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范文(16篇)

时间:2023-11-13 04:53:20 作者:梦幻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范文(16篇)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手段和方式。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启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6月11日,在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贵州省林业局以“协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组织省内各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为营造创建国家公园的浓厚氛围,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采取“线上线下全覆盖”方式,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宣传活动。线上在市县电视台、文化广场及旅游景点led大屏持续轮播宣传片,充分展示“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和“深山中的生命密码”梵净山冷杉等物种。线下在旅游区布置宣传横幅、海报、展板,全面宣传梵净山遗产知识,展示梵净山遗产地地质地貌、自然风光、完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并设置游客互动答题环节提高参与度。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结合“贵州生态日”,通过进视频、进万家、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进抖音“六进”形式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当地通过连续展播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宣传片,张贴宣传标语,普发宣传短信,集中讲解遗产知识,发放宣传册、宣传礼品,发布抖音短视频等展示荔波地质地貌、景观、生物多样性。

中国丹霞赤水世界遗产地开展了文艺演出,宣传和展示近年来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成果。同时,为更好传播赤水丹霞的美学价值、地球科学和科普价值、生物和生态学价值,当地还举行“走进丹霞・认识丹霞・保护丹霞”全民短视频征集大赛,并开展世界遗产进社区、进校区、进景区宣传活动。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展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免门票活动。同时,当地还通过宣传展板、宣传标语、视频展播以及进村入户张贴和发放《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遗产的突出价值,宣传遗产保护有关规定。

贵州目前共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本次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充分宣传展示贵州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价值,全面增强公众保护意识,营造出全民参与、关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良好氛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6月9日上午,由渭城区文化馆主办、渭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风采”渭城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暨非遗文创产品研讨会在渭城区文化馆成功举办。

会议特邀陕西省群艺馆非遗中心副主任李鸿军、咸阳师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岳瑾做了相关讲座,省级非遗项目“木轮大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府容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区文旅局、区文化馆、区文保中心、区安国寺文管所、清渭楼美术馆、区民协及渭城辖区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及部分民间艺人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李鸿军用朴实语言,主要阐述了从建国初期到2000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历史及非遗传承保护机制的建设,讲解了目前国家关于文创产品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凤翔泥塑、渭北面花、椽头馍等文创典型案例,向大家分享了非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岳瑾讲述了新时期如何激活传统文化的潜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讲述内容结合渭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咸阳师院设计学院的经典设计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多种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文创产品开发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探索发展非遗转化文创产品得到了很大启发。

李府容结合自身项目保护实际和经验,分别对非遗自我造血功能和转化文创产品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客观分析,谈发展优势、发展问题、发展方向和思路,为渭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想法。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促进和带动辖区非遗转化文创产品的发展,引导大中专院校及优秀文创企业参与非遗文创产品转化,协手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快速发展,尽快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性、代表性的非遗文创产品,强化我区非遗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非遗文化价值反哺自我传承和保护作用,让优秀而古老的“非遗”焕新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非遗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林西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新城子镇党委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林西县文旅体局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工作人员向村民们发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单。“林西评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蒋得水为大家带来评书《没有硝烟的战争》、《孤胆英雄》,用非遗传统曲艺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精彩生动的故事。乌兰牧骑的演员们演唱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演出获得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活动,展示林西县非遗保护成果,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带到民众身边,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了广大民众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6月11日的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6月9日,我县在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媛,副县长王城辉出席活动。

汪媛指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持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要加大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力度,让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连接生活,走近生活,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活动中,现场群众一起聆听省级非遗铅山畲族民歌,观赏民间武术铅山字门拳,品尝铅山河红茶、铅山陈醋,体验铅山连四纸、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等特色非遗项目,切身参与,直观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近年铅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更多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传承保护意识,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截至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为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藏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紫荆路街道政通路社区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活动现场,多个不同种类的非遗代表项目一字排开,香囊、千层底布鞋、刺绣等作品包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彰显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魅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我国就对这个节日非常的重视,佩香囊、挂彩绳就是我们彰显节日的习俗,看我们的巾帼志愿者一针一线地制作各种各样的香囊挂饰,有粽子形状的、花朵形状的、造型饱满的布老虎等作品栩栩如生。

