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节高考精选

时间:2023-07-09 10:03:40 作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春节高考精选篇一

生活日报1月29日讯(记者 尹玉涛 实习生 吴新泽)与大多数高考生不同,艺考生将在春节过后进入高考第一阶段“考试季”——艺考校考。1月29日,我省有关艺考专家提醒,艺考生备考切莫“重专业轻文化”,专业课、文化课都不能放松。

“在录取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专业课成绩突出,而文化课成绩达不到要求,从而失去进入顶级艺术院校深造机会的考生,我们觉得特别可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参与多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张老师说,由于艺术类专业招生的特殊性,我国艺术类院校享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其中,部分省外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类院校部分专业自行划定本校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像2010年高考,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不低于全省艺术专业分数线下20分之内确定本校文化分数线。张老师说,无论艺术招生政策如何,其本意决不是对文化成绩的轻视和弱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谷教授说。

谷教授介绍,像美学、文化艺术名著导读、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课程已远远超出了对某种单一艺术专业技能的要求。高校要培养的艺术人才不能仅仅是“匠人”,还应该是有思想的艺术家和艺术实践者。那种认为进了高校,文化课就可以放弃的想法是极端荒谬的。所以没有文化素养,考生就不可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济钢高中美术教师张老师说,艺考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就能拿到高考文化课考试中六成甚至七成的分数,文化课肯定能过关。艺考生要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基础知识理顺。

最新春节高考精选篇二

2.你高考虽然没能如愿,但都没有怪你,因为你尽力了,你可千万不要哭,明年再考吧!

3.学哥学姐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还记得老师曾说过:只要心不死,人永远有希望。我也即将成为一名高三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奋斗,在明年的今天没有悔恨的泪,只有成功的笑。

4.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5.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我认为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总结高考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迈好每一个坎!

6.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7.人生处处是考场,今日各为高考忙。斗智斗勇齐亮相,得失成败走一场。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

8.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9.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0.修身,治国,平天下

11.坚持下去,胜利最后会属于你的。

12.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13.终究熬过十年,加入合算自豪。别想分数高低,放宽最为首要。老妈近日很累,别忘对她笑笑,老爸场场接送,给他一个拥抱。穿得漂美丽亮,令人眼花缠绕。最终提示一遍,检讨铅笔小刀!

14.懂得的不需要,不懂的没必要!

15.经历了汗水洗礼,才更懂得收获的喜悦,加油!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学习”二字现在大多数莘莘学子眼中是枯燥无味的,因为为此要付出许多时间与艰辛。但如果你要是去细细的品味它,反复的琢磨它,你一定会挖掘出它内心深处所带给人的快乐!

18.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19.多年后让我们热泪盈眶的,不是高考分数,而是争分夺秒复习没有手机电脑也无比充实的日子。

20.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1.假如考题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忧郁,明年高考的日子,你们会:鸿运当头照,下笔如有神。

22.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23.看光明的一面。(往好的一面看。)

24.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敛神养气,以备全力以赴!

25.别担心,快乐点!

26.如果我也有一个和我一样马上高考的女朋友。我只会和她说一句话。就算大学不取你,我娶你。

27.一直告诉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但旅程中总有遗憾的花朵,它弄伤我的手但弄不伤我的心,我的明天,我会坚强走下去,走下去。

28.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2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0.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最新春节高考精选篇三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4.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

7.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0.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11.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8.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22.客岁腊容随日换,新年春色逐风来。

23.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8.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31.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36.四序开新律,三阳应庆生。

39.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1.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

46.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47.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49.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昼。

50.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53.玉宇无尘千顷碧,银花有焰万家春。

最新春节高考精选篇四

再远的距离、再艰难的跋涉,回家团聚是春节的真谛,也是不变的信仰。今天,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面对高达29.8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如何让返乡的旅途更顺利?如何让回家的心情更舒畅?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的40天内由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公安执法等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去书写。

春运,不仅仅是交通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道现实考题,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南来北往的旅途中,从“走的了”到“走得好”,这些年,回家的路越来越畅通。从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祖国各地,让回家的距离不再令人焦虑,到刷脸进站、机器人安检、大数据调配等“黑科技”的应用,让回家的过程不再坎坷。几年前,人们还备受“黄牛”“票贩子”的困扰,到如今实名制购票、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标配”。春运的新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让我们对今年的回家路有了更多的期待。

