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中国是现代化的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优质

时间:2023-06-01 21:59:04 作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一

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摘要

20xx年是中国大国战略启航之年,也是中国外交展开新的战略布局的一年。中国未来20xx年的战略发展规划,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来20xx年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议题上。纵观报告中涉及外交、国防政策等内容,表达了中国在未来20xx年将继续融入国际社会,同时要担当国际秩序的积极建设者和负责任的大国。以为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越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通过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为中国外交开篇布局,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新理念、新气象,勾勒出中国外交的战略方向。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正文

一、我国的外交新布局

(一)中国巨大的变迁和变化的周边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xx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xx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性。

(二)中国对邻国的新战略与政策周边地区对于中国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事实表明,如果周边地区不稳定,将给中国带来不稳定;如果周边地区保持稳定,邻国对华友好,则中国可以从中受益。当前,中国积极致力于建立一个长期和平的周边环境,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二、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

在20xx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xx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本质上讲,再平衡不是什么新概念,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实行战略与军事上的制约与防范,经济、地区和全球治理问题上则合作与竞争并重。前者力图以保持美国军事实力和强化地区盟国关系来制衡中国,后者则希望防止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演变为对抗。这一“脆弱的平衡”很容易因各方误判而被打破。因为只有当美国的某些盟国与伙伴确信美国将长期驻留亚太并制衡中国,这一“平衡战略”才发生作用。然而,美国政府越强调其制衡中国的战略和军事意图,日本等国就越有可能假定自己在对抗中国时会拥有美方的无限支持,并力图利用美国为其火中取栗。这样,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就成了一项“危险的使命”:它想成为“关键的稳定之源”,但却可能引火烧身,被某些盟国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被更深地卷入亚太地区的争端和冲突。近年来菲律宾和越南同中国就南海岛屿主权和海权问题的争端,以及去年下半年因日本野田佳彦政府搞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及其继任者安倍晋三政府更变本加厉而引起中、日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争端不断升级就是典型例子。

在“亚太再平衡战略”问题上,美、日相互支持和利用。奥巴马政府在战略和亚太全局上利用日本这个“核心盟国”,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战略同盟,既控制日本又制约中国。而日本则意图利用美国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故坚持强硬立场,使危机不断升高,并将美国更深地卷入其中。日本安倍政府和自民党保守势力更欲乘机走上修改宪法、整军经武、“集体自卫”甚至核武化与出兵海外之路,在钓鱼岛问题上持极端强硬的立场。安倍政府还意图推行“菱形包围”战略,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海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管齐下,联手菲、越、印等国制约中国。这些无疑都严重地加剧了整个地区的不稳定。

最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在今日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导致“一损俱损”。加之战略上的“相互确保摧毁(mutualassureddestruction,mad)”,全面对抗不会有任何赢家。美国虽将中国视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但在双边经贸合作、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全球治理以及众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又必须与中国合作。因而双方关系就不是“零和”关系,更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在新的战略形势下,美、中两大国之间“没有先例”而又“极难处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格局仍将继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的政局的一个基本走势就是右倾化趋势加强。

如政治方面:对待历史呈保守主义及暧昧态度,否认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抹煞日本军队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美化日本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而且这种势力呈增长趋势。20xx年4月22号,包括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内的三名安倍阁僚先后参拜靖国神社。安倍虽并未前往参拜,但已以首相的名义献上了被称为“真榊”的供品,表达了日本政界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执意右倾化的明显动向。

思想文化方面:鼓吹为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历史翻案的“自由主义史观”,他们认为应在国民中间进行“对本国历史充满自豪的”以及“值得骄傲的”教育,而不是否定明治维新以来历史的“自虐史观”。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被禁止日本发行,记载侵华日军暴行的《东史郎日记》被起诉。20xx年4月份,修改教科书的事件再度发生,其意图就是掩盖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罪行,阻碍下一代了解事实真相,培养右翼势力接班人,保证军国主义的真正复活。

