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09-30 01:53:20 作者:书香墨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一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

我每天都要查看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病情的最新动态表,了解全国确诊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及,当我看到新型肺炎确诊人数在不断增加时,非常担心、害怕。但是看到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统一领导时,我稍稍松了一口气,是的,有我们党中央在,有我们一心为民的白衣天使在,我们真的不于紧张。为了阻止病情大范围肆虐蔓延,党中央忍痛做出武汉封城的决策。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开展各种有效的防控措施。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不畏疫情,火速行动,仅用9天时间创建了一座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又紧接着用一个星期创建了设施完备的雷神山医院,增加了1300个床位,让感染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如此的神速,难道不足以表达我国人民在困难面前高度的凝聚力和抗击疫情的决心吗?你们看,科学家们日以夜继、废寝忘食地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医务人员不畏病魔传染,不怕牺牲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这一幕幕,就是最美的画面!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习总书记三番五次召开紧急会议,了解疫情,全面部署落实措施;总理心系人民、情系武汉,不畏疫魔,二次奔赴武汉指导工作。悬壶济世的医学研究者们不放过任何疑点,追根求源,誓要灭绝病毒。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临危受命,84岁高龄的他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前线亲临指挥作战;73岁高龄院士李兰娟奶奶带领团队火速赶往武汉,各地区无私奉献的白衣使者自愿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不喊累、不怕苦,每天坚持十几小时地工作;英勇无畏的子弟兵火速奔赴武汉,海陆空三军用战机急送医疗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还有国外筹集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武汉;企业家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人们听从安排自觉自律不出门、不聚会、不给国家添乱,密切关注疫情,相互提醒防范。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都在默默地用各种方式支援武汉,是啊,武汉不是孤城,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疫魔无情,人间有爱。我深信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

立志报国从小做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能如此,国也如此。我相信这次战胜疫魔后祖国将更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以伟大的科学家和医生们为学习的榜样,认真学习、强身健体、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明天我们将尽全力为祖国服务!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疫魔无情,人间有爱!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二

中教第二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课外学习形式,它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为目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维,陶冶情操。在参加了一段时间的第二课堂活动后,我深刻感知到了其中的收获和体会,这也激励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第二段:体验与感悟

在我参加的课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这类体验性课程。通过这些活动,我得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此外,还有一些能够拓展视野和扩展知识面的课程,例如乐队演出、电影鉴赏、公益志愿服务等等,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些体验,我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经验和启示,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段:挑战与收获

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并不容易,其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有些活动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任务,有时还需要克服对某些事物的恐惧,例如在野外露营、攀岩等活动中,要克服自己高度的恐惧感。然而,这些挑战都让我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尤其是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态度,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第四段:影响与改变

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不仅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和阅历,更让我拥有了很多机会,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在交流中,我也学到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此外,不仅是我的性格得到了改变,我的成绩也得到了提升,我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提高了很多。即使是学习较为枯燥的学科,我也可以抱着持之以恒的态度坚持学习,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的学习比原来更加轻松和快乐了。

第五段:总结与感悟

中教第二课堂不仅是学业和生活的补充,更让我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它为我提供了一种更加多元和全面的学习模式,同时也让我获得了人生中不可替代的经验和价值观。我坚信,只要坚持积极参与其中,多探索、多思考、多行动,定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长。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三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我、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而其中,大学第二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去探索自己,培养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今天就来分享下我在大学第二课堂中的收获与感悟。

第二段:个人体验

在我的大学第二课堂选课中,我选择了文艺社团,最初只是出于对音乐、朗诵等文艺之道的向往,但在这个团体中,我学到了远不止这些,通过不断的排练和表演,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并在台上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能力。

第三段:认识他人

在大学第二课堂中,参与者来自各个专业、各个年级,这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更是认识不同人的宝贵机会。在参与跨专业合作的项目中,我结识了来自工科、商科、外语专业的同学,并了解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这对我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拓宽视野

除了参加社团活动,我还报名参加了很多文化、科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在课程中,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到了很多在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这些不仅丰富了我个人的学习体验,同时增加了我的个人价值,帮助我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五段:总结

