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

时间:2023-07-13 06:56:58 作者:韩ll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一

最近,我读了《西游记》,书中讲述的是关于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书中有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三打白骨精》。

章节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到了一座大山下,山上住着一个妖怪--------白骨精。白骨精想借此会吃掉唐僧,吃唐僧肉可以享受长生不老之福。白骨精依次变成了小姑娘、老妇人和老爷爷,但都被孙悟空认出来了。前两次,孙悟空都直接对白骨精当头一棒,可白骨精留下假尸体,魂却飞走了。最后,当白骨精变成老爷爷走到唐僧面前时,孙悟空装作没认出来,然后他请了山神和土地神把白骨精团团围住,便一棒子打死了妖怪。唐僧以为孙悟空又杀了好人,便将他赶回了花果山。

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各有优缺点。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又嫉恶如仇,是个善良的人。唐僧第一次责备他杀人时,他并没有生气。要是把我换成孙悟空,我就直接飞回花果山去了。但孙悟空还是不够冷静,如果他能抓住妖怪,让他在唐僧面前现出原形,就不会被唐僧误会了。

遇到事情的时候,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冷静帮我做了许多事情。

有一次在学校时,老师让我们进行分组学习。我们组的学习单却被风刮跑了。正当我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对大家说:“不要急,我们先冷静,大家一起找一找,学习单肯定在教室里。”不一会我们就在角落里找到了学习单。

《西游记》这本书内容有趣,还含着一些道理,我很喜欢它。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二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故事,里面师徒四人通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关,走过了崇山峻岭。小时候在看西游记的每一次都会被猪八戒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可是今天再去看西游记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笑二而是被他们师徒四人所感动。

他们四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孙悟空两大特点就是勇敢和喜爱自由,闯龙宫、大闹天宫、闹冥司,那里没他的身影,他不怕困难,戏妖怪,玩魔鬼有何不敢。一旦师傅被抓他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解救师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而唐僧是一个啰嗦的人,可他尽管啰嗦,他也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但他有时却很顽固,是非不分。不过他的心也太善良了,就连凶残、没有人性的敌人也可以原谅。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睡。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像孙悟空那样勇敢。

那最忠诚的就是沙僧,他为人有礼忠厚老实,他没有向往什么,只是像一心取到真经。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三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这本书讲了唐僧师徒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方极乐世界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回忆往昔,我总是捧着一本《西游记》,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总是为他欢呼雀跃;当他受到了冤屈,我的心中也会不自觉地涌起一股酸胀感……我的心就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上升落下。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大战三清观……劫劫难过,难难难闯。但不论何时,不论遭遇何种困难,孙悟空总是能重新出发,勇敢地去搏击困难。正因为有了他的这股韧劲,才能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成佛之路。孙悟空身上的这股劲儿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我,让我在生活中能够勇敢地搏击风浪。

面对这些题目的挑衅,我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也差点放弃了。在我即将绝望的时刻,我的目光扫到了《西游记》,我突然想起了孙悟空闯过道道难关时不服输的劲头,他仿佛在无形之中鼓励我要振作精神,勇敢迎战。我重新振作了起来,对数学发起了超大规模的进攻。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所有的红叉叉全被我歼灭了。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要一直秉持着“孙悟空式”的永不服输的精神,面对挫折不放弃,勇敢迎击,在挫折中变得更坚强,更努力,更自信!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四

在原著中,《三打白骨精》这一章,唐僧师徒四人,艰难跋涉,来到宛子山,山中住着一只千年尸魔白骨精。她十分残暴,用狡诈的伎俩准备骗取唐僧肉以保证长生不老。她三次来骗取唐僧,但都被机灵的孙悟空识破了,并使出浑身解数降服了白骨精,而人妖不分的唐僧却认为悟空乱杀无辜,最终将悟空赶走了。