对于日本国内的右倾化,我的理解是:日本国内的右倾化不仅会对利于日本经济、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及外交活动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诚然,日本政治正在向右倾保守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右转过程中也将会遇到一些重要的制约因素。中国是反对日本政治进一步向右倾发展的重要国际力量。因此,尽管右倾化已经出现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但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现象,受到众多国内外因素的制约,它的前景步履维艰。

四、欧盟贸易保护主义

20xx年12月3日,争论多时的欧盟针对中国产螺钉和螺栓的惩罚性关税正式表决通过,成为针对中国的最大反倾销案表决之一。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螺丝钉和螺栓生产国,其中欧盟国家是最大消费群体,欧盟为期5年的惩罚性关税首先将对双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据估算,中国可能因此每年损失4亿欧元的外汇收入,同时将丧失80万个就业岗位。而欧洲的消费者也将失去一个获得物美价廉商品的机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他们的经济负担也将变得更加沉重。祸不单行的是,20xx年12月18日,欧盟又通过了新的玩具安全指令,内容涉及儿童玩具的生产材料、检测以及市场监管等问题。由于!中国制造∀占据欧洲玩具市场大部分份额,因此中国玩具企业成了重点监管对象,使经济危机中艰难求生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

就目前的事件来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20xx年11月15日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并发表宣言,强调在金融不稳定时期更应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为投资或商品和服务贸易设置新壁垒,反对采取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或采取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刺激出口措施。但就在同一天,欧盟在其官方刊物上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蜡烛和非合金钢丝产品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反倾销税。随后,在20xx年11月22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成员国领导人又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各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在未来12个月内,避免为投资、货物和服务贸易增设新的壁垒,不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在各领域均不实施包括刺激出口措施在内的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举措。可是时间不到1个月,欧盟接连出台了上述多项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其实,当前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频发的渊源深远,与发源于欧洲的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超贸易保护和新保护贸易等理论政策都有着密切关系。对华贸易失衡、能源利益冲突、福利水平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危机应对等经济方面的根源,说明了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经济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使得欧盟规制主义思想、民主政治人权差异、社会模式不同、共同决策机制和美国制衡因素等成为政治方面的根源,反映了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根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入分析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根源,对于我们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反对欧盟的贸易保护,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学习时报《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作者:马小军

【2】百度文库《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评析作者:贾浩

【4】维护我们国家的海洋权益作者:李国强

【5】百度文库《理性认识日本右倾化动向》

3页,当前第1123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二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形势与政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xx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 范文。欢迎借鉴。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3.1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xx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 20xx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xx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xx年北京奥运会和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 “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xx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到现在为止,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0xx0亿外汇储备,足以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效,但对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贸易逆差的态势,且逐渐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新型科学的外贸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出口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力推动科学进步和品牌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即使与同行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3.体制不合理,产业和市场化程度低.4.国际竞争力薄弱,参与全球化程度低。根据上述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2.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3.加快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4.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1、统一用a4纸打印。论文第一页,论文题目用3号加粗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请装订左侧。请在论文右下角插入页码。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用5号楷体,末尾的参考文献用5号宋体。

2、论文立足于形势与政策课各专题的学习,反映大学生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与党的政策的认识与体会。字数不少于20xx字。

3、杜绝任何形式抄袭。若为抄袭或网上下载的材料,成绩记为零。

4、 装订顺序:论文封面、正文、参考文献

5、 各班学习委员收齐本班的课程论文,按学号排序,并附上应收论文数目、已收论文数目和缺考学生名单,在x月x日前上交任课教师(学工处信息科)。电子稿由学习委员收齐打包统一发送至邮箱。

6、 任课教师需要按照考试中心要求登入教学管理系统成绩数据库,登入学生成绩,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且考察合格者,计相应学分。7、根据考试中心要求 ,任课教师需要以教学院部为单位将成绩纸质稿(一式三份)以及学生论文纸质稿于放假前交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8、成绩评定的量化标准

