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学的课件(专业18篇)

时间:2023-11-07 09:00:12 作者:翰墨 普通话教学的课件(专业18篇)

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写作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提高。

爱莲说教学的课件

1.积累文言词句,背诵全文。

2.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对比烘托的写法。

3.探究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探究莲的象征含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情感。

托物言志、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出示鲁迅先生的七律《莲蓬人》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并解释大致意思,然后顺势启发:濂溪先生是谁?莲蓬人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课堂结构(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点读课文,说字词句段意思(10分钟)。

1.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解,逐字逐句地通读课文,读懂意思。

2.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共同翻译字词句,然后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第二板块:诵读课文,说句式语言特点(10分钟)。

1.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重点听语音、语气、语调。(没有条件则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课文录音,自由诵读课文两遍。

3.教师要求学生说句式语言特点。

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1)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2)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3)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错落有致。(4)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第三板块:品读课文,说课文运用手法(15分钟)。

(一)说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2.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赞美莲的`?

学生可能说品质、形态、仪表等方面。

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揭示了莲纯洁、高尚、正直、刚强、清廉、庄重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3.教师启发:联系下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两句,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在描写莲、赞美莲吗?当然不是,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这七个分句句句写花,又句句写人,这种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

例说参考:“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二)说对比烘托手法。

2.学生读课文中有关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说用意:

教师点拨:(1)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2)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3)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3.教师小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说托物言志的手法。

文章所咏之物是莲花,对莲花的形貌、品质、风度等进行描摹赞颂,又以花喻人,表达了对君子之风的仰慕追寻,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自己做人的操守和准则,表达了自己生于浊世要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品质,此手法便是托物言志。

第四板块:背读课文,说背诵文言文技巧(5分钟)。

让二至三名优秀学生当堂背诵,然后结合本篇课文,说说背诵文言文的技巧。学生可能说:根据语气语调背;根据表达方式背;根据音韵节律背;根据邻头字句背等等。只要方法可行,教师就给予充分肯定,以总结背诵文言文的经验方法。

三、教师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朱自清春教学的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

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

“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

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

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绵长的。

(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

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

四、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目标二。

1.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预设以下赏析的点:

(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写野花用了什么手法?为何那么传神?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的表达效果。

“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薄烟”一词,“绿得发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达效果。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课件

本学期通过学习刘老师的课程,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关注课程相关理论,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一书,此书由李方教授主编,通过阅读此书我获益匪浅,我将按照主编略述、本书体系、吸引我的章节、以及我的评价这几部分对此书进行介绍,至于我的浅陋意见不足之处望老师正。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是由李方主编的一套尝试融合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理论书籍。主编李方教授197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评为教授,2001年从华南师范大学调往湛江师范学院担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李方教授曾在1999年赴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购得《课程与教学论》一书,引发了相关思考,回到大陆又参加了黄甫全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讨论,并参与撰稿,遂决定带领湛江师范学院的同僚撰写同类教材、著作的愿望。最终本书在2002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于本书的体系是十分清晰明确的,本书一共十七章,我再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以及我对本书阅读的需求,将这十七章分为了五部分。

第一章到第四章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关系、教学与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以及主要的流派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实现对课程与教学的过去以及基本现状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完成这一部分的阅读之后也算是略微地了解了些教学与课程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对课程过去是什么怎么样,现在是什么怎么样的认识。

第五章是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是我单独看的比较仔细的一章,这是因为“后现代”这一概念对我来说很陌生,曾为接触过。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艺术中,随后出现在哲学中,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流派。本章对“后现代”概念只是一般性介绍,介绍了大家的对此的认识,从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关系的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并介绍了图尔明的“后现代主义只能是对现代主义的排斥,所以,目前还无法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定义”这一结论,当然这也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之内,只是捎带的事儿。在本部分随后的两小节中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念以及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读完之后,我总的感觉是后现代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就是强调“人”,强调重视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自主构建同时还主张在教学中“去中心”——即不主张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都是对以前教学和课程观的一种摒弃。本部分最后一部分吸引我的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评价观,后现代主义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后现代主义的评价观强调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总的来说,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念说的都很好,但是实践起来恐怕就是很难实现,不说其他的几部分,但说评价这一环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评价的模糊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所以啊,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也算是后现代主义,因为这些电影也算站在现代主义的对立面,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种情景和生活。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十三章到第十五章,在这一部分中,介绍的全部都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的理论,由于所包含的章节非常多,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引用太多的书本上的语言,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对整个教学和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介绍,读完之后,我就明白了当一名教师如何教学,如何去实施课程,这些问题。

