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复习知识点(通用16篇)

时间:2023-10-13 20:08:33 作者:文轩 2023年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复习知识点(通用16篇)

通过教师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阅读以下的军训总结范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和技巧,争取写出更好的军训总结。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2滴至3滴,振荡,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紫色者,原液体为水。

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agno3+hcl=agcl+hno3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

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盐酸。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k2so4+bacl2=baso4+2kcl

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

检验氢离子(h+)。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子(h+)的存在。检验氯离子(cl-)。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1ml至2ml然后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ml至2ml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1)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3)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

(4)油脂:油脂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人体热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多。

(5)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疾病。如果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内新陈代谢紊乱,使人处于病态。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找一支蜡烛,点燃。让它燃烧一会儿,待蜡烛烧得较旺时把它吹灭。这时可看到烛芯中会升腾起一股袅袅青烟。用点着的火柴靠近青烟,蜡烛又亮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蜡烛是如何复燃的。

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了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我们还可以把实验略作改进,使之更精彩。

取一根约10cm长的玻璃管,用试管夹夹住,然后将玻璃管斜向插入烧得很旺的烛焰内层。这时,可看到玻璃管口有青烟冒出,用一根燃着的火柴去引燃玻璃管口逸出的青烟,于是会出现一个小而明亮的火焰,烛芯和管口处一大一小两个火焰间相辉映,很好看。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从过去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考生的知识缺陷,可以归纳出“五个不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能力不强;图表处理能力不强;提取信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验设计能力不强;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不强。最后阶段考生应避免上述常犯错误。

客观分析自己

经过5月份至6月上旬的模拟训练,考生应对自己的化学成绩认真分析,丢分的原因在哪,是自己在知识上的漏洞,还是对题意理解不全面,还是在表述上有欠缺,分门别类找出来,请教老师进行指导,克服这些障碍。如果解读题意的能力有欠缺,经常答非所问,那么复习时可参照考试说明,细读教材,记住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对题意的分析要逐字逐词,分析到位。例如,南岗区3模有这样一道题“丁烷燃烧的产物和甲烷一样,但丁烷燃烧更容易看到黑烟,这是因为——”,大多数考生没有得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解读出“更”的字意,这个“更”字要求考生从丁烷和甲烷比较的角度去答题,应该答出:“丁烷比甲烷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许多考生只答出“丁烷含碳,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因此被扣分。

仔细研读考试说明

考生必须回归教材,由于哈市各区县所使用的教材分为人教版和湘教版两种版本,在知识点的说明深度上各有侧重,因此,考试说明中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是有差距的。好好温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研究其中的题型、示例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考试说明认识中考化学试卷的形式,对试卷长度、试题难易程度等做到了如指掌,并了解考查范围及重点,参照考试说明,细细研读教材。考生可以一手拿教材,一手拿考试说明,参照考试说明上的指引,细读相关内容,比如,质量守恒定律要求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就到书上找到相关的实验、图、文字说明,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块,按照题意找出答案。

加强文字表述能力

中考化学有40分的非选择题,要求考生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用语、相应的文字,表达对化学的认识,而考生对这部分题往往不是答不全,就是写了很多答不到采分点,有的考生干脆放弃,因为这样的题只有一分,但对于想在化学提高3至4分的考生,答对这样的题,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学科的表述并不完全等同于中文表述,还要会用所学的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表述比较严密,稍微错一点都可能得不到分。化学学科的表述要考虑到化学方法,要将来龙去脉说清楚:实验的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说明什么等。如果题目要求用实验报告、装置图的形式描述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就必须逐条说清楚:第一步取样品,取少量的什么试剂放入什么容器里;第二步加试剂,是滴加、加入还是倾倒什么样的试剂;看到什么现象等。考生绝对不能忽视对实验的基本表述、方案设计、操作步骤的描述。

精做习题莫押题

最后复习阶段,应以典型题引路。根据中考题型,考生以此为“引子”,找相应题型跟进,查缺补漏。在复习中,考生应在老师指引下把各区题目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如选择题,大部分题属知识点覆盖,考生可得基本分,只有几道题稍抬高难度,将模拟题的选择题整理,看有哪些考点及出现形式,考生可做规律性探索。这样选择题还能提高2至4分。

切忌不要关注局部章节。找出自己还不熟悉的章节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在某一章节纠缠不放。很多学生把宝押在酸碱盐上,但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的比值有逐渐弱化的趋势,而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试题,比重在逐步地加大。所以,最后复习阶段不要钻牛角尖。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八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如naoh+hcl==nacl+h2o。