考核成绩评定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以百分制,分四个等级:

一等:(80分以上)切合题意、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分析深刻

二等:(60~79分)符合题意、结构完整、逻辑通顺、分析到位

备注:学生考试答题必须政治正确,否则计零分。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三

;

形势与政策论文

——之论中国崛起

学院: xxx 学院

专业及班级: xxx 班

姓名: xxx

学号 xxx

当今社会,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

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

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 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 中国在世界

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所有这些都能使

我们直接地体会到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大国崛起事件

一、 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p 连续 31 年保持着平均增

9.7% 的增长率。

2009 年我国 gdp 为 33 万 5353 亿元,略低于日本而跻身世界第三, 并以 1.2 万亿的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的第一大国。

外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 去年

我国 2.2 万亿美元的外汇总量占世界外汇总量的三分之一。 与此

同时,我国制造业产值也超过美国、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制造大国,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誉为“中

国奇迹”。

二、汶川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注定是中国人民无法忘却的一天,

这一

天从 14 点 28 分起,中华儿女的心就和祖国母亲一起跳动。当

我们得知汶川发生了地震后,我们积极关注地震灾区的每一件

事,积极组织捐赠,大街上随处可见为灾区募捐的志愿者们。那

段时间有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 一位以捡垃圾为生的老爷爷把

他几年来捡拾垃圾所储存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

一位小学

生在得救后向解放军们敬了队礼; 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刚出生

没多久的女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让她活下来

记得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时讲过一句话,他说:

“在中国,

再小的事情乘以 13 亿都会变成大事,再大的事情除以

13

亿也

都会变成一件小事”。同样,当我国取得的那些成就除以

13

亿时,

所有的数据都将变得很小, 我们国家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

我们

国家崛起之路依旧坎坷。

三、北京奥运会

2008 年,我们经历了大起大落,先是湖南的雪灾,又是汶

川的地震,面对灾难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勇敢面对,全国

人民携手共度难关,我们相信,灾难过后,必有彩虹。

2008 年

8 月 8 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始,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下,我

们成功的举办了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我们一举获得金牌榜首的荣誉, 这一刻, 我们都为我们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奥运会中,我们收获了“团结”的精神力量,是团结让中华儿女们凝聚在一起, 奥运会的完美落幕, 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

四、上海世界博览会

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是实力的崛起, 只有实力增强了, 才能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当然,我们中国的崛起还要靠我们文化精神的崛起。承办 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就是提升我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机遇, 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 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更能够使国家软实力、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延伸。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

程中最闪亮的一笔!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中国在这期间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我们凭借着良好的宏观调控, 顺利的度过了这一关。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由于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力量的增强对于世界和

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来越大, 因为中国需要

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发

展经济。着眼于 21 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国不仅重视和发展与其

它大国之间的关系, 同样重视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

家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国与各主要国家关系总体上出现良好的发

展势头,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活跃的重要平衡稳定力量。 中国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要称霸世

界,不是要威胁别国,但也绝不容许别国阻止中国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崛起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第一,世界生态危机约束了中国崛起的选择空间。

第二,西强东弱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中国国家的地缘环境特点,约束了中国对世界的开放。第三,

中国的国情增加了崛起的国际压力和政治选择的难度。

第四,知识文明的崛起挑战着东方文化。

第五,庞大的低知识人口构造与强大的国际高技术压力,使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境地。

怎么做才能使中国持续崛起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最终方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现值得称道的中国式崛起,一种能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新型崛起。

作为一名 21 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能为中国的崛起做些什么

呢?

