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唐帝陵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0-29 13:18:56 作者:雁落霞 专业大唐帝陵读后感范文(15篇)

读后感是一种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宣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和情绪。下面是一些经典文学名著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你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大唐名相》读后感

有唐一代,是中国历史的一座里程碑,而大唐宰相就是这座丰碑的基座,唐代宰相的风采是整个大唐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在官场上,张九龄可不只是一个花瓶般的诗人,从当官那天起,他就是一位目光远大、注重实干的政治家。

开元四年(7),张九龄还只是唐玄宗跟前一个小小的拾遗(谏官,负责讽谏或举荐人才)。因为性子太直,得罪了当时的丞相姚崇,这年秋天,他主动辞官回乡,奉养母亲。途经南雄(今广东韶关南雄)和大余(今江西大余)交界处的大庾岭时,发现这里的山路年久失修,车不能行,上下岭靠肩挑背驮,不仅成为南北交通的瓶颈梗阻,而且常有人畜伤亡之祸发生,于是萌发了重修大庾岭古道的念头。

一到家,张九龄就给唐玄宗写了一份奏折,请求修路。张九龄身先士卒,披荆斩棘,攀登危岩,不辞劳苦。有一次,张九龄来到一处打石场,看到工人们还在用钎杵斧凿的方法,非常费力,就向石匠介绍北方父老采用的“火攻堰取”之法,让他们在石板上架起柴火燃烧,火熄灭后再用铁锤打石,巨石就容易爆裂破碎。采石方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历时一年多,大庾岭古道终于贯通,这条路宽近17米,全长十几公里,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最快捷便当的大道,简直就是“古代的京广线”。

一句话扰乱一场宴会。

修完路,张九龄重返京师后,备受器重。他并不迎合皇帝,而是把直言劝谏当成了自己的标志。八月初五,玄宗过生日。张九龄的礼物是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他高声说:“臣敬献陛下一方宝镜。”可当他将布包打开时,有人一下子笑出了声,那不过是五册书,哪里是什么宝镜!

原来张九龄看到唐玄宗有些怠于政事,安于享受,于是埋首书案,耗时数月,撰写了《千秋金鉴录》,把它当作生日礼物,进献给皇帝。这部书引经据典,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事例出发,探究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给唐玄宗敲响了警钟。玄宗非常高兴,连声称赞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并且赐给张九龄一批珍贵书籍,以示嘉奖。

还有一次,唐玄宗在内苑大宴群臣,酒喝得很高兴,他突然来了兴致,领着大家去观鱼。玄宗说:“众位爱卿,你们看,这些鱼儿多么漂亮可爱!”李林甫最会察言观色,马上接口说:“它们过得自在,是因为陛下恩泽所及啊。”张九龄一听就不高兴了,正色道:“鱼儿就如同百姓,它们能不能生活自在,得看陛下任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他们。观鱼自乐这样的事,只是装点景致而已,是小儿女玩的情调,希望陛下不要过分沉溺其中。”一句话,像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玄宗的兴致,他悻悻地扭头走了。

与皇帝对着干。

张九龄不光是让皇帝大煞风景,有时简直就是对着干,只要他认为不对的,那就坚决不同意。

玄宗宠爱武惠妃,有一次,他想借故废掉太子,然后立武惠妃的儿子。因为这个话题太敏感,大臣们无人敢言,张九龄当时是丞相,坚称不可。他搬出隋文帝错废太子终致失国的典故来教育皇上,弄得玄宗很是郁闷。武惠妃得知张九龄从中作梗,便偷偷地派心腹宦官找他,诱导说:“有废必有兴,如果您可帮忙,丞相就能长久地当下去。”张九龄闻言大怒,把宦官厉声斥退,并且马上登殿奏明此事,最终太子的位置才得以保全。

张九龄做丞相,相当勤勉。他注重发展农业,起草的诏令里明确把重农桑放在首位。甚至亲自兼任河南开稻田使,在中原地区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由于这些措施,唐王朝在开元末和天宝初,国家财力和百姓福祉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高峰。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米一石价值不到两百文钱,布帛价格也很低廉,海内安富。

虽有一片忠心,但张九龄屡次犯颜直谏,最终还是招致了皇帝的不满,加之佞臣李林甫的诋毁,当了3年丞相后,就被唐玄宗罢相。

坚持要杀安禄山。

张九龄善识人,孟浩然、王维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拔。他预测未来的准确性更令人惊叹。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打了败仗,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将他逮捕,押赴京城,建议将其斩首。张九龄时任丞相,主张听从张守珪的建议,处死安禄山。此前,张九龄在安禄山进京面圣时,曾见过他一面,之后就对侍中裴光庭说:“将来祸乱幽州的人,一定是这个胡雏儿。”这次能有机会除掉朝廷的忧患,自然不想放过。然而唐玄宗却不这样想,传旨特赦了安禄山。

张九龄争辩说:“安禄山狼子野心,貌有反相,应即刻斩杀,以绝后患。”玄宗回答说:“西晋时,14岁的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从奴隶一步步称霸北方,当了皇帝)同乡人到洛阳做小买卖,曾倚东门长啸一声,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丞相)王衍听了,就认定他将来是个叛党,要把他杀掉。虽然事实证明王衍说得不错,但朕觉得安禄山跟石勒还是有区别的,你不要以王衍识石勒的事枉害忠良。”最终没有听取张九龄的意见。

