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

时间:2023-08-23 10:52:10 作者:江sx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一

根据省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xx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文件的通知》(云农办市〔xx〕7号)精神,**州农业局及时研究,转发了省厅文件,要求各县(市)农业局、畜牧局认真组织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做好农资的监管工作,全州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当地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于3月23—29日认真组织开展了xx年**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在"宣传周"活动中,全州共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218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2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418场次,接待咨询群众27.25万人次,受理投拆举报4人次,案件回访5件,收看"3.15"电视专题人数178.25万人次,展销农资产品数量达8.37万公斤,245台件,价值376.94万元。

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州农资打假协调领导组办公室于xx年5月13日和xx年10月24日两次组织成员单位(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供销社、发改委)及州农业局局属有关单位68人次分两个组,对宾川、祥云、巍山县、弥渡县四县农资监管和打假工作进行抽查,在听取了四个县的农资打假情况汇报后,检查组分别对祥云县祥城镇,宾川县金牛镇、州城镇,巍山县南诏镇,弥渡县弥城镇和寅街镇农资市场进行现场检查。

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户16户,抽查玉米品种28个,其中1户经营的2个玉米品种未建立经营档案,也未开据销售票据,这对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经营门市部委托代销证书、证照、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等齐全,并能亮证照经营,符合规定要求,但是个别门市粘贴有未经审定品种的宣传资料。

检查农药批发、零售经营单位21户,初查1370多个农药品种,抽查12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标签不合格(10公斤),现场进行了处理,3个品种生产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不符,即威海韩孚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兰博80%,18包,山东汉克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早疫晚疫44包,山东松冈3%阿维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问题是同一农药有很多商品名称,如有效成份为阿维菌素的农药,名称有害极灭、虫满光、阿维虫清等;在弥渡县寅街镇供销社景泉农资经营部有安徽省安庆农化工公司生产的10%草甘磷铵盐标识不清,农药的生产日期没有标注在药瓶上,药瓶的下面没有绿色环线的除草剂标志。检查中没有发现过期农药、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

肥料主要对祥云、宾川、弥渡、巍山四县较大的农资批发市场进行检查,共涉及洋丰、欢乐谷、三宁、施丰源、海德曼、云叶、腾升、金沙江、古驿、彩云龙、沃夫特、大地、年胜、硝酸钾肥、艳阳天、金沂蒙、路先锋、黄金元素、龙虎、云丰、好又快、菜多收、大富、元丰、多利民、三叶环、施丰源、山花等40个品种,数量近4000吨,所查肥料外观完好,标识清楚,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产品执行标准齐全,生产企业、名称、厂址、电话等信息齐全,包装重量标识清楚,符合要求。仅发现极少量肥料有轻微结块现象。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二

从20xx年12下旬开始,区农牧业局、区供销社、区商务局、区*、区*分局、区工商和质量监督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我社参加专项整治集中大检查1次,出动执法人员1人次,集中力量检查食品经营主体5个,检查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2个,收缴假冒伪劣食品数量100公斤,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货值万元,举办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1次,开展宣传活动2次。

(一)强化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参加了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社按照省供销社副主任杜春茂同志的重要批示,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一是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对下属企业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党委*、主任曾先伟为组长,监事会主任何扬、副主任刘林和副主任林丽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行政办,罗敏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问题收集、材料报送等工作。

(二)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为使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假劣食品,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我社积极组织专人在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下属市场发放食品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册,张贴12315、12331、12365等投诉举报电话,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鼓励广大市民举报违法违规行为,最大程度地杜绝假冒伪劣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倾销。

(三)突出重点,深入市场整治

7个联合部门组成的检查人员深入龙门街道办、江东农贸市场进行集中大检查。一是重点检查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部分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二是重点检查方便食品、酒水饮料、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三是重点检查食品假冒、侵权“山寨”、食品假货、“三无”产品、劣质产品等。

(四)加强督查,保证食品安全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三

分局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接市局文件后,分局相应的制定了《分局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迅速召开全体人员工作会议,传达市局及分局方案精神,要求各工商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领会市局、分局方案精神,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分局成立了打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专项行动。各工商所相应的成立了打假专业小分队,把此项工作作为“所长”工程,所长亲自抓,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确保了打假专项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各工商所结合市场巡查,向辖区内的广大经营户发放“告经营户的一封信”,还在辖区内各大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悬挂打假宣传横幅,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扩大了专项行动的影响力。专项整治期间,分局还积极与辖区公安、质检等部门进行沟通,加强协调,联合办案,形成监管合力。