活动中,巾帼志愿者周姨正带领我们学习小老虎缝制技巧。

时至今日,制作手工布鞋仍为重要的乡村记忆,是亲情的载体,传递着质朴淳厚的情感讯号。制作布鞋常以麻线和粗布为原料,经剪裁底样、手工沿边、绘制底花样、手工纳制千层底、剪裁缝制鞋帮、缝制鞋垫、排鞋修整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柔软舒适、美观实用,便于人们穿着和劳作。

我们的巾帼志愿者王新英老师正在制作千层底布鞋,看着亲手制作的一双双布鞋,她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留下来的手艺和记忆,丢了就太可惜了,咱们要保存好传承好。”

此次活动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不仅提升了社区文化建设,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艺术之花在辖区内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下一步,政通路社区将持续深入发觉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一代又一代人厚植爱国情怀,不断加强民族归属感、民族自豪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传承,自觉把自己的个人梦融入到国家的复兴梦中去,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6月10日,中卫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深入挖掘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典型实践,展示近年来中卫市非遗保护成果。

据介绍,近年来中卫市坚定文化自信、发挥禀赋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呈现出系统保护、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的良性发展态势。此次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展示中卫市的非遗保护成果,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

“非遗购物节”活动将进一步加大对非遗工坊和广大传承人的帮助扶持力度,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目标,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作为重点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非遗保护,推动非遗保护成果惠益人民。

近年来,中卫市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推动非遗传承、强化文物保护、促进文旅融合,将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7亿元。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简报

日前文昌开展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当天在文昌公园举行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展示了文昌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

在活动现场,文昌公仔戏、文昌盅盘舞、海南八音、花屐舞、椰壳舞、竹笠舞、文昌歌谣、文昌民歌、琼剧等“非遗”项目展演,为观众们展示了文昌“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文昌市已普查出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大类47项,其中木偶戏(文昌公仔戏)、南海航道更路经等2项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昌盅盘舞、海南椰雕、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琼侨歌谣等4项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铺前渔歌、军坡节等13个项目公布为文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10名传承人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总结简报[]

2022年6月5日,天祝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天堂镇朱岔村开展天祝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此次活动紧扣“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重点突出非遗保护的“人民性”,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活动内容包括非遗节目展演、非遗产品展示展销、非遗美食品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费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示天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紧扣“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重点突出非遗保护的“人民性”,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活动内容包括非遗节目展演、非遗产品展示展销、非遗美食品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费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示天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县通过非遗项目展示展演,非遗进社区、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宣传,挖掘非遗项目等活动,助推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弘扬优秀非遗文化,以非遗助推乡村旅游。

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纪念我国第x个“文化遗产日”,追寻中医药文化之根,审视中医药发展现状,畅谈中医事业发展未来,坚定做大做强中医服务品牌信念。

首先,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应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新余卫生事业、尤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关心、支持与厚爱。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在纪念“文化遗产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市中医院举办“传承中医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主题活动,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来新余讲学,开展大型健康义诊。我认为,搞这次活动,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魂宝,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精神;二是弘扬中医文化,对研究中医学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中医学发生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保护并利用好中医药文化遗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世界文化多元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四是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和健康义诊,有利于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市中医院的知名度,带动中医学术技术全面发展。

市中医院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任院班子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突出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特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致力改善就医环境,实现了创业与发展的新跨越。20**年与199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净增4070万元,业务用房净增6508平方米,业务收入净增3099万元,服务功能不断拓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院、xx省群众满意医院,跻身全省同类中医院先进行列。

促进中医药发展,确立中医药地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中医不仅在国内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青睐。但从自身服务能力和广泛健康需求的层面看,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并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中医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一是中医药基础科研不足,没有真正把握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研发与挖掘的多层关系,忽视对中医经典著作、学术经验、单方秘方,乃至中医思想的研究;二是中医药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不足,中医服务阵地在缩小;三是标准体系不健全,框架结构不合理,中医学术技术被人轻视。