大学第二课堂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放松身心,一边探索未知,一边锻炼自己的能力。参与第二课堂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专业知识外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人脉,同时也可以让我们逐渐实现从知识获得到能力成长、从学生到成才的变化,这个转变在我们最需要的那个时刻变得更为重要。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四

虎年钟声敲响,新型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却牵动着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

作为疫情战场中心的武汉更是核心的主战场,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瞬间缺乏的情况下,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

除夕的夜晚,本是家家户户团圆吃年夜饭的日子,可在得知疫情后,150人的军队医疗队连夜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陆续出发,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彻夜通明,施工工人争分夺秒,建设机械马力全开,争取着早日完工,为病人们提供更多的治疗床位。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护人员被确诊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所有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无论生死,在我们与病毒间建起屏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同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疫情信息呈现链式传播,我们需要信息分享,但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造谣传谣;我们需要严阵以待,但不度恐慌,每个人应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所有人都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才能打赢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万众一心,何惧疫情!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学生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乐山第二课堂不仅提供了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在我参与乐山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受其益,收获颇多。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总结我对乐山第二课堂的心得体会。

首先,乐山第二课堂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在日常学习压力和考试的重压下,我常常觉得生活变得单调乏味。然而通过参与乐山第二课堂活动,我不仅能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还能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圈。比如,我报名参加了摄影小组,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还与许多热爱摄影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乐山第二课堂还丰富了我的身心发展,让我更好地调节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增加了心理的愉悦感。

其次,乐山第二课堂培养了我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乐山第二课堂抓住了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这一关键。在乐山第二课堂活动中,我们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情景模拟等各种活动,这些都增强了我们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比如,我参加了辩论社团,通过与队友们的讨论和辩论,我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辩证能力,还能培养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将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乐山第二课堂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学科知识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而乐山第二课堂活动则是拓展我们的学科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比如,我参加了地理探索小组,身临其境地去实地考察了不同的地理现象,比如地貌、气候等,这使得我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更加形象生动。通过这些实践和探索的活动,我不仅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整个学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种学科知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乐山第二课堂培养了我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参与乐山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我开始关注社会问题,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我参加了志愿者小组,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和社区服务,我亲身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这些志愿者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培养了我关爱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将对我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乐山第二课堂活动对我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还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乐山第二课堂也让我更加热爱学习,关注社会,提高了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乐山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大学劳动课心得体会篇六

“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研究主要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两大类,都是开展太空教育的丰富宝库。”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告诉记者,前者研究自然现象,如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流动、物体燃烧等物理化学现象;后者主要是工程实践,如水再生系统、尿处理系统等。

如何制定太空“课程表”?据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太空授课的“选题”条件是: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创意新颖、简单可行、时间成本等因素。

在课程遴选方面,天地之间有差别的现象更适合作为授课内容,比如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等。

太空微重力环境是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翻开“天宫课堂”的课程表,无论是第一课中的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等,还是此次第二课中的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等,都和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现象有关。比如,航天员王亚平“天宫课堂”第一课为同学们演示了“水膜实验”,道具是她和女儿早已准备好的花朵折纸。王亚平将花朵小心翼翼地放在水膜上。在太空微重力下,水的表面张力增大,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花朵在晶莹剔透的水膜上绚丽“绽放”。

在失重科学实验方面,国际空间站也开发了不少面向青少年授课的太空实验。“2012年,航天员佩蒂特在国际空间站内给地球上的学生演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水滴绕毛衣针在太空飞舞,以验证带静电的毛衣针在太空如何影响水滴运动。”庞之浩说,失重条件下的种种物理现象是“太空课堂”特有的内容,对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非常有帮助。

除了实验,空间站本身以及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等内容也是太空授课的给力“教具”。继展示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后,这次“天宫课堂”把镜头转向空间科学设施,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这体现了我们‘天宫课堂’授课的广度和深度。得益于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不仅太空授课可以常态化、系列化,授课形式和内容也会随着载人航天任务的推进而更加丰富。”杨宇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