唐僧、猪八戒、沙僧三人牵着白龙马走在宛子山的小道上,师傅有些饿了,让沙僧去化些斋来,沙僧刚走,一只白骨精摇身变成一位美丽的村姑,表面看起来温柔善良,来到唐僧面前略施花言巧语之计,将师徒二人骗到白骨洞。

孙悟空具有火眼金睛,坚持不懈,敢于拼搏,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孙悟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孙悟空就没有《西游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的品质,勇于拼搏,坚持自己的学业,擦亮自己的眼睛,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孙悟空”!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五

西游记,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也是现代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全书是用文言文来写的,所以理解起来会有点难。

西游记,是中学生必读的。正因如此,我校开设了阅读课,就是来读西游记的。西游记中一百个章节都是在介绍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中当然少不了发生误会和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不,本书的第五十七和五十八回就发生了一件让我不太相信的事。这两回,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齐天大圣,武力相同,受到金箍咒的伤害也相同。不可思的是,假的孙悟空的真身不是妖怪,没有一个神仙能认出来。

在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而神仙们都无可奈何的时候,如来佛祖辨出了真的悟空,断定假悟空是六耳猕猴。

还有,在前几回有提到悟空的师傅是菩提师祖,在一本书中有过记载。然而如来和菩提师祖又是同门师兄弟的关系,并且两人间发生了一些变故,导致两人反目成仇。悟空是如来仇人的徒弟,不能保证如来不会动杀机。

再一点就是二猴打闹到如来这里要如来辩个真假??如来却对众佛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经如来这么一说,众佛知道了,原来天下众生中还有这么一个叫“六耳猕猴”,而西游记的读者们却忽略了如来的这一句话里的一个线索:如来说的意思是,此猴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灵明石猴”,同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而六耳猕猴是“知前后,万物皆明”。很厉害吧,竟然知道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一切事。这是一个很大的破绽!既然六耳猕猴知道他的未来将要被如来制服,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他为什么还要和孙悟空到如来处辩真假,那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如来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当,在他的说明下,让众佛都以为六耳猕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却被当成了“六耳猕猴”被如来制服,然后被一棒打死。

而当“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一向慈悲为怀的如来却没一点怪罪之意,只是合并双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来的本领,当“孙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猕猴”的话,如来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见,如来本意就是想让他死。而“六耳猕猴”本无太大的罪过,也就是和孙悟空大闹了下,一向慈悲的如来何必要让他死呢,想当年孙悟空闹了龙宫,闹了地府,闹了天宫,如来都还没让他死呢,怎么“六耳猕猴”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必须死呢?这里面肯定有隐情。所以那个隐情就是,如来是真正想处死的是孙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却恰好是真正的孙悟空。

不管怎样,悟空的性格在这前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的悟空与唐僧不时会发生争执、为所欲为,而此后的悟空唯唐僧所指唤。估计这个疑问到现在还无法破解,这会成为西游记的不解之谜。

西游记虽然有多不解之处,但还是扯到了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拿这个事件来说,生活中一些战争国家为什么会有杀害呢?不就是因为最高统治者想要消灭一些阻碍自己的人。

就比如我们学习的历史,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突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败袁军主力。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还有赤壁之战,次战役是曹操急于统一南方而发生的,但在这次战役之后,曹操以失败告终。