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课程的内因学习和无意识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的主流都是强调外线的有意识学习,本章则是反其道行之,第一小节介绍了一般性的内因学习的历史演进,后边的小节则是介绍了课程内隐学习与无意识教学理论的内涵、机制与实现。一切意识活动都是建立在五一十的组合上,个人的见解都受到情感、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

第五部分则是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以及未来的展望,第十七章介绍了外国(资本主义强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向日本看齐,日本在1987年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们才开始做,我们与日本同处亚洲,从文化角度来说,都是大中华文化区,拥有比较多的相似性,借鉴意义更大一些。

读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我情不自禁的掩卷深思,本书主要是对教学与课程的理论融合进行了尝试,并没有太多的理论探讨与创新,用的最多的是“某某说、某某认为”等,恰如本书绪的作者李定仁所说“力求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以前对课程的理论甚至很多教学基本理论不甚了了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实在是非常的适合——基础、扎实,我曾经参加过四次教师的招录考试,相关的教材也读过一些,我认为,如果,我们研究生毕业之后立志于国家基础教育,这本书将会对我们的教师招录考试准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即使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中小学教师,这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参考书。

姓名:薛琨。

学号:2010200905。

电子邮箱:xktc0015@。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课件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4)课程理论。

3、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5、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即教材、即学习经验、即学习活动。

6、课程资源存在的类型。

(4)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8、课程选择的依据。

9、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0、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

(1)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书297页)(2)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书298页)(3)内容:(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变革、课程管理的变革)。

二、教学论基础。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意义、形式、要求书305页】(4)课外辅导。

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书305页】。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书307页)。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与学、师与生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学活动的动态运动(1)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2)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9、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0、个别化教学(书313页)。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特点、优点、缺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问题: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学生的手段、个别辅导。

11、分组教学的概念、类型。

12、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2)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5、常见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1、导入技能。

(1)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2、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过程阶段。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阶段(5)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要注意。

4、板书的技能。

5、结课的类型、过程。

(1)类型:认知型结束、开放型结束。

(2)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6、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2)评价性说课(3)检查性说课(4)主题性说课(5)示范性说课。

8、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主要基本特征。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9、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2)教学思维力(3)教学执行力。

1、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一般步骤。

(1)结构要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步骤: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2、教育叙事的特点、分类、写作规范。

(2)分类:叙议式、反思式、陈述式、比较式、点评式、质疑式。

3、教育随笔的特点、形式、写作。

借助语言文字为文章增色加彩。

4、教育案例的特征、构成要素、应注意事项(书348页)。

(3)应注意事项:关于确定主题、关于教育案例、关于案例分析、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5、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

6、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和可行性:制定计划要对未来一段或一个时期作出科学的预见,如基础条件如何、前景如何、目标高低、措施怎样等等,对各种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的估量。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计划。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执行。对未来的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地、无根据地制定计划,否则计划就没有可行性。

水滴的旅行教学的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工整地书写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板贴:山峰大海草原公园】。

过渡:是啊,小水滴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经历可不一样。现在,让我们跟随小水滴这位旅行家一起去旅行。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一)(出图)小水滴,你这是在哪里呀?

出示:我去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

2.什么人去过这世界第一高峰?怎样去的?读出小水滴的骄傲自豪之情。

3.哦,是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板贴:雪花图片】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谁“被”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雪花。

4.像课文里的句子一样,你也能用“把”字说句话吗?

5.(出示图片)再现水滴变成雪花的美丽和神奇,感受水滴在此处旅行的快乐。

(生齐读)真是太奇妙了!

(二)(出示图片)小水滴,你这是在哪里呀?

出示:我去过宽广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

1.填空()的大海读好“宽广的大海”。评价预设:是啊,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望无垠的大海!

2.在大海里,我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变成了浪花)【板贴:浪花图片】3.谁来读好这一句?评价预设:(1)哇,多开心呀!(2)多么快乐!