首先,我们是新时期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一名学生, 我们的核心任务当然是学习, 只有把文化知识学扎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四

2008年下半年后,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巨大冲击。在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第二季度后,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后危机时代”。就这次经济危机来看,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初显回暖迹象,2009年11月,除家具外木制品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72%,纸和纸板增长3.04%(高爱芳,2010)。但是,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真的恢复了吗?由于中国林业产业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木质林产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大量出口。因此,当出口市场出现障碍时,会引发林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危机,并间接影响上游产业的发展(宋维明,2009)。衡量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是否恢复,是否应该对后危机时代保持警惕,以及由此采取何种应对策略,这关系到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锯材、人造板(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纸和纸制品以及木质家具,本文主要针对这6类产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来衡量后危机时代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

2.1 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体形势分析

从主要木质林产品的出口金额来看,2007~2010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额在2009年有下降趋势,2010年则回升得很快。从总体上看,2009年开始,木质林产品的出口并没有恢复,而是大幅下降,到2010年似乎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已经恢复,而且大量增长(表1)。

2.2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最主要国家和地区形势分析

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澳大利亚等,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额的60%左右。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3个国家进口中国木质林产品金额年增长率在2009年均有明显下降,在2010年迅速回升;英国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波动不明显,2010年增幅明显;中国香港地区则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进口额持续上升(表2)。由此可见,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地得出金融危机后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已经恢复的结论,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具体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体格局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额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的格局进行分析(表3)。中国与这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木质林产品出口额约占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额的90%左右,因此,中国对这3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格局即可代表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整体格局。2008~2010年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前5位国家和地区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和澳大利亚。但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总额占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54.79%降至2010年的49.88%,降幅8.96%;前10位国家和地区累积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65.6%降至2010年的63.05%,降幅3.89%;前20位从2008年到2010年的升幅较小,仅为2.41%;前30位升幅为3.39%。整体上看,2008~2010这30个国家和地区总比重缓慢上升,各所占比重值的标准差慢慢扩大,分别为14.03、16.30和16.67,这说明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市场逐步不均匀分散。另外,除前5位国家和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重和位次都有小幅变动。

3.2 聚类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后危机时代中国与主要木质林产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形势的异同性,通过2007~2010年贸易数据,计算中国与主要木质林产品出口目的地2008~2010年3年的出口增长率以及增长率波动幅度与波动特征(表4),并选择波动幅度与波动特征两个指标(波动幅度由2008~2010年3年增长率的标准差来衡量;波动特征是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包括持续下降、持续上升、先降后升、先升后降,依次用1、2、3、4代表),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30个主要出口目的地进行q型聚类(即对观测值聚类,如果是对变量聚类则为r型聚类)。聚类分析定义的距离概念是描述两者间差异程度的量,即差异测度。聚类分析就是根据差异程度来对个案进行归类的。差异程度越小,说明两者间关系越紧密,相似特征越多,就越可能归在同一类(徐家鹏等,2010)。本文选择平方欧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 tance)计算个案间的差异程度。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将主要目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第一类:中国香港、德国、印尼、伊朗、亚洲其他地区、泰国。中国对这类国家和地区的木质林产品出口增长率从2008~2010年3年来持续上升,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类:马来西亚、新加坡。这2个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从2008年到2009年上升明显,到2010年反而下降幅度很大。第三类:前两类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埃及、法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荷兰、、菲律宾、韩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西班牙、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越南。这类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率均是先降后升。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格局并不是笼统地一样,不同的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的形势不同。对第一类国家和地区,由于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也谈不上贸易的恢复问题。对第二类国家,在后危机时代的增长率下降明显,形势更恶化。但是,可以看到第三类中包括30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大部分,其出口增长率虽然在2009年下降,但是在2010年增幅均很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后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均在恢复,但是也有一部分贸易还在恶化。

3.3 结果讨论

3.3.1 金融危机导致进口需求下降

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引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曼延,美国经济大幅度滑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消费需求萎缩,直接影响了其对木质林产品的需求能力。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影响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导致消费减少。另外,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不断贬值,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因此金融危机后,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3.3.2 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

在后危机时代,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所以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均在恢复。但是每当全球经济出现波动时,贸易保护主义总会抬头。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一般保障和特殊保障措施,并且升级带有歧视性的技术性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构成明显的障碍,特别是基于技术性和绿色壁垒措施。所以仍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继续恶化。