天宝十四年(755年),被张九龄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不得不仓皇出逃四川。此时,他想起了张九龄当年的劝告,悔恨得潸然泪下。而此时的张九龄,早已逝去了。唐玄宗专门派出使者,到韶关曲江张九龄的墓前祭奠,还赠厚礼抚慰其家属,表达自己的敬意。从此以后,天下都称张九龄为“曲江公”,而不直称其名。

唐朝由盛而衰,张九龄就是一道分水岭。在他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直言敢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拓展阅读:张九龄之《望月怀远》。

《大唐名相》读后感

写小说是高罗佩的业余爱好,他对中国的书画琴棋很痴迷,与当时名流冯玉祥、于右任、郭沫若、徐悲鸿、齐白石、沈尹默均有交往,高罗佩一生著有汉学著作多种,较著名的有《中国琴道》《中国古代房内考》《秘戏图考》与《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是一部以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角的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书中述狄仁杰断案,明察秋毫,抓住蜘丝马迹,在扑朔迷离的.案情中细心调查、顺藤摸瓜,最后抓住真凶。整个故事悬念迭起,情节扣人心弦。《大唐狄公案》面世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在欧美文坛引起轰动,被西方读者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探案。

我认为高罗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变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为侦探小说,在小说中把中国风俗与中国人心理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说明他非常熟悉中国。其次,他选择狄仁杰为主角,也是颇有眼力的,狄仁杰任相在武则天执政时,武则天重用了一批酷吏,但武则天在唐朝历史舞台上掌权时间不短,因此也任用了一些好官,狄仁杰便是其中之一。狄仁杰断案如神,是他重于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这恰恰符合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这次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朝云观》《莲池蛙声》《铜钟案》《黑狐狸》《御珠案》,颇有可读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

高罗佩是中国通,他在奏琴、书法上均有很高造诣。1943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馆一等秘书,后与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他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活在大唐》读后感字

假期中,我静下心来阅读了《活在当下》这本书,书中没有最艰深的灵修内容,没有最玄妙的禅语,只是根据作者的亲身体验,收集的各家妙言,汇集成一部具有在生活里有指引作用的“当下实践”。看起来像看故事一样,分享人生的各个阶段温馨而美好的故事。在这里让我学会了我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注重细节、学会宽容、珍惜现在拥有的、学会快乐......

这本书探讨的是使生命富有意义的“真实刹那”,以及我们如何拥有更多的“真实刹那”。它要你去体验生命中每一刻的完美与奥妙,真正的满足就在当下的此时此刻,而不是非要等到赚了更多的钱、找到门当户对的另一半或减肥成功以后才能获得。它探讨如何重新看待你与伴侣、孩子在一起时的真实刹那,工作和游戏时的真实刹那,最重要的是,面对你自己的真实刹那。

借着这本书,你可以开始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就像我也一直在找寻属于我自己的答案一样。我相信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它会迫使我们不再麻木地、机械地过日子,而必须用心去活。生活的片段,有时是无尽的喜悦,有时是深沉的伤感。然而不变的是,当你全心全意于你所处的那一时、那一事、那个当下,你所经历的便是一个深具意义、绝不枉费的刹那。这就是我所说的真实的刹那。

投入每一瞬间全神贯注使你完全投入那一瞬间,它能把每一个寻常的经验――如散步、哄孩子入睡、梦中拥抱伴侣,甚至单纯的开车,转变成一个个真实的刹那。当你全神贯注时,就能毫无遗漏地去感受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麻木地让眼前这介于过去和未来的瞬间,成为又一个即将逝去、将会遗忘的时刻。若想拥有每一个真实的刹那,就要用心迎接生命为你展现的每一刻,全心全意活在当下,放开心胸去充分感受,尽情展现生机。

然后笑着面对就是最好的答案。我开始学着活在当下。

《活在大唐》读后感字

现在社会中--人文精神大幅度减少'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那么大修养素质却逐渐下滑'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科学上进步道义上落后不是进步而是后退!气愤中!!!小马哥说这就是当今社会'你要学着去适应它'它不可能来适应你。让我用淡定的心态看这个五颜六色的社会'它有它的`美丽和丑恶'但是自己把握好自己用善良的心做良心的事就ok蹦了'好吧'活在当下'晚安'希望明天会更好!

《活在大唐》读后感字

我曾经读过像《哈佛家训》之类的书。一个个故事虽然短小但意境深远,感人肺腑。今天,我找到了一本《活在当下》。是李焯芬著的。它能给我很多启示,领着我体会爱的伟大力量。这就是《活在当下》。

这本书分为几块大的内容。有讲孩子童年的,也有讲父母的,也有讲老师的,还有夫妻的。

孩子童年和父母大多是讲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把下一代教育好。细节上,内容上,也从中反应出一些当代家庭遇到的事,比如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回家陪孩子。孩子希望父母多回到家里陪陪自己。《给孩子一小时》、《最漂亮的妈妈》就是典例。

关于父母与孩子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这内容的故事占了较大篇幅。“上钓的大鲈鱼”、“爸爸的说话”、“小童的入场费”、“生日快乐”。都是舍弃了看似是很大的利益,但实际却是在诚信面前不堪一击的一些所谓利益、好处。在人生路上,诚信是一比无比宝贵的财富。

还有,父母对子女深切无私的关爱。像“母亲的祈愿”中讲到儿子得了癌,母亲天天请求把病转移到自己身上。母亲因此得病。儿子好不容易哄着给自己和母亲做了检查。结果母亲得了胃癌,儿子只是咽炎,不是癌症。母亲跪地:“谢谢菩萨成全!”原来,母亲天天求菩萨,还在黄纸条上写红字:菩萨显显灵,母命换子命,然后焚烧请愿。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后面还有关键的教我知识的恩师。书中接下来的就是讲恩师的。“茅草层教室”讲述了老师在危难时刻先救出了其他孩子,再救自己的孩子时已来不及。后来被救的孩子回到当地执教的事。还有最重要的是老师给予学生的莫大的鼓励。造就了今后的一个个人才。