4.小水滴们,读出你们的开心快乐来!(齐读)。

(三)小水滴,你这又是在哪里呀?

出示:我还去过青青的草原,落在骏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1.填空()的草原读好“青青的草原”。评价预设:是啊,碧绿的草原!

2.(出示图片)听出来了,小朋友们十分喜爱这青草茂盛的草原,大诗人白居易也是,还记得这句诗吗?吟诵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评价预设:(1)多么洒脱、畅快!(2)真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啊!

(四)现在让我们都变成小水滴,介绍自己的快乐旅行,最好能边介绍边加上自己的动作。

(生一边诵读,一边加上动作)出示:

我去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

我去过宽广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

我还去过青青的草原,落在骏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五)读了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将三句话相练习,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角度讨论。)。

1.内容:在不同的地方,水滴有着不同的变化和感受。

2.表达方式:句式相似,每一句都用“我去过“开头,第三句比前两句多了一个“还字。3.是啊,如果句式相同,最后一个要用上“还“字来表达。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昨晚,一场雨把我带到一个公园里。我和伙伴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水洼。早晨,太阳出来了,水洼倒映出天空和云朵。

1.看着天空和云朵的倒影,水滴有什么感受?(愉快、喜悦)。

2.齐读,读出喜悦之情。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指名读。

(二)出示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句子?

(1)时间一点点过去,气温越来越高,我又要变成水汽,开始我新的旅行了。

(2)时间过去了,气温升高了,我又要变成水汽,开始我新的旅行了。

文中的句子用了“一点点、越来越高“等词语,写出了在阳光下,气温逐渐升高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缓慢,以及主人公“我”的依依不舍。与此同时,水滴的身体将要发生变化,开始新的旅行。

(3)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水滴对新旅程的向往之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学了《水滴的旅行》这一课,你们懂得了什么?(我懂得了水滴是个旅行家。我知道水滴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有山峰、大海、草原,还有公园。)。

1.在这些地方,水滴的身体有哪些变化呢?(在山峰,水滴变成了雪花。在大海,水滴变成了浪花。在草原,水滴变成了雨点。在公园,水滴聚成了水洼。)。

2.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把水滴旅行时的变化都看得清清楚楚呢!谁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相机介绍水循环的知识。

3.是啊,气温越来越高,水洼里的水滴就要变成水汽啦!小朋友,你们想过没有,它又要到哪里去旅行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4.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听听水滴的旅行了。(水滴要升上蓝色的天空,跟白云捉迷藏。)说得多好啊!如果把“水滴”改成“我”,就更好啦!再试着说给大家听一听。

预设:

生:我要升上蓝色的天空,跟白云捉迷藏。

生:我要飞到茂密的森林,跟树叶谈心。

生:我要走进美丽的花园,给花儿唱歌。

……。

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水滴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行家呀!

五、识记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把、们、汽“这三个字的共同特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把:左边的提手旁写得瘦长,右边的巴字变窄。

们:左边的单立人稍高,竖画笔直。

汽:三点水,呈弧形,最后一笔是横斜钩,不能写成“乙”。

生描红、临写。投影反馈,集体评议。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13.小水滴。

山峰雪花。

大海浪花动。

草原雨点。

公园水洼静。

文档为doc格式。

普通话教学的课件

准确理解和掌握普通话的概念,了解普通话的形成和重要性,以及各方言的特点。

3.各方言的特点。

普通话的概念,各方言区的划分。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韵相拼形成四百多个音节。声调有四个,阴、阳、上、去加上儿化韵的变化也不过一二千个。音节中双音节词占多数,没有特别难发的音节,和古代汉语及某些方言比较简单得多,是较容易掌握的。

普通话音节中元音占主导地位,元音乐音成分多发音响亮、悦耳。辅音中清音占优势,四个声调中高音成分多,变化明显,使语言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节奏感强,而且普通话的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有约定俗成的轻重格式,节奏明朗,富有韵律,儿化也给语音带来柔美、细腻的感觉。再加上双声、叠韵、叠音的一些词更显出普通话语音的音乐性。