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全部消除,所以有可能出现再次的衰退。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处在后危机时代,为促进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4.1 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

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使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受世界林产品市场以及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大,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中国林业企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采取措施对出口增长率先降后升以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重点加以巩固。同时,更需要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才能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才能减少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摩擦风险。

4.2 加快林业标准化管理进程

林业标准化管理指对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制定和施加相应标准,使林业生产经营规范化、协调化和系统化,并能够最佳地发挥林业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通过对采收、育苗、栽培、生产和加工以及产后售后服务制定一系列规范化的检查、操作和监督规程,林业标准化不仅可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和木材供应,还可以提升林产品生产技术和效率,改善林业生产售后服务质量,优化林产业结构(高爱芳,2010)。在管理上实行标准化程序,不仅能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林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当今,通过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林业标准,有助于提升林业企业的全球意识,提高其生产水平,进而降低成本。加快其技术标准升级步伐,使其最终更有效地、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并减少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

4.3 健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中国林业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抗风险和捕捉信息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应对贸易壁垒,这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规范林产品出口秩序,尽快健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为林业企业提供高效的、快捷的有关国外市场和政策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出口秩序,避免对同一市场的盲目跟进,发挥林产品贸易大国的影响力,不断规范全球林业贸易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五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这是作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000字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年来,中国由贫困走向初步昌盛,由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由求温饱初步走向小康,发展迅速,大大超出国际上多数人的预想。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正运用他独特的魅力与激情实现着世界的和谐进步之路,实现着中国的自强发展之路。

30年过去了,中国某个乡村发生的事情成为世界媒体的报道焦点,地球某地的中国人成为全球新闻中的主角,似乎已经显得平常。当我们将目光回溯到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起点,并用心去触摸这30年的变迁时,我们尤为深切地体会到,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伟大的转折已经完成,中国与世界彼此相互影响的时代已经开启。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刻历史感的民族,对于“历史性的变化”有着同样深沉的感悟。整整220xx年前,拿破仑率领下的法军大举用兵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狼烟四起。贝多芬于1820xx年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的创作,然而叩响中国命运之门的却是又一个多舛的百年。整整一百年,韧性的抗争书写着峥嵘岁月,当光阴又过百年之后,20xx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世界,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已经、正在并将继续主动积极地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这一作用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一.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xx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xx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大幅增长。

二.中国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

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6.7%,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20xx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额近5600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三.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

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认真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迄今,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四.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战略抉择。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发展,并以一系列合作共赢的实际举动逐渐打消了各方的猜疑与忧虑,创造了对自身发展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用自己的真诚,塑造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形象。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五.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国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六.中国将始终不渝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作为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领域,中国真正融入国际社会,却始于改革开放。走过30年的历程,中国已经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继续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从加强东盟与中日韩(10+3)的合作到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从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到设立中非发展基金,从中俄、中越边界谈判的进展到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合作政策,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到与全球携手应对眼前的金融危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跃然而起。

自强方能自立,自立凝结自信,自信转而推动自强。“自助者天助”,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积极变化得益于30年来锲而不舍的改革开放进程,其要义在于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自觉。历经难以数计、形形色色的遏制、指责、臆断及误读,中国没有停下自强不息的前进步伐,也因而变得更为自信。

30年来,中国在适应世界对自己的心态变化的同时,也在学会如何与世界打交道。在涉及国家主权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敢于斗争、善于应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种种制裁,遏制了反华浪潮,赢得了尊重。摩擦与碰撞历练了中国人,中国不断加深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在一个接一个的“威胁论”、“崩溃论”相继破产后,世界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中国发展的不同。从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世界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从北京奥运会,世界体会到了13亿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从中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世界感受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责任感和这种责任感给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带来的信心。不止一个西方学者说过,我们无法再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各国关注中国的变化,也是在关注世界的未来。历史表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对现有格局带来重大影响,极少有西方大国不靠殖民掠夺,不靠战争而崛起。西方对中国的担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感。