“买到票了么?”“过年咋回去?”每逢春运,朋友之间见面总会被问起。不可否认,一些地区票源紧张、一票难求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但这样的局面或许随着相关部门的努力而改变。据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为保障旅客的顺利出行,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819对,民航也安排保障航班近1.5万班次,从运力上来说相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公安部全警出动,27万交警、42万辅警将日夜坚守,安监总局24小时应急值班。今年的春运,应当说从一开始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序”“充分”“全面”这些关键词折射出,围绕春运的综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媒体评论,不同于去年的抢票难,随着铁路客运能力的大幅提升,今年的春运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服回家”时代。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个转变?如何让春运的新时代更好服务人们需求?一方面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从自主选作、网络订餐,到接续换乘、智能导航,一系列便捷服务让旅途越来越温馨,而不仅仅是运力,从定位、购票、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要实现突破,才能让交通运输的供给更为高效便民。另一方面未雨绸缪才能防范于未然。数十亿人次的流动、大规模的集中消费,难免会有各种意外,加上近日多地的低温雨雪天气,给交通运输增加诸多压力。不仅要做好常规的规划,更要围绕突发情况做好预案,才能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进一步来说,相关部门增加运力、提升服务,是实现春运“走得了”“走得好”的重要保障,但和谐的春运环境,更离不开每一个在路上的人共同努力、以自身行动塑造良好春运生态。前段时间发生的几起乘客扒高铁门、阻止高铁正常行驶的事件,在网络引发热议。应当看到,任何一次铁路的晚点都可能造成整个调度系统出现问题,而在数亿人次的春运之中,乘客的规则意识格外重要。除此而外,文明的旅行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呵护,那些随地丢垃圾、公共场合不文明、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等做法,看似是小问题,但一旦放大到春运的氛围中,就会给回家的路增加了几分坎坷。

“承载着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春运,最好地体现中国高超的大规模组织能力”,“这是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集体活动”,过去外媒这样评价中国的春运。如今伴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春运也将在新时代承载更多人美好生活期待。交通部门提升服务水平、相关部门担起自身责任、每一个人付出行动和努力,就能让春节回家的路更为畅通!

最新春节高考精选篇五

神曲团队又出《春节自救指南》。“又一个春节将至,你是否曾接受过全家灵魂深处的拷问?你是否又将要被亲戚的超负荷关爱电磁炮所击中?”此前凭借《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等“魔幻神曲”走红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昨日又推出新歌《春节自救指南》,号称“自主研发的神奇药丸,专治父母逼婚、亲戚围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节顽疾。” 视频中,七大姑八大姨悉数上阵“唱美声”,细数“就你最不懂事”。(1月18日《扬子晚报》)

所谓《春节自救指南》,虽然采用了严肃音乐、美声唱法这样高大上的表现形式,其实质不过是一个幽默搞笑的合唱视频,娱乐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中也难免存在一些夸张甚至恶搞,看似一本正经,却令人看了忍俊不禁。

这段视频之所以能够刷屏,除了其严肃的形式和恶搞化的内容存在反差,在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之外,还在于它所表现的现象,在现实当中确实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进而在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共鸣。

每逢佳节被相亲、每逢佳节被逼问,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一场考验。相对于父母的谆谆教导,七大姑八大姨的逼问杀伤力更大。她们可以从收入到房子再到感情全部追问一遍,让人难以招架。在网上搜一下“春节 七大姑八大姨”,立马就会跳出一大堆应对攻略,比如《过年回家教你如何应付七大姑八大姨》、《春节必备:告诉你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正确姿势》等等。也难怪有人感慨:不怕老师的提问,也不怕领导的叱问,就怕亲戚们的审问。

我相信七大姑八大姨提出连珠炮似的问题,并不全是窥私欲和势利的体现,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善意和关心,年轻人要读懂其中的好心和期待,无须过度紧张,更无须产生反感、避之犹恐不及。只不过,这里边似乎也存在代沟的问题和某些认知上的差异。七大姑八大姨关心的一些事情,其实都事涉他人隐私,即便是亲戚,也不该刨根问底。并且,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些事情比如晚婚晚育,也早已不算什么大事情,无须对此喋喋不休、耿耿于怀。社会进步了,七大姑八大姨们不要抱着老黄历不放,也要与时俱进,争取做一个开明的大姑、有亲和力的大姨。

当然,七大姑八大姨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普遍现象,也折射出某些社会现实。从这个角度看,《春节自救指南》恶搞之中有真意——现如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有些年轻人在工作、感情、婚姻等方面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不说别的,单是城市里的一套房子,就把很多人都压弯了腰。没有房子,婚姻、生子难免受到影响。让社会分配机制更科学、更公平起来,给年轻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上升渠道,他们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处境、改变命运,在所有人的面前挺直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