汉代以前人们就使用着一种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书面语——文言文。唐宋时期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使白话取得了书面语言的地位。随着白话小说、戏曲、话本等文学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金朝以后,元、明、清、民国都曾建都北京,北京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民族的交往融合促进了北京话的完善和发展。从元朝开始,北京话已作为“官话”在官方或非官方的交往中使用。到了明、清,由于政治力量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白话小说、戏曲受北京话的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很大,“官话”随着白话文传播到各地。至此,北京话在整个社会交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到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掀起了“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白话文文学作品。在口语上“国语”代替了“官话”。那时的国语实际上已经成为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新中国建立以后,各民族加强了团结和交往,经济和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确立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成了迫切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50年代中后期正式确定了汉民族的共同语为普通话,并颁布了方针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骤向全国推广普通话。

谈课件教学的优点与使用原则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画面、图形、动作等有着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使得网络篮球课件具有了声情并茂、简明直接、活泼生动的教学特点。由于篮球教学自身的特点,网络篮球课件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一改传统教学枯燥、单调的模式,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使学生学习、消化、掌握所有知识。但网络篮球教学课件的研发有其自身独特的要求,本文是对网络篮球课件研发的探究。

关键词:篮球教学;课件;要求原则。

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许多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育也是如此。以计算机和高速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也改变了教育的传统方式。网络在推动教学中,因为其特殊的优势成为学生学习和丰富自我的重要工具和渠道。计算机网络的巨大存储空间,其给学习者的直接影响和网络的交互性可以在篮球教学中辅助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1篮球教学的内容及其特点。

篮球的教学是指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篮球的动作技术,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学习篮球主要是为了能够:学习掌握并运用篮球的动作、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篮球具有内容丰富,动作多变的特点。

中学化学教学的课件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

2、概念间的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1、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4、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5、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6、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7、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氧化剂。

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olspan=4。

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colspan=4。

一般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配平原则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下面以硫与浓硝酸反应为例,说明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变价: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价变元素的化合价。

(2)求总数:求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数,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四大物质前的系数。

height=73。

(3)配系数:观察配平两边其他物质的系数,并进行检查,最后改“----”为“===”号。

课件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使用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原则阳店镇第四初级中学何国琛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子、原子运动,扩散等,会使难以言传的知识变的形象、直观;再如: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前,结合教师演示实验,通过电脑浏览相关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对于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有着莫大的帮助。日常教学活动,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时遵循以下原则做了一些尝试。一、该用则用,决不滥用对于不能用传统教学手段讲授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尽可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分子、原子运动,原子结构等难以用言语说明的,我通过自己制作和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应课件在课堂上演示,结果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等,我下载了一些高质量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课件,设计严谨科学,一步出错,马上就会给出警示,就得从来,无形中加深了对实验步骤的'认识;像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倘若把加热、通氢的顺序颠倒了,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试管炸裂。这样在演示实验中看不到的场面,一下子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避免了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对于能用传统教学手段说明白的,则不必用多媒体,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二、作好模拟实验,更要作好实践。对于实验,我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通过电脑,动手浏览多媒体课件,做一次模拟实验,体会实验各个步骤,积累实验所需知识,为操作实验作好充分准备;更要求学生带着怀疑,带着检验、验证的精神,进入实验室,独立操作实验,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这一点学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一次,我从北京四中网校()下载了一个课件,用于课堂教学,结果学生从中发现了一个我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后来我们一起作了大量验证,结果证明学生是对的,于是我们给四中网校发了封电子邮件说明了这一问题,后来四中网校改正了那处错误,还给我们发来了感谢信。学生的不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电脑,相信自己,敢于实践的精神,令我感到汗颜,使我再次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以上是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尝试中的一点经验,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确有奇效。

圆锥的面积教学课件圆锥面积的计算公式几年级学的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5题。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八第1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5题。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土木工程的教学课程安排上有明显的偏颇性,对于理论的课程内容安排的非常多,而对于实践的教学安排则少之又少。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的时间都比较的短。所以在实验基地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不足。这样土木工程进行教学实践所需的基础设施就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无法顺利进行,教师不得不把课程加在学生的理论教学上。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在为达到国家要求的课时,经常减少教学内容,甚至塌缩或是删除实践课。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的实践课一般没有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大多都是由理论教师兼顾的。在实践过程中,也是传统的教师闷头教,学生闷头学的模式,没有体现实践课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而且一般都是简单的实践,不能做到复杂和延伸的实践。甚至一些需要到工地实地学习的知识内容也因为没有实践条件而转为课堂教授,没有经过直观的学习、认识,学生难以掌握知识,会产生一种囫囵吞枣的教学效果。由于土木工程的实践基地多为工地等类型,所以不具有长期和持续使用的稳定性,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在实施中更是难上加难。