最后是讲夫妻的,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体会。

《活在当下》。会教你该如何活在当下,用泪代表这本书的一种爱。

《活在大唐》读后感字

书中还让我感觉到,过度的追求自己无法承受的东西,而不计后果的追逐,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毕竟一个事物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弊的一面,当你享受完后必须去解决它的弊面。人门越来越麻木的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经的,都是自然的,他们不会再担心,不会再忧虑,慢慢的麻木的一切报应都还给了自己。深刻的体会: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可得到了才明白那并不是我们一定要得到的。我们一直以为成功就会快乐了,可是当站在成功的台阶上时我们却觉得那么的失落。()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做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快乐的时刻多久出现一次?很久我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很快乐?那种很心甜的幸福感,不过是很短暂的瞬间。快乐真的如书中所说,是不能计划的,不是你经过努力之后就能得到,而是要你在生活生命中用心时刻的体会。那是一种心态的调整,也许在繁琐的生活工作中,你体会的也是另一番快乐。有多少个白天,就有多少个黑夜,一年之中,黑夜与白天所占的时间一样长。没有黑暗就显不出欢乐时刻的光明,失去了悲伤,快乐也就无由存在了------心里学家容格。多么贴切的话,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快乐,两面性的事物才会体现出异面的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如果没有悲伤的承托快乐也就没那么的重要,因为我们都很麻木,以为一直拥有的也就不会那么在乎,久而久之也就弃之,喜新厌旧的寻找新的愉悦。你觉得要不停的做事。是的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希望工作是充实的忙碌,我不喜欢悠闲的工作,那样让我感觉不安,也就如书里所说的:空洞、空虚。我无法一个人在家不打开电视电脑,我无法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天花板静默。我甚至无法再早晨起来后,再安静的躺回床上去,也许我真的如书里说的我体会到的真实刹那不够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什么也不做,才能在生活里为真实的刹那留出一点空间。难道这就是所谓每个人都要停下手中的活,给自己一些时间静静的反省。慢慢的体会自己的种种。

《大唐名相》读后感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张九龄,字子寿,一字博物。世称“张曲江”。自称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中进士,始调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开元间,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封为始兴郡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开元二十八年,曲江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予谥文献。

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奠张九龄。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擅长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被誉为诗坛“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大唐名相》读后感

错过了百家讲坛《大宋名相赵普》,幸得掌门赠书,方有机会进一步了解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相赵普。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自然想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而此背后真正的谋士是赵普,其大器晚成,谋略过人,短短十几年,就从一介草根变成帝国的宰相。他是中国古代十大开国谋士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宰相之一,又是谋士又是宰相,堪比姜太公。然而赵普和张良、萧何、刘伯温等人相比,名声还是小了很多,而且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赵普并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神童的`天分,也没有进士的文凭,33岁尚混迹于幕僚之间。然而就是一个这样不起眼的人,实现了十年独相、三度拜相,并在伴君如伴虎的情境中,能善始善终。对于赵普的神奇,该书是从赵普遇到的三个贵人开始讲的。一本书读下来,对于赵普的谋略真的无法一一赘述,倒是赵普如何遇上三个贵人,并被赏识重用,倒也是很有意思。

兵荒马乱时期,军阀掘了唐代帝王陵,尸骨扔了一地,赵普花重金购买了唐太宗的尸骨,并掩埋了,这体现了赵普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从此赵普遇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刘词。正是刘词的推荐,赵普遇上了第二个贵人赵弘殷。赵弘殷患病,从前线退下来,准备养病,然后病重不起,其儿赵匡胤授命赶往前线打仗,赵普从而代子行孝。在这过程中赵弘殷看到赵普成熟稳重,从而临终托孤,自此赵普和赵匡胤、赵光义结下了亲密的关系。赵普的第三个贵人就是赵匡胤了,两赵之间难以说谁是谁的贵人,实际上应该是相互成就。

赵匡胤与赵普的相会,先是悦之,然后奇之,悦之也许并不太难,奇之当见不凡。一起在赵匡胤看来应乱世用重典的抢劫案件中,赵普依法量刑,释放了100多无故的农民,并对赵匡胤感恩戴德。这充分体现了赵普的讲原则、爱民,也体现了赵普非常高明的政治天分和政治家素质。从此赵普暂露头角,走上了开挂的人生。

其实,从赵普的三件事情中都隐约的能看到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正是这些基因,就不难理解兵不血刃的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以及其善始善终的一生。

《大唐名相》读后感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关于张九龄。

注释。

1.怀远:怀念正在远方的亲人。

2.生:这里是升起的意思。

3.天涯共此时:天涯,天边,遥远的地方,指远方的亲人。共此时,是说自己和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望月而互寄相思之情。

4.情人怨遥夜:情人,指怀有深厚情意的人,这里应该指诗人自己。怨,怨恨。遥夜,长夜。

5.竟夕:终宵,即一夜。

6.怜光满:怜,爱。光满,指月光满屋,月色分外皎洁可爱。

7.滋: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8.不堪:不能。

9.盈手:满手,意谓把月光抓在手中。

10.佳期:指相聚的时刻。

释义。

诗的题目就是遥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诗人被贬荆州长史,在明月之夜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运用比兴手法对月抒怀,情致深婉,寄托遭谗受贬的迁谪之情思。

