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

时间:2023-07-07 17:57:49 作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一

大家好!

今天迎来了第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医师节,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能够作为我院的优秀医生代表在这里发言,与大家一起共勉一些心得体会,我倍感荣幸。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xx县中医院这样一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借此机会我向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向为医院医疗事业做出贡献的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借此机会向默默工作在医疗工作岗位的兄弟姐妹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1、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救死扶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

2、珍惜医院为我们提供的外派学习、进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机会,不断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及时把握国内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带动所在学科临床教学的发展,做好本科室的业务建设,对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意见。

3、提高对复杂疑难、危重病例及少见病例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以及规范操作能力,使自己在这些方面能有长足的进步。

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奉献的价值和乐趣!高尚的美德在于养成,良好的风气在于形成,明是非方能塑美德,知荣辱方能创和谐。从今天起,我要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貌,让生命在无影灯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我衷心的希望我们xx县中医院的员工们都能团结一致,尽忠尽职,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在领导的带领下让我们的医院越走越远,越创越辉煌!

再次代表优秀医生们谢谢大家!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二

员的基本准则。事后阿里巴巴集团给予我5000元的正能量鼓励金,我将奖励金全部捐献于更需要的人,我相信任何一名医务工作者、任何一名共产党员遇到这种事,见到这种危急情况都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转变;三是设施设备方面,从当初较破旧的房屋,落后的医疗,到现在的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及新型的仪器、诊疗设备……基层卫生队伍中所有工作人员,他们都兢兢业业的战斗在医疗卫生的最前线,我从未因为我们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而后悔过,反而我为我这个职业而骄傲,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继续努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作经常到半夜,有的医生累到腿疼得站不起来,但是,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为了工作默默奋斗,因为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不求名利,只为能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无限的社会贡献。无论是非典还是甲流,无论是超级病毒还是难以攻克的疑难,一次比一次更加严峻的考验,像是死神的挑衅般对我们挥手,但我们毫无畏惧,穿起白衣我们就冲在战斗的最前头,不管危险重重还是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在,瘟疫就休想抬头。我们,作为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随时准备战斗,只要祖国需要我们,病人需要我们,我们时刻准备听从召唤,为了挽救病患而终生奋斗。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三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我们提倡 “三好一满意”活动。我认为大医精诚包括了质量、医德这两个重要的部分。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例如: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人员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优秀医务人员的软实力。2006年《感动中国》给一位获奖医生的评价是“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这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很感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尽心尽责,每天做的事情都对得起病人,同样也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玉碎光华在,前人已留下无数的典范。在大灾面前,冲在第一线的除了我们最可爱的人,还有医务人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为灾民减轻痛苦。当非典,禽流感,到处蔓延的时候,医务人员,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这种仁爱之心在这个职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命之重,重于千金,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更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信念。面对渴求的目光,我们理应义无反顾;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当代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把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面对太多的不理解,充满了无奈;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知不觉间变得烦躁和脆弱;有时候,也会因为家人的抱怨和不满,偷偷流下难受的泪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呢?在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这亦是当代对“大医精诚”的'诠释。我们曾庄严宣誓,是对历代医魂宣誓,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医患关系紧张归结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则成为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的首要工作。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个拥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给生命一些绿色,让生活充满阳光;给健康一些动力,让人生充满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双臂撑起生命的希望;用我们的双手,去履行我们最初的誓言;用我们的真诚,去构筑救死扶伤的和谐殿堂!用心做事,用心与病人沟通,用心为病人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务人员是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大医精诚》不仅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展现了优秀的医者该有的精于医术,诚于患者,细心博爱,心系苍生的崇高品质,也向所有医务工作者传递着时代人们最强的呐喊:渴望获得平等而便捷的医疗。这与圣贤孙思邈一视同仁,兼济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而去践行这一思想的实践者正是在医学海洋里成长的我们,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先贤对我们所有医学生的号召,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身份贵贱,只要我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我们铭记至精至诚的信念,只要我们保有同情慈爱苍生的心灵,我们就有义务推动医疗的公平和发展,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个人认为,仅仅有好医术的医生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只有带着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能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医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看好病人的疾病,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这是你应该做到的;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能看好病人的病,还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我知道在做的各位医生都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更希望我们能达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安神定志,无欲求,无需求,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一律同等对待,不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治病人。白求恩大夫曾说过一句话:“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涵了一个医者最纯洁的心灵。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但爱与奉献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一切为了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最大化满意,是我们的最高准则。

回首以往,我们将深深铭记探索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历程;把握现在,我们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精神继续发扬;放眼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热情周到的对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一颗仁慈的心赢得患者的信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四

大家下午好!