(2)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中的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3)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复分解反应包括中和反应,即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4)酸碱中和实验要用指示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果只从外观上看,无明显现象,由于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各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根据颜色变化可判断中和反应的终点。

(5)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废水、用于医药等。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九

a. 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b. 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活动与探究]

用块状木炭脱色,需要较长时间,可作如下改进:在小烧杯中注入30ml~40ml蒸馏水,加入少许红墨水至呈现前红色为止,将其均分注入两个小锥形瓶里,取0.5g干燥木炭,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其中一个小锥形瓶里,充分振荡后过滤,可以得到无色溶液,再与另一个小锥形瓶中未加木炭的原溶液比较,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加了木炭的红墨水褪色了。

(木炭和活性碳具有 的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 能力,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里的色素,其中管道越多,跟气体和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吸附过程属物理变化过程。因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冶铁),炭黑是细小的黑色粉末,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均会产生炭黑,如蜡、柴油、煤油等。常用于制黑色颜料、墨汁、鞋油等;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1、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如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常用装置是洗气瓶。

2、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后再过滤除去。如kno3中含有的少量ba(no3)2,可用适量的k2so4除去。

3、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气体而除去。如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

4、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5、溶解法:对于固体物质可选择适当的试剂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如mg(oh)2中混有al(oh)3,可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然后洗涤mg(oh)2沉淀即可。

6、氧化还原法:对混合物中含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氧化剂将其氧化为被提纯物质;对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如fecl3中含有fecl3,加入铁粉、振荡过滤,即可除去fecl3;fecl3中含有fecl2,滴入双氧水,可将fecl2转化成fecl3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

学生怎么学习化学

1、准确记忆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规律

凡是教材中的重要的概念、定义不仅要完整、准确记忆,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不能似是而非,随自我所好任意改动。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概念都是那些编书的专家经过很多年的沉淀才得出的结论,对于我们学习化学并把握其学科本质是有直接关系的。有些同学对概念模糊的认识,而导致出现判断错误的结论,而且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也老是出现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2、调整心态面对平常的练习

有很多的同学做题的时候是看心情的好坏,心情好的时候他的做题效率和正确率都比较高,但心情不好的时候效果就差得很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不管是从期末考试还是高考来说,不会因为你的心情好坏而改变时间,所以你要做的只能是调节自己的心态。

3、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原理

书中的化学实验很多,现在的高考试题一般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这部分上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很多时候连实验的原理都弄不清楚,只有猜答案。其实任何综合性的实验包括此类习题均建立在书中的基础实验及原理、基本操作的基础之上,对分散在各个章节独立存在的实验,在弄清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加强纵横联系、归纳对比,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一

1、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但nh3、h2o、hf却例外,其熔沸点比下面的ph3、h2s、hcl大,原因是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但水例外,常温下为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高,例如水银和硫。

4、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小于钠的密度。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但也有例外,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却高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而共价化合物却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离子晶体,但却含有水分子。

氧化还原反应

1、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不一定就容易。比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是指其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如na能失一个电子,al能失三个电子,但na比al还原性强)。

3、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变成金属单质(如fe3+被还原可生成fe2+)。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o2与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是有些物质却不一定,如hclo4中氯为+7价,高于hclo中的+1价,但hclo4的氧化性却弱于hclo。因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不仅与化合价高低有关,而且与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有关。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虽高,但其分子结构稳定,所以氧化性较弱。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二

1.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

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正确

3.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错误,ph试纸不润湿

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正确

5.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正确

8.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

9.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

10.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错误,左物右码

应为so2+品红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正确,浓溴水

15.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

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16.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

错误,应该使用渗析

17.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正确

18.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

19.所谓硅胶,即硅酸胶体。硅胶变色为物理变化错误,硅胶为nsio2?mh2o

20.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渗析法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错误,应当盐析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三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四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

a)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

a)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五

酸管碱管莫混用,视线刻度要齐平。尖嘴充液无气泡,液面不要高于零。

莫忘添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左手轻轻旋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紧盯待测液,颜色一变立即停。数据记录要及时,重复滴定求平均。

误差判断看v(标),规范操作靠多练。

7.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8.制氧气口诀

口诀1: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口诀2: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9.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10.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六

化合价实质要记准,金正非负单质零;

氢一氧二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

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

二四六硫都齐啦。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

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

钾钠_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8、化学、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

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

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