海面上升起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清辉普照大地。此时此刻,远方的亲人是否也和我一样在遥望着明月互寄相思。但凡是有情有意的人,都会怨恨这漫漫长夜,因为思念而一夜未眠。好喜欢这明亮皎洁的月光洒满屋子,所以吹灭了多余的灯烛。披衣走到屋外久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沾湿的凉意。真想满捧一捧月光送给远方亲人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可是这月光又不能捧起来,还是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相聚吧。

赏析。

这首诗的字句自然浅近,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由怀人引发行动,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首联,浩瀚无边的东海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同时升起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同一种相思!首联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它用朴实自然的诗句,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的共同情感。颔联,漫漫长夜,无边无际的愁怨在游荡,明月皎皎当空照,满心相思之苦的诗人,如何受得了这一份招惹,怎能不辗转反侧,无法能眠啊?颈联,诗人翻身而起,熄灭昏暗的蜡烛,披衣而出,饱受相思之苦的诗人反而越发觉得这月光的充盈可爱,这是非常复杂的情感,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彰显的淋漓尽致。尾联,远人不在,唯有明月,诗人想将一轮满含相思的明月寄远人,情不自禁的想法,结果却只能是不堪。既然不可能,那就还是回到床上期许在梦中的相会吧,更加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更加增添了一种孤苦之情。

《大唐名相》读后感

自从得到试读机会后,我就开始又惊喜又喜悦的等待书的到来,终于,一本崭新的新书《中国名相故事》寄到了!这本书一共主要讲了四字成语的四位名相的故事。

为了让读者了解祖先们的成就,书中运用精炼的文字和生成的插画,将故事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人的礼仪、文化、责任、贤德。

每个故事最前言用古词把每个故事写下来,然后用现代语及插画把古词翻译下来,让幼儿及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每个故事的涵义。

第一个故事是“管重射箭”。讲述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他开始是齐国大弟弟公子纠的老师,齐襄公是个暴虐的君王,国家被他搅得一团糟,大乱之时,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小弟弟小白和公了纠为了谋君位,管仲用弓箭射向小白,其实小白没死,最后还顺利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恒公。小白做了国君后经鲍叔牙推荐不计前仇,仍让管仲为国家效力。并提名他为国相。管仲在他的感动下,竭尽全力辅佐齐恒公,将齐国进行了重大改革。使齐国变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国家。

第二个故事是“萧何举将”。讲述了在萧何的'协助下,刘邦统师的反秦起义军,但是刘邦手下的将士想回老家,便纷纷逃离。不料,萧何也逃离了。但两天后,萧何又回来了,原来是刘邦误以为萧何逃离了,其实萧何是去追韩信,刘邦听后大怒,认为不值得去追韩信,但在萧何的推荐下,刘邦委以重任,并授韩信为统三军的大将后,为汉朝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刘邦登上了皇位!

第三个故事是“魏征直谏”讲了魏征让唐太宗当身边的文书官员,经常当众陈述自己的意见,让皇帝下不了台,皇帝和皇后说,一定要杀死魏征,皇后一听,马上道贺,最后唐太宗经皇后劝解,想到魏征平时忠于国家的许多言行,知道了魏征的忠诚,以史作镜,知道自己的正确与谬误。

第四个故事是“寇准放寇”。讲述寇准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一生数次出任宰相,一次寇准一行人启程奔赴道州,途中他的行李被几个歹徒抢走,歹徒一看行礼都是书籍,而且书上扉页写着寇准两个大字,纷纷下山请罪,寇准让他们把书留下,衣物和行李送给了他们,又取出银两,让他们各自回家,不要再干不义之事,流寇们感动得痛哭流涕,一再请罪。

四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四个名相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里面的插画全部是彩色的很古典,最后一篇故事的图画更是易懂。让人看后回味无穷。此套书不止适合幼儿及小学生,同样适合成人阅读!感谢这次试读机会!

《大唐狄公案》读后感

包公案读后感寒假中我读了包公案这本书,它讲了包公所破的所有案件,有大有小。包公不管遇到什么案件都是冷静地想办法,总是想出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办法来破案。他日断阳间、夜断阴间,不放掉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愧是清官的典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乌盆子案。它讲了扬州商人李浩城外醉酒,半夜被丁千、丁万杀了,骨灰被烧成乌盆,王老汉买了这个乌盆。半夜乌盆子说起说来“我有冤枉,我是被人谋杀的,快带我去见太守包大人”。王老汉半信半疑地带乌盆去见了包公,乌盆子向包公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包公经过审问,便下令抓了丁千、丁万的故事。这个案子给我们讲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大唐狄公案》读后感

星期六,我读了两篇关于包公的文章。一篇是包公审问石头,一篇是包公审驴。从中,我体会到了包公的想法独特,他很机智、聪明。

我正在读包公审石头的第4段时,我觉得很奇怪,包公为什么要审问一个没有思想,不会说话的石头呢?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等到两篇都读完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包公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找到偷东西的贼,要每一户人家查恐怕就是查到猴年马月也不一定查得出小偷。

记得有一次,我在花园里散步,一模口袋,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我一下子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心里就是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我急得直跺脚。可我转念又想:着急有什么用,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应该像文章中的包公一样,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突然,我眼睛一亮,想到一个好办法:我的钱包是银光色的,白天到处全是亮光,肯定很难找到,别人也发现不了我的钱包,等到了晚上,钱包上的银光就会很明显的发亮,就很容易找到了。果然,到了晚上,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我心爱的钱包。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不能大惊小怪,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大唐名相》读后感