六月的树,葱葱郁郁,闪着绿色的光芒;六月的花,生机勃勃,浸润盛夏的希望;六月的风,柔和温馨,吹来沃野的清香;六月的雨,缠绵多情,挥洒丰收的印象。

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首善为医者。医师,一个圣洁、平凡、辛劳却又伟大的群体。为了人民的健康,无论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心中只有“救死扶伤”!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医师们用自己的双手续写着生命的篇章。月落晨起,朝朝暮暮,医师们战斗在抗击病魔的前线;斗转星移,春去秋来,医师们呵护着脆弱的生命之花。自从有了医师,世界便到处都是生命的奇迹。

“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身学习”。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践行着《中国医师宣言》。在医院评审的关键节点,医师节的到来,如同给我们注入了一支的强心针、催化剂,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必将全面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树立白衣天使良好的社会形象,打好这场攻坚战,并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院评审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与时俱进地促进医院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一起尊重医师,呵护生命;精诚团结,共创辉煌!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五

大家下午好!我是xx,今天我的题目是《疾控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每一天的日子里,工作也许就是为了生活的一日三餐;在每一年的岁月里,工作也许就是每天朝起暮归、忙忙碌碌的奔波;在一辈子的光阴里,工作也许就是用一颗勇敢的心去直面现实的生活。

父亲是一位卫生工作者,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疾控的工作很气派,甚至有些伟大,因为父亲曾经介绍疾控的工作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这是多么神气的工作,这些我都骄傲地告诉了我的小伙伴们。等我稍微懂事之后,读了作家池莉发表的小说《霍乱之乱》,看到他对防疫工作人员这样的描述,“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烧炭的,一问是防疫站的”。戏谑的笔调有点冷、有点黑,让我酸楚了好一阵子,不甘心了好一阵子,我特想弄明白防疫工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反差悬殊的评价。

时间过的很快,快的让生活中好多事情的发生没有一点预兆和迹象,选专业、填志愿、大学毕业,直到我正式成为xx市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的时候,还没有做好一丝丝的心理准备。

上班后,单位的老同志,经常会讲那些年的疾控往事,他说,当时的村医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个医生箱,防疫专干最豪华的设备是冰箱,那时候进村入户全靠步行,为了防止被野狗咬,每个工作人员左手拿入户资料,右手还要拿根木棒。讲述的最辉煌的故事一般都计划免疫3个85%,据说那轰轰烈烈的架式像是一场战役,战役前,医院住院病人大都是传染病人,战役后,慢慢减少了。

疾控,和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和每个家庭的幸福紧密相连!在重大疫情出现的时候,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一幕幕:当人们进入梦乡时,疾控人却奔波在通往突发疫情的泥泞小路上;当人们在工作闲暇,享受天伦之乐时,健康卫士们却还在实验室加班至深夜;多少次,在疫情发生时,应急队员都第一时间服从安排,奔赴现场,疫情就是命令,灾难就是号角,这真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自然灾害、新型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的工作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在人们诚惶诚恐、避而远之的时候,我们疾控人却要面对死亡的威胁,临危不惧,冲锋陷阵,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在老同志经常的絮叨中,我仿佛变成了一个老疾控人,做每一项疾控工作的时候都能看到疾控前辈的身影。正是在这样的团队里,正是在这些经历了一次次疫情洗礼的同事们身边,让我突然感觉到,我面对的不再是繁杂的数据和枯燥的报表,不再是望而生畏的疫点和冷冰冰的实验室,那分明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双双真诚的眼睛,和一张张和蔼可亲的脸庞!现在,我不管在什么岗位,感觉都是那么真,那么实!

做群众满意的疾控卫士,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条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就让我们带着"全民健康"的永恒信念,一路前行,把健康守望,把生命呵护,在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梦”最能唤醒理想,“全民健康”最能打动人心!