二、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

1.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地方本科院校在土木工程教学中,要改变以前“重理论”的.旧教学观念,建立“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新教学观念。在土木工程的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把学生通过实践学到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土木工程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从简到难依次递进,在每一个实践环节都能让学生发现理论知识的存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做到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另外,学校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合理安排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

在课程安排上,也要做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平衡。设计类教学课程完成后,教师也需要安排一些相应的设计实践作业或任务,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和文献,让学生独自设计并且独立完成,逐渐减少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对土木工程的教学,不仅在外部的实验基地和教学设备上没有保障,在内部的教学理念、教学课程安排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导致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教学没有效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外部和内部的问题都需要在教改中进行解决,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教学质量,为地方培养实践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土木工程人才。

课件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使用原则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目前,各学校都重视培训教师在课件制作上的基本技能。许多老师把课件应用于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质量。我最近几年一直坚持使用课件教学,同时也常听取各校老师的课件课堂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谈一谈课件教学的优点。

一、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效果。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也就是说课堂效果与课堂知识容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含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初中历史讲到军阀割据时,教师把军阀的名称、割据的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依靠的帝国主义列成一张表,通过投影让学生掌握,大大节约了黑板板书时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投影组织练习,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加了习题量。

二、影音媒体的应用使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课件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

例如在初一政治课学习到《在挫折中奋起》一课时,通过放映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而创作《命运交响曲》的卡通片。学生被贝多芬的顽强的精神强烈的感染从而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意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教学能有效的解决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单凭老师的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或有些知识凭老师的叙述,学生无法清晰的理解。这时候课件教学却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任教小学六年级数学讲到圆锥的概念时,先用课件出示实物如谷堆、铅锤,然后覆盖上与实物相吻合的轮廓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几何图形,这样使教学具体、明了、效果好。还有一位青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讲到光学时,课件显示光的图形有效的解决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等一系列抽象知识点,较好解决一些知识难点。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教育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课件教学的配套设备也是有限的。所以课件教学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发展阶段,实践中也会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在各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些失误的案例,下面结合这些案例我谈谈课件教学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地区学校还是刚刚起步,许多老师也充分意识到它的优越性,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尝试使用。但是无论教育的手段多么先进,其实作用都不过是在教学中发挥着辅助作用,如果过于夸大了其作用,或者不能适时适量的使用,都不可能收到期望的效果。

例如初二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常把一些名师讲解例题的图像片段放映给学生,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不同的,名师的授课对象与本校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对例题有充分的理解掌握。这位老师使用课件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课件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过于依赖课件教学。

二、适度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课件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以上课件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课件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必将得到快速充分的发展。希望教师们多多尝试,在实践中寻求发展。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几点方法小学英语课件

一、内容层面的教学策略小学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信息量越来越大,情境设置比较困难.针对教师普遍反映的这一问题,我们分别从语音、口语、词汇、语法句法、几个方面来尝试分析解决所提到的.问题.

作者:杨彩文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西关街小学刊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2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情境教学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几点方法小学英语课件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学科如何适应教育的'新形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呢?笔者认为: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最佳途径.

作者:李继民作者单位: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中学刊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2010“”(7)分类号:关键词:

谈课件教学的优点与使用原则

1、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

3、注重朗读和背诵。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此外,结合朗读和揣摩文意来学习语言。本文语言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对文中一些语句进行仿写、扩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1、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2、2、把握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导入:

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但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你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哲理。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二、解题: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19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翻译的《说部丛书》。19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鼓吹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从19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19,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同年她毕业于燕京大学,于1923年8月赴美留学。这时期的作品中更热衷于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爱的哲学”,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年冰心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女子文理学院。其时,北伐战争的革命风暴使她感到超阶级的“爱的哲学”的虚幻;日寇入侵的炮火将她那个能“融化消灭”世间烦愁的“家”也拆散了。冰心的思想有所变化,写出了《分》《冬儿姑娘》等作品,对劳动者的苦难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

三、课文解析: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

谈课件教学的优点与使用原则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都曾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捕捉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

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

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

特点: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

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历了渺小微弱到强健壮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利与曲折,快乐与痛苦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暗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

3.讨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四.品味语言。

优美的语言犹如一颗颗绚丽的珍珠,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集、奔注、穿过、冲倒、挟卷、快乐、勇敢、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复杂,曲折,多变.