被动保护无益,发展才是硬道理。传承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首先要坚持与时俱进。人类历史进程上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这是科学的生命力所在。中医药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文化,绝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医学的范畴,完全可以在现代人们生活中提供现代医药科学的健康服务。也就是说,未来中医发展方向,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体制创新之路。其次要坚持自主创新。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智慧结晶,在医疗保健、卫生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康复上拥有独特优势。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重大理论、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发展途经、临床应用、服务实践上的自主创新。只有充分发挥好这一元素功能,才能在推进中医药发展上收到实效。第三要坚持标准体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规则经济,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标准竞争。就中医而言,这样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为什么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临频萎缩、失传,关键在于自身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或挖掘不深。可以说,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第四要坚持走扩大交流合作之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相互联系中成长,在相互借鉴中提高的。中医药的发展,一方面必须紧紧依托于自身理论、实践、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学术流派之间、与其他相关学术领域之间、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在更多层面、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药并从中受益。

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为古为今为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共同努力,秉承传统、捍卫国医、弘扬国粹,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服务好人民群众健康。

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在这骄阳似火,激-情四溢的日子,我们聚在一起,共同纪念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举办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向关心支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重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

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我市有6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出版了《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晋城民间面塑》、《晋城民俗》等一系列8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阳城县皇城村和泽州县珏山成功申报为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和中秋节)保护示范地。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挖掘和保护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并依法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构建起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坚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更加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伟大业中来,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看过中国文化遗产日讲话稿的人还看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20xx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加强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今年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等。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活态非遗。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1、制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宣传版面和宣传标语,举办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览。

2、传统舞蹈类项目展演。

3、组织传统美术——剪纸作品进校园展览。

4、振兴传统工艺,举行传统手工技艺类现场互动展示。

5、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举办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作品展;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馆对外免费开放。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宣传标语

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3.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4.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财产。

5.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6.保护文化遗产,风华精神家园。

7.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8.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9.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

10.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1.中华文物传承华夏文明,炎黄子孙共建和谐社会。

12.同护文明薪火,共享和谐生活。

13.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14.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15.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16.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17.金贵银贵文化遗产最贵,千好万好精神家园最好。

18.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19.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20.文化遗产是稀世珍宝,一旦毁坏将万世遗憾。

21.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22.留住文化古迹,给子孙点回忆。

23.让文化遗产完整无缺,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4.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25.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26.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

27.文化遗产,世界骄傲,宣传保护,构建和谐。

28.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29.同撑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30.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

31.文化遗产,东方神韵,用心呵护,源远流长。

32.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33.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

34.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5.麒麟献瑞,保护文化遗产;鲲鹏展翅,构建和谐社会。

36.生命痕迹,历史脚步;文化遗产,共同关注。

37.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社会。

38.民族瑰宝,华夏奇葩。

39.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

40.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简报

晴日暖阳映花红,赛罕美景正可人。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营造社会广泛关注非遗、人人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由中共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区委宣传部、赛罕区文体广电局、赛罕区住建局联合主办,赛罕区文物管理办公室、赛罕区文化馆承办的“赛罕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在主会场赛罕区政府广场和分会场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隆重举行。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上午九点,主会场赛罕区政府广场彩旗飘扬,标语招展。舞台底幕循环播放宣传非遗的专题片,现场集中展示了赛罕剪纸、高跷秧歌、银家泥塑、赛罕窗花、赛罕风箱、赛罕木雕、郭家营九曲等赛罕区获自治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传承人现场剪纸、雕刻,通过互动式的展览教育体验,拉近了观众与传承人之间的距离,传达了赛罕区非遗文化的气息、韵味、风骨和精神,多角度地展示了文物保护及非遗成果,突出了地方和民族特色,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舞台上由赛罕区文化馆馆办模特团队、花田朵朵艺术团的孩子们和赛罕区文化馆演职人员联合演出的节目形式多样,现场还结合宣传册、宣传传单,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了有奖问答。

分会场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的宣传活动以少儿为主,旨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崇敬和了解,在成长的道路上丰富知识储备和思想情操。孩子们在现场进行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百米长卷绘画创作、多彩内蒙古主题娱乐活动、儿童手工制作展示扎染丝巾等活动。