相对于抗击重大疫情的轰轰烈烈,疾控工作更多的是平淡中的奉献!我们用肩负的使命强化着疾控的内涵,用特有的方式诠释着让群众满意的疾控作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呵护健康从一点一滴做起。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要接待几十条的电话、现场咨询......"您好,预防接种请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狂犬疫苗请去xx区人民医院"...."抱歉,目前咱们省暂时还没有宫劲癌疫苗"..."公共场所的健康体检请每天早上空腹来我们的体检大厅"......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语,只希望通过一个电话就可以将咨询者的疑问讲的明明白白。当然,时常还会有他们的抱怨和不理解充斥在耳旁,但是为了心中的这份责任,我们把各种委屈咽下,仍然耐心地讲解着各种疾控知识……群众在心中,我们用真诚和奉献架起心灵的桥梁;让群众满意,我们用行动来证明"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各位同仁,尽管我们是平凡疾控人,是普通的劳动者,但我们拥有数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拥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我们的疾控工作定能更创辉煌!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六

今天,我们组织座谈,庆祝x届“中国医师节”的到来,同时表彰通过努力和辛勤工作获得先进医生荣誉的同志们。首先我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全院医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评选出的先进医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去年11月3日,国务院确定每年8月19日中国医师的节日。这对于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障医师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医师、尊重医学科学的良好氛围,激励我们医师队伍自尊、自强、奋发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当前,医院之间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再好的基础设施设备也用不起来。因此,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应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主线”。目前我院医师共有248人,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48人,主治医师81人,住院执业医师70人。他们是我院当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这支队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人才缺乏、技术骨干年龄不断增大、中间力量薄弱、年轻力量不足。我院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年轻医师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科室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等各项措施,切实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教育。

作为一名年轻医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讲奉献、不讲索取;求知识、不求名利。尊师重道、团结协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立志做大事;要始终树立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学习并不断地自我完善。

而作为一名资历较深、年龄较长的医师,特别是科室主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切实肩负起培养人、发展人的责任,让医院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医师逐步成长起来,成为的中坚力量,为学科建设和医院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做好人力储备,全力推动医院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名医不仅治病救人、助人健康,而且德才兼备、兼济天下。我们要时刻铭记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发挥“大医精诚”精神,恪守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守良好的行业风尚,对待病人满腔热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医院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每个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我们医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医德医风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正、服务水平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树立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增进病人满意度,为医院营造一片风清气正的和谐发展环境。

我院是县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项工作成绩显著,这与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但与市级医院和其他县市的同等先进医院相比,还存在者一定的差距。借助医院等级评审的契机,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坚持走综合全面发展的道路。

同志们,我们要以蓬勃朝气、奋发的精神风貌,用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昂扬的斗志,全新的姿态,充满激情地去工作,推动医院继续全面快速的发展,造福全县人民,为推进孝昌健康事业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谢谢大家!

医师节的发言稿优秀篇七

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刻,我们迎来了第x个“中国医师节”,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们的医务人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执甲,奋战前线,披星戴月、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他们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全面战胜疫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希望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赞扬、关心、理解和尊重能够延续下去。

理想是美好的,如何去实现呢?如何让全社会爱医行动能够延续下去,如何让全社会对我们医疗卫生人员的尊重、理解、支持都能够延续下去?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用仁心术精护佑生命,只有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共同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氛围。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外科医生特鲁多自拟的墓志铭,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仍然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现代医学证实,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疾病不用治疗可以自愈;三分之一的疾病治疗也没有效果。医生不是神仙,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这句话朴实地道出了医学的局限和无奈。面对疾病和死神,医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有时去治愈说明了不管医学科学多么完美,不管医学技术多么领先,不管医疗设备多么先进,不管人们花费了多少金钱,人类仍然会生病和死亡,因为医学不能治愈每一个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

“去治愈”需要丰富的医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就像先师仲景一样:“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

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也说明了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在医学服务中的重要性。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良好的沟通、充分的叙述是最佳的治疗,在医疗服务中语言的作用应放在首位。这些积极的语言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自愈力,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

现代医学(西医)模式转换也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我们老祖先几千年前就已经将其运用在疾病治疗中了。移精变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转变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此既治好了病,又能得到人心。

忆往昔,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催人奋进,令人鼓舞;看今朝,诊病去疾,救护苍生,任重道远,百舸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