粽子了。每过端午节,我们都会去超市买各种口味的粽子,可总是找不到儿时的口感和味道。

想想,儿时盼过节吃粽子,那是怎样的一种快乐?最近几天,母亲的棕香总是飘在了我梦里。

那青青的箬叶、尖尖的粽儿、甜甜的味道和包粽子的场景是我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五

放学了,我飞快的跑回家,只见门口有一大盆,里面堆满了很多洗干净的粽叶、棕树叶子撕成的小棕叶绳,旁边还有两桶微微偏黄的糯米,爸爸在那里不知忙活着什么。我猛然想起,明天是端午节,爸爸肯定在包粽子哩!

我把书包往凳子上一扔,转身就来到爸爸身旁,蹲在爸爸旁边问:“我可以包一个粽子吗?”爸爸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学一学才行呀。”我立刻搬来一个凳子坐在旁边忙活起来:首先,拿三根棕叶绳平放在筛子里,接着,拿起六片粽叶尾对尾交错叠放在棕绳上,相互间不留一丝缝隙,放好后在正中间再放两片宽大些的粽叶,在上面均匀铺上一大勺糯米,糯米上刮一个小坑出来,在小坑里填满已经准备好的各种馅儿,再盖上一层糯米,最后,把粽叶卷起一个圆筒,把糯米严实包好,再用棕绳紧紧捆好。如此这般,一个约三十厘米长,两头稍扁,中间滚圆的的肉粽子就包成了。

抬起头来,喘口气,看见奶奶在我旁边包三角形的小粽子,这个看起比较简单一点,只要一片粽叶、一根棕绳和少许糯米就可以包成了。看似简单,实际上也不容易,如果包不好,那个尖尖的部位就会漏米出来,但奶奶却包得那么精致,感觉我一口就能吃一个,满头银发的奶奶,手上爬满了皱纹,手却那么的灵巧,小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一看这些大大小小的粽子,我不禁口水都流出来了,恨不得马上就能吃到粽子。不过还有一道很关键的程序,那就是蒸了。只见爷爷把这大大小小的粽子放在一口大锅里,里面加满水,锅下面烧大火。我问妈妈要煮多长时间,妈妈说:“大概几个小时吧。”“哇,这么久,吃个粽子这么麻烦呀!”我不禁感叹。几个小时过去了,一阵浓郁的香味儿迎面扑来,粽子终于熟了。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馋得我直咽口水。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会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出现在我的眼前,晶莹滚圆,轻轻一掰,露出了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起来。吃完鲜肉粽,我还不过瘾,又剥开一个白粽,沾上一点糖,大口一咬,哇!香喷喷、甜滋滋、酸软滑润,真是绝世精品!

我边吃粽子边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才吃粽子呢?”从妈妈的讲述中我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汩罗江。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后来就演变成了端午节。

我嘴里吃着甜甜的粽子,心中油然而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粽子的香气在人们的唇齿间缠绕,屈原的精神也会在人们的心中代代相传!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六

我的奶奶住在乡下。大部分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都去奶奶家。

奶奶很爱我们,她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是否双休日到了。快到双休日时她会变着花样做各式可口的'点心,等我们去吃。在众多的小点心中,最使我回味无穷的是奶奶包的粽子。

奶奶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虾米、猪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场卖的那种小,但却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飘十里。

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说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被迫投汨罗江自杀,当地人民怕他被江里的鱼虾吃掉,就包了许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同时用龙舟和锣鼓驱赶江里的鱼虾,想方设法救屈原。每当吃着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这个故事,在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时也为村民的纯朴和善良所感动。

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粽子,现在我几乎想什么时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贩吆喝“卖粽子”的声音,小贩的粽子与奶奶的粽子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几米花生仁和一小块肥猪肉,没什么味道,奶奶包的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她对我们无限的爱。

