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读后感(专业16篇)

时间:2024-01-23 11:37:04 作者:JQ文豪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部电影后的个人感想和反思。在以下的范文中,作者们通过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展开了精彩的表达。

曹刿论战读后感

《曹刿论战》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今曰重读《曹刿论战》,我对鲁庄公有五赞: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并能甘当配角,让有能者“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蒙,用人决心坚定,不打退堂鼓,不扰乱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虚心学习战争制胜的策略。(作者用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个人物,用五个赞美的句子将这个人物的优点描写得淋漓尽致。^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虽然鲁庄公不是宰相,但他这种虚心接受批评,并给有能力者充分发挥空间的博大胸怀确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备觉亲切和可爱吗?(作者从古人的故事过渡到现今改革开放大业中的人才,联系实际来说明道理,这样整篇读后感便显得更加充实有说服力。

《曹刿论战》读后感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苏轼曾说:“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这些名言都强调了一个观点——凡事以人为本。同一件事,当一个人以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做时,便会想方法将它做好,从而提高效率;若以被动、消积的心态去做,其恶果也显而易见。为此,许多企业都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看待。尽可能多地为从业人员办些看得见、觉得出的好事。以美国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为例,它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让员工明白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于是人人奋勇,个个勇先,积极生产,自不待言,该公司在同行业中,赢得了大量顾客。显而易见,无论什么事,只要顺民心,人心所向,就一定能成功,这与《曹刿论战》的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充满机遇。所谓“时势造英雄”就足以说明机遇对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国外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过:“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房门。”南朝的刘勰自幼好学,才学很高,但因出身寒微,社会地位低下,苦心经营的著作《文心雕龙》完稿后却无人赏识。深秋一天,大诗人沈约照常回自己的宅院,衣着单薄的刘勰站在寒风中,当面将书稿交给沈约,因为前几次拜见均被门卫拒之门外。沈约读后深感其难得的文才,便推荐他走入仕途,并最终得到昭明太子萧统的器重。刘勰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抓住机遇,必要时还要自己创造机遇,因为这些都是你最后走上成功之路的铺路石。

学了《曹刿论战》,使我深思的还有一点:面临任何一件事,都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目光放远一些。如曹刿一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将小细节也考虑周全。目光与成功不可分割。“鼠目寸光”者只贪求眼前之安逸,追求蝇头之小利,成不了大器;而目光长远者,往往独具慧眼,将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他们隐忍而行,力排众难,最终于成大事业。

《曹刿论战》所阐述的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大可适用于学习、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让我们把握成功的“秘诀”,走上成功之路吧。

《曹刿论战》读后感

30多年前,我在初中课本上学习过《曹刿论战》,留存的印象也仅限于曹刿的“深谋远虑”。如今,在新高考的背诵复习过程中,再次重温了《曹刿论战》,我对曹刿的军事理论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他面对外族来犯的态度有了更深的感受。

长勺之战前,鲁庄公准备迎战齐国,曹刿主动要求晋见庄公,乡人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来阻止他,他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引用过曹刿乡人的“名言”,心安理得地静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即使对某些事“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总不忘自我安慰地感叹一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今天,我却有些犹豫了。

曹刿虽为皇室后代——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但在鲁庄公因多次在齐鲁之战中取得胜利的齐国再次大军压境时不知所措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不顾乡人阻止主动求见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他的理由很简单,“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看似简单的语言,却值得我们深思!

那并非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国家是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按说那时的臣民比今天更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就是这个一直隐居的曹刿,竟然会如此勇于担当,如此富有国家责任感,如此有主人翁情怀!

我们如果都有曹刿那样的责任意识,都有曹刿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的管理就会更加到位,学生成长的环境就会更加健康,教育管理的辐射作用也会呈几何层级增强。

曹刿已经远逝,但他的精神不能淹没于历史长河。愿大家都能重读这篇几十年前学过的经典课文,从中感悟出曹刿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并落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之中。

曹刿论战读后感初中作文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我觉得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鄙”不能“鄙”得太轻易。

《曹刿论战》读后感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曹刿论战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其中“曹刿论战”最让我喜欢,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是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以民为本来决策战争,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面对不利局面,冷静与睿智,善于把握战机,详查敌情,计谋出众,做事谨慎,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是一个极为不凡的指挥家形象。

读完这个故事,了解完曹刿的才华,我想:曹刿真是太厉害了,用少量的兵马就打败了齐国十万大军,看来做事不仅仅需要力量,更多的是还需要智慧,不然还会失败的,我以后一定要像曹刿那样,做一个懂得一鼓作气的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曹刿论战读后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曹刿论战读后感初中作文

这是一篇描写春秋战国时期一场战争的著名文章。主要是表现曹刿的“远谋”,围绕“论战”展开,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