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

3.全班交流。

五.小结。

冰心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你能不能模仿她的写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谈课件教学的优点与使用原则

网络篮球课件需要为学习者创造一个生动直接的学习环境,通过课件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继而进行自主的学习、积极的思考、不断的探索。网络篮球课件可以对重要动作进行慢镜头或者暂停,可以将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正确的动作画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体会到篮球自身的美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

2.2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

每个学生在理解接受能力、身体条件、运动的基础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一部分学习内容不够,一部分学习内容消化不了,网络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每个学习者对教学的要求都存在差异,一些学习者希望体验整个教学的节奏,另一些学习者希望从慢镜头的动作分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网络教材可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2.3体现集成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一部好的青少年健健身操网络教学课件,往往有好的媒体设计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即在实际制作中要合理地选择媒体信息设备与媒体信息载体。青少年健身操网络教学课件在对不同媒体设备使用的选择和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其各自的表现特性,做到科学选择、优化组合,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设备合理搭配使用,使其发挥各自的表现能力,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展示;在保证教学科学性实现的前提下,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和集成,使其具有较强的发现力和感染力。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显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实现互动性的原则。

互动是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多媒体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主要区别。本网络课件在编制时摆脱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以及单向的时空观念,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处境及需要,向青少年提供个容易接受、掌握的窗口、菜单、按钮、图标等使用性能优良的交互界面,青少年可以通过交互界面输入一定的信息,而计算机则通过交互界面向学习者呈现一定的信息,及时对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3网络篮球教材在教学中的应具有的功能。

3.1网络教学要起到示范和引导的功能。

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者,引导学习者、培养学习者的兴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是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要足够新颖趣味,才能激发学习者长期的学习热情。所以网络教材在研发之时,需要运用视频,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变得色彩丰富、生动活泼、简明直接。在运用网络教材的教学中,通过网络的优势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篮球需要掌握动作技巧和动作的情感,需要学生自己反复的去联系去体会。在常规的教学中很难实现一对一的反复示范,而网络教学就可以在难点和重要的部分用细致的分解动作进行教学,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技术的要领。

3.2网络教学便于系统的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实力。

网络教材可以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水平教学,网络教材的资源是十分巨大的,任何国际上新的内容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引用。网络教材可以将优秀的篮球教师的课程与更多的学生分享,同时篮球教师也可以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优化与提高。同时也可以将内容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使得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3.3网络教学扩宽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访问教学课件,便于学习者在课下的自主复习。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习者带来方便,学习者不需要固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另一方面,篮球教师的利用率也得到了优化。篮球教师可以减少在课堂上对同一个动作的反复演示,学生也可以在课上学习到更多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重复某一个动作。

4网络篮球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4.1问题。

4.1.1篮球教师资质差距较大篮球教师成员复杂在素质和能力上差距较大,新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一些篮球教师,他们还是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接受。因此网络篮球课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为篮球教师提供简单易操作的网络教学的教材。4.1.2网络篮球教材版本种类繁多由于各个制作单位的不同,篮球教材也有着众多的版本。通用型的`篮球教材开发的少,多媒体的课件制作的数量也很有限。篮球作为一门专门的运动领域,需要计算机人员在开发教材时与专业的篮球教师进行合作,需要多个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由于篮球教材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观,因此从事教材研发的专业人才也很有限,工作人员不能积极的去等都制作限制网络篮球教材开发及其相关软件的研发。

4.2建议。

改变篮球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社会必将带来各个领域的变革。篮球教练要与时俱进,改变旧的观念,努力学习和接收新事物,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现代美。统一对篮球教师进行培训,是篮球教师能够能力制作简单的课程软件,同时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教学器材。网络篮球教材的开发应该更加市场化,与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以篮球教师为主体,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研发出规模小,内容使用的网络篮球教学课件。或者是软件公司为主体,聘请专业的篮球教师作为顾问。开发出实用性强又有经济效益的软件。

