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后感背景图(优质5篇)

时间:2023-10-07 01:09:08 作者:翰墨 2023年读后感背景图(优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背景图篇一

在整理新的办公桌的时候,偶尔得到这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班主任工作》,作为刚踏上小学教育工作的新教师,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抱着“向同行、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的心态,认真阅读了那些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等教育骨干的事例,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值得晚辈我学习和借鉴。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名师所运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贴近教学实际,并且有介绍教学方案,有如何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也称的上是半个班主任,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更能改变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

回顾名师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信心――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只有学习习惯不对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

其次,教师要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孩子不成熟,犯错了不是批评,而是教育,所以要有包容心和耐心加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第三,教师要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无形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最后,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感谢这些先进的教育者,让我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与体会,让我们静静地吸吮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如何用爱温暖学生,亮丽自己!

读后感背景图篇二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对作者读书不认真进行委婉地批评。读到这里,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让我不禁掩卷沉思:有一次,爸爸帮我买了一本名为《五万年前的客人》的书,我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而文章的特点、所表达的情感,全弄不明白。一天,爸爸突然问我:“小可,爸爸给你买的书读懂了吗?”“读懂了。”我回答说。爸爸面带笑容地说:“我问你一个问题,看你能不能答对,《五万年前的客人》中的《黑宝石》是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爸爸听了,说:“读书要认真,不能马虎了事。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个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个‘笨蛋’,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勤读书这三个字吗?爱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读书去弥补自己的笨拙。勤读书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听了爸爸发人深省的.教诲,我醒悟了,并下定决心:从此要认真读书,不再马虎了事了。

从《我的伯父鲁迅学生》中关心青少年的一个情节中,我明白的道理是: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去完成,才能成功。

读后感背景图篇三

着重大的教学改革,摒弃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力图展现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气象。课堂教学中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课堂主导作用,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习得,让学生在夯实双基的同时领悟到了语文学习的无上乐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一直差强人意,其教学现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负面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

不难发现,我国不少高中语文课堂是刻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毫无秩序可言,学生的发言也没有规律性,整个课堂给人一种混乱、无序的感觉,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常一个问题布置下来,都是学生在下面自由发言,大声讨论,然而这样的“讨论”往往跟教学内容无关,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更无从谈起。

2.不少学校的教学方式仍显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虽然高科技教具被广泛地引入高中课堂,但是由于师资限制或是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低下,可以看到不少学校在运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时仍然很茫然,利用率明显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急剧下降,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不高。

3.学生本身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目标

学生大多从低年级时就开始接触语文课,时间一长就觉得语文课程单纯是应试教育的需要,只是为了考试才学习。从思想上忽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没有学习目标,严重歪曲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1.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语文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具的辅助教学功能,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展现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最佳效果。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个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不能被称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同时,学生对于这样缺乏热情、严肃古板的教师也同样会存在情感上的抵触,甚至对这个教师的课也没有兴趣。可见,注重从心理上走进学生、关爱学生,是促进师生交流和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力求满足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和人格修养的全面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并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流程当中,并认真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作出相应的教学变动。

4.不断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教师作为整个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课堂实效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语文学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他们情感和道德的发源地。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势必会影响教学结构的组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体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力求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学生思想上的“肩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也是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欧阳芬。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吉林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读后感背景图篇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和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

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周晔读书不认真,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者,作者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表面上伯父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在骂作者读书不认真。我以前买书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图好不好就买下了,回到家一看,结果一点也不好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讲了“我”和伯父谈起了鼻子,“我”对伯父说“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父问:“哪一点不像呢?”作者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说小的时候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是伯父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残酷迫害。

第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助人为乐。鲁迅救了一个车夫,还给了他一些钱,鲁迅的品质太高尚了,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品质。

我要学习鲁迅先生这种高尚的品质,做到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助人为乐,

你是否记得“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出自谁之口?你又可否记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在写谁?没错!正是鲁迅先生。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谈起鲁迅先生,他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蓬松的头发虽看起来很乱,却很精神;每一根都笔直地挺立着。一张又瘦又黄的脸令人难忘。他的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令人不敢直视他,却又给人无穷的力量。

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社戏》则感受到了童真的幸福。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文学的巨人!从他身上,可以读出人性的真善美、读出黑白、是非。

我崇拜鲁迅先生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出凡入圣的“神”,他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他爱憎分明,脚踏实地,品德高尚;他“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勤奋者,会努力去追赶,去挣、去挤;懒汉终不愿去挤、去挣,他始终不会有。鲁迅先生先生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工作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是废寝忘食。

他一直以父亲般的胸怀宽容我们,等待我们。让我们一起走出浮躁的海面,以后辈学人的身份带着一颗不然世俗的心,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对话吧!

读后感背景图篇五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化入手,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景等方面,阐述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景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必然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同时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

在新的课程中,不仅学生会受益一生,老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到底要发生那些转变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也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

1、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古人也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前者只能一日受益,后者则能终生受益。因此,做为一名教师,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比如,我在讲授《已知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我先教给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方法:先读一遍题,然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最后想解题思路计算出来。教给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方法后让学生预习这一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小组交流预习情况,这样,学生完全靠自己的探索学会了这道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感教育,重视习惯培养,重视学法指导,重思维训练,坚持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必定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

2、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注重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改变学生与课程间的生硬关系。比如,我在讲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在课的最后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情景。小朋友最喜欢肯德基了,我设计的肯德基幸运大奉送问题,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注意: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周围。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布置了社会实践题:让学生去调查周围商品的数量、价格的倍数关系,并列式解答,再一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没有生活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难以参与,也就谈不上探索性学习。

3、新课程倡导学生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注重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因为只有通过集体对复杂的学习情况、个人提出的假设或学生自己关于问题的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讨论,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进行思考,学生在这种意义上才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并把学习持续下去。因此应该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小组集体环境之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就会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正如古人云:“乐所思方有思泉涌”。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眼、口、手、脑四者要都动起来,而且要动心、动情。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发现和掌握新知识,并且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要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从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尊重、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我在教学中,要多用发现法来进行教学。发现法是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来的,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办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教学中,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的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注意教学情境的变化。

课程改革后,教师要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教学情境的变化,将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重组,也将激发教师研究新问题的热情。教学情境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新的课程因素的增加和教学情境的改变。这样,常规教学活动的框架记即将发生变化,常规教学活动的的方式将发生改变,新的教学工作将随之建立。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交往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在上《加法应用题》一课时,把多媒体与数学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为学生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领你们去动物园,好吗?”然后多媒体展示了一个生动逼真的画面,在美妙的动画的演示下,学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并解答了这其中所蕴涵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兴趣浓厚,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它把教学内容制成动画,学生喜闻乐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功能大,可以运用图像、声音、颜色、特技等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现给学生,既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并能留下深刻印象。

四、存在的新问题。

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硕果累累,可是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相应地评价;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矛盾;语文老师很忌讳“讲”,怕讲多了有“填鸭式”、“越俎代庖”之嫌,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以及精彩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老师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的教育时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在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真诚地面对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新课程,犹如一列火车,平稳地驶进我们的心中。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无限地机遇,新课程将创造崭新的学校,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将伴随着新课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