文章主题明确,结构紧凑,边记边议、有实有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突出了“取信于民”,堪称论文之典范。然而,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人就问了,“一个老百姓能说见就能见到皇上?”,“皇上能听老百姓的话并向老百姓汇报工作?”,“曹刿一个庶民,怎么能指挥一场战争?”等等。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从更深层次说,当时的鲁国是很民-主的,至少鲁庄公是民-主的,他体恤官民,敬天畏神,尊重人才。他之所以不怕强齐,敢于迎战,他是心中有数的。只不过是曹刿目中无人了,觉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作为春秋史作,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不是表面看来的,曹刿是多少才智多谋,而是反映了鲁庄公的体恤民情,知人善任。其实,从文中看,表现鲁庄公民-主的理据充分,而表现曹刿谋略的却十分肤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不过一般作战常识,哪里算得上谋略!曹刿不过是文章为表现鲁庄公民-主的需要,而特选的一位角色罢了。民心所向是取胜保证,民-主和爱民是取胜的根本。《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改写

夕阳,秃鹰,风沙。

厉风夹杂着狂沙,那更是刀与剑的光影。明月似乎也在忧愁,忧愁着这将要弥漫着血腥的硝烟。

可能在未来,一个国家就成了废墟;可能在明天,一条河流将不再清澈;可能在现在,一片土地已成为了红色。

第二天,这件事让曹刿听说了。于是他决定去拜见鲁国公。但,邻居们却都嘲笑他,道:“这些事应该让朝中的大臣去管,你又何必去趟这档混水呢?”

曹刿反驳道:“那些当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更深远的出谋划策。所以,我还是要拜见君王!”

“报,外有一草民求见!说能让君王打胜仗!”有人来报。

君王在愁眉不展时,听到有人说能打胜仗,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有请。曹刿一近入宫殿就道:“我们鲁国凭借什么与齐国打仗呢?”

鲁庄公:“我平时待人很不错,只要是衣食之类的养生之类的东西,我都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与别人一起分享给他们。”

曹刿应道:“这样的小恩小惠并没有在百姓身上体现出来,他们是不会和你并肩作战的。”

庄公吃了一惊,忙道:“在祭祀时,所用的祭品,不敢虚夸谎报,总是按实数有多少说多少。”

曹刿又道:“小处的守信用,神灵是不会保佑你作战胜利的!”

庄公无可奈何,又道:“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都一一清楚,但是,都一定会按事情而定的。”

曹刿这才露出一丝笑容,说:“如果你要打仗,就请让我跟着去。”

不久后,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开战了。在曹刿的指挥下鲁国打败了齐国,鲁庄公让曹刿做了鲁国军师。刚开始嘲笑他的人也不敢嘲笑他了,反而更佩服他了。这样,鲁国又恢复了以往的和平。

曹刿论战读后感

历史上的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记载了这次战役的文字就有一篇叫《曹刿论战》。文章以传神的笔墨记载了曹刿自荐与破敌的经过。

读完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曹刿论战是个担心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同乡问他为何要去管国家的事。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那些达官贵人没有远谋的。这里可以发现他作为一个老百姓却担心国家大事,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普通百姓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二、曹刿善于抓住战机,既谨慎又有耐心。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才进军,打得齐军落荒而逃,这里说明他有耐心,沉得住气,很理智。当鲁军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要上阵杀敌时,他可以忍住,不会盲目冲上去。可他为何要等齐军击鼓三通后再出军,可以用他的那句名言来解释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他善于抓住战机的表现。齐军逃后,鲁庄公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随后跳下车,俯身看敌军败退的车辙,又上车遥望敌军旗帜,才下令追击。原来他是要看看敌军败退的车辙是否纷乱,旗帜是否东倒西歪,以此来判断身在曹是否真的败退,这里也体现了曹刿很谨慎,不贸然追击敌人。而他竟能从车辙、旗帜中观察到敌军没有埋伏,是真的败退,也能体现他很聪明机智。

不过,我有一点不大明白:若齐军有埋伏,假装败退时也是车辙纷乱,旗帜东倒西歪,装得十分逼真,那么曹刿岂不中计了?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体现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虽然现在已经不经常打仗了,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依然令我钦佩。

曹刿论战

1、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一、导入新课。

学生:赤壁之战,孙刘取得了大捷。这是因为有诸葛亮和周瑜的智谋和指挥。

学生:红军长征中反围歼的胜利。因为毛泽东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

师:从两位同学的事例可以看出,“人”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曹刿也是一位有“深谋远虑”的军事家,我们来看看他的智慧在什么地方?请齐读第一段。

二、解题,简介背景师:课文选自?

生:《左传》。

师:齐读《左传》注释。

生:齐读。

师:有人还知道《左传》的另外知识吗?