以往的历史表明,中国更多的是被动地承受着来自外部世界的撞击,并在撞击中觉醒,在撞击中探索强国之路。21世纪的到来是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的发展表明,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是在积极借鉴、学习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为世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宝库不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财富。

走过30年开放路程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摩擦甚至新冲突。这将是21世纪几代中国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同和谐,共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在历史新阶段的一面旗帜。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平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多的理解与信任,为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呈现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世界局势仍有动荡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从中获得不可估量的好处。当然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碍,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对其造成威胁,从而对我们采取阻遏措施,给我们的经济贸易等方面设置壁垒,中国威胁论也因此而出。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吹起了号角,党的是我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党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深入学习精神,了解我国在未来十年的政策新走向,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报告提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加快法治建设,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最主要的就是将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而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所以我国在未来必定会完善关于行政审批方面的法律体系。只有通过制定更加具体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审批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范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行政审批部门的腐败现象,让政府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马上我们就要接过上一辈人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抱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只能是十八世纪的东西,而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同时也让我们国家与诺贝尔无缘的宿命一直持续下去。当今的世界时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与政策然我们紧紧抓住世界变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我们了解国家和世界的新形势是很有帮助的。就拿老师讲过的一个国际货币形势的问题,当前的美国作为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解除,于是想着将这一危机转移,在多次要求中国提高货币汇率无效的情况下,竟然大量印纸币是自己的汇率降低丧失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感。 这将会导致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形势动荡。此时的形势与政策课便发挥了它紧紧把握时代动向的特征,老师及时将这一信息给我们讲述,让我们了解了这一关系国家和我们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领土争端问题,保钓成为每一个人心中最关心的问题,并且当前也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很多人走上街头参加了反日游行,然而在和平的示威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然我们伤心的事。很多人在游行过程中没有能够保持理智,做了很多伤害这次游行本意的事情。而作为思想比较激进的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比较不安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不违反法律,不破坏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这些东西在形势与政策课中便的到了很好的阐述,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国要在理智的前提之下。此时,形势与政策课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课堂时间,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页,当前第112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六

;

海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 iv 》

课程论文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

名:

号:

院:

年级专业:

2012

级 生物工程

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4

年 06

月 23

论改革开放

摘要 :自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过了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现在的一个新

兴的世界级经济体。

2010 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了日

本,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及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能够

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 这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分不

开的,现在的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崛起着。

关键词:改革开放;成就;科学发展;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创

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最重要

的是系统地总结历史经验, 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 继续解决那些尚未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今天,当人们谈论中国的时候, 人们想到最多的通常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满

世界各地,年均经济增长 9%以上,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而那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会轻易地发现, 他们在中国能够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 可以吃到麦当

劳,住希尔顿、香格里拉大饭店所有这些情景,都是与中国在 30 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分不开的。可以说,如果没有 30 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与变化;即使有,也不会有这么快,这么深刻。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简介

改革开放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的强国之路, 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政治成就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 现在的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了。

(二)、经济成就

就人均 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 1952 年中国的人均 gdp是 119 美元,

2007 年则达到了 3629 美元,2007 年是 1952 年的 30.5 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 6.4%,平均约 12 年翻一番。在最近 30 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 6.7 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978 年的 343 元提高到 2006 年的 11759 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 ,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农村,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一部分农民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

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 小汽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

截至去年底, 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 300 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 98.54 %,建制村通公路率达 88.15 %。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

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 1978 年的 2.5 亿人减少到 2006 年的 2148 万人。

联合国在 2003 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 90%是中国实现的。

(三)、军事成就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期。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人民解放军重新确立了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总目标,革命化是

前提,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证,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建设。

1985 年军委扩大会议决定, 实行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 我军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精简

整编,裁军百万,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 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前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常规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

军用飞机,自行研制出亚音速、超音速歼击机、强击机和高亚音速轰炸机;海军舰艇及

武器,新研制出导弹护卫舰、鱼雷潜艇,以及新型的鱼雷、舰艇和舰空导弹,特别是导弹核潜艇装备部队, 使海上作战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军用电子技术研制出一批采用新型元器件、 新体制、新技术的较为先进的装备。

