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

时间:2023-07-10 17:10:47 作者:曹czj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一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李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要使这些识字少,好奇心强的孩子爱阅读,会阅读,进而形成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除导入外,其他环节也要注意调动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因为低年

级的学生好奇、好动,缺乏耐力和持久力,很难坚持较长时间的阅读活动。我根据他们爱看图的特点,引导他们会看图说话,看图复述,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阅读的效率。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等课文,让学生看图并稍加启发,学生就能把课文的内容说出来,课文内容通过图画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阅读,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感到轻松。随文识字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一。还有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乐读。如分角色朗读、小组竞赛、表演、男女轮读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注意了劳逸结合,如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画一画、动一动等。《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课在学生反复读文后,学生的兴致减弱了,我突然想起儿时学到的这首歌,便问他们听过吗?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的说没听过,并示意想听一听,我便轻轻的唱了起来,孩子们一听兴致高起来,让我再唱一遍,于是我就把这首歌教给了他们。这样学生们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了实施鼓励性语言评价孩子,因为低年级学生好表现爱表扬,发展波动大,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他们走进一个阅读乐园。

短文,做到严格要求,精心指导。

1、教会学生正音,就是读准字音,用普通话去读课文。在学习生字时,字音读得很准确,但一读课文时,平翘舌音、多音字及变调字、轻声、儿化音等就读不准了,因此,每学一个字,我都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句中进行训练。如学“一”字时,便出示了“想一想”、“算一算”、“一只鸟”、“一个苹果”等词语,让学生感知“一”是变调字,不同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音。

2、教会学生停顿。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不知什么是停顿,为什么要停顿,而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熟了以后又快如流水,一口气读完。根据儿童特点,我教给他们“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方法,长句子如何断句。如《小熊住山洞》一课中,有一长句,“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孩子们读起来很困难,于是我采用看图理解句意,再读词语,最后读句子。

3、教会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我认为读文时,流利和有感情应同步进行。

首先要扫清词语障碍,不理解词语无法读通,读出感情。理解词语时,我一般采用直观形式,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建立联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学生对“壮观”一词不理解,我借助录像让他们通过观看画面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这比教师讲解的效果好的多。

赛读、表演读、讲故事等,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如《四季》一课中雪人一段,我让孩子们表演读,边挺着肚子边读文,很快就把雪人顽皮劲儿体会、表达出来了。《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课,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各自用不同的语气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在情绪高涨中组成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感情也学会了朗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二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小学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必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有个性的朗读和背诵等,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特别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见解。

一、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和背诵是关键

没有歌声的地方是寂寞,没有书声的地方是沙漠。学生到学校是来读书的,然而,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读了多少书呢?原来的教室里琅琅人声的情形越来越少见,读书读得摇头晃脑拿腔拿调的人越来越稀有。读,越来越成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令人期盼的内容。教室喋喋不休的讲与学生支离破碎的读成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即使象征性的要学生读,教师也不让学生有一个宁静的读书片刻,在一旁发出诸如要怎么读,要结合什么读的干扰声音。最终结果是学生读的感觉与读的结果都不作数,无论有没有读完,都得停下来听老师下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了自己阅读的自信。

让学生读文本,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震荡与共鸣,心灵得到熏陶与净化。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读书明理;读书怡情;读书长志;打上厚厚的浓郁的名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坚实底色。我们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强化什么个性化阅读和有特意的阅读,这是我们一个追求的高层次境界。这一切,都赖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全过程的充分尊重和指导。

我个人让为,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老师应该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天地

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宽广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有时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

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计划订好。在做课外阅读计划时,要把它和整个教学计划统一起来考虑。阅读的目的、内容、日程和方法等,都应该从各年级读写的要求出发,与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一件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力,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联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感觉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这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写入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语感在听、读时会表现出理解的功能;在说、写时会表现出遣词造句的功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语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三

一、诵读法:

做为传统教学法之一的诵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些见解,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诵读法应注意:“熟、悟”,所谓“熟”指诵读程度而言,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悟”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辩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读带读,或播放录音、或自己范读、或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这样可以把学生领入“圣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果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上这篇课文,何愁文章读不好?我们还可以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根据课文实际,采用齐声诵读、分角色诵读、点名诵读、男女生对读、演读、接力诵读、打擂式诵读等,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朗读比赛,营造一个“人人爱朗读,人人能朗读”的良好氛围。