分局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力量,组织开展摸排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生产经营场所制假售假和“傍名牌”情况。各工商所根据摸排掌握的情况,围绕重点场所区域、重点食品、商品品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切实加大对制假售假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端窝打点,深挖源头,惩治了一批制造、批发假冒伪劣和“傍名牌”商品的单位和个人。截止目前,分局共检查经营户629户次集贸市场37个次,立案61件,结案60件,案值万元,罚没金额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设计服装、白酒、食品等多个种类。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四

星期六上午,姑妈、叔叔到我家玩,下午便在这儿吃饭。

一盘盘美食端上桌,香气四溢,冲着我的鼻子扑过来。我刚刚拿起筷子,想尝一口红烧鱼,爸爸突然说:“这么好的菜,没有酒喝怎么行?”家里有酒,爸爸于是吩咐我去买饮料。

来到小卖部,我让老板给我一大瓶可乐,付了钱,走了。回家路上发现可乐上写着“开盖有奖”,我便打开瓶盖。顿时,我发现这个饮料的瓶盖上没有生产日期,刚开始我还以为厂家把生产日期印在了别的地方,便东找找西看看,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我这才知道我被骗了,这不就是所谓的“三无产品”吗?我气愤地折了回去。

回到小卖部,我对老板说“老板,你这上面的可乐怎么没有生产日期啊?是假货吧?”老板听了这话,走过来对我说:“这是厂家没打印好,虽然没有日期但并没过期,快拿去喝吧!”老板说这些话时,我发现他的头上直冒汗,我更坚定了我的信念——这可乐一定过期了!于是我对老板说:“那么,你卖的其它可乐上一定也没有生产日期吧?”老板急忙说:“怎么可能?”“那你拿出来我看看呀!”老板无奈之下只好又拿出一瓶可乐,我仔细一瞧果然没有生产日期,居然还写着“果乐”两个字,我差点笑出声来。

我向老板指出,没有生产日期,就是假货。老板不得已给我换了一瓶雪碧,这次我仔细瞧了瞧,不再是“三无产品”了,我高兴的回了家。

晚饭后姑妈叔叔走了。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仔细。以后买东西,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别再让商家骗了。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五

假冒伪劣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些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想起来就烦恼。在此,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第一次打假经历。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让我和表妹去买饮料,边说边掏出二十元钱给我,我便和表妹出发了。

来到楼下的'小卖部,我和表妹开始挑选饮料。忽然,表妹对我说:“哥哥,我要一瓶可乐。”听了这句话,我迅速从品种众多的饮料中找到了可乐,并检查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我正要带表妹回家,谁知表妹又要上厕所,我只好先把可乐放在小卖部,带表妹去上厕所。重新回到小卖部后,老板把可乐递给了我。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小心把可乐掉在了地上,当我蹲下身子去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袋子里的可乐怎么变成了“呵乐”,我又检查了生产日期,没有!我刚才明明检查了一遍呀!难道是被“调包”了?我火冒三丈,带着表妹和那瓶“呵乐”去小卖部找老板理论。

表妹虽然小,但是懂许多道理,一本正经地对老板说:“你看看,这饮料的生产日期去哪了?”老板听了这句话只好拿瓶真的可乐给我们,我和表妹才高兴地回家了。

大家听了我的故事,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假冒伪劣商品令人恨之入骨,想不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必须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被不良商家骗了。

打假督查工作总结报告实用篇六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公司成立了“打非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共、副经理任副组长,各部室成员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负责“打非”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采取形势多样,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工作。

活动的第一阶段,我项目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了全方位的宣传培训教育,广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法大力宣传法律法规,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知识,并散发相关“打非”知识的传单,保证了“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狠抓落实、确保“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在本活动的第二阶段,我项目部以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排查和治理。

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健全完善机构,配足安全管理人员,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体系,细化安全措施,落实各级责任。

2、通过专项整治,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现场限期整改。在重大隐患未排除,不能确保施工安全时,责令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或暂时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合格的工区,项目部坚决予以清除出场。

3、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施工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不断增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施工“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要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现场施工活动,提高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能力。

四、关于“打非”活动的几点体会

1、思想认识到位,才能认真搞好“打非”专项整治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行动难以到位。开展“打非”专项整治活动,不能直接的获得经济效益,但通过开展“打非”专项整治活动,人们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事故下降了,对本项目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腾飞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领导重视,才能给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把握创新,才能使“打非”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突出重点,才能达到“打非”专项整治活动的最终目的。开展“打非”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安全符合规定生产的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尽管项目部“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实施的如火如荼并且卓有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全员参与的意识还不够强,内容形式也较为单调。

六、继续努力的方向

我们将认真总结“打非”专项整治活动的经验教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努力搞好余下的各项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在我标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提高了全体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各级干部在开展本活动中的法律法规意识明显提高,各项安全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