战略核导弹完成陆基近程、中程、中远到洲际的系列化,并进入第二代战略武器的研制、试验、定型工作。

(四)、 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神州系列飞船发射

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航天员翟志刚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

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步。

与此同时,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

在这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领先的行列。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青藏铁路成功

通车,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成功通车。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作出科学总结的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历程作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 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 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 还包含了对人类, 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我们要很好地学习、 领会和宣传, 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使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更加自觉的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 中国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改革开放之海南特区——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大

局中的重要棋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伟大历程

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20 年的实践,充分证

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08 年 4 月 7 日至 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20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践充分证明, 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海南经济特区 20 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 坚持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 海南经济发展一直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然而海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的沿海地区。

归其原因,我觉得是海南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内部优势, 同时也错过很多机遇。

海南一直没有充分利用国家给海南的优惠政策, 或者说是没有正确规划好海南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三产业作为海南产业结构中的大户, 对海南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而海南旅游业是海南第三产业的核心与主体。在“创新与和谐”为主旋律的社会中,如何打好“旅游”这张牌,如何更好

地整合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从 2000 年提出至今,已有 9 年多了,其间进展缓慢,海南

产业大方向发展仍徘徊不定。

根据 2008 年海南招商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海南建省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不

断攀升,但三大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症结: 支柱经济旅游服务业占比不强, 高效农业与新型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为此,国家拟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 ,力争用 10—15 年左右的时间,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国际化、 生态环境持续良好、 海岛生态旅游特色鲜明、 旅游环境安全、 中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 ; 且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

海南旅游经济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发展征程之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自从“国际旅游岛“这一理念提出来以后,海南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外国游客屡见不鲜, 让我看到了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 还有一个

环境优美的天堂——海南, 我们在海南海口的美兰区, 感受到了浓厚的海南特色,

并在这里快乐的学习着

参考文献 :

王俊骏 . 简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宝贵经验 [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4:47-50.

王俊骏 . 改革开放 30 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宝贵经验 [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4:2-4.

刘红. 略论 30 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

,2008,03:59-61.

[4] 李正华 . 略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j]. 泰山学院学报 ,2013,05:12-16.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七

;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增强实效性是贯穿形势与政策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追求。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扣紧家国联系并开展实践教学。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家国情怀;培育策略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或法治教育,而是属于政治教育范畴。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功经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同感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反映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一、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由于当前处在新媒体时代和历史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评论和观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再加上社会阅历、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在这种复杂局面中迷失正确方向。因此,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普遍缺乏应有的热情,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源上看,一些大学生从自我出发,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对他个人发展没有实际用处。无论教师教学设计如何巧妙、讲解如何精彩,这些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即学生的情感认同,才能起作用。如何将大学生由自我引导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革命年代又已成为过去,悲歌慷慨许国不再是急迫课题;从而,作为个体的人在国家、社会、家庭里的地位和价值需要重新安放。”[1]实现这种“重新安放”,使个人与国家、社会、家庭的关系和利益达到平衡与和谐,家国情怀的培育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家国情怀是家的情怀和国的情怀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家的情怀就是对家庭、亲人的责任与关怀,这属于自我的范畴;国的情怀就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心与责任,这属于超越自我的范畴。由于血缘和养育关系,一个人的家的情怀可以自然形成。但是,一个人的国的情怀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家的情怀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发展而形成。一个人的家的情怀与国的情怀之间是有一定张力的,如果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和家庭,不顾及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就谈不上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是自我的小家,通过培育,实现超越自我,由家到国,发展成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是顾家不忘国,是对个人主义自我的超越。家国情怀也不同于爱国主义,是由自我走向爱国主义的桥梁。