5结语。

21世纪的教学改革已经来临,而应对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突飞猛进的科技力量来解决传统教育的不足。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与网络的交互性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改善固有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更大限度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彭龙辉,肖文辉.体育统计多媒体教学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3(1):64.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几点方法小学英语课件

论文摘要情境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氛围和语言环境。可使学生更好的感知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语言知识点,提高语言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情境式课堂教学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情境式课堂教学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引言。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度发展,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关注,家长和学校对英语教育的关注有时甚至达到了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地步,作为信息载体之一的英语已经成为人们各个生活领域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使得重视、加强和促进英语教育教学已成为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式的需要。而情境式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新兴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下面我来看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来实施情境式教学:

一、英语听力学习与音乐欣赏相结合。

在传统的听力教材过于枯燥,容易引人入睡的情况下,笔者想到了音乐。音乐对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其与英语结合的方式能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韵律、有节奏的音乐配以vcd或mtv,图文并茂的影视音像辅助材料,使学生能很快沉浸其中,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情趣盎然。此外,音乐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言教学和文化层面之间的疑惑,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了解外国风俗、文化的平台;对增强学生的语感、陶冶性情和提高鉴赏力不无裨益。

二、英语背诵与情景表演相融合。

对话是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且就是情境教学的内容。这些都最好需要学生能背诵下来的。但背诵是个人见人憎的活,怎么才能让他们乐意得接受这个任务呢?笔者就想到找情景表演帮忙。情景表演可分为:课文对话,根据课文改编的短剧以及每节课开场的dailyreport。尤其是根据课文改编的英语短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景剧的精心设计,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热情。下面我们将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下中的一篇《weloveallfourseasons》作为例子,来挑选学生进行情景对话:

b同学回答:springmakesmethinkofrain.itisawfultowalkinthestreetswhentheweatheriswet.

这时b同学可以根据条件打开雨伞,甚至可以在教室洒点水。

c同学回答:springmakesmethinkofanimals.someofthemsleepforthewholewinter.

这时c同学可以模仿冬眠的小动物睡觉的样子。

这样变单调、枯燥、无意义和念经式的背书为创设特定情景、有情趣的英语情景剧,深受学生欢迎,效果不错。

三、利用情境教学进行语法学习。

在教学语法时,老师应该尽量创设一些便于学生理解运用的情境。比如在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就拿班上的学生举例来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比较学生头发的长短、个子的高矮、身体的胖瘦、男女生数量的多少、某一首流行歌曲的受欢迎程度等等,这样学生感觉很真实,也觉得学起来很简单,语法规则也在运用中不知不觉地记忆下来。

很多学生都习惯了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解语法问题,而他们则是不停得笔记。可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makethemselvesunder-stood,与语法并不是特别强调。于是笔者尽量得把每种跟语法有关的问题以句型的形式列出来,只要求大家套用某种句型来表达某个意思,这样也算是给他们减轻一点负担吧。

四、单词记忆与游戏相结合。

很多学生都跟笔者抱怨单词记不住,背完就忘,然后就要老师来传授一点记忆的诀窍了。笔者就给他们举例:car,汽车认识不?scar,那就是死汽车,把笔者的脸刮了,留了一道疤,scarf,把疤覆盖住,那就是丝巾的作用了。学生们在大笑之余,也开始用类似的方法来记单词了!又比如,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竞赛,从a-z带头的说出吃的单词来。哪组说的越多,哪组就是胜利!于是学生们全民参与,热闹非凡,动字典,电子词典,以前的笔记等等,说了一大堆的单词,比赛结束之后,笔者找了其中几个生僻单词问他们是否还记得,80%的人都能准确说出它们的中文意思,那么笔者的比赛也就算达到要求了。

五、结语。

情境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跟学生的授课交流中尽量用地道准确的英语;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对社会文化背景、上下文情景的选择要真切、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非语言手段(如动作、面部表情、姿态、声调高低等)和一切实物,尽量避免让学生形成陌生感,努力搭建一个他们所熟悉的场景。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发挥其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这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初中实践[j].人民日报社,2010(12)。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实践[j].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10)。

[3]田慧生.情景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英语教学研究,2011(7)。

[4]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j].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11)。

[5]曹春华.英语情境教学浅谈[j].商丘日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