生:《左传》又叫《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

生:记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书。

师:春秋三传:《公养传》《古梁传》《左传》。

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检查预习1小组交流。

2、抽查小组来展示。

四、整体感知。

师: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左战》的魅力。小组中准备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鲁庄公、曹刿、乡里人、独白。

3、理清课文思路,思考。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2)、鲁庄公认为战前能作那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揭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曹刿是如何帮助庄供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分两层意思,以江供给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4师:曹刿为什么请见?结合课文谈一谈。

生:齐师伐我。

生:齐师伐我攻将战。

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师:同学门说的很好,把你们的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你们说到曹刿请见,那么鲁庄公接见了吗?

生:接见了。

师:那他们之间又有一场这样精彩的对话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曹刿和鲁庄公之间的对话。师读旁白。

生:读。

师:朗读的很精彩。

师:请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鲁庄公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生:勾画。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齐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安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必以分人”,那么“人”是普通百姓吗?

生:不是。

师:那他们又是谁呢?

生:王公贵族。

生:大臣。

师:那么,说明鲁庄公认为打仗只靠贵族就可以了。

生:是。

师:那么曹刿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又是哪些?

生:一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同学们提到可以一战,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战。

师:什么条件?

生:“忠之属也”

师:忠指什么?

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师:是鲁庄公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吗?

生:是。

师:那说明鲁庄公有什么特点?

生:尽职尽责。

生:幸运。

师:这位同学已经感到作为鲁国的百姓很幸运,很幸福,那说明鲁庄公的做法已经收到了成效,已经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生:是,取信于民。

师:看来,鲁庄公已经取得了鲁国百姓的信任。拥有这么士气高涨的士兵,在战场上又会怎样呢?齐读二三段。

生:齐读。

师:讨论曹刿选择什么时期作战,什么时候反击?他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生:读第三段。

生:“齐人三鼓。”

五、研读鉴赏,分析人物形象。

师:通过以上环节,我们共同认识文中了文中的两位主角。请问是哪两位?

生:曹刿,鲁庄公。

师:讨论,你喜欢鲁庄公还是曹刿?那就结合文中的语句,先谈谈对曹刿的看法。

生:曹刿。因为他有爱国热情。师:哪句话体现的?生:“曹刿请见。”

师:曹刿是达官贵人吗?生:不是,是普通百姓。

师;普通百姓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战,正如你们所说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请问还有哪些?

生:曹刿。因为他有才能,帮助鲁庄公打败齐国。

生:曹刿。能在战争中保持冷静、沉着。

生:鲁庄公。有宽广的胸襟,接纳人才,让曹刿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生:鲁庄公。不耻下问。生:远见的卓识。

生: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哪里体现的?生:读书中语句。

师:在参战的过程当中曹刿有简单的几句话,其实就八个字,同学们能找出来吗?生:,未可,可以。

师:能读出它的语气吗?生:干脆。

生:镇定。

师:对,这正是他才能的体现。文中的两位主角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请同学们说说对鲁庄公的看法。

生:善于纳谏。

生:目光短浅。

师:那你觉得鲁庄公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庸君?生:自由说。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德、识、才、谋。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生:写。

生:奋战杀场。

师:看来鲁庄公取信与民收到了效果。

生:英勇杀敌。

师:应该,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师;展示人物性格鲁庄公。

【战前】目光短浅,仓促迎战。

爱国热情,政治上无能。

政治远见。

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中】草率行事,操之过急,军事上的无知;但能听取曹刿的建议。

沉着应战,等待时机,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虚心求教,心胸宽阔。

分析取胜的原因:

过人的谋略。

不因胜利而自喜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师: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课文。

生:其读。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左秋明,认识了曹刿,认识了鲁庄公。今后只要你们读万卷书,就会认识更多的人,就会发现有更多的精彩!

六、拓展延伸。

知识抢答:

请你说出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两条名人言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七、限时作业。

同学们抓住大好时光,一鼓作气,超越自我,攻克难关,攀登高峰。

曹刿论战读后感作文

总: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第二层(“问”到段末):写曹刿和鲁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曹刿论战

1、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取信于民)是:。

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4、“”“”的结局证明了曹刿的指挥正确。

5、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同意下令进攻的原因是:。

6、曹刿根据“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做出了追击敌人的决定,这样做的原因是:。(限四字应为:)。

7、我们常引用《曹刿论战》中用以强调作战要鼓舞士气的成语:。

8、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9、《曹刿论战》中交待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

10、曹刿阻止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二、问答题。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择战机的?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请简要分析。

4、二、三段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找出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曹刿论战读后感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学了之后,同学的感触都有哪些?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曹刿论战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

名言。

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

国学。

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