有句名言说的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无疑是人们最好的借鉴和模仿对象,它就像一面明镜,让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连唐朝鼎鼎有名的“凌烟第一臣”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都曾在他的孩童时代翻着书页教导他,要从历史中学知识,学礼仪,学为人处世的道理。

但是,有个成语说:学以致用。光有学,没有用,肯定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提炼并汲取精华后运用到生活学习当中去,才是真正的“学好了”。

就拿我本人来说吧,有一次我在课外班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时。我的课外班同学由于可能不是很了解我,所以当他们分配给我任务时问了句:“你能做好吗?”我说:“能。”但他们可能不是很放心,又问了句:“你真的能做好吗?”我有些不耐烦了,但还是说:“能!”可是他们却又问了句:“你真的真的能做好吗?”俗话说“一、二不过三。”我已经有点恼火了,正想发作时却想起了《大唐名相》中的长孙无忌、郭子仪等人,他们使我学会了人要有涵养,要有气度。

《大唐名相》读后感

或许是两位名相的复合体,宋璟加张说。

他既有宋璟的刚正不阿,又有张说的才华横溢和人文情怀。

在一起特殊案件上,张九龄的人文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

开元十九年,嶲州(总部在今天的西昌)都督张审素被人举报,罪名是贪赃枉法。

监察御史杨汪受李隆基委派前去调查,没想到这次调查居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杨汪一出现,便被张审素的部下总管董元礼率领七百士兵团团围住,并且当着杨汪的面,董元礼格杀了举报者。

董元礼对杨汪说:“在奏疏上给张审素美言你就可以活,不然就得死!”

杨汪被吓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就在这时,杨汪的救兵到了,激战之后,董元礼等人被格杀。

杨汪便上了一道奏疏:张审素谋反。

不久,张审素被斩首,全家被罚没,两个幼小的儿子也被发配岭南,仇恨的种子也在两个孩子心中发芽。

公平地说,杨汪在这次事件中做得有些过分,张审素的部下逼迫他,但并不意味着张审素背后指使,即使指使,也未必是存心谋反。杨汪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张审素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这就是简单思维了。

这个简单思维葬送了张审素,也葬送了他自己。

开元二十三年,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瑝、张琇从岭南逃回,进入洛阳,开始了复仇之旅。

三月十一日,两人在洛阳与杨汪仇人相见,将之格杀。

杀死杨汪之后,张瑝、张琇把一份奏疏系在一把斧头上,留在现场,在奏疏上详细申诉父亲张审素的冤情。

他们不仅要为父复仇,还要为父申冤,尽管这样会直接暴露他们的身份。

杀完杨汪,哥俩还有下一步计划,准备去长江以南找当年杨汪的帮凶报仇。走到半路,哥俩被抓获了,他们的申冤奏疏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张瑝、张琇落网之后,顿时引起了轰动,舆论居然是一边倒:

他们的父亲冤死,这两个孩子年纪轻轻就能舍身为父报仇,应该宽恕。

案件报到三位宰相那里,三位宰相发生了分歧:张九龄同情张氏兄弟,肯定他们的忠孝,打算把他们救下来,裴耀卿和李林甫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样会破坏法律。

法大,还是情大,皮球踢到了李隆基那里。

李隆基站到了裴耀卿和李林甫一边,身为皇帝,他得维护法律尊严,如果连他都不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谁来维护。

李隆基对张九龄说:“孝子心情可以理解,为了复仇不顾自己的生死。然而毕竟他们杀了人,如果赦免,就会起到很坏的效果。”

最终,张瑝、张琇被判乱棒打死。

在张瑝、张琇的身后,奇特的场景出现了:

百姓纷纷为他们撰写悼念文章,并且贴遍了大街小巷。他们凑钱把张氏兄弟入殓,下葬于洛阳北邙山上。为了防止杨汪的家人挖掘,他们甚至在一个地方连造了数个疑冢,让张氏兄弟享受了曹操的待遇。

张氏兄弟杀人案就此画上句号,张九龄的人文情怀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展现。在他的心中,伦理道德占据上风,孝占极大位置,甚至为了孝,他赞成血亲复仇。

赞成血亲复仇的不只张九龄一个,杜甫也是其中的一个。

因为他的家族就有血亲复仇的案例。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高官,由于杜审言恃才傲物,便被排挤到江西吉安出任司户参军。

在司户参军任上杜审言依然不消停,同事关系一塌糊涂,司马周季重和司户郭若讷索性捏造了一个罪名安在他的头上,这样他就被打入大牢,不日将被处斩。

在杜审言被打入大牢后不久,杜审言的次子杜并来了,这一年杜并刚刚十三岁。

杜并名义上是替父亲求情,实际另有打算。当周季重还在漫不经心地应付杜并时,杜并迅速抽出了藏在袖中的利刃,对着周季重连捅数刀,周季重当场倒在血泊之中。为父报仇的杜并当然也没有好结局,他被周季重的随从当场打死,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弥留之际,周季重说了一句话:“早知道杜审言有这样的孝子,我怎么也不会去惹杜审言了!”