客观上讲,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关注。但是,更为重要的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带着什么样情感去评论形势、理解政策及行动选择。家国情怀将家的情怀与国的情怀统一起来,并且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更为扎实的情感基础。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大学生心中有家国情怀就会自觉地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良好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形势与政策教育。因此,大学生家国情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追求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特点引发对其终极价值的追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稳定性内容和变动性内容构成,其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其中的基本理论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基本形势的内容有一定的变动性,热点问题变动性较大。从教学内容上看,形势与政策课程最主要特点是变动内容多,稳定内容少。

对大学生而言,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除了考试成绩与学分这种现实功利价值之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终极价值模糊了。由于终极价值的模糊,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往往停留在一般的知识传授、政策宣读、情况介绍、事件描述上,侧重在“知”的层面灌输,这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剥离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中的变动因素和差异因素后所留下的对学生发展有着长遠意义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着力于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变动的形势与政策,推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进而实现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目的。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有着丰富而鲜活的资源用于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新成就,以及新形势、新决策、新部署等内容,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困难与挑战等内容,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丰富而具体的现实材料,通过正确引导使大学生理解其中的家国联系,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鲜活资源。如果把这些丰富而鲜活的资源只作一般性的知识灌输,没有家国联系的引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就难免成为大而空的教条,导致教育价值落空。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培育家国情怀的丰富资源,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要对这些文化资源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也有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丰富资源,由于理论的抽象性和历史的距离感,还需要补充现实的材料。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就在身边,具有现实性和鲜活性,对培育家国情怀更加直接与具体。这种“直接与具体”的特点,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三、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基本策略

家国情怀是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它摒弃了个人主义的自私,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愫,因此,家国情怀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个人家的情怀产生可以是原生态的、自发的,是对家庭亲人多年养育之恩的眷恋与回馈,即便是最自私的人也可能有很好的家的情怀。一个人国家情怀的产生是外源性的、有条件的,要经历体验感悟产生对国家的认同,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对家的情怀与对国的情怀的统一,才能养成家国情怀,这也就是家国情怀的养成机制。大学生处于对国家认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是提供几组数据、介绍几个案例、宣读几项政策、喊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讲究教育策略。

1.扣紧家国联系,挖掘“大事”与“小家”的关系。许多大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所讲的内容都是一些大事,在一些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无用与无聊,与国家教育政策中定位形成强烈反差。我们不能用“不爱国”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谴责,因为大学生的这种认知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主要表现在重说教、轻分析,重政策宣传、轻家国联系。在一个人没有达到更高思想道德境界时,做事往往首先从个人利益计算出发,遇事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小家”。对于家国情怀需要培育的大学生来说,“大事”太远,因而关注较少。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与大学生的利益结合起来,才易于被接受。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要紧扣家国联系,挖掘教育内容中“国家大事”与“小家利益”的内在关系,由“大事”到“小家”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家国联系。因此,扣紧家国联系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學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基础。

2.积极回应难点,消解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有要求,整体有机统一地表达一种政治思想和政治要求。其中,有一些内容大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一定难度,形成难点。但是,在主流政治思想体系之外还存在许多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产生干扰与不利的影响。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思想观念复杂多样,很多是认识局限。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善意恶意混杂的思想局面,造成大学生认知和选择上的难点。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思想上难点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培育。因此,积极、及时地回应难点是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

3.抓好实践教学,促进内化。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能力与情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家国情怀有着自己的养成机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顺应家国情怀养成机制的要求,让大学生带着家国情怀的认知回到实践中去体悟、内化和升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培育家国情怀的实践教学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围绕家国情怀这个主题,根据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实地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家务劳动等,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性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兴趣与热情,但要使学生从内心认同形势分析与政策内容,培育家国情怀,还要加强引导。家国情怀的主题实践教学要结合大学生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做好过程性引导;要结合大学生提交的心得体会、论文或调查报告中所展示的思想观念,回到课堂教学,做好再引导。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这种辩证否定的过程,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不断增强家国情怀的体悟,促进家国情怀的内化,这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保证与检验。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