这正是告诉我们,不要急于做事,否则可能有不好的伤害。西游记的疑问,我等待你的破解。

最新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通用篇六

《西游记》中贯穿作品始终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对他们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猪·严师·忠僧。这,也是我们经常评论的话题。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迢遥的西方途上与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孙悟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叛逆性的英雄。他本是破石而生的猴子,一出世就使天上的玉帝也为之震惊。他发现了花果山水帘洞,为群猴找到了“洞天福地”,并尊为美猴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还去“云游海角,远涉千里”去访师学道,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法。由于他聪明勤奋,终练就一身好本事,会七十二般变化,能一筋头翻十万八千里。后来,他冥冥中还知道有阎王爷管着,就大闹地府,勾销了群猴的名字。为取武器,他下龙宫,搅龙王献出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随意变大变小的“如意金箍棒”;唐僧——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被人视为有德行、有禅心的高僧,长得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身穿佛门锦斓异宝袈裟,手执九环锡杖,好似“活罗法下降,活菩萨临凡”;猪八戒——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获罪被贬,错投猪胎成妖,以相貌为姓,官名叫猪刚鬣,后随唐僧西天取经,法名悟能,又叫八戒,是使人感到可笑、可恼人物。师徒四人从唐都长安出发,遭遇了千难万险,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故事以时间为经,以具体磨难为纬,由近而远,环环相扣。他们历时十几年,行程几万里,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师徒四人最终到达了印度,取回真经。西天取经可以说是一次传奇的万里长征。

那么,唐僧师徒四人究竟去了哪些地方呢?书中告诉我们,他们走过了双叉岭、蛇盘山、鹰愁涧、观音院、黑风山、高老庄、云栈洞、浮屠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五庄观、黑松林、平顶山、莲花洞、黑水河、三清观、车迟国、通天河、沉水宅、金兜洞、女儿国、落伽山、火焰山、祭赛国、木仙庵、小雷音寺、驼罗庄、朱紫国、麒麟山、盘丝洞、濯垢泉、黄花观、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灭法国、镇海寺、玉华寺、豹头山、玄英洞、青龙山、布金禅寺(天竺国)、雷音寺、御花园。

吴承恩叙述的这三十多个地名中,有的是真实的,但大多数是虚构的,在这些真实的地名中,五指山尤其引人注目。

如来佛的手掌——五指山十分有名,当年孙悟空一个筋斗来到了天涯海角却怎么也没想到仍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真的有五指山吗?通过调查,我得知:五指山所处的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中南部腹地,平均海拔316米,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市区人口5万人,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冲山、毛阳、南圣、番阳4个镇和畅好、毛道、水满、保国和红山5个乡及国营畅好农场。境内象征海南岛的五指山,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市区有太平山旅游区,黎苗风情观光区、黎锦生产基地和民族博物馆。五指山市还是黎族苗族歌舞表演和工艺品制作的主要发源地,是每年三月三庆典的最主要场所,旅游业已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优势产业。五指山市境内森林覆盖率75%,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多种,高级珍贵木材150多种,还有名贵的五指山野生水满茶,五指山兰花100多种,野生动物524种,占全国动物总数的2%,许多生物物种属五指山区所独有,是天然的动植物园。

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物。一部《西游记》的情节发展史就是孙悟空形象性格的.形成史、发展史。作品是围绕着孙悟空如何战胜各种妖魔鬼怪险阻艰难来结构全文的。在众多人中,孙悟空也是最惹人喜爱的。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的孙悟空,访师求道,学得了超常本领,而后闯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生死簿,闹天宫推翻了金銮宝殿,这个天真烂漫的孙悟空的身上有着独特的个性。

现在我们把孙悟空的个性分为四个板块,然后进行点评、分析。

在这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独来独往,充满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

上同类的名字,然后摔下它道:“了帐,了帐,今番不归你管了!”

他调皮是猴子的天性,且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

人吃了能与天同寿”的熟桃掠食一空。还将蟠桃宴上的玉液琼浆,百味八珍,佳肴异品,偷食了个饱。又推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大闹天宫这个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机智的,坚强的孙悟空形象。可以看出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1)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成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猪八戒。

(2)孙悟空为救乌鸡国国王向太上老君要金丹,老君开始硬是不给,讨价还价。可最后还是拿出一颗。悟空假装要尝尝,试试真假,一口吞下。

孙悟空天资聪明,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他虽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经,但仍有猴性。

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于身。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英雄的风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灵魂,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他生来就不服天地管。这也常常造成了师傅误解,因而屡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更突出了他的个性,使他同古代小说中描写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显的区别。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