后来,杜甫长大成人,他不以这件事为耻,反而以他是杜并的侄子为荣。

在这一点上,张九龄和杜甫不谋而合。

或许,因为他们都是诗人,骨子里有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怀。

作为一代名相,张九龄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风度翩翩,而且品格高尚,更让人信服的是,他居然具有预见未来的第三只眼。

他一眼看透了安禄山。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柳城的胡人,本不姓安,而姓康。

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是一名巫师,居住在东突厥汗国,与丈夫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便前往轧荦山进行祈祷。

轧荦山是突厥的神山,传说是斗战神的化身,安禄山的母亲到那里祈祷,便是希望得到神的保佑。

可能是得到了神的保佑,不久,安禄山的母亲怀孕了,大约十个月后,安禄山出生了。

安禄山出生时,灵异现象出现了。

有一道光冲出他所在的帐篷,直刺苍穹,野兽顿时跟着号叫,似乎在迎接一个新狼王的诞生。擅长望气的人看到这一幕后,不禁感叹,这是祥瑞,这个帐篷将出贵人。

灵异现象之后,危机随之来临。

得到消息的范阳节度使张仁愿来了,他是来斩草除根的,然而任凭张仁愿把帐篷里里外外搜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安禄山,张仁愿只能作罢。

经历了这一场虚惊,安禄山的母亲认定这不是一个普通婴儿,于是便给安禄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轧荦山(斗战神化身)。

从此,你就叫康轧荦山,你就是战神的化身。

以上是关于安禄山出生前后的记载,有点神乎其神,按照我的推测,其中演绎的成分多了一些,我权且一写,你权且一看。

尽管安禄山一出生便与众不同,但他的童年还是很苦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不久,安禄山便跟随母亲改嫁到突厥人安延偃家。

时间走到开元初年,安延偃所在的突厥部落也破落了,没有办法便前去投奔唐朝。投奔路上,遇到了唐朝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因为这个缘故,安延偃一家便住进了安道买家。

由于安延偃和安道买都姓安,便让两家的子弟互认为兄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康轧荦山改姓为安,并更名为禄山,安禄山由此而来。

渐渐地,安禄山长大了,并找到了一份职业:互市牙郎。

安禄山所在的地区,多民族聚集,多民族间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不过在贸易往来之中,一个难题很难解决:彼此间语言不通。

安禄山出现后,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因为他是复合型人才,他懂六种番语,放在现在,相当于六门外语。靠着语言的优势,再加上他足智多谋、善解人意,他的互市牙郎当得还不错,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然而滋润的日子没过几年,安禄山栽了。

栽在一只羊身上。

安禄山一时性起,偷了一只羊,结果被人发现报了官,这下问题严重了。

此时管辖安禄山所在地区的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张守珪严格执法,准备将安禄山杀鸡儆猴,一刀两断。

如果这一刀砍下去,或许就没有后面的“安史之乱”了。

明晃晃的大刀片已经举了起来,留给安禄山的时间数以秒计。

这时安禄山大呼一声:“大人难道不想消灭奚和契丹吗?那么又为什么要杀我这样的壮士呢?”

不知是模仿还是巧合,安禄山这声大呼的背景以及语法结构,跟历史上的两位名人如出一辙,一位是韩信,一位是唐朝名将李靖。

韩信临近被斩,大喊一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成为汉朝开国名将;。

李靖临近被斩,大喊一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成为有唐一代名将。

那么安禄山这一声大喊呢?

这一声大喊引起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注意。

张守珪闻言,仔细端量了一下安禄山,他发现此人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相貌不凡,而且又是胡人,懂得六门外语,或许真是个人才。

不妨把这个人才留下吧。

这一留,便留出了千古祸害。

在这之后,安禄山就与自己发小史思明一起,成为张守珪手下的捉生将(类似于侦察排排长)。

史思明,名字听起来像汉人,实际也不是汉人,而是突厥人的后代。

史思明原名史窣干,“思明”是他发达以后,皇帝李隆基赐的名。

相比于安禄山的相貌不凡,史思明就没脸见人了。

他骨瘦如柴,鸡胸,驼背,眼睛突出,鼻子歪斜,头发稀少,明白人知道这是孩子长得难看,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史前人类,或者是浓缩版的阿凡达人。

然而,名人马云有一句名言:男人的智商与相貌,往往成反比。这句话适用于马云,同样适用于史思明。

长相歪瓜裂枣的史思明,智商超出常人数倍。

史思明之所以是安禄山的发小,因为两人从小是邻居,巧合的是,史思明比安禄山早出生一天。

长大后,两个掌握六门外语的发小便当上了互市牙郎,凭借着自己的语言优势混口饭吃。

然而,好景都不长,安禄山因为偷羊栽了一个跟头,史思明则因为欠政府的钱不还被迫远走他乡,流落到奚部落。

没想到,一进入奚部落,史思明就被巡逻的骑兵当作奸细抓住了,按照规矩,杀无赦。

高智商的史思明马上开动自己的大脑,瞎话张嘴就来:“我是大唐使臣(有长你那样的使臣吗?),如果大唐听说你们杀了大唐使臣,对你们国家没好处,不如带我去见你们大王,如果你们大王留下我,自然就少不了你们的功劳。”

巡逻的骑兵智商也不高,一下子就被史思明给忽悠住了,便领着史思明来见奚王。

见到奚王,史思明依然摆着“唐朝使节”的谱,故意不拜,嘴中振振有词:“天子使节见到小国国君不必参拜,这是礼数规定的。”

奚王顿时大怒,然而转念一想,礼仪中确实有这样的规定。

再看史思明,奚王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唐朝没人了?派这么一个歪瓜裂枣的家伙。

再转念一想,或许唐朝天子不以貌取人,眼前这人没准还真是使节,那可得罪不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当他是唐朝使节吧。

这样,欠款不还的史思明便被当成了唐朝使节,在奚部落结结实实过了一把使节瘾。

临近告别,奚王准备派一百人跟随史思明前往唐朝朝见。史思明马上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赚一个向政府表功的投名状。