在学校举行的“庆国庆诗文朗诵比赛”中,我特意挑选了一篇脉络清晰、语句优美的课文《明天,我们就要毕业》,虽然这篇课文学生还没有学到,但我在指导的基础上,紧扣“熟”与“悟”,让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悟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但比赛中取得好名次,而且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读的细致,读的动情,读的扎实,课后练习迎刃而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读法: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这一能力,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就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认真读书就答不上来。但仔细思考,也不难答出。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读懂知识,想通问题,同时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议查读”是“以议促读”的下一个环节,教师设下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同学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又是不尽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以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各抒已见,互相研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思维,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在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词、句、段、篇进行议论评析,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讲读法:

阅读课文虽然大都通俗、明白,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篇目并非一读就懂。这时,这种边读课文边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即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够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可见讲读法的教法,绝非面面俱到,巨细不分地满堂灌,而是重在引导、启发和指点。

为正确运用讲读法,必须注意:

1.确定好教学重点。讲读必须目的明确,阅读教学更应如此。确定重点,一要依据教材,二要根据学生,一般来说,课文要求学生领悟的精美之处,学生自读中的困难之点,便是教师讲读中的重点。

2.讲究“讲”的质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讲”的高超技能。其教学语言必须简洁明快,而不应繁冗模糊;必须生动形象,而不应沉闷枯燥;必须严谨周密,而不应粗疏杂乱;必须富有情感,而不应平淡冷漠。同时,还应用对比、比较、角度改换、矛盾设置等手法,或提出问题,或寻根究底,或答疑解惑,使课堂不断掀起波澜。

四、练习法:

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这就产生了一种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习惯上称“练习法”。就小学语文阅读课而言,练习法有听说能力练习、读写能力练习和智力开发练习,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练习法便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的方法。

运用练习法应注意:

1.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每次练习,无论单项,或是综合,均应讲明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求知热情和进取欲望。每次训练,均应有明确的指标,如数量、质量水平层次、时间限定范围等,并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2.形式多样,提高兴趣。对学生而言,训练是一项艰辛的活动,为了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持其旺盛的练习情绪,并获得灵活多样的技能技巧,练习的方式必须多种多样。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单项,又有综合;既有课内又有课外。题型也应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同时,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形式,如:抢答、打擂台、开火车等。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样练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3.注重示范,注重评析。“示范”是为了正谬,树立典范,抛砖引玉;“评析”是为了激励,促成群情振奋。练习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示范”和“评析”,就会使学生学有榜样,比有目标,练有干劲。特别是阅读课后的小练笔,如果每次小练笔后,教师能选出好的作文在班内朗读,并指导学生辨析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再加上恰当的激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四

一、老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体制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取得更高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因此老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仅要提高小学生应用母语的水平,而且还要起到引导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情感的作用。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四有人才。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为学生展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途径,进一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是学生人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老师要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人才。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成绩是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一个衡量标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是差学生,一般都不会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只是对好学生进行重点的培养。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心,小学语文老师就必须对整体的小学生进行培养,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小学生整体的水平和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而对于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重点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进行有区别的对待,尊重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怀,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传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于是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五

农村的老师总有这样的苦恼:孩子明明很聪明,学习、做作业也算努力,可语文阅读总是丢分严重,语文成绩总是赶不上市里的学生,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成绩,我觉得必须从一年级抓起,进行有效性的阅读。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口号:“脚放平,身坐正,离一尺,左轻按,右慢移,读准音,不加字、不漏字,要动笔,留痕迹”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这第一步还只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但这一步虽艰难却至关重要!

二、 你注重朗读兴趣的培养了吗?

在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一般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导语、图片或创设相应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小乌龟找工作》,就可以通过一个“乌龟”的谜语小故事导入:“小朋友们,这只乌龟本领可真大,可以背着屋子到处走呢。可是,这只乌龟,还嫌自己的本领不够大,于是,有一天,这只乌龟走出家门,找工作去了”,这只乌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呢?小朋友们,快去读一下课文,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吧。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很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后在兴趣的激发下,去“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读出声来,从视、听两个通道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如果拼音不熟练,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教师应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尽快读正确、读通顺,为有感情的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通过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在学生朗读中或朗读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从而保持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 你当好指挥官,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吗?