每当我嚼着奶奶包的粽子,总会回味着那浓浓的亲情。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七

“绿色的外衣,细细的腰带,里面有个白胖子!”这是什么?对了,是粽子!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端午节了,我们坐着爸爸的车,准备去外婆家。坐在车上,阵阵睡意向我袭来,可是,时间好似跟我开玩笑,一眨眼工夫,车就到了外婆家。

我下了车,就赶紧一路飞奔往外婆家跑去。一进门,一阵热闹的声音,就传入我的耳朵里,原来她们在煮粽子呢!只见地上摆着小半桶糯米,一些笋皮和少量包粽子的其它物品。唉,怎么就晚了一步呢?不过,我马上又开心起来了,因为粽子熟了呀!外婆拿起锅盖,“哧哧哧!”一大团水蒸气直往上冒。

热腾腾的粽子出炉了,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像叉子一样叉起一个,真是人间美味啊!一看,盘子上还有一些肉粽、红豆粽、豌豆粽、红枣粽……看得我眼花缭乱。妈妈说她小时候跟我一般大时,能一口气吃了外婆包的两个超大个红豆粽子,还意犹未尽呢!哈哈!一个肉粽,一个红豆粽转眼下肚,就是太撑了。

吃完粽子,聊了会家常,就告别外婆家里的人,开始出发去奶奶家了,也一样,可惜又晚了一步,我想:她们应该是提前给我们包好的吧!可是,我也想学学包粽子这门技术呀!听说有点不好学会呢,因为要包的结实而又不漏米,而且包的还要美观呢,粽子上面有三个尖角,下面有一个标志性长长的直挺挺的尖角。

到了奶奶家里面,果不其然,我又见到了憨态可掬的粽子,一大盆地摆在桌上,香气撩人地吸引着我。我忍不住又吃了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不过,这回吃的是淡粽。这种粽子外面一样用笋皮包着,墨绿色的,用彩线扎住。里面似乎什么味道也没有,就是有一种好闻的淡淡的粽叶香在唇齿间。奶奶指了指桌上的小盘子,笑着说:“馋猴,这可不是叉上去直接咬一口,而是先沾点糖再咬,别提有多美味了。”一试,还果真如此,淡淡的粽香,甜甜的糖味,糯糯的粽子,那绝对是绝配。“这还真是倒是无味胜有味!”我赞不绝口。

可是,为什么端午节大家要吃粽子呢?好奇心驱使我想了解缘由。终于,我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端午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呢。看来这粽子不能小觑,还真是意韵深远呀!

粽子,虽没有糖的甜,也没有汤的鲜,却各种味美得无可抵挡,最重要的,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寓意。

我想,这才是粽子千古传承至今的原因,也是世世代代最难忘的的粽子味道。

粽子节活动总结汇总篇八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在春节期间要吃粽子”的习俗,于是吃完午饭后,妈妈便开始准备包粽子所需要的原料和食材。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撸起袖子准备开工。盯着前面的一大盆糯米、一盘子腊肉、一叠的粽叶和一捆棉绳,我却无从下手。“不会就先看着。”爸爸对我说,一边说手里还一边熟练得抱着粽子。“哝,先这样,然后再……”他放慢了动作,一步步地教我。

首先,把粽叶挽成漏斗状,用手托住尖端,再往里面填一半的糯米,放一块或两块腊肉后,再填上另一半的糯米。用粽叶包住,折出一个角,最后拿一根绳子困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经过十几次的失败后,我发现这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经我手的粽子要么就是没成型,要么就是缺个角,要么就是漏米了,总而言之,就是没一个好的。于是我就在做了拆,拆了做,做了又拆,拆了重做的过程中循环反复。

然后,又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你爸爸都做好一桶了。“你不要讲话,我就不信一个下午我连一个粽子都包不好!”长时间的不成功,导致我有些灰心,被妈妈一说,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诶,天生不是包粽子的这块料啊!没想到啊,我一向在厨艺这条路上走得顺风顺水,无师自通,却没料到会在包粽子这里栽了个大跟头。果然,还是比较适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