史思明知道,奚部落里有一个能人正担任琐高(奚部落的高级官员),此人非常有名,唐朝很多官员知道他的名字,如果把此人诈进陷阱,就将是自己的投名状。

史思明便对奚王说:“跟随我入朝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配朝见天子的,唯有琐高,可以与我一同前往。”

奚王哪里知道史思明的算盘,一挥手,琐高就加入了奚部落使节团。

使节团一行三百多人,来到了平卢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临近进城,史思明说,你们先等候一下,容我进去通报。

进城之后,史思明便对平卢守将说:“这次奚部落来了好几百人,名义是入朝进见,实际是想偷袭平卢城,请大人提前作好准备。”

一眨眼的工夫,史思明就把三百多人的使节团给卖了。

接下来就是鸿门宴的俗套了,奚部落三百余人遭遇伏击,除名声在外的琐高外,其余人等有来无回,他们全都成了史思明的投名状。

经此一战,史思明今非昔比,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接到汇报,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产生了兴趣,一高兴,便把史思明收入帐下,与安禄山一起出任捉生将。

至此,“安史之乱”的两大主角闪亮登场,他们的伯乐都是张守珪。

事实证明,张守珪的眼光很准,他所提拔的史思明和安禄山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尤其是安禄山。

安禄山不仅精通六门外语,而且对辖区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他创造了以五名骑兵生擒契丹数十人的经典战例。

之后,张守珪有意给安禄山创造机会,又给他增加了一部分兵力,结果安禄山再接再厉,战果不断。

凭借战功,安禄山被擢升为偏将,而安禄山与张守珪的关系也越走越近。

安禄山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张守珪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因此他处处赔小心,以博取张守珪的信任。

安禄山知道张守珪嫌自己胖,于是他便控制自己的食量,在张守珪的手下,他从来没吃饱过,不是饭不够吃,而是有饭不敢吃,怕胖!

在安禄山的苦心经营下,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更进一层,两人到了可以一起洗脚的地步。

安禄山给张守珪洗。

安禄山第一次给张守珪洗脚,便对着张守珪脚下的痦子发愣,张守珪一看,胡人果然没见过世面,连痦子都不认识。

张守珪说:“这是痦子,据说长痦子的人都有富贵命。”

安禄山嘿嘿一乐:“大人说的是真的吗?末将脚底全是!”

要了老命了。

就这样,安禄山和张守珪的关系越走越近,最后一步到位,两人升级为父子关系:安禄山认张守珪为干爹。

有了这层父子关系,安禄山的仕途就被装上了螺旋桨,一路直升,从偏将一直升迁到平卢兵马使、幽州节度副使(节度使副手)。

开元二十二年(一说开元二十四年),一直顺风顺水的安禄山遇到了一道生死坎。

这一年,安禄山奉张守珪命令出击奚部落和契丹部落,本想借此建立战功,没想到却因为轻敌冒进,遭到一场惨败。

安禄山得对这场惨败负责,按律当斩。

安禄山到了生死关头,张守珪坐立不安。

按照军法,安禄山必死无疑,然而张守珪舍不得,因为他知道安禄山的能力,这么有能力的一员大将就这么杀了,太可惜了。

张守珪不甘心,他想作最后的努力。

张守珪命人将安禄山押解长安,安禄山是死是活,由李隆基亲自决定。

这次押解是张守珪使出的胜负手,同时也增加了安禄山的活命概率。如果继续留在幽州,安禄山必死无疑,而到了长安,安禄山是生是死各有一半的可能,活命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一度,张守珪失算了,因为安禄山面对的宰相是张九龄。

这是安禄山与张九龄的第一次面对面,也是两人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这次面对面,让张九龄一眼看透了安禄山。

张九龄在处理意见栏上写上了自己的处理意见:杀!

张九龄随后写道:

“昔日,田穰苴诛杀庄贾,孙武斩宫嫔,都是为了保证军令畅通,如果要保证张守珪军令畅通,安禄山就不能免死。”

遗憾的是,张九龄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认可。

一直以来,李隆基在张守珪的奏章里屡屡看到安禄山的战功,在他眼中,这是一个有才干的将领,仅仅因为一次战败就处死,他舍不得。

李隆基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免死,但免除官位,以白丁身份代理现有职务。

说白了,给安禄山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这下,张九龄不干了,他争执道:“安禄山违反军令导致军队覆没,按照军法不可不诛。况且臣观察他的容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

张九龄说完这话,李隆基便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就看他能不能抓住。

遗憾的是,李隆基没有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在他手边溜走,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

李隆基回应说:“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

李隆基的意思是说,你张九龄不要拿“王夷甫识石勒”说事,那会枉害忠良。

“王夷甫识石勒”说的是慧眼识珠的故事。

王夷甫(王衍)是西晋的宰相,在石勒还是少年的时候,两人曾有一次偶遇,王夷甫一看石勒的面相便大吃一惊:将来乱天下者,必是此人!