情朗读”是读者情感外显的一种行为,凭借读来抒发读者内心的情感。而一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1、教师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

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先抓住重点词品读,然后连贯起来读句子,就能较顺利地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3、 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

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风姑娘送信》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燕子,全班同学做风姑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读得非常投入,特别入情。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老师引导,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了。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六

【摘要】本文论述比较阅读主要包括文本内比较、跨文本比较两种类型,并对这两种类型的比较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

文本内比较 跨文本比较 阅读能力是初中生语文能力的核心。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迫切需要教师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比较”就是诸多支点中的一个重要支点。比较阅读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深刻性等显著特点,它可以选取的比较点有很多,能突破文本的局限性,进行跨文本阅读,突破传统教学思维。随着比较的深入,文本中的很多传统阅读教学视域下未涉及的内容被挖掘出来,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更深刻,能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比较阅读主要包括文本内比较、跨文本比较两种类型,前者属于浅层次比较,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需要具有跨文本的思维。

一、文本内比较

文本内比较是指立足于文本本身进行比较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比较的侧重点在于文本内的句子比较与写景比较,文本内比较点如何抓,具体还要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展开。下面?p者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简述文本内比较阅读教学。

(一)比较句子,含英咀华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句就值得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这个比喻侧重于表现春天的“新”;“春天像小姑娘”,则侧重于表现春天的“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侧重点则在于表现春天的“力”。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突出春天之美,避免单调感。三个比喻句又构成排比,水到渠成地突出文章主题: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句子,达到含英咀华的效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二)写景比较,情景相生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段写景语段虽然不长,但是可选取的比较点有很多:写桃树、杏树、梨树,虚实结合,由眼前之景展开联想,“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再写花下,侧重于写动,动静结合;又从侧面来写花,从多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跨文本比较

跨文本比较是指阅读教学突破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对文本进行延伸,可以是教材内文本比较,也可以是基于文本的拓展比较。一般来说,可以从主题、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

(一)主题比较:同中求异

主题比较是从文章主题的角度进行比较,通过同一个主题文本的比较,寻找两篇文本的不同之处。基于主题的比较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教材文本主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求异阅读思维的培养。

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朱德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邹韬奋先生也写了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也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通过对母亲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赞美。这两篇文章的主题相同,都是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不同之处:《回忆我的母亲》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进行选材与写作;《我的母亲》则通过撷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形象。此外,《我的母亲》在思想主题方面还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被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教师通过主题比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写法比较:触类旁通

写法比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从分析写法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将写法相同的两篇文章或者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强化学生对某一种写作方法的认识,体会该写法的独特效果,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这种写法进行写作的意识。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形象以象征意义,反映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地叫喊的形象,来欢呼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除了象征,课文还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为了强化学生对象征、对比修辞手法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例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先通过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枝丫聚拢等特点;然后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再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该文与《海燕》在写法上具有很大的相同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写法,必然会强化学生对象征、对比等手法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这两种写法的内化,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语言比较:文采飞扬

语言比较是指从文本语言风格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了解语言多样化的风格。语言风格比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优化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语言风格产生的不同效果。语言风格的比较,既可以对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

例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小说通过夸张的手法,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收到了卓越的幽默讽刺效果,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精妙传神的语言风格;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也具有相似的语言风格,小说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忠实走狗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这两篇文章通过幽默的语言进行讽刺,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比较”的支点,将文本阅读不断向纵深处推进,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实践,不断探索比较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寻找并优化“比较点”。比较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优质篇七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对课堂情境进行设计,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阅读中需要解答的问题列出来,并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通过扮演《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大臣、小孩子以及民众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式的阅读。阅读表演结束后学生回答课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对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但是对于偏离主题过多的答案,教师不能严厉的批评学生,要用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高效的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以此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

二、强度阅读教学法的使用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需要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增加阅读的数量。首先,可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扩展。例如,在《观沧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相关的故事加入到教学中,这样不断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而且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的内容。其次,要进行深入的阅读,深入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要进行多次的阅读,而且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设置文章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文章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的问题可以包括:文章的主线是什么,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问题,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文章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等。

三、审美阅读教学法的使用

阅读语言的美感不单单是指文章的语言美感,重点是阅读语调、阅读音色和阅读情感方面的美感。不同的文字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调进行阅读。例如,“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在这一句中对“桥,多么美!”进行阅读时,阅读语气的情绪要饱满,表达出对桥的无限赞美和喜爱,在阅读“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这一句时,阅读的语气要放平缓,并需要细腻的情感去表达。使用层次阅读的方法,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阅读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理解、阅读的感受、对阅读内容的欣赏以及对阅读内容的归纳总结等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