文化遗产日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局根据甘肃省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甘文局发〔20xx〕195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日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扎实安排,确保了活动深入开展。

在接到市局转发甘肃省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和职工大会,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安排,广泛动员,分工负责,狠抓落实,确保了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紧扣主题,精心策划,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1、开展文化遗产进学校的宣传活动。我局根据我县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分布状况,制作了文化遗产图片展板,从x月14日开始,在县城中小学校园内进行展示,并组织讲解人员向中小学生讲解瓜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2、在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渊泉广场大屏幕播放瓜州古道、锁阳城遗址申遗等一系列文化遗产宣传专题片。

3、在电视台播放文化遗产日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在瓜州文物局门口悬挂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4、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红军纪念塔展出以“红西路军在安西征战史”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幅宣传版面,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参观,宣传瓜州红色文化遗产。

5、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文物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全县各文物保护小组,业余文物保护员,在全县各乡镇、村分发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公民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

我局通过开展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及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彰显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增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文化遗产日活动预期的宣传效果。

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动方案

我国少数民族为灿烂多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各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及其民族身份与独自精神之所在。经研究,决定举行学校中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比赛。现将有关要求如下:

一、演讲主题: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二、比赛时间:201x年4月25日(星期一)4:05开始。

三、比赛地点:校大报告厅。

四、参赛对象和报名要求:

高一年级和八年级各班推荐2名学生(男、女各1名),并于4月20日前将稿件电子版发至xx。

五、奖项设置和评选办法:

此次演讲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比赛采取专家评委现场打分、当场公布的方式,按照得分顺序确定获奖等次。学校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根据综合评定(不完全以比赛名次为依据)情况,推荐2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市直中学比赛。优秀者由市组委会推荐参加全省比赛。同时,各参赛选手参赛情况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予以记载。

六、有关要求:

1、参赛选手的演讲内容必须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表达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和参加读书活动的感受,展现新时期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实在。严禁网络抄袭。

2、参赛选手演讲语言要符合年龄特点,必须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表达流畅、精神饱满、仪态自然;表演服装自备,要求整洁舒展、大方得体,符合身份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可着民族服饰;演讲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超时将扣分。

3、按照市组委会统一安排,xx广播电视台将参与组织学校海选,优秀选手将会被推荐参加电视台组织的免费培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宣传标语

1.文物维系文脉,文脉关乎国脉。

2.文化遗产不可以复制,但可以珍藏。

3.保护文化遗产,建设文明家园。

4.文化遗产人人保护,文明和谐个个受益。

5.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让历史告诉未来,文化遗产重放异彩。

7.保护文化遗产,我们的社会会更美好。

8.同心保护文化遗产,携手构建精神家园。

10.让和谐留存历史,让历史见证未来。

11.引精神遗产之源,灌和谐社会之花。

12.人人献出一份爱,中华文明更精彩。

13.文化遗产见证历史,继承发扬再铸辉煌。

14.文化遗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15.五千年的珍藏,每代人的责任。

16.落实__,创建保护新机制。

17.我们在传承历史,也被历史传承。

18.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教育子孙再铸辉煌。

19.文明国度文化根深,和谐社会和平共处。

20.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续写华夏和谐新篇。

21.保护文化遗产,情系爱国之心。

22.文化遗产承载千年,和谐守护成就未来。

23.保护文化遗产,全民齐抓共管。

24.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必须永远珍惜。

25.人人宣传保护遗产,个个构建和谐社会。

26.保护文化遗产,是你我的责任。

27.保护一份文化遗产,享受千年和谐生活。

28.保护文化遗产,扞卫人类结晶。

30.保护人类跋涉的痕迹——文化遗产。

31.保护文化遗产,人人尽职尽责。

32.人人争当文明卫士,个个守护精神家园。

33.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明。

34.勿以社会发展而毁了文化遗产。

35.日子中最有意义,遗产里最具价值。

36.携手同护文化遗产,齐心共建和谐家园。

37.中华根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承扬辉煌。

38.携手保护文化遗产,齐心弘扬华夏文明。

39.历史的重托,现实的使命,未来更繁荣。

40.文化遗产凝聚国魂,精神财富昌盛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