为了将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王夷甫派人去抓石勒,然而没能抓到,石勒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石勒果然造反,建立了“后赵”国,大规模入侵中原,导致西晋亡国。值得一提的是,“慧眼识珠”的王夷甫也落入了石勒的手中,此时他不再宣称“石勒将乱天下”,而是反过头来向石勒献媚,劝他早日称帝。石勒对这个以清谈闻名的高官并不感冒,他把王夷甫关到一个石屋里,打心眼里烦这个人。

半夜,石屋被人推倒,那个有着惊人远见的王夷甫便无声无息地从世间消失了。

由王夷甫延伸一下,其实在王夷甫慧眼识石勒之前,他也曾被人“慧眼识珠”,这个人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羊祜。

年轻时的王夷甫非常健谈,寻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很多人高看他一眼,认为他的将来不可限量,然而名将羊祜却摇摇头:“将来误天下的必是此人!”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羊祜言重,侃侃而谈、登上高位的王夷甫成天以清谈为荣,于国无益,最终导致了西晋的亡国。当然西晋亡国的原因有很多,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王夷甫身上,但他身为宰相,成天清谈,误国不浅。

回过头再来说张九龄这次慧眼识珠,他跟王夷甫、羊祜一样,都有着精准的预言,并且因为他们的预言被后世推崇不已。

在我看来,相面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一个人的综合判断。

羊祜、王夷甫、张九龄能断定对方将来“误天下”“乱天下”,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了解对方的能力,又从面相上看出了对方的性格,进而得出了神乎其神的判断。

也就是说,张九龄了解安禄山的能力,同时从面相上看出了安禄山的性格以及若隐若现的野心,因此得出“此人将乱天下”的结论。

《大唐名相》读后感

当你听到张九龄这个名字时,可能你不知道他是谁。但提起“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千古名句,你是不是又觉得耳熟能详了?不错,写出这些优美诗句的正是张九龄。

张九龄人物生平: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

张九龄的为官生涯:

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少聪慧能文,弱冠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又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后因与主政者不合,一度辞官返回家乡。期间,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唐开元六年(718)返回京城,宰相张说重其文才,称为“后出词人之冠”。

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及张说罢相,因受权力斗争**的牵连而被调往外地任官。开元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由于他才学超群,风度亦甚佳,因而颇受玄宗的赞赏。开元二十一年,被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主理朝政。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遂兼河南稻田使。

其时,唐朝处在全盛时期,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而对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

张九龄的风度从何而来?

在史书里,对张九龄的描述为“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是说他性格温温而雅,特别注重仪表,无论是在家闲坐,还是出门上班,都穿戴得整整齐齐,走起路来步伐矫健,眉宇之间神采飞扬。为了保持整洁端庄,他还有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当时大臣们上朝,都要带着笏板,这是臣下上殿面君必备的工具,以随时记录君王的旨意,或提前写上想向皇帝汇报的话。

以前文武大臣们出门上马,都是把笏板往腰里一别,就跟乡野村夫插烟袋一样。张九龄觉得如此装束很煞风景,便命人做了一个精致的护囊,每次上朝,都把笏板装进护囊里,然后让仆人捧在手里,在后边跟随,他只管仰首挺胸地走,而不必为把这么个多余的东西放哪儿而发愁了。唐明皇对他的做法很是赞赏,护囊便一下子风行起来,成为一种时尚。倘若认为张九龄的风度只在他的才气和仪表,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最让唐明皇动心的,是他见识的高远和品格的刚直。

当初安禄山曾进京面圣,只见了一面,张九龄就对人说:“将来祸乱幽州的人,一定是这个胡雏儿。”后来安禄山因战败被范阳节度使张守琏逮捕,建议将其斩首,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当即批示执行,可玄宗不同意。张九龄上奏说:“张守琏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玄宗仍不以为然,张九龄说:“安禄山狼子野心,有叛逆之相,应该以军法杀掉他,以绝后患。”玄宗还是不听,为示皇恩,把他释放了。

数十年后,安禄山叛乱,兵指长安,七十多岁的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于蜀中,想起当年张九龄的劝告,悔恨得不禁潸然泪下,专门派出使者到曲江张九龄的墓前祭奠。或许是因为见识太过超前,张九龄做事总是难与皇帝的心思合上拍子,而且他一旦认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这常常让皇帝如梗在喉。

有一年,玄宗皇帝办千秋节,百官向皇帝祝寿,纷纷献上各种奇珍异宝,张九龄的礼物却只有一摞纸,那是他敖夜写就的《千秋金鉴录》五卷,引经据典,畅谈古代兴废之道,劝谏皇帝少玩点,多干点工作,那时玄宗还有进取心,收到这份礼物,很欣赏,张九龄也因此纳入了他的视野。不过,真用他为相后,皇帝又有些后悔,因为他不仅不听话,还不大给面子。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守疆有功,玄宗想送他一顶宰相的帽子戴戴。这个想法跟张九龄一说,张九龄回答得非常干脆:“不行!宰相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职位,怎么能拿来当红包随便发呢?”玄宗退了一步,说:“那就让他当个有名无实的宰相,给个政治待遇。”张九龄的回答还是很干脆:“不行!孔子说过,官职和权力是帝王的工具,怎么当儿戏借给他人呢?”玄宗没招了,只好作罢。

张九龄的成就:

张九龄夙好山水清赏,喜表现风清月朗的江山与孤高清莹的'襟怀的契合。他在艺术上着意追求“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题画山水障》),即重在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理想,这就使他的一些写景诗突破了前人多注重极貌写物、工于形似的表现手法,而在主客观的交融中大力加强抒情意味。

他写月夜的诗,情韵最为隽永,如《西江夜行》、《望月怀远》。这些诗中所展现的澄澈柔美的夜景,处处渗透着婉约深长的情思,分不清哪是景语,哪是情语,诗里的物色和意兴已经浑然一体了。胡应麟说:“曲江诸作,含清拔于绮绘之中,寓神俊于庄严之内。”(《诗薮》)又说“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同上),认为他下开孟浩然、王维等一路的诗